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41個貧困縣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3.6%降至1.1%

2020-12-12 天眼新聞

10月9日,記者從山西省扶貧辦獲悉: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41個貧困縣(20個國定貧困縣、21個省定貧困縣)脫貧摘帽,7075個貧困村脫貧,貧困人口由329萬減少到25.5萬,貧困發生率從13.6%下降到1.1%。近年來,山西結合全省貧困地區實際,走出了符合山西特點的減貧之路。山西省扶貧辦副主任張建成介紹,山西實行五級書記抓扶貧,組建脫貧攻堅7個督導組,劃片包市,常駐督導;通過開展生態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就業扶貧等,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967元增長到8250元,並構築起健康教育農村低保多重防線。山西抓黨建促脫貧,實施「農村本土人才回歸工程」,選派萬名幹部到鄉鎮掛職,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13656人,湧現出一批優秀扶貧幹部。 今年,山西還將圍繞剩餘17個貧困縣摘帽,800個貧困村退出,22萬人口脫貧和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緊盯攻堅深度貧困。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輯 王澤堂

編審 胡瑩

相關焦點

  • 山西41個貧困縣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3.6%降至1.1%
    10月9日,記者從山西省扶貧辦獲悉: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41個貧困縣(20個國定貧困縣、21個省定貧困縣)脫貧摘帽,7075個貧困村脫貧,貧困人口由329萬減少到25.5萬,貧困發生率從13.6%下降到1.1%。
  • 貧困發生率降下來了
    這些年,發生在三晉大地上這樣的變化,生動詮釋出精準扶貧的「山西答卷」——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省堅持務「實」求「精」,高效釋放扶貧制度紅利,貧困堡壘一個個被攻克。到2019年年底,全省貧困人口由建檔立卡初的329萬人減少到2.1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3.6%降到0.1%以下。
  • 雲南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52% 9個民族整族脫貧
    人民網昆明3月19日電 (李發興)雲南立足邊疆、民族、貧困、山區「四位一體」的基本省情和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的現實省情,堅持把解決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群體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從組織領導、幫扶力量、政策舉措、資金投入等方面傾斜聚焦,集中力量打硬仗、攻堡壘,補上區域發展短板,有效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 雲南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52% 9個民族整族脫貧
    人民網昆明3月19日電 (李發興)雲南立足邊疆、民族、貧困、山區「四位一體」的基本省情和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的現實省情,堅持把解決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群體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從組織領導、幫扶力量、政策舉措、資金投入等方面傾斜聚焦,集中力量打硬仗、攻堡壘,補上區域發展短板,有效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 楚雄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0.46%
    昨天(8月11日)上午,記者從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楚雄彝族自治州貧困發生率已經從12.25%下降到0.46%。楚雄州位於雲南省的地理中心,全州有8個縣納入國家連片特困地區,是烏蒙山片區和滇西邊境片區扶貧開發重點區域,也是雲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 山西5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來源:經濟日報按照貧困縣退出相關程序規定和標準要求,近日,山西省廣靈縣、天鎮縣、渾源縣等17個貧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山西5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山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就有呂梁山、燕山—太行山2個。全省有36個國定貧困縣,22個省定貧困縣,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
  • 山西最後17個貧困縣這樣實現脫貧摘帽 脫貧各有特色
    2019年是山西省脫貧攻堅任務最為艱巨、決戰決勝的一年,有17個貧困縣計劃摘帽退出,其中國定縣16個,分別是廣靈、天鎮、渾源、寧武、靜樂、偏關、代縣、五臺、興縣、石樓、臨縣、壺關、平順、永和、大寧、汾西,其中包括10個深度貧困縣;省定縣1個,即榆社縣。2月27日,省政府批准以上縣摘帽退出。至此,山西最後17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17個貧困縣是怎樣脫貧摘帽的?
  • 山西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山西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2020-02-29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龍江2019年貧困發生率降至0.07%
    新華社哈爾濱1月14日電(劉赫垚、楊思琪)記者從黑龍江省「兩會」上獲悉,2019年,這個省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貧困發生率由0.65%降至0.07%,剩餘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剩餘5個國貧縣達到摘帽條件,完成年度脫貧攻堅任務。
  • 雲南楚雄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貧困發生率降至0.46%
    韓帥南 攝中新網昆明8月11日電 (韓帥南)記者11日從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楚雄州專場上獲悉,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14年底的88733戶333825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2903戶8331人,貧困行政村從644個減少到1個,25個貧困鄉鎮全部退出,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從12.25%下降到0.46%。
  • 南鄭區:累計實現減貧27490戶78799人 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13%
    曹俊強介紹,南鄭區累計實現減貧27490戶78799人,11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8.3 %下降至現在的1.13%,今年2月經省政府同意,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今年剩餘貧困人口3272戶4492人已基本達到脫貧條件,年內將全部脫貧銷號。
  • 山西最後17個貧困縣這樣實現脫貧摘帽 脫貧各有特色
    2019年是山西省脫貧攻堅任務最為艱巨、決戰決勝的一年,有17個貧困縣計劃摘帽退出,其中國定縣16個,分別是廣靈、天鎮、渾源、寧武、靜樂、偏關、代縣、五臺、興縣、石樓、臨縣、壺關、平順、永和、大寧、汾西,其中包括10個深度貧困縣;省定縣1個,即榆社縣。2月27日,省政府批准以上縣摘帽退出。至此,山西最後17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17個貧困縣是怎樣脫貧摘帽的?
  • 銅仁松桃永安鄉|脫貧攻堅顯成效,全鄉貧困發生率降至1.54%
    近年來,永安鄉緊扣脫貧標準,紮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農村產業革命,深入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各項惠民政策,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全鄉的貧困面貌發生深刻變化,截至目前,全鄉貧困發生率降至1.54%。
  • 山西今年確保最後1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從正在召開的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傳來消息,2019年山西省將確保最後1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00個左右貧困村退出,22萬左右貧困人口脫貧,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 山西省將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縣、特殊貧困群體和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逐縣研判,逐項對標,逐個突破,確保實現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 我國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侯雪靜)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
  • 江西省貧困縣清零 目前還剩9.6萬貧困人口
    本報訊 4月26日上午,江西省貧困縣脫貧退出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會議宣布江西剩餘7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江西省全部25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目前全省還有9.6萬人尚未實現脫貧。發布會現場,江西省扶貧辦主任史文斌宣布省政府公告:于都縣、興國縣、寧都縣、贛縣區、鄱陽縣、修水縣、都昌縣均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經研究,批准以上7個貧困縣脫貧退出。至此,江西境內的貧困縣實現清零。
  • 貧困縣,還剩52個了!有慶陽1縣
    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記者從國務院扶貧辦獲悉,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55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0.6%;97%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但目前尚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
  • 雲南88個貧困縣已有79個脫貧摘帽
    截至目前,雲南省88個貧困縣中,已有79個貧困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連續兩年貧困縣摘帽30個以上雲南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自2015年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來,全省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累計脫貧613.8萬人,年均減貧120萬人以上,連續兩年貧困縣摘帽達30個以上。
  • 山陽縣12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46.42%降至1.02%
    山陽地處秦嶺南麓、陝西東南部,位於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屬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陝西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29個,其中深度貧困村30個;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7萬戶10.67萬人。
  • 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雲南這9個貧困縣怎麼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5月17日,雲南宣布31個貧困縣(市、區)退出貧困序列,至此,全省僅剩9個貧困縣(市、區)尚未「摘帽」。6月1日,隨著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進入倒計時30天,最後的堡壘怎麼攻克?這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硬骨頭」如何啃下?脫貧成果怎樣長效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