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紮實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回頭看」工作

2020-12-13 紅網

索溪峪街道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回頭看」工作會現場

紅網時刻9月18日訊(通訊員 趙威 蔣獻輝 鄧比武)近日,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召開農村飲水安全「回頭看」普查工作座談會,傳達學習上級部門關於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回頭看」要求及《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等。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到會指導,街道各村(社區)相關責任人參會。

自2016年以來,索溪峪街道結合財政統籌項目資金及各聯村扶貧後盾單位的大力支持,相繼投入近千萬元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其中文風社區投入30萬飲水管改造管網8000米;白虎堂社區投入5萬元修建200立方米蓄水池1個;雙星村投入179萬建設1000m蓄水池、引水管道、泵房擴容以及水文勘查;雙文村投入74萬完成羅家灣攔水壩及配套工程,投入140萬元完成飲水一二期工程,新建一個660立方人畜飲水池,鋪設入戶管道20000米;金杜村投入50萬建設蓄水池2座及管道等,農村飲水問題基本覆蓋了轄區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全部農村人口。

通過近期該街道及各村、社區開展初步排查,目前所有農村飲水項目均運行正常,未發現建而未用、閒置報廢等情況,且四項飲水治標均基本達標。

雙星村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該村負責人欣慰地表示,「原來一遇乾旱天氣就老百姓就發愁,今年夏季持續高溫天氣,飲水安全得到了保障,今後會查漏補缺,抓緊應急水源工程建設,讓全村群眾都喝上放心水。」

