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張照片
那種古典的華麗光澤讓人難忘
後來才知道
那裡,是緬甸
提起緬甸
它總是和神秘掛鈎
就像隱於深山的修士
經常聽說但是不易接近
它擁有最豐富的旅行元素
古蹟、山川、河流、湖泊、稻田、
城邦、森林、佛塔、廟宇、原始森林
它是名副其實的佛教國度
生活中的各種禮俗
都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
這裡的大多數人雖然不富有
但卻活得很是滿足和快樂
精神上從不缺少對來世的無限憧憬
臉上時常掛著笑容
淳樸到有些直腦筋
是與這片土地相依為命的天然
如果你走進這裡一定會感到驚訝
明明歷經了無數的紛亂和滄桑
這裡卻依舊保持著熱情和真誠
所以你要問我
緬甸到底值不值得一去
旅行菌的答案是
當然!
01
信仰之國
緬甸是有著悠久歷史的佛教國家
有「佛塔之國」的稱號
與中國寺廟最大的不同是
緬甸佛塔多數都很奢華
非常值得一去
瑞光大金塔
在世界上歷史最悠久
價值最昂貴的佛塔聆聽嫋嫋梵音
大金塔之於緬甸,無異於長城之於中國、金字塔之於埃及、泰姬陵之於印度。不僅當地人把它奉為佛教的聖地,視為民族的驕傲,也被稱為「東方藝術的瑰寶」。
每逢節日,很多人都到這裡拜佛,人們進入佛塔時必須赤腳而行,就連國家元首也不例外,否則就被視為對佛的最大不敬。
當夜幕降臨後,好像為這片華麗瑰地加上一層更加出彩的濾鏡,星月的淡映下,清奇凝重。
蒲甘佛塔林
在瞭望之塔頂端
欣賞一輪美輪美奐的日出
蒲甘是亞洲三大佛教遺蹟之一,有記載這裡前前後後建起了448.6萬多座佛塔和寺院。
在蒲甘遊覽,沒有必要像打卡一樣在萬千佛塔中尋找既定的目標,一片片,一簇簇,舉目便是,密如蛛網。
瑞喜宮佛塔
不用擔心自己的攝影技術
在這裡誰都是攝影師
在蒲甘眾多的佛塔中,「瑞喜宮佛塔」是最古老的佛塔之一。主塔的塔身貼滿了金箔,據說已經達到20釐米厚。
遇見個豔陽天,整個佛塔好像會發光一樣,晃的人難以睜開眼。
廣場上有很多鴿子,時而在青磚石路上踱步,時而撲稜稜飛向天空。
據說圍著這座佛塔按順時針方向轉塔,轉一圈修現在,轉兩圈修兒女,轉三圈修來世。
大金石
一座聳立在懸崖邊的佛塔
只有當地人才會去的小眾佛塔
這是位於緬甸的一塊奇石,據說是神靈特意把他留在了這個難以置信的佛教聖地的懸崖邊緣。大多數到此的都是本地朝聖的信徒,遊客特別少。
不過要注意的是,大金石禁止女性觸碰,只有男人允許走過橫跨深淵的小橋,來到巨石旁邊。
02
生活碎片
如果你認為緬甸的看點只有佛塔
緬甸人的生活只有朝拜
那就大錯特錯了
走進緬甸之後才明白
它像萬花筒般不斷展示出多種撩人姿態
曼德勒烏本橋
這座橋記錄著滄桑的歷史
和最美的日落
這座建於1851年的木橋,式樣簡單樸實,1200米長的大橋,用了1086根巨大的實心柚木,來回走一趟至少也要花上半小時。
遊玩的人、勞作的人、歸家的人,在這座橋上走一走,儘是生活百態。
對了,不要忘記等一輪落日,黃昏時分,眼前的緬甸被暗紅的色彩漸漸暈染。
茵萊湖
連漁夫都是一道風景線
單腳划船的漁夫你見過嗎
這裡生活的人們,離不開一艘小船,湖上的漁民、浮島上的菜農、上學的兒童都駕著這種船來往於湖上。
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划船方式已經成為茵萊湖的一道亮麗風景,百聞不如一見。
03
味之傳承
東南亞國家的吸睛之處離不開「值」一個字
不管是小饞貓還是大胃王
在緬甸
100塊錢人民幣能把你吃到扶著牆走路
緬式咖喱
緬甸的咖喱非常下飯,當地人就著一小份咖喱魚就可以吃下一大碗白米飯。
緬式乾拌麵
緬甸人喜歡「幹」面小吃——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用面做的沙拉,配上肉湯——而其中最美味最普遍的一種就是nangyi thoke。
茶葉沙拉
緬甸人常把茶葉當做甜點吃,但有時候茶葉也會作為茶葉沙拉的原料出現。
走在緬甸小街小巷,叫不出名字的小吃真的太多太多了,挨個攤位吃過來不考慮價錢的夢,在緬甸就能實現了。
一直以來
外界對緬甸的評價
都是褒貶不一的
是貧窮?是戰亂?
但這些都不應該掩蓋住緬甸大多數的光芒
相比有完善旅遊體系的國家
緬甸可能優勢不大
但是若是你想感受不同的人文特色
想通過一場旅行靜一靜心
想花不超過100元就能吃到扶著牆走路
不妨來這裡試一試
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是一種收穫
體驗過的每一種生活都是一種人生
在這個淳樸的國度
它會反饋給你一種平淡又熱情的情感
來源於網絡,侵刪,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