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婆婆哭訴,養大5個子女還要帶孫子,為何成了全家公敵?老母親變成全家公敵 結婚30年丈夫向她揮斧頭養大兒女還要帶孫子嗎?含辛茹苦,就該全為子女不為自己嗎?養大5個兒女,幫兒子蓋房子帶孩子,渾身疾病,誰來關心我?
羅女士與夏先生65歲,結婚30多年,5個兒女都已成人。
這對夫妻很能幹,5年前在老家幫兒子建了一棟5層樓房,但也因此欠下不少債務,老父親依然要打工掙錢,老媽媽也落下一身疾病,內風溼關節炎,疼得骨骼都變形了。
他們的兒女也並非不努力不孝順。大兒子兒媳遠去貴州打工,打工不易,賺錢不易,兒子每月收入也就三、四千元。
婆媳矛盾,一家人維護兒媳
大兒子第一胎是女兒,孫女一直是羅女士帶,老家的一切已經讓渾身病疾的她疲累不堪,這時大兒媳又生了二胎,需要婆婆去伺候月子。
羅女士不想去,一天一夜的火車讓她很難承受。她想讓老公和兒子兒媳說,她的身體受不了。
夏先生話語不多,他認為老家的風俗,婆婆就是要伺候媳婦月子,就是要帶孫子,老伴也沒啥大毛病,就是個關節炎。
羅女士沒有辦法,只得去了貴州。
伺候月子期間,羅女士氣不順,數落不斷,兒子兒媳這一胎生的不是時候,兒子不會過日子,花錢大手大腳,媳婦不會過日子,不給孩子用尿布而是用尿不溼。兒子不給自己錢,自己就是他們不花錢的老媽子。
她和媳婦爭吵不斷,她總是給兒子、老公、女兒們抱怨,沒想到所有的人都向著兒媳,怪她一天叨叨叨,她實在是氣啊,氣得不想活,她要去跳水庫,哭喊著往外走,兒子拉住她,她說兒子快把她胳膊拗斷了。
可以想像,兒媳月子期間,婆婆與兒子兒媳的關係多麼緊張,家中不斷的爭吵、眼淚與嘶喊,抵消了多少新生命降生帶來的喜悅。
這有些奇怪,一般來說兒媳二胎生孫子是家庭的喜悅和希望。高齡產婦坐月子,婆婆整天給臉色,整天數落抱怨,甚至尋死覓活,這個月子,不得產後抑鬱症都難。
好容易媳婦月子滿了,羅女士急忙回到老家。
兒子要打工攢錢養家、還債,為減少開支,媳婦帶著孩子回到老家,婆婆覺得媳婦年輕,也需要掙錢,孩子她帶就行。
羅女士的女兒開館子賣麻辣燙,就讓嫂子一起加入,可以在家幫忙洗菜、穿菜等。
姑嫂相處得不錯,但羅女士有意見,女兒對媳婦太好了,媳婦有心眼,女兒沒心眼,女兒都28歲了,還沒有結婚,她得給自己多留點錢,給嫂子少分點。
總之,老媽媽絮絮叨叨,惹得女兒都不高興了。女兒認為,嫂子嫁到自己家就是自家人,就算她精明一點,那也是為了小家庭,說到底還是這個大家庭的一部分。
羅女士給老公整天抱怨,兒女們長大了,都不聽她的話,女兒沒心眼,胳膊肘往外拐,不向著親媽反向著嫂子,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
不善言辭的夏先生不勝其煩,這日子過得沒有意思,不如一死了之。
夏先生夾在兒女和老伴之間,他的天平都向兒女傾斜。
兩口子含辛茹苦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兒孫嗎?
自己主外老婆主內,做後勤帶孫子,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他覺得,老婆子一再抱怨,整天拉著個臉,全家弄得雞飛狗跳,這日子過得太沒意思。
羅女士看不慣的都有誰呢?
一、首當其衝的是媳婦
大兒子的第一個孩子,羅女士的孫女,是她一手帶大,兒子媳婦出外打工,孫女一直跟奶奶睡。
媳婦回到老家後,孫女跟媽媽不親,只跟奶奶親。媳婦要和孩子親近,讓孩子和自己多接觸,奶奶說孫女不想去,她鎖上門不讓媳婦帶走孩子。
這一切,是當奶奶的羅女士自己說的,沒有聽到媳婦和孫女的真正感受。
從我的判斷,羅女士把孫女當成了抗衡媳婦的籌碼,這個家裡,兒子女兒都不聽她的,孫女還小,一直跟著她,依賴慣了她,可能也怕失去奶奶的關愛。
兒子兒媳不得已出外打工,孫女相當於是留守兒童,孩子的媽媽回來了,不該讓她們母女多多相處,彌補以前親情的缺失嗎?
羅女士的的確確含辛茹苦、為兒女為家庭操勞一生,但是這樣的老人,眼界還是不夠,整天抱怨不止,喋喋不休,她可以帶孫女,教育問題、思想影響,怕是也不敢多指望。
和兒媳爭著控制孫女,就是她控制欲強、不聰明的典型例證。
二、第二是老伴
羅女士最大的希望是老伴對她說話耐心點,不要總是吼她。
夏先生和很多勤勞的父親一樣,六十好幾了還在打工賺錢,他言語不多,是個實幹的人。他總是在外面掙錢,回到家聽到老伴沒完沒了的抱怨,心煩得要命。
他不善言談,不會去和兒子兒媳交涉,他自己也覺得老伴就該做家務帶孩子。
老伴鬧得厲害了,夏先生快被逼瘋了,他衝老伴舉起了斧頭,羅女士瞬間崩潰,劈死我算了,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當然,這個大家庭那麼多人,肯定會被及時勸阻。夏先生在氣頭上,也是想用這種方式出出氣,嚇唬嚇唬老婆。
三、第三是兒女
羅女士和大兒子兒媳相處的時候,看不慣他們的生活習慣,不知道好好攢錢,不知道關心自己。
她也不滿意女兒還向著媳婦,不向著她這個親媽,她總覺得女兒和媳婦合作,女兒吃虧了。
羅女士的小兒子看她為大兒子做了這麼多,也要求老媽給自己帶孩子,她實在不想帶了,希望老伴出面說句話,無奈老伴還是沉默。
四、最後的結果
羅女士和夏先生,這一對年過花甲的老夫老妻,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好的日子咋就雞飛狗跳呢?
家庭關係的基石是夫妻關係,理順了夫妻關係,其他的矛盾都好解決。
羅女士不停給老伴抱怨子女,她一心是念著孩子的,她希望老伴能夠理解她,而不是和他們站在一起數落自己。
羅女士不停地說自己渾身疼痛,她是想得到丈夫的關愛,儘管疼痛她還是不停地在幹活,而且這活兒是沒完沒了,無窮無盡。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在專家們的批評勸解下,夏先生走向老伴,拉著她的手說:「你辛苦了!」
羅女士雙手緊緊拉著老頭子的手,連聲說:「你辛苦了,你也辛苦了!」
老頭說,以後咱們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孩子們長大了,他們自己的事就靠自己吧!
生活不就該這樣嗎?這樣表態,關心疼愛老伴,她還會再鬧嗎?
夏先生的天平傾斜到老伴這一側,本就還算孝順的兒女們再關心體諒一下老媽,這位老媽肯定還會為兒子出力,只要是她自願而不是強加給她,這一家的日子,不就和和睦睦、蒸蒸日上了嗎?
(本文案例來自《金牌調解》,圖片來自iqiyi截圖,如有侵權,告知即刪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