相關焦點

  • 聚焦「急難愁盼」,走出治理新路——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鄧道理 篝火燃起來,熱茶端上來……12月15日下午,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田富村望遠屋場人頭攢動,十分熱鬧。50多名村民圍坐在篝火旁,你一言我一語,熱烈交談。 這是田富村「屋場會」現場。
  • 武陵源索溪峪街道:築牢安全生產「防火牆」
    屋場會上話安全。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6日訊(通訊員 蔣獻輝)「晚上睡覺時,不把炭火火盆、煤爐放在臥室內;用液化氣、煤氣燒水洗澡,保持室內通風。」12月15日,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田富村、黃龍路社區等相繼召開屋場會,就「小火亡人,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領域進行強調,提高群眾安全防範意識。
  •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鑼鼓塔街道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紅網時刻5月18日訊(通訊員 陳芳蘭)近日,張家界市武陵源區鑼鼓塔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巾幗志願者、計生協、老科協、關工委在鑼鼓塔街道機關大院聯合組織開展了無償獻血活動。街道對本次活動高度重視,活動前期開展了宣傳動員工作,確保轄區單位工作人員、社區黨員幹部和居民及賓館客棧員工全部知曉、踴躍參與,使無償獻血工作取得最好效果。
  • ...速度」交上滿意卷——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金杜村人口普查工作札記
    紅網時刻武陵源12月11日訊(記者 杜修慶 梅葉)「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員,麻煩您登記一下個人信息。開展人口普查的那段時間,我也記不清這句話每天重複了多少遍。」12月9日,記者見到張正輝時,雖然她有些靦腆,但一提到人口普查,這句話便脫口而出。
  •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生態名片:伴綠而亮
    近日,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投資123.8萬元建設的袁家界空氣自動監測站投入並試運行。該站的建成,能準確地監測武陵源核心景區的環境空氣品質,對進一步完善武陵源區空氣品質監測網絡,提升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五化聯動」促食品安全監管水平進一步提升
    在2019年全省食品安全考核中,武陵源區被評為A級先進單位。組織化保障 推動食品安全工作落地見效武陵源區委區政府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印發《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關於落實黨政同責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並由區長任區食安委主任,推動基層黨委政府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
  • 張家界市各區縣建成面積統計,慈利縣面積最大,武陵源區面積最小
    雖然張家界的面積約9653 平方公裡,但卻只有2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縣(慈利縣、桑植縣)。車牌代碼湘G。桑植縣城區面積武陵源區位於張家界市境東部,因著名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得名,城區西側就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連在一起的
  • 武陵源交警「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宣傳進農村
    向群眾講解交通安全常識。對準備趕集人員進行宣傳。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2日訊(通訊員胡石友)「騎摩託車一定要戴頭盔,防止意外發生!」「年末了,趕場一定要乘坐安全的車輛……」12月22日上午,在武陵源區天子山街道,交通民警正在沿路挨家挨戶的進行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宣傳。
  •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疾控中心:凝心聚力守淨土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以來,湖南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疾控中心全力以赴奮戰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一線,取得武陵源區新冠疫情防控「零病例、零感染」成果,守住了武陵源旅遊勝地一方「淨土」,近日被評為"湖南省抗疫先進集體"。
  • 武陵源區:綠水清溪看魚躍 青山峽谷聞鳥聲
    日前,筆者從武陵源區生態環境分局了解到,投資123.8萬元建設的袁家界空氣自動監測站已建成並投入試運行。該站的建成,將能準確地監測武陵源核心景區的環境空氣品質,對進一步完善武陵源區空氣品質監測網絡,提升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 武陵源區紅十字會:博愛灑人家 奉獻在基層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紅十字會組織的志願者活躍在景區、農村,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志願服務活動。(資料)武陵源區紅十字會:博愛灑人家 奉獻在基層。(資料圖)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6日訊(記者 廖秋萍 通訊員 吳開旻)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紅十字會組織的志願者活躍在景區、農村,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志願服務活動。
  • 墾利街道紮實開展2020年農村公路工作 保障群眾安全出行
    ,墾利區墾利街道紮實開展2020年農村公路工作,「四好農村路」工程、農村公路「戶戶通」工程和農村公路養護安保工程順利完成。據了解,鎮西路就是墾利街道今年實施的「四好公路」之一,原來是瀝青路面,年久失修加之油罐車通行造成路面坑窪不平,給附近群眾出行造成安全隱患,「今年街道投資了700餘萬元建設了9.1公裡的『四好』農村公路,建設標準達到三級公路標準。改建後的鎮西路全長2.8公裡,路面寬度由5米加寬至7米,整體澆築20釐米混凝土,保障了群眾的出行安全便捷。」墾利街道副主任張宗濤說道。
  • 汩汩清泉入農家——益陽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綜述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通過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加大投入等措施,始終圍繞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用上自來水的目標要求,下大力氣增強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硬設施」和「軟實力」,加快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著力保障貧困村群眾飲水安全,我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2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已全部解決,脫貧攻堅飲水安全保障率達到100%。
  • ...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與運行管護現場會在日喀則市江孜縣...
    本站訊 5月31日-6月1日,西藏自治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運行管護現場會在日喀則市江孜縣召開。會議旨在總結交流各地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深入分析當前突出短板和問題,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理清思路、壓實責任,全面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和運行管護水平,確保如期完成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使命任務。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由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楊家界四部分組成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為國家級著名旅遊風景區,由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楊家界四大部分組成。 武陵源屬世界上罕見的砂巖峰林地貌這裡的風景沒有經過任何的人工雕鑿,到處是石柱石峰、斷崖絕壁、古樹名木、雲氣煙霧、流泉飛瀑、珍禽異獸。
  • 武陵源樣板!全域旅遊發展看這裡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於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全區現轄軍地坪街道、索溪峪街道、天子山街道、鑼鼓塔街道、中湖鄉、協合鄉等6個鄉(街道),總面積
  • 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委副書記、區長鄭小胡:推進全域旅遊 百姓...
    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依託旅遊資源優勢,在湖南省建設以錦繡瀟湘為品牌的全域旅遊基地中發揮龍頭作用,全面落實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對標提質旅遊強市」戰略,推進精品景區、特色城鎮、美麗鄉村三位一體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將景區、城鎮、鄉村三大旅遊板塊凝聚成核,實現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業融合、全民參與的全域旅遊發展態勢,實現遊客接待量
  • 張家界天門山武陵源金鞭溪黃石寨天子山大峽谷索溪峪,個個有名氣
    張家界市,是個地級市,下瞎兩個區,永定區和武陵源區,兩個縣,慈利縣和桑植縣。張家界所有景區、景點都在這兩區兩縣中,互相交叉。張家界旅遊區分為兩大塊: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楊家界組成。還有一個景區特殊交代一下,那就是張家界大峽谷。
  • ...開門迎客第一家——武陵源區鑼鼓塔街道首家旅遊住宿客棧恢復營業
    街道工作人員現場指導。區直聯合檢查組現場檢查。營業後客棧防疫工作複查。紅網時刻張家界3月10日訊(通訊員 毛尚武)2月27日,張家界武陵源景區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為做好旅遊接待工作,提供便捷住宿服務,地處武陵源核心景區南大門的鑼鼓塔街道開始著手準備旅遊行業復工復產工作,街道主要負責人表示,發動客棧經營業主,儘快完成首家客棧疫情防控下復工復產的準備與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