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首部大型中國佛教歷史文化紀錄片

2020-12-25 佛教頻道

 

  

首部大型中國佛教紀錄片《千年菩提路》宣傳片

  這是第一部講述佛教在中國2000多年傳承和發展的紀錄片。那些歷史上最經典的佛教聖地、那些深刻影響著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著我們的精彩瞬間,在這部紀錄片裡將一一呈現……

  佛陀滅度500餘年後,佛教得以東傳進入深受儒學薰陶的震旦古國,並逐步生根、發芽,乃至枝繁葉茂2000多年。期間,這個來自印度的信仰,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過怎樣的碰撞和融合?歷代高僧大德,東去西來,譜寫了多少傳奇華章?中國佛教源流縱橫,法脈四出,其根源正解又是什麼?當今世界佛教信仰者數以億計,他們的精神家園有著怎樣的風景?

  大型高清節目《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首次以紀錄片的方式為觀眾生動展現這一世界兩大文明相交相融的偉大曆程,讓觀眾在400多分鐘的視聽盛宴中一覽那些歷史上最經典的佛教聖地、那些深刻影響著中國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心靈的精彩瞬間。

  本片於2002年由中國民族音像出版社發起策劃,得到了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家旅遊局和國家文物局等部委的批准和支持。項目的組織實施由國家文化部主管的一級社團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負責。2007年初,文促會與上海嘉源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成立了北京嘉源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全面負責本項目的投資和運營。同年,嘉源海公司邀請了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作為承制方和聯合出品方,成立了以周兵先生為總導演的承制團隊,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拍攝與製作。

  本片以寺院的興衰、高僧的命運和法脈的傳承為線索,第一階段製作完成的46集是在主管部門批覆的百餘個選題中選擇了最具代表性的22座寺院和3位高僧為主題,涉及漢傳佛教四大名山、八宗祖庭、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第一階段共計投入3000多萬人民幣,創作行程長達58萬公裡,足跡覆蓋98個城市和227座寺院,共製作完成了300多分鐘三維模擬畫面、400多分鐘原創音樂和14萬分鐘高清影像紀錄。

  此次應央視播出要求,出品方從第一階段46集中專門製作了12集的精編版用於CCTV-4首輪播出。早在2009年初,為配合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召開,CCTV-4已選播了本片中的《中華佛緣》和《佛光山》2集。同時,本片作為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推薦影視作品在論壇閉幕式上向幾萬名與會者展映了精彩片段,贏得了觀眾一致稱讚。海內外各宗教團體和傳媒機構更是密切追蹤節目進展,日本、韓國、美國等海外片商紛紛發出了版權購買或合作要約。

  《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精編版在CCTV-4首播同期,同名音像製品和書籍將與觀眾見面,音像製品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版發行,同名書籍由文脈堂策劃、新星出版社出版發行。本片海外發行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全權代理,新媒體發行和聯合推廣由良友(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代理。春節後,本片第一階段完整版46集也將在央視和各地方臺陸續播出。

