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英德市推動茶葉產業數位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8 央廣網

英德被譽為「紅茶之鄉」紅茶種植規模達12.3萬畝(央廣網記者 何偉奇 攝)

央廣網清遠3月26日消息(記者何偉奇)3月25日,英德紅茶產業數位化建設推進會暨2019年英九莊園頭採節在廣東英德市舉行,標誌著廣東省茶葉產業數位化建設率先在英德市正式落地,用現代技術為傳統茶產業插上翅膀,以數位化引擎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英德紅茶被譽為「中國紅茶之花」,目前英德紅茶種植規模已達12.3萬畝,已有八成以上茶園陸續進入投產期。記者在廣東省英德市英九莊園看到,正式投入使用的智能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行,從茶葉智能萎凋、揉捻傳輸、發酵控制到自動烘乾,成功完成了從靠人工檢驗向自動控制轉變,茶葉加工全程實現了連續化、自動化和清潔化。英九莊園董事長易振華介紹,目前的中央智能茶廠是廣東乃至全國最先進的規模化紅條茶生產線,企業以廣東省發展「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的政策為指導,攜手廣州速威智能系統科技有限公司,以工業網際網路為契機,通過數據積累和模塊設計,實現加工智能化。同時以「1+N」橫向聯合體經營模式創新,帶動周邊茶農,打造一個規模化、網絡化的覆蓋全域產業大數據服務平臺。

易振華表示,雖然廣東省茶業在整個中國規模中只佔2%至3%的水平,但是廣東茶業要突破,要走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就要領改革開放之先,通過信息技術,通過科技技術手段來武裝傳統茶產業,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也是當下中國傳統茶業發展最需要的。

構建英德紅茶產業數位化體系,就是從茶園到茶杯的標準化建設,要用數字說話。比如生產環節中,需要什麼樣的植物多樣性才能實現生態平衡;一畝茶園究竟要施多少肥;加工環節各階段如何控制,成份是如何變化的……等等這些都通過數位化建設把它弄清楚。廣州速威智能工業4.0研究院執行院長陳國緯介紹,智能生產線每個環節都有監控顯示茶業的溫度、溼度、重量等各種數據,通過數位化達到精準生產。同時通過建立「水肥一體化+氣象預報+病蟲害監測+安全監控溯源」技術一體化雲平臺,集成應用計算機、農業物聯網、自動控制、氣象預報、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形成以營養診斷為核心智能化生產管理體系,對茶園生產進行高效有序的管理,進而不斷提高茶葉的品質和產量。

陳國緯稱,如果以前一個工藝需要四五十人,現在全智慧工廠只需要三至五個人就可以實現這個工作,它帶來的價值是效率高、成本降低,還有質量的提升。

英德紅茶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產業基礎良好,發展前景廣闊。英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孔隨認為,茶是傳統行業,但是做茶業的觀念不能傳統,因此在英德紅茶產業數位化建設上,要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提供全產業鏈的科技數據,構建英德紅茶產業數位化體系。從產地政府和供給側來講,我們就是要合力聚焦打造英德紅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數位化戰略就是重要舉措。英德市農業農村局茶葉辦主任郭滿華表示,英德位於珠三角和粵北山區的結合部,英德紅茶產業園是第一批廣東省現代化農業產業園,通過數位化精確管理,預計未來茶業產量可以在原有產量上提高20%左右。此外政府還鼓勵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茶業的附加值,並且帶動周邊農戶的脫貧致富。

