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的五大金剛:復旦、上交大、同濟、上財和華東師大

2020-12-21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我發現挺有趣的,TOP2都是公認的,但以下就不太好弄了。上海的高校也是如此。TOP2是復旦和上交大,它們倆誰是第一,誰是第二,現在也分不出來,但TOP2是肯定的。復旦和上交大是清北之後的第二頂級高校,清北復交。至於上海的TOP3,就各說各了。

我認為的是:

1. 復旦大學

復旦和上交大算並列吧。復旦在民國時期是個私立大學,在建國後的院系調整中,獲得了很大的益處。當時老浙大、交通大學等江浙一帶高校的文理相關專業、師資都併入了復旦大學,復旦一時名師匯聚,成為江南第一學府。改革開放之後,復旦大學也出了不少名人,不論文科,還是理科都出了不少有全國影響力的老師,理科方面蘇步青、談家楨、謝希德、楊福家等人,這裡面好幾位都是復旦的校長,理科出身但又很有人文思想,讓復旦充滿了魅力。人文方面現代大家比較熟知的葛劍雄、陳思和、王安憶等人,這些思想的存在,讓復旦熠熠生輝。

很長時間內,復旦的文、史、經、管、理等學科都是排江南第一,在2000年,合併了上海醫科大學,上海醫科大學也是頂級醫科大學。兩強合併,復旦的醫學也成為國內頂尖的醫學院。

不過,近期,復旦的發展看起來有些緩慢了。原因是文科整體都在衰落,文科跟理工科不一樣,文科好,需要發聲,這個發聲不單單在學術界發生,還需要對大眾發聲,而現在是草根時代,專家的分量一直在下降。我認為這是文科衰落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原因是,社會的發展越發依賴科技的發展,現在是科技高歌猛進的時代,人文都在往後退,人文對人類的慰藉作用大概幾百年一次就夠了。

復旦不僅是文科衰退,理科也在衰退,復旦的數學保持了國內第一,但物理、生物等都下降了。有人說,可能是復旦沒有學上交大圈地,發展受限,因為不好引進人才,也不好擴建實驗室。我覺得這個也許是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大概跟復旦人的性格有關係。頂級名校的一大特點就是,裡面出來的學生都帶有一定的特質。比如,清華的,很沉穩低調,但又有擔當。北大的,很有個性,非常有獨立思考能力。我覺得,復旦的人也很有個性,也非常有獨立思考能力,但他們又跟北大人不太一樣,北大人是比較入世的有個性,比較進取。復旦人則比較佛系,跟外部世界有些疏離的樣子。這大概就是復旦人最愛講的:有趣而無用的靈魂吧。如果整個學校都如此,但顯得就會不如其他學校那麼進取了,尤其同桌又是個極為上進的上交大。

我雖然講了半天復旦衰落,但復旦在上海TOP2的地位是非常穩固的。比如,法學,復旦的學科評估結果不如華東政法大學,但從就業認可度來說,復旦的要好於其他學校。任何專業,復旦在上海,長三角地區都會被認為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水平。

2.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是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是民國時期的名校,跟原先的北大、清華也是齊名的,國外名校也非常認可的一所大學。

不過交通大學的大部分在1956年都搬到了西安,就是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現在的上交大只是在原來老交大的一、兩個系上發展起來的,所以一開始上交大比較弱,長期被人譏諷為船舶製造學校。這也是上交大在上海灘當不了老大的原因,如果是原交大的整體或者1/2,就肯定是老大,原先的基礎太薄弱了。

不過,上交大的發展速度極快。我覺得國內大學發展好的,上交大絕對能排進前三。在本世紀之前,西交大的實力還比上交大強,現在上交大已經是國內前4了。西交大和上交大的差距不單單是地域造成的,是上海發展快,西安發展慢造成的。我覺得上交大幾任領導的眼光都非常好,非常有戰略眼光。

我聽過上交大一老師說過,說當年上交大的主管單位是中國船舶製造工業總公司,原來的第六機械工業部。那個部對上交大特別寶貝,剛改革開放,能出國的時候,部裡先讓上交大的老師出國了,是部裡的第一批。沒想到的是,上交大的領導出國後,回來第一件事就要求去教育部,脫離中國船舶製造工業總公司。原因是,上交大的領導出去之後發現,只有綜合性大學才有出路,專業型大學不是發展方向。很不容易,1982年上交大轉到教育部。

上交大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很早布局閔行校區。上交大的老校區是在徐家匯,上海的一個中心之一。復旦的五角場在很長時間裡,是比較偏僻的,所以復旦用地壓力沒有上交大大。上交大的老校區在徐家匯,那地方寸土寸金,無法發展,所以,很早,1983年,上交大就開始建設閔行校區。不過一開始只是個分部。但到1998年前後,那時國家提出了985工程,上交大決定把閔行當作戰略發展方向,全校都搬去。閔行是個很偏遠的地方,這是一個非常高瞻遠矚的決定,現在上交大在閔行有5000多畝地,校園比復旦寬敞了很多,也有房子,可以安置人才。

