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失落中產階級:半輩子抵不住中國土豪一晚

2020-12-12 網易教育

投資移民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壓力,也有價值觀的衝擊。90年代以來,一波波的移民潮席捲溫哥華,中產階級已經不再是溫哥華的代表,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各地的土豪。

網易教育訊 (來源:加拿大家園網論壇)本人在一家知名IT公司溫哥華office工作,周圍的同事也算是加拿大普通中產階級的代表。同事年收入在8萬-15萬刀左右不等,我老闆年收入 20萬刀,開奧迪跑車,同事大多居住北溫,蘭裡,new westminister,基本很少有住溫西的,住溫西的也是公寓,或者租房子,而不是擁有一套house。

我想整個公司上上下下,除了最高管理層和繼承祖業的,應該沒多少在溫西有house的。同事家庭年收入普遍在15萬左右,有一到兩個子女,也是標準的加拿大家庭。族裔橫跨全世界,有東歐來的,有亞洲來的,美國來的,當然絕大多數是加拿大土著,來自加拿大其他地區。

某次午餐,大家討論到了政府砍掉了投資移民,出乎我意料,還是有不少同事知道這件事情的,但是祖上三代土生土長的同事對移民政策是一無所知,但是能感受到移民對加拿大帶來的變化,特別是溫哥華。知道移民政策的的同事大多也是移民(有的二代移民也很關心移民政策,雖然他們在這裡出生)。

Anyway,他們對待砍掉投資移民的事情居然出奇的一致,表示贊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房子。

對於溫哥華的普通上班族,溫哥華的房價太高了。他們很多畢業於名校的碩士,博士,在知名大企業工作,居然買不起溫哥華的房子,心裡的怨氣還是很重的。他們不是移民產業鏈中的一環(雖然有些人曾經是隨父母移民過來的,但是現在不是依賴新移民而生存的)但是不能忽視的一點是,他們具有強大的社會代表性,代表了加拿大主流社會現在的想法。

他們有親戚朋友,有一大幫子同學,在過著他們一樣的生活,感受到一樣的壓力,對待移民政策有著類似的觀點。他們覺得投資移民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壓力,也有價值觀的衝擊,而公司管理層也明顯感覺到這點。在這些投資移民大大影響到溫哥華之前,這些同事算是加拿大的支柱,是溫哥華消費力的主體,溫哥華是中產階級的樂土。

但是當90年代以來,一波波的移民潮席捲溫哥華,中產階級已經不再是溫哥華的代表,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各地的土豪。他們在溫哥華花著各種來路不明的錢,在溫哥華形成了圍繞於自身的產業鏈,排擠了本地的中產階級。所以對於本地的中產階級,這種憤怒可想而知。『

為什麼加拿大氣候最好,風景最美的地方,讓給了外國人,而不是本地的中產階級?』這是我老闆說的,雖然他有跑車,一年掙20萬,還是買不起溫西的房子,因為他很忙,老婆只好不工作,成為家庭主婦,還有兩個孩子,開銷可想而知。對他而言,他覺得他已經是事業有成,成為加拿大標準的中產階級,從小到大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名校博士,業餘雕塑家),完全符合加拿大主流價值觀,怎麼現在房子都買不起。

因為對於世界各地來的富豪,他努力半輩子的一年20萬,可能還不抵這些土豪一晚上的開銷,他曾經或者現在的努力以及成就,在這些土豪面前一文不值。這種失落可想而知。而更可氣的是,這些土豪的錢大部分一分都不是在加拿大掙的。這些土豪英語都說的不利索甚至一點不懂英文。

這些土豪的都是順應了他們母國社會的價值觀而發財的成功者,而不是順應加拿大價值觀培養出來的成功者。

保守黨這次在大選前的移民政策的大改,實際上就是在拉攏我老闆這批人的選票。而且,不管民調現在如何,有些事情確實在暗流湧動。我老闆們可能沒有土豪們有錢,但是架不住在加拿大有社會影響力,和龐大的社會交際圈。

對於我,我每個月給自由黨捐款,但是我也部分支持保守黨的移民政策(我反對技術移民一刀切,投資一刀切也不太妥當,但是應該限制投資移民)。

加拿大社會應該還是保持加拿大社會的價值觀,就是因為加拿大的價值觀所以加拿大變得這麼吸引人,加拿大才是發達國家,才有這些青山綠水,才有穩定的社會制度和政治等等。而這些吸引著無數有錢人,有技術的人移民加拿大。

