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英語已是超過45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或官方語言之一。儘管使用漢語的人更多,但英語仍然是使用領域最廣泛的語言,並且正朝著世界通用語的地位向前邁進。那麼英語是怎樣產生,乃至如何一步步走向巔峰的呢?
英語真正的歷史應該能追溯到公元五世紀,而當時的英國本地居民都是說凱爾特語,在羅馬人的庇護下抵抗著蠻族入侵,直到後來羅馬衰落撤出不列顛島。隨後,一共有四個日耳曼的部落隨即入侵英國,他們分別是: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與弗裡斯蘭人,他們從今天德國的北部和丹麥出發,然後橫渡北海,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眾多的小國家。而由於入侵者的逼迫,英國的原住民都被趕到了西部與北部,即今天的威爾斯、蘇格蘭與愛爾蘭。值得注意的是,盎格魯人來自Englaland,他們的語言被稱為Englisc(古英語),而這兩個詞就是今天England與English的前身。
到了公元八世紀,不列顛島又遭到維京人的大規模入侵,經過戰爭,把不列顛島分成了兩半,一半歸撒克遜人,一半歸維京人。而維京人說的是古諾爾斯語,由於接下來的撒克遜人與維京人不斷通婚,使得古諾爾斯語不斷融入到古英語中。
古英語一直被使用至1100年左右。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率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徵服了不列顛,但他們也帶來了法語,一種在當時只有上層階級才能使用的語言,而下層階級只能說英語。後來,很多羅馬天主教教士被帶往不列顛,這讓語言分成了幾個不同的派別:講法語的貴族、將拉丁語的教士與講古英語的農民。到14世紀左右英語才重新成為英國的主流語言,但其中已摻雜了不少的法語與拉丁語單詞,也被稱作中世紀英語。
同時,姓氏也是諾曼法語帶來的觀念,在此之前,英國人幾乎是沒有姓氏的,十二世紀後英國人才廣泛的應用姓氏。比如當廚子的姓「庫克(Cook)」、當車夫的姓「卡特(Carter)」、家裡有磨坊的叫「米爾(Mill)」等等。
那麼現代英語又從何說起呢?1611年,英國出版了《欽定版聖經》,也稱詹姆士王譯本(KJV)。這本聖經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聽懂,使用8000多個常用英語單詞來翻譯,又吸收了許多希伯來文、希臘文和亞蘭文的語法,在英語形成黃金時期發揮了巨大影響。所以這本聖經被稱為「現代英語的基石」,影響力堪比莎士比亞。
英語實際上就是一個語言大雜燴,後來英國依靠無敵的海軍,侵略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並在遍布全國的殖民地中推廣英語,使得這種大雜燴語言散播到世界各地,融合當地的特色有衍生了許多「新英語」。比如美國英語與澳洲英語,使得英語成為了一種「多中心語言」,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至今英語依然進行著融合其他的語言,流通世界的大業。比如「加油(add oil)」這種中式英語,那也是牛津詞典裡認可的正宗英語詞彙。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評論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