另外,上交大發展新學科的水平也很好,不論是金融,還是醫學,還是法學,都是穩紮穩打,進步飛快。當然,也有人說上交大錢多,挖了很多人,不管如何,現在上交大跟當年的造船學校已經天壤之別了,已經恢復了當年老交大的風採了。

3. 同濟大學

其實從第三開始,就有爭議了。我認為還是同濟,同濟是985大學,老牌大學。同濟是民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本來是一個綜合性大學,但在院系調整中,文、理都分了出去,連最強大的醫學院還分了出去。同濟大學最早是德國一位醫生創辦,醫科是最強的,但在院系調整時,醫科分拆出去,並且搬到了武漢,成為武漢同濟醫科大學。這個很慘。因為很多學校分出去了,比如北大醫學部在院系調整時,分了出去,到院校合併時,又加了進來。當年屠呦呦入學的時候,是北大,畢業的時候,是北醫,等獲諾獎的時候,又變成了北大。

但同濟就沒遇到這等好事,同濟醫科大學到了武漢,在院校合併時,被華中科技大學搶了過去。同濟也是想要合併的,但教育部不允許異地合併,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離自己而去。後來同濟合併了一個不入流的醫學院,實話實話,在同濟的打理下,現在醫學院的水平還是可以的。也許醫學院是個同濟的心結,最終會不錯的。

但有時我也很糊塗,同濟的發展方向。同濟現在給人的感覺還是一個土木學校,一個小型的工科學校。上交大已經慢慢在轉變形象了,理工為主的綜合性院校。同濟的變化不大,但好像也沒有做精,這點不太明白。不過,同濟的聲譽也是非常不錯,在全國也能排10名左右。

同濟的王牌學科: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建築學等相關學科,還有汽車、機械、設計、計算機等。對於這樣的大學,其實任何專業大家都是認可的,都認為同濟的不錯。

4.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經常跟同濟爭第三,主要是在錄取分數線上爭。在985工程裡,大部分是綜合性院校和以理工為主的院校,像專業型大學幾乎都沒進入985。所以,1980年代,上交大的領導出國的感悟是對的,專業型大學沒有前途。

上海財經是專業型大學,但專業極好,金融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大家當然非常喜歡,所以分數居高不下。

上海財經能跟同濟爭第三,不單單是專業好,而是它本身實力就非常不錯,財經類的第一高校,兩財一貿中的一哥。它是我國最早的商科本科,1979年就開始招收研究生。

上財最好的專業是會計學、金融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財政學等。

5.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是985大學,在所有的師範類大學裡,只有北師大和華東師大才是985,可見它的實力強勁。

華東師大的發展跟復旦大學有些像,也是以私立大學為基礎。華東師大的前身是私立大學大夏大學和光華大學,然後加入了聖約翰大學、浙江大學等江浙一帶高校的部分院系,像浙大的地理系、聖約翰的理學院,也有原交大的部分理學院,所以,華東師大的理科和地理專業都是非常強的。