如果加拿大的價值觀被扭曲,這些移民不認同加拿大的價值觀,或者試圖把加拿大變成他國的價值觀,那就不會得到加拿大人的支持。

住房也是加拿大價值觀的體現,以前是「通過努力,成為中產階級,買上house,有兩到三個孩子」,而現在溫哥華是「通過努力,成為中產,downtown買個鴿子籠,養不起孩子」,溫哥華房地產是徹徹底底亞洲化,香港化。溫西在過去十幾年就從一個中產社區,徹徹底底變成土豪洗錢盛地。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論壇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華人土豪都愛大溫村?那些年那些土豪與溫哥華的故事
    還是溫哥華的氣候土壤盛產土豪,成就土豪發家致富?本期節目,由定居加拿大溫哥華18年的持牌移民法律顧問Janelle講述,那些年那些土豪們與溫哥華的故事。 點擊音頻收聽完整內容,下方音頻文稿供參考: 作為人口只有三千多萬的國家,加拿大三千萬美金以上的富豪約10840個,這百分比,在全球算的上排在前列的。
  • 五塊錢住一晚的旅社,成為很多人的家,房東:有人住了半輩子
    比如吉林的東市商圈,在它周邊的老舊小區裡,有許多家庭小旅館,在那裡只要花上五塊錢就可以住上一晚。 在吉林市東市商圈一棟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7層居民樓裡,雖然與鱗次櫛比的商廈近在咫尺,但這裡仿佛是另一個世界。一位叫做孫世清的老人已經再次經營群租旅館幾十年了,小小的兩居室內,能住上二十餘人,分為了女子宿舍和男子宿舍。每個鋪位的價格從當初的兩元,上漲到如今的五元。
  • 溫哥華羅德故居博物館
    羅德別墅位於溫哥華市中心,是一座後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化遺產建築1893年,他已經足夠成功地建了羅德別墅,由設計溫哥華美術館的著名建築師設計。羅德來自德國,1888年定居於溫哥華,他從學徒圖書裝訂開始及印刷行業,到1890年便開始創業自己的裝訂業務。 1893年,他已經足夠成功地建了羅德別墅,由設計溫哥華美術館的著名建築師設計。
  • 溫哥華公寓直降800萬!土豪的世界我們不懂
    這座公寓卻讓人大開眼界-------這是位於溫哥華就是這麼一個土豪公寓曾在今年1月通過電腦盤(MLS)掛牌求售>叫價$3800萬直接稱霸溫哥華乃至全加拿大當時是全國叫價最貴住宅物業轟動一時啊不過嘛,眼見也快到年底了將近快過去了一年土豪公寓仍然掛在那裡,沒有動靜……
  • 中國古代「土豪」寇準:整晚醉生夢死 大點燈燭
    原標題:中國古代「土豪」寇準:整晚醉生夢死 大點燈燭 不要羨慕外國「土豪」的黃金廁紙,我們古代的土豪更加奢侈。  前些天一則新聞說,有澳大利亞公司生產專供「土豪」的黃金廁紙,每捲紙價值八百萬元。
  • 貪官為何青睞溫哥華列治文市
    摘要:列治文市是大溫哥華地區的一部分,鄰近區域包括北面的溫哥華和本拿比市,列治文被稱為溫哥華「新唐人街」,人口中大約有一半是華人,第一批移民以香港移民為主,陳冠希、謝霆鋒等人從小都居住在這個地區。
  • 土豪主導不了中國足球
    一個花自己的錢為自己代言,一個花國企的錢為城市爭冠,這件事讓我再次想到「中國足球需要土豪主導」 這個話題。1好幾年前的事了。那時恆大在中國足球場上開始建自己的恆大中心還沒幾年,在天河體育場拿到第一個亞冠冠軍,評論家石述思發出了「土豪」牛逼、中國足球要相信「土豪」的感慨。很多年又過去了。恆大越來越「豪」,中超、亞冠冠軍拿了一大堆,胸前廣告上地產、人壽、健康、汽車,產業越來越多,但恆大仍然沒有擺脫「土豪」這頂帽子。
  • 印度土豪來中國旅遊,一周時間就扛不住了,差點顏面掃地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近年來,我國的發展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也是日漸提升,很多國外的遊客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來中國旅遊。不過由於兩國文化的不同,而且對我國的狀況不是很了解,經常鬧出一些笑話。
  • 中國遊客體驗泰國「奢侈島」,住一晚4千多,還達不到土豪標準?
    殊不知,在中國遊客體驗泰國「奢侈島」時,住一晚花費4千多,卻還達不到土豪標準?大家口中的「奢侈島」就是蘇梅島,多年來憑藉海灘眾多、水清沙白、景致迷人等特色,吸引眾多中國遊客來此度假、旅行。蘇梅島比起普吉島更為清淨原生態,但島上的景點不多,最主要的是查汶和拉邁兩大沙灘,還有不少高檔酒店適合奢華遊的遊客。
  • 香港特首曾蔭權飛抵溫哥華 開始上任後首次外訪
    中新網溫哥華十月二十二日電(記者呂振亞)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當地時間今天中午抵達溫哥華,開始他上任後的首次外訪。
  • 中國美女嫁給杜拜土豪,豪車豪宅一大堆,但是這樣東西撐不住!
