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半坡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東岸、半坡村北,半坡遺址1953年春被發現,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西安旅遊十大景點"之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發現,共發掘房屋遺址45座、圈欄2處、洞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半坡博物館陳列展覽面積約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陳列、遺址大廳和輔助陳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陳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組成,主要展出半坡遺址和姜寨遺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過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藝術品等,遺址大廳是就地發現、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區的一部分,面積約3000平方米,包括半坡先民居住過的房屋、使用過的窯穴、陶窯、墓葬等先民遺址,生動而具體地展現了我們祖先開拓史前文明的艱難足跡;輔助陳列有第三、第四兩個展室,主要舉辦一些與史前文化相關的民族學、民俗學、藝術史、古人類史方面的專題展覽。
1961年國務院頒布半坡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半坡博物館被確定為全國一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將半坡博物館評定為「西安旅遊十大景」之一。
半坡博物館在西安市東郊,有一座外形獨特的大型建築物,這便是半坡博物館,1967年建成,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會遺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因靠近半坡村,所以定名為「半坡遺址」。
遺址是1953年春在灞橋火力發電廠施工中偶然發現的。經專家勘察總面積為50000平方米。1954年至1957年進行大規模的發掘,已發掘出遺址面積約10000平方米。共發現房屋遺址46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甕棺葬73座,燒陶窯址6座,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半坡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情景。
合作熱線
400-66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