相關焦點

  • 大型高清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今日首播
    大型高清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今日首播 第一部全面闡述佛教在中國2000多年傳承和發展的大型高清紀錄片
  • 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將在央視播出
    從佛教初傳到宗派林立,從熱帶雨林到青藏高原,從法師傳奇到隱士足跡,讓觀眾在觀賞中親歷千年菩提路,感悟佛教的文化與智慧。附:回望千年菩提路,抒寫中華文明史——大型高清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春節前隆重獻映公元前六世紀,在今天尼泊爾南部
  • 大型高清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上映
    本報北京電 (記者李煒娜)2月1日起,大型高清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精編版)在中央電視臺4套國際頻道播出。據悉,該片於2002年由中國民族音像出版社發起策劃,得到了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家旅遊局和國家文物局等部委的批准和支持。
  • 千年菩提路
    就在《故宮》完成後的第二個月,周兵接到了製片人李歡的電話,幾經擱淺的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交到了他的手上。 和 《故宮》、《敦煌》相比,《千年菩提路》就只空有五個字——不是一座紫禁城的磚牆、文物,也沒有古老的洞窟、壁畫、月牙泉。而也是這五個字,涵蓋了整整兩千年佛教在中國的傳承與發展,光是梳理脈絡,就足夠忙活一年半載。
  • 一僧一寺一佛國-下期視點-佛教在線
    《千年菩提路》擷取32個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寺廟以及與之相關的大德高僧,以中國及周邊鄰國的名山古剎,探尋歷代高僧苦修弘法的悲行大願,以歷史和人文為審美取向,梳理出一條中國佛教傳承、發展2000年的歷史脈絡,以寺廟的興衰、人物的命運、不同佛教宗派的法脈傳承為線索,勾勒出中國佛教2000年來傳播和發展的歷史軌跡,展現了佛教出入中國並深深融入中華文化的歷程。
  • 央視紀錄片:靈巖道風,終回歸修行本質
    導讀 紀錄片《靈巖道風》由蘇州弘化社、新影世紀聯合出品,講述了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師,不畏艱辛復興千年古寺靈巖山寺,弘揚佛法,慈悲濟世的傳奇故事。央視佛教紀錄片:《靈巖道風》紀錄片《靈巖道風》引領觀眾穿越1600年歷史風雲,走進千年古寺,追隨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卓錫聖跡,在晨鐘暮鼓、梵音繚繞之下,踏上一次洗淨心塵的視覺之旅,感受佛門特有的空靈、悠遠、禪靜之美。
  • 我市首部獨立策劃製作的大型歷史人文題材電視紀錄片到...
    說起紀錄片你會想到什麼?是充滿家鄉味道的《舌尖上的中國》還是將匠人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有別於其他影視作品的地方,大概是紀錄片講的是事實,而其他影視作品講的是故事。紀錄片的真實感更能讓觀眾融入影片其中,更加打動人心。紀錄片講述的或許就是我們每個人身上的事,拍攝地點或許就是我們每天上下班經過的路口。如今,賀州市首部獨立策劃製作的大型歷史人文題材電視紀錄片——《史前星火》,就來到了我們身邊,講述我們的事實!
  • 引領年輕人走近歷史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今晚開播
    華聲在線12月7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今晚19時30分,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中國》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
  • 歷史紀錄片《中國》開播 回到歷史現場見證歷史流變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8日電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起開播。第一季共12集,故事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一直講述到開放進取、兼容並蓄的大唐盛世。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全片將用三季共36集體量,在全景視野下,以意識形態與國家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用一幅有血有肉的歷史畫卷,讓當代的中國和中國人,在影像中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
  • 央視紀錄片《大昭寺與小昭寺》
    大昭寺與小昭寺 來自央視紀錄片《千年菩提路》 在全世界藏傳佛教信徒的心中 於是,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帶著和親的歷史使命,相繼來到拉薩與松贊幹布締結婚姻。
  • 王永利:湖南衛視大型史詩紀錄片《中國》用影像探尋中國精神的源泉...
    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該片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以及湖南衛視「2020年重點紀錄片項目」。該片以電影級品質、獨特新穎的視角,弘揚中國文化數千年之精髓,呈現出一個氣勢恢宏的史詩中國。一、全新視角,影像中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那些偉大的人、那些偉大的思想、那些延綿千年的記憶、那些自始而終的堅定。
  • 千年菩提路 中華民族與佛教文化
    中華民族與佛有著深厚的淵源(圖片來源:資料圖) 佛教傳入中國漢地年代,學術界尚無定論。古代漢文史籍中,有秦始皇時沙門室利防等18人到中國的記載。據《善見律毗婆沙》記述,在阿育王時代,佛教第三次結集後,曾派大德摩訶勒棄多至臾那世界(原註:漢地);派末世摩至雪山邊國。西藏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稱達摩阿育王時,高僧善見至大支那弘法。以上這些布教活動因無譯述遺蹟傳世,無法證實。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大約在兩漢之際(約在公元紀元前後)。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與此同時傳入。
  • 聽歷史耳語,紀錄片《中國》以寫意之美,追溯歷史之源
    泱泱中華,吐納千古風流,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同時也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中國》將在這個冬天再現華夏歷史切面,挖掘古代中華文明中對今日中國社會最具深遠影響的人與故事,回溯中華文化淵源,為觀眾帶去悠悠千年古國的精神圖騰,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 中國首部歷史體驗式紀錄片《十三行》超前點映
    12月10日上午,中國首部歷史體驗式紀錄片《十三行》,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廣東日」南派紀錄片系列活動開始前舉辦了超前點映。參與該片總策劃、執行總導演、總撰稿、歷史顧問、故事主角等,與在場200多位觀眾、媒體記者一起,提前欣賞了這部作品的精華片段。宣告了該片即將正式面世。
  • 豪華幕後班底打造,引領年輕人走近中華歷史——大型紀錄片《中國...
    圖說:《中國》宣傳照今晚7時30分,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該片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全片將用三季共36集體量,在全景視野下,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用一幅有血有肉的歷史畫卷,讓當代的中國和中國人在影像中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
  • 紀錄片《中國》 以純紀實手法追溯歷史之源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聯合出品的人文歷史紀錄片
  • 我國首部反映稻作文化紀錄片《稻之道》在央視科教頻道推出
    新華社北京1月8日專電(記者姜瀟)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打造,歷時三年拍攝完成,大型人文紀錄片《稻之道》日前在央視科教頻道推出。該片是我國首部反映中華民族農耕文明歷史的紀錄片。  稻米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貢獻之一,稻作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之一。
  • 大型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將播 中國夢世界夢
    原標題:大型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將播 近千年來,無數支船隊從它的眼前經過,穿越海陸,駛向遼闊的遠方……   這是7集大型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第一集《穿越海陸》的開頭。這部系列片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廣東廣播電視臺、泉州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上海紀實衛視牽頭攝製、負責實施,將於5月陸續登陸上海、廣東、福建等地的主流電視媒體。
  • 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是他創辦的 紀錄片《中國》告訴你這些故事
    12月7日晚,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春秋》中,就展現了孔子如何用執著的一生,踐行「禮」與「仁」的理念。紀錄片《中國》由《河西走廊》主創團隊耗費近5年時間打造而成,該片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而以獨特的切入角度再現華夏歷史切面,挖掘古代中華文明中對今日中國社會最具深遠影響的人與故事,回溯中華文化淵源,為觀眾帶去悠悠千年古國的精神圖騰,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 《千年菩提路》少林寺
    一代名僧玄奘法師(600—664年)曾先後兩次上表,請求入少林寺修禪譯經,卻未獲準。新羅國僧慧昭(774—850年)於元和五年(810年)入少林寺修禪多年,公元830年回國建玉泉寺,圓寂後諡號「真鑑國師」。隨著達摩開創的禪宗教派興盛並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派後,特別是進入宋朝(十世紀)以後,少林寺開始成為禪宗教派的朝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