    中國美女嫁給杜拜土豪,豪車豪宅一大堆,但是這樣東西撐不住!中國美女嫁給杜拜土豪,豪車豪宅一大堆,但是這樣東西撐不住!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出生後就可以獲得免費土地,只要不轉賣給被人,自己想怎麼霍霍都行,從小到大上學的費用,政府一手包辦完全不需要你來操心,並且日常生活中的水電費也是全免,因此很多中國美女都想嫁給杜拜土豪,這樣就可以吃穿不用愁,享受榮華富貴的後半生。
  • 四川航空計劃十月開飛成都-鄭州-溫哥華航線
    製圖/鄭萌千呼萬喚,鄭州首條洲際定期航線來了,鄭州可以直飛加拿大溫哥華。在國際航線開通上,鄭州機場已走上了高端路線。【來啦】首條洲際定期客運航線日前,中國民航局官網發出一則公示。這則公示與四川航空申請於近期開通的一條航線有關:自2016年10月起開通成都—鄭州—溫哥華往返客運航線,使用機型為A330,每周2班(同時調減部分成都—瀋陽—溫哥華航班)。「快來看啊!」「太出乎意料了!」「第一條定期洲際竟然是川航。」得知這一消息後,不少網友又驚又喜。
  • 當今中國的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
    本文試圖對這兩類人的特點作一簡略的分析。       以知識為"軟資本"的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Middle  class)也可以譯為中等階級,這一名詞長期以來被狹義地理解為資產階級的同義語。這種概念等同之所以出現,乃是因為中產階級這一概念是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
  • 三星冬奧體驗團與溫哥華奧組委主席團成員溫馨會面
    溫哥華時間2月15日,在位於「Vancouver Green」的三星OR@S體驗館,來自中國北京林業大學的畢然向前溫哥華奧組委主席傑克-普爾的夫人達勒妮-普爾女士送上了從北京帶來的禮物——一幅由中國大學生在參加「三星冬奧體驗團」選拔活動時,從北京街頭搜集到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的一百個甜蜜的吻的《百吻圖》。
  • 感悟溫哥華
    溫哥華確是座迷人的城市,它遠比我想像中美麗。   在溫哥華下榻的公寓式酒店,有個視域十分寬闊、可以俯瞰街市的陽臺。  每天清晨,總是天未全亮便起床。醒來後必站在陽臺上看風景,夏末晨風裡,披著外套還是覺得涼冽。看朝霞從哪一方天際撒開,以確定東西南北方向和自己所在方位,從而印證地圖,辨識將要行走的路向或已經完成了的目標。
  • 現在的中國,有多少資產才屬於中產階級?
    來源:小白讀財經一、中產階級在中國,中產階級是一個時髦的名詞。可是,誰是中產階級呢?新一線、二線城市:資產中位數345萬元,房產均價(一套房)為163萬三四線城市:資產中位數273萬元,房產均價(一套房)為82萬在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財務公式:資產=負債+淨資產就此,我們對於中產階級就有一個清晰的輪廓了
  • 致:想了半輩子,念了半輩子,盼了半輩子的人,我還在深深想著你
    每當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還是抑制不住那份為你而存的心動;每當走過一個熟悉的街角,第一個想到的還是你的身影,這才知道,原來,不管時光再過多少年,你依舊是我心海的一片漣漪。時光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留不住的東西,就算我們竭盡全力,也留不住時光遠去的步履。有一種愛叫做,經年已去,思念長存。
  • 中國「中產階級」有哪些?需要擁有積蓄才算中產階級?一起看看
    如果僅僅看收入,其實很多人算是進入了中產階級,不過我們將月薪10000元的人放到不同的地區,那麼所能得出的價值肯定大不相同,並且在購買力方面差異也相當大。像在一些一線城市,如果僅僅只有10000元月薪,想要維持生活還有撫養孩子其實很難,買房更不用說或了。而在二線城市,生活上面肯定比一線城市要更好一,如果是三線城市,已經算是較高的收入水平。
  • 溫哥華玩轉攻略
    本文來源:tripadvisor國名加拿大(Canada)國旗位置西抵太平洋,東迄大西洋,北至北冰洋,東北部和丹麥領地格陵蘭島相望,東部和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相望,南方和西北方與美國國土接壤。加拿大經濟高度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而且加拿大也是世界上擁有最高生活品質的國家之一,全國多個城市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其文化深受各國影響而呈現多元化。
  • 加拿大溫哥華飛中國有4人確診 或有熔斷風險
    根據衛健委的消息,當天報告的輸入病例中,一名無症狀感染者是從溫哥華搭乘CZ330南航航班從溫哥華飛抵廣州。初檢陰性、復檢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加上這位,廣州—溫哥華航線自熔斷規則頒布後的總確診數量就已經達到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