相關焦點

  • 英德以數位化建設為創新點 全面推動英德紅茶等產業發展
    推進「粵字號」品牌強農、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是促進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清遠市英德市在打造特色產業、推進品牌建設的基礎上,全面推動英德紅茶等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數字英德」平臺及全域旅遊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 英德以數位化建設為創新點 全面推動英德紅茶等產業發展
    推進「粵字號」品牌強農、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是促進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清遠市英德市在打造特色產業、推進品牌建設的基礎上,全面推動英德紅茶等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數字英德」平臺及全域旅遊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 第十五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廣東英德市開幕
    清遠將以此為契機,堅持把發展茶產業作為加快鄉村振興、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揚茶文化,唱響茶品牌,做強茶產業,努力將清遠打造成為茶產業強市。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鄭偉儀在開幕式上表示,廣東是全國最大的茶葉消費省和流通省,廣東省茶葉年消費量超過全國總銷售量的十分之一,珠三角地區的年人均茶葉消費量更是居全國之首,茶文化和茶產業已成為廣東的靚麗名片。
  • 廣東豐順:振興鄉村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近日,廣東梅州市豐順縣委書記曾永祥、縣長廖茂忠率隊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表示,要以潔淨為先、文化為魂、產業為基,深入實施百村示範、千村聯動、萬眾行動工程,堅定不移推動豐順蘇區振興發展,建設造生態美、產業強、農民富的幸福新農村。
  • 旅遊推動鄉村振興 廣東舉辦旅遊扶貧培訓班
    據悉,此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我省旅遊行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旅遊扶貧,發揮旅遊在鄉村振興中的帶動優勢,帶動廣東省鄉村旅遊提質升級、助推鄉村振興。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指出,文化旅遊扶貧工作事關脫貧攻堅、民生福祉。
  • 第十五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廣東英德市開幕
    清遠將以此為契機,堅持把發展茶產業作為加快鄉村振興、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揚茶文化,唱響茶品牌,做強茶產業,努力將清遠打造成為茶產業強市。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鄭偉儀在開幕式上表示,廣東是全國最大的茶葉消費省和流通省,廣東省茶葉年消費量超過全國總銷售量的十分之一,珠三角地區的年人均茶葉消費量更是居全國之首,茶文化和茶產業已成為廣東的靚麗名片。
  • 廣東新興縣鄉村振興加速度 「旅遊+」「企業+」等產業模式釋能
    新興縣也在大力發展「旅遊+現代農業」模式,推出農業生態觀光遊、民宿體驗遊、水果採摘遊等,促進農村一二三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廣東省首部大型實景演出《六祖大典》演出現場「溫氏+」助力貧困戶脫貧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產業興旺十分關鍵。
  • 英德市沙口鎮邀請專家學者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近日,英德市沙口鎮舉辦「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座談會暨產學研合作籤字儀式。來自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韶關市華實現代農業創新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及市鎮相關部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為該鎮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集美區大力推動鄉村圖書館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一個圖書館改變一個村莊集美區大力推動鄉村圖書館建設,發揮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助力鄉村振興這些由民房改造而成的公益圖書館,是集美區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堅持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集美區以鄉村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以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起點,大力推動鄉村圖書館建設,發揮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
  • 2020「百縣千紅新農人」賦能廣東英德鄉村振興探索
    2020年12月16-17日,由新浪集團扶貧合作辦公室和碧桂園集團聯合發起的2020「百縣千紅新農人」收官季活動(簡稱「活動」),在13-14日於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啟動後,走進廣東英德市。近年來,脫貧後的英德在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探索,且成果顯著。活動中,大家不僅觀察到了脫貧「摘帽」和鄉村振興帶給英德和英德人民生活的變化,還發現了英德將特色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逐漸探索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路徑。
  • 牡丹江市西安區:以數字鄉村建設為牽動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發展
    牡丹江市西安區謀劃數字鄉村的發展藍圖,大力推進數字鄉村的建設和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智慧動力」。西安區轄區面積445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3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4.9萬人。下轄溫春鎮和海南朝鮮族鄉2個鄉鎮,31個行政村、55個自然屯。農村寬帶網絡進村率達到100%,入戶率95%以上。益農信息服務平臺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動力,已經達到村級全覆蓋。
  • 廣東民辦高校科協聯盟鄉村振興產業子聯盟在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為助力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新突破,推動鄉村振興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1日,廣東民辦高校科協聯盟鄉村振興產業子聯盟在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宣布成立。廣東省科技協會專職副主席馮日光,廣東民辦高校科協聯盟主席陳文冠、秘書長劉展眉等出席成立大會。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副校長曹文文主持會議。
  •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5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遠市英德市紅茶產業園:「科技+品牌+產業園」英德紅茶建設茶業...
    近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專題報導組一行走訪到清遠市英德市紅茶產業園,探索這座充滿傳統氣息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據了解,清遠市英德市紅茶產業園自2018年入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以來,英德市紅茶產業園充分發揮「產業園+」模式的輻射作用,有力促進了英德紅茶產業的實現高質量發展。
  • 特色民宿助力廣東英德古村鄉村振興 (1/8)
    特色民宿助力廣東英德古村鄉村振興"← →"翻頁 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浛洸鎮魚咀村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古村落
  • 發展數字農業 推進產業富農——助力鄉村振興的電商路徑
    而數位化將有效賦能傳統農業,解決傳統農業痛點。數字農業將在以補短板為主的多個維度發揮重要作用。農村電商恰是鄉村振興和發展數字農業的「標配」。以阿里、蘇寧等為代表的電商零售企業,從農產品上行、傳統商業改造、現代物流建設等多個方面發力,加速下沉市場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產業興農。
  • 鄉村振興·智慧農業(茶業)發展論壇在雲南召開 永順縣獲「古莓茶之...
    紅網時刻新聞11月20日訊(記者 宋沛珊)18日,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勐海縣人民政府承辦的「鄉村振興·智慧農業(茶業)發展論壇」在雲南勐海縣順利召開。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國家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勐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國忠,遵義市政協副主席、湄潭縣委書記魏在平,永順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延堃,以及來自湄潭縣、安化縣、英德市、松陽縣等近30家產茶縣政府代表參與了本次論壇。
  • 越秀集團強化核心要素支撐,助力鄉村振興
    越秀集團在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省內精準扶貧、市屬國企助力北部鄉村振興等工作的過程中,圍繞產業布局、就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核心要素,發揮集團綜合資源和產業發展優勢,通過多種渠道對口幫扶,注重實現從單一幫扶到立體幫扶、從物質幫扶到合作共贏的轉變,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
  • 【南方都市報】廣東「美麗鄉村」怎麼建?聽聽韶關、清遠的鄉村建設...
    資料圖  破舊房屋變成徽派民居樓,陳舊巷道、排汙設施煥然一新,一間間特色民宿迎來五湖四海的客人,收入也從幾年前70萬元上升到2017年的4000萬元……位於韶關仁化縣丹霞山不遠處的瑤塘新村,這兩年發生驚人蛻變,成為韶關乃至廣東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典型代表。  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七大戰略之一。
  • 鄉村振興建設,新興努力走在前列
    優秀成績單的背後,是新興縣以「鄉村振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為重大歷史使命和政治任務。在探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新興縣從長遠視角加強頂層設計,建立領導機制、專班機制、協調機制,確保鄉村振興有機構領導、有人謀劃、有人幹事,充分激發村民唱戲,凝聚民心匯集民力,廣泛爭取外出鄉賢、本土企業等社會力量,助力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