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帆)7月28日,成都市成華召開區委七屆五次全會,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該區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努力讓綠色成為成華最厚重的底色、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據悉,到2020年,成華全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將達15.2平方米以上,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70%以上,基本建成15分鐘公共運輸圈、15分鐘公共服務圈、15分鐘公園圈。
據介紹,該區將把公園城市理念貫穿城市發展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要求、以「文旅成華」為發展戰略、以「六大產業功能區」為主戰場、以「19項重點工程」為主抓手,有力有序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到2020年公園城區特點初步顯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區,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區。
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打造全覆蓋綠色空間系統,堅持「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理念,規劃建設「兩軸兩帶四河四道」主體綠道體系,承載生態景觀、慢行交通、休閒遊覽、體育運動、文化創意、應急避難等功能,以綠道為脈絡串聯全域綠色網絡,構建「城園一體、綠軸串聯」生態綠網體系,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新建北湖生態公園、城東體育公園、海濱公園二期等9個累計2500畝市政公園,到2020年形成「22.6平方公裡生態區+300公裡綠道+30個公園+810畝小遊園和微綠地」五級綠化體系,彰顯「城在綠中、園在城中、城綠相融」的大美意境。
強化城市天際線規劃與管理,建立城市開發強度和建築高度、形態、色彩等方面管控體系,高水平開展城市風貌特色化打造,塑造六大超高簇群、十大眺望點,構建疏密有度、錯落有致、顯山露水的城市界面。提升城市景觀品質,依託城市開敞空間和全域公園體系建設,打造富含蜀文化元素的亭、臺、樓、閣、牌坊等標誌符號,規劃建設熊貓星球、中車最美地鐵站等富含時代氣息兼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築群落,營造蜀風雅韻的城市風貌之美。推進城市增花添彩,實施花園式特色街區、園林景觀大道、市花市樹增量提質、立體綠化等工程,實現「常年見綠、四季有花」。打造光彩靚麗城市夜景體系,實施景觀照明提升工程,塑造天府熊貓塔、夜遊錦江等城市地標性夜景,構建獨具成都審美認知的城市意象。
進一步完善公共運輸,主動融入全市「軌道交通為主體、常規公交為基礎、慢行交通為補充」三網融合的城市綠色交通體系計劃,加快構建14線58站軌道交通線網、7環13射骨幹路網,打通26條「斷頭路」,全區道路密度提升至10km/km2,加快構建15分鐘公共運輸圈。做強區域性通信樞紐功能,重點加快成都電信大數據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項目建設,加強5G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成為5G商用實驗試點的首批城區。持續推進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堅持「設施嵌入、功能融入、場景代入」理念,規劃建設成都自然博物館等城市重大功能設施和1264處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加快構建15分鐘公共服務圈。健全綠色基礎設施,推進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探索建立小型分布式中水利用系統,不斷完善居民社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廣綠色居住和城市森林花園建築。
持續做優文化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完美世界、天府川劇梅花村等文創園區、文化地標,推進綠軸公園等6大主題文化公園建設,提升建設熊貓大道等10條景觀大道,建成投用熊貓文化體驗館、區藝術中心等13個重大公共文化設施,讓市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文化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