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未來的苟且,曾經那句留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人民教師,最終也不得不回歸家庭,回到一個地方定居,和相愛的人擇一城終老。
誰都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嚮往沿途的風光,希望增長見聞見識,然後裝訂成冊。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能夠真正踏出安樂鄉的人實在少之又少,要麼苦於錢包,要麼止步於精力不足,很多人都是三分鐘熱度,沒有辦法真正去行動。
喜歡三毛浪跡天涯,萬水千山走遍,也喜歡大冰驅車遠行,採風民間,喜歡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太多的旅行者走在我們前面,很多人可能沒有這麼出名,但人的心是不可能安於穩定現狀的,趁年輕,誰都想要能夠出去見見世面,開開眼界,能夠見證世界的美好。
世界那麼大,能去的地方太多,我們還沒有看過的風景也太多,可能夠回去的地方卻又太少。所有人都在負重前行,很多年輕人為了穩定的生活已經拼盡了全力,甚至不惜自己的身體,不少90後即將三十而立,可要麼沒錢,要麼沒時間,還哪有精力談什麼夢想。
「中國阿甘」90後小夥勵志騎行遊歷中國
2019年時,有這樣一個還算眉清目秀的90後小夥名叫阿秋想必大家都對他有所耳聞,他辭去工作,開始了自駕騎行環遊中國的旅途。從最開始的廣州潮汕開始出發,一路騎行至今,一年多來,他已經經過了十多個省份,看遍了各種不同的風景。
很多人都因此關注了他的自媒體帳戶,希望能夠藉助媒體平臺去與他一起遠行,實現心中的夢想。近期,阿秋又在社交媒體平臺更新動態,發布了自己騎行一年多來,樣貌的前後對比,從最開始還算清秀的光頭小哥,一路到現在滿臉滄桑,被太陽曬黑起皮的大叔臉,不少網友打趣他是「為了夢想活生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小老頭」
據說,阿秋的旅費全部是靠自己打工積攢下來的,他的行囊也非常簡單,一臺自行車,換洗衣物,和一部紀錄自己行程的手機。很多人關注阿秋,也並不是因為他迷人的樣貌或者風趣的談吐,而是想要一起見證,這個僅憑一己之力,工人出身的小夥子究竟能夠為了夢想走多遠。
勵志經典電影《阿甘正傳》想必大家都看過,劇中,阿甘為了實現夢想,始終堅持長跑,他並沒有想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他只是想要長跑,可就是這樣百折不撓,始終如一的精神,打動了無數關注他的人,因此成千上萬的人願意跟隨在他的背後去迎風破浪。
人生有夢,各自精彩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我們沒有考慮過最終的結果,但我們始終都在為我們的理想而堅持努力奮鬥,我們可能並不是想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但我們的毅力往往就是能夠打動人,感染人,以至於書寫一部勵志的傳說。
詩和遠方有時並不一定是遠行,我們每個人的追求畢竟是不一樣的,成功的衡量標準也不一定非要看一個人成就的高低,財富的多寡,如果對追求簡單生活人與自然和諧的道家以財富多寡去衡量他的成功,無疑是俗氣至極的。
只要我們始終堅持在自己的道路上,不要刻意去糾結結果,始終為了夢想而努力,而前進,人們的精神就是值得學習,就是值得敬佩的。
人就是如此活在當下,活在未來的生活,對於我們的追求,如果不去追,哪裡會有回報,沒有什麼困難是無法克服的,只有我們精神屈服,人才是真正的失敗了。
筆者情感感悟: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負擔太重,房貸也好,車貸也罷,很多年輕人為了維持在大城市穩定的生活而拼盡全力,以至於淪陷在日復一日的循環中,用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幾十年青春來當推動大城市發展的一顆煤炭粒,以至於沒有時間關心政治,沒有時間關心環境,沒有時間去追求夢想。
我們始終都行走在路上,人生如逆旅,你我亦是行人,學會給自己減輕負擔,不要承擔過多自己所不能承受得,學會知足,學會追求生活。安定的生活是一種幸福,流浪的生活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命運從來不會特殊優待我們當中的誰,我們能做的只有善待自己,如果自己覺得負擔太重,不妨嘗試給自己減減壓,換一個環境,說不定能活出另一番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