鬃獅蜥最常見的疾病是什麼?應該如何進行防治?
現在市面上的寵物種類越來越多,像蛇、蜥蜴等另類寵物,也成為一些爬行類愛好者的心頭好。雖然飼養的人增多,但是針對這些動物的醫院以及專家屈指可數,所以對這些寵物疾病的預防,就變得特別重要。那對於鬃獅蜥來說,最常見的疾病都有哪些,飼主應該如何治療和預防,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
鬃獅蜥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吐食。顧名思義,就是把食用後,未消化完的食物,重新嘔吐出來。飼主需要回想一下,是不是給鬃獅蜥餵食了過多的食物。鬃獅蜥經常會因為前一天食用過多的東西,或者一次性攝入過多,出現嘔吐的情況。這是正常的情況,飼主不必過於擔心。鬃獅蜥嘔吐之後的當天以及第二天,記得不要提供飲食。一般第三天就會恢復正常。
此外,低溫也會導致鬃獅蜥出現吐食情況,飼主需要對籠箱溫度進行測量。鬃獅蜥對溫度要求比較高,低溫會導致鬃獅蜥腸胃不舒服,而出現嘔吐的情況。應對這種情況,飼主可以把鬃獅蜥放38攝氏度的水中,泡澡5分鐘左右,再擦乾水分,放回籠箱內就可以了。當然,還要把籠箱內的溫度調高。同樣,第一天就不要給鬃獅蜥餵食食物。等第二天的時候,餵食一兩條小蟲子,再逐步每天增加一兩條,直至恢復日常的飲食供應量。
鬃獅蜥之類的爬行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通過蛻皮來生長。在蛻皮的時候,有的鬃獅蜥會出現老皮無法完全褪去的情況。蛻皮受阻不僅會影響到鬃獅蜥的成長,嚴重的話,會導致鬃獅蜥肌肉壞死。飼主可以在蛻皮期間,每天給鬃獅蜥進行十分鐘左右的泡澡,可以幫助它們順利蛻皮。如果出現鱗片黏連的話,最好請求專業人士的幫忙,來剝離老皮。
寄生蟲感染是所有養寵人士頭疼的問題,鬃獅蜥也會感染寄生蟲。鬃獅蜥喜歡食用蟋蟀等活餌,本身這類昆蟲就有可能含有大量的寄生蟲。鬃獅蜥食用之後,寄生蟲發生轉移。飼主最好購買市場上處理過的昆蟲乾等,不要隨意捕捉野外的昆蟲餵食。此外,戶外的昆蟲還有可能被噴到除草類農藥,鬃獅蜥食用後,可能會出現中毒。
鬃獅蜥喜歡高溫乾燥的環境,當它的生存環境過於潮溼的時候,鬃獅蜥會得皮膚病,出現皮膚潰爛等情況。飼主一定要注意這點,尤其是在洗澡之後,需要迅速擦乾鬃獅蜥的皮膚。如果生存環境過於乾燥,對鬃獅蜥也是不好的,會造成鬃獅蜥脫水、皮膚乾裂等情況。飼主可以每天噴灑一些水在鬃獅蜥背上,或者籠箱壁上,保持籠箱內一定的溼度。
此外,鬃獅蜥還會出現缺鈣的毛病。患病的鬃獅蜥會出現四肢無法支持身體,只能匍匐前進的情況。飼主需要給它們補充維生素D以及經常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鬃獅蜥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因為飼養環境或飲食上的問題引起的,在飼養的過程中只要多加注意,鬃獅蜥生病的機率就可以大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