去一個地方旅遊
除了看名山大川
領略當地風土人情外還有一件事不能少那就是吃當地的特色美食溫州有著許許多多
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那麼如果要選出TOP10
為響應省旅遊局主辦的「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旅遊美食推廣系列活動。今年9月,由溫州市旅遊局主辦,各縣(市、區)旅遊主管部門協辦,溫州市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承辦的「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溫州特色100碗旅遊美食評選活動啟動。
此次評選活動通過各縣(市、區)旅遊主管部門篩選上報,共同推選出符合溫州特色的百碗旅遊美食,並從各縣(市、區)選送的110道美食中,通過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溫州十大特色旅遊美食」「溫州特色旅遊美食二十強」和「溫州『百碗』特色美食」正式出爐!有你的最愛嗎?一起來看看吧?
溫州魚丸是溫州的地方名小吃,與各地的魚丸都有所不同,外形為不規則的條狀,呈半透明的玉白色,以新鮮的魚肉為主料。正宗的溫州魚丸有三大特點:料碼足、有韌勁、味道鮮。
溫州民間傳統佳餚,相傳已有百餘年歷史。直到今日,每到逢年過節、親朋相聚,常以敲魚款待客人,「三絲」指的是雞脯絲、火腿絲、香菇絲,三絲加清湯烹製而成的「三絲敲魚」,湯清味醇、鮮嫩爽滑,色澤調和,獨具風味。
「老溫州餛飩擔」的清湯鮮肉餛飩製作方法考究,餛飩皮精選上等麵粉原料,以傳統手工藝多次壓製成形,力求皮薄,配料豐富講究,還可另外添加水煮本地雞蛋,湯清味鮮,柔滑爽口。
精選永強地區泥蒜,製作時不放任何凍粉、魚粉,用泥蒜本身的膠原蛋白製作而成,成品入口即化,原汁原味。
盤香鱔魚選用鮮活鱔魚、梅菜乾、生薑、蒜子、農家黃酒、醬油、白糖為原料,菜品外脆裡嫩,無腥可口;姜香酒味,鹹鮮可口。盤中陣陣飄香,農家鱔魚特色美味。
瑞安扎羊,讓無數去過瑞安的食客牢牢記住了這道特色菜。在溫州本地菜系中,罕有用羊肉做冷盤,唯獨在瑞安的大小宴席上,將扎羊切片擺盤,別有風味。
錦粉餃又稱山粉餃,是浙江永嘉楠溪江一帶的特產小吃。錦粉餃是將芋仔煮熟後剝皮,拌山粉(番薯粉)摻揉均勻。以盤菜、碎肉、冬筍、豆腐等作餡,包成三角形(或半月形),蒸熟存放,吃時再煮熱加佐料,為冬至、春節或平時待客食品。用較大山粉餃的皮,包上蘿蔔絲、蝦皮、肉丁、蔥末等餡,呈饅頭狀,底貼一張柚葉,蒸熟,就成山粉饃餈。
白落地是一種可以當良藥喝的野菜,是一味清熱去火的良藥,鮮葉可用來泡茶,泡的茶汁清澈碧綠,好看爽口。白落地也可以和雞蛋炒起來吃,雞蛋是嫩黃的、葉子是綠色的,色彩鮮明,吃起來絕對美味,「白落地溫蛋」是文成一道名菜。
「懷溪番鴨」以懷溪本地養的番鴨、紅酒、生薑為原料,經獨特的方法烹調而成,與其他酒店烹製的番鴨具有截然不同的風味,其中主要歸結為懷溪特有的飼養環境方法和加工手法。
蒼南肉燕產於蒼南縣東南部山區盆地礬山鎮。百餘年前肉燕由福建傳入,礬山人稱肉燕製作工藝為「肉包肉」,將豬後腿精肉捶打成皮而成。肉燕傳入礬山以後,經過歷代礬山人在配料選用、製作工藝、菜品設計上的改良,逐漸打上了礬山風味的印記,成了蒼南小吃的代名詞。
溫州魚丸
三絲敲魚
鮮肉餛飩
燈盞糕
永強泥蒜
初旭鴨舌
盤香鱔魚
薑絲貓耳朵
清江三鮮面
雁蕩香魚
瑞安扎羊
瑞安特色麻油鴨
巖頭錦粉餃
永嘉麥餅
白落地溫蛋
懷溪番鴨
泗溪泥鰍湯
蘭花牛蹄
礬山肉燕
蔥燒海蜈蚣
除了前面介紹過的以外
20強裡還有這些美味
燈盞糕是浙江溫州的傳統特色名點,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屬於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麵粉,包裹蘿蔔絲為餡料,油炸而成。
鴨舌精心滷製後,風至半乾,醬味濃厚、口感細膩,鮮香美味、韌性十足、頗為耐嚼,令人百吃不厭,在溫州更是有了「無舌不成宴」的說法。
以番薯粉、番薯為主料,花生、芝麻、紅糖、薑絲為輔料製作的甜點,是洞頭歷史最為悠久的特色小吃。洞頭多山坡地,出產番薯;氣候潮溼,風寒病多發。這種甜食,用本地產品,針對本地人體質而製作。煮熟後,外皮微韌,內餡香脆,清湯滋甜,三者相得益彰,既有嚼頭又能回味。尤其是漁民,經風歷浪歸來,吃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甜滋滋的貓耳朵,身暖心更暖。
清江三鮮面注重的是味道,因此從選料到加工都很講究,將生薑剁末與雞蛋混合放入熱油中炒碎起鍋,再將跳魚、瘦肉、牡蠣等放入鍋內炒後加水燒湯,最後放入薑末雞蛋以及粉幹或者麵條和新鮮菜葉以及蔥段。
香魚因肉質細嫩多脂,鮮香美味,獨具風韻,被國際烹飪界、旅遊界、垂釣界譽為「淡水魚之王」。雁蕩香魚多細刺,多燻製成幹,色如黃金,味極清香,俗名「香魚乾」,久藏不壞,據說「可攜千裡」。
麻油鴨是瑞安本地一道特色菜,為人們所熟知,特色麻油鴨配料通過精心挑選,經過兩小時滷製而成,使麻香味更加突出。加上廚師獨具匠心的擺盤工藝,大大提升了菜品的美觀度,使菜品色香味俱全。
永嘉麥餅原出永嘉沙頭。沙頭歷來是舴艋停靠旅客歇腳候潮的埠頭。此地麥餅別有風味。往來旅人常備為乾糧。一個麥餅的原配料是:半斤麥粉、一個雞蛋、一湯匙菜油。攪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鹹菜、鮮肉、磷蝦、味精。包攏後,用木槌捶成扁圓形,入在平底鐵煎至兩面白,再轉到烤爐中焙硬。食之鬆脆,噴香,堪稱美食。
"泥鰍湯"是泰順菜中不可缺的美食,它其實是一道讓人眼花繚亂的大雜燴。湯汁鮮紅,裡面匯集了莧菜乾、筍乾、土豆等各種蔬菜,還加入了粉線、米麵和粉層等。不過,口味很地道。用當地的紅麯酒糟來調味,有濃濃的農家糯米酒香。既然叫泥鰍湯,菜餚的主味就體現在泥鰍身上,用泰順當地的野生泥鰍來做湯,燉到軟爛才罷休,其湯汁自然鮮美了。
牛蹄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並且不含膽固醇。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使皮膚更富有彈性和韌性,延緩皮膚的衰老。有強筋壯骨之功效,對腰膝酸軟、身體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有助於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
海蜈蚣學名沙蠶,產自蒼南沿海一帶,富含蛋白質、鈣鎂鋅及維生素和胺基酸,有開胃明目、健胃潤腸及美容和抗癌等功效。常常吃海蜈蚣還能預防高血壓、消除疲勞感、增強免疫力,提高記憶力,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
此次溫州特色100碗旅遊美食評選活動,旨在弘揚博大精深的溫州飲食文化,挖掘、傳承、發展溫州特色美食,完善旅遊要素,深化旅遊供給則結構性改革,更好地為人民生活服務,為我市的旅遊強市建設服務。讓遊客品味「舌尖上的溫州」,更好地打響溫州旅遊品牌知名度。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市旅遊局、溫州晚報
編輯/版式:屠韋
看完流口水的快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