1959年,華東師大就是全國16所重點大學之一,1965年就開始招收留學生。1996年,華東師大進入211,2006年進入985工程。

華師大的王牌專業有教育學、地理學、統計學等。不過,在我看來,只要當老師,不需要按照王牌學科學,按本身語數英學科的重要性學。

華師大已經不單單是一所師範大學了,而是一個綜合性大學,像經管、計算機等方面的也是很不錯的,又有985的名頭,大家也可以看看。

上海的高校很多,好的高校遠遠不止這5所,在上海,我覺得前15所高校都是非常不錯的高校。

相關焦點

  • 上海高校排名公布,同濟大學穩坐第三,上交大「奪冠」無望
    此地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學校,例如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雙一流高校,或是上財、上外這類行業高校。一轉眼,今年即將過完,高三的同學們也該開始,為來年的高考選擇一所大學作為目標,上海的大學,就是不錯的選擇之一。下面,筆者就根據校友會發布的《上海市大學排名》,簡述一些學校的排名情況,大家可以自身情況選擇。
  • 百年同濟醫的恩怨,緣起武漢大學的盛情招待和上海灘高校三強爭霸
    前5天參觀訪問和社會調查,主要是中南、重點是武漢地區的衛生、教育狀況;武漢陸軍醫院、省立人民醫院、協和醫院等13家醫療機構,處處受到兄弟般的歡迎與接待。代表團車抵武大,醫學院全體同學在門前列隊歡迎,歌聲、爆竹聲和歡呼聲響徹校園,國旗,錦旗,鮮花布滿歡迎會場。武大醫學院範樂成院長致歡迎詞,簡短地介紹同濟的歷史後說:同濟遷來是武大同學的福音。武大醫學系同學獻旗獻花,各級各小組獻詞。
  • 上海交大屬於美系,復旦大學中系,德系的同濟大學才符合上海精神
    同濟大學是上海市「小三」低調的同濟大學不與上交大和復旦大學攀比同濟大學的歷史悠久,在民國時期就有「十軍工九同濟」的說法,同濟強大的軍工背景主要是源自德系高教科研的引進,從1907年德國醫生寶隆創辦的德國醫工學堂開始
  • 北大、清華、復旦前三 人大、上交大...
    200位「證券私募大佬」校友圈,北大、清華、復旦前三,人大、上交大、浙大、廈大…也很牛! 摘要 【揭秘!200位"證券私募大佬"校友圈北大、清華、復旦前三 人大、上交大也很牛!】私募江湖,英雄輩出!
  • 計算機軟體專業,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和華東師大,應該選哪個?
    一、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和華東師大的專業實力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軟體工程學科評級,它們分別是華東師範大學A,同濟大學A-,東南大學B+,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評級,則是同濟大學A-,華東師範大學與東南大學都是B+。
  • 2019年度復旦百強醫院榜單發布,聽學姐聊聊榜單看點和八卦
    今天,復旦大學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和《2019年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 從排第四的上交大附屬瑞金醫院起,專科聲譽就急劇下跌了,瑞金醫院是30.734,復旦附屬中山醫院的專科聲譽是29.677。 因此,復旦的排行榜的前三是非常穩定的,因為專科聲譽比別人多很多,即便不做科研學術,也不會被後面的醫院超過。 軟科排行榜
  • 復旦、上交大、同濟、華師大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可直接落戶上海
    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即該4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
  • 同濟大學社會關注度有多低?同濟校友:已經低調到被央視所遺忘!
    其實同濟大學的櫻花也很美在國內提到櫻花大學,那麼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漢大學,似乎只有上海人民才知道四平路人民公園的櫻花大道,同濟大學和武漢大學雖然校園中都有美麗的櫻花,然而在國內的知名度卻相差甚遠,從某網絡平臺的粉絲數量對比就可以看出差距,作為有著德系背景的同濟大學
  • 同濟大學被高估是因為地處上海?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民國時的同濟
    提起上海的高等教育也即上海的著名大學,人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兩所全國知名的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而對在上海灘排名第三的同濟大學則往往知道的不多,或者即使知道也是不深入。偶有聽說同濟的,也是因為武漢的同濟醫院,而不是上海的同濟大學。即使同濟醫院是同濟大學分出去的。
  • 圖書館館長李新碗一行調研復旦大學圖書館和同濟大學圖書館
    為充分了解同行先進的辦館經驗,增進交流學習,做好我館「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6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李新碗,副館長潘衛、郭晶、董笑菊,以及各部門主任和業務骨幹一行共13人,赴復旦大學圖書館和同濟大學圖書館展開調研。
  • 突然,上海放大招:除清北外,復旦交大同濟華師本科畢業,可直接落戶!
    如今,只要復旦、交大、同濟和華師大的本科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就可以直接落戶上海!今天該消息刷屏了,引發網友熱議。這也意味著,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此外,2020年標準分為72分,評分選項包括畢業生要素分,包括學歷、畢業學校、學習成績、外語水平、計算機水平等;以及導向要素,包括榮譽稱號、學術、文體競賽獲獎、科研創新、國家就業項目服務期滿等,還有用人單位要素分,包括引進重點領域人才、承擔重大項目、自主創業等。
  • 雙城記:公交加地鐵往返7元,遊覽了復旦和同濟大學的~~圍牆
    來上海的第四天,昨晚百度發現幾所喜歡的高校就在附近,於是連夜查了不少相關資料,計劃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以及上海財經大學一條行程遊遍,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美美的。上海街頭。在長沙一直用公交卡,到上海第一次用支付寶刷的公交乘車碼,小緊張。按計劃第一站去復旦大學。
  • 上交大新年晚會門票現內鬼,復旦大學喊話上財大,華師大表示失落
    今年,上海交通大學的新年晚會門票一經發行,就被搶售一空,可是,沒想到這張門票中還隱藏著一個小「彩蛋」,讓上交大的學生大呼:「啊,學校有內鬼!」原來,在這張門票的一角隱蔽之處,寫有「復旦牛逼」四個字,被眼尖的同學發現後發到網上,卻不想引來網友的一片讚譽,大家一邊大笑著喊話門票設計者出來交代一下,一邊互相評論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這三巨頭。
  • 雙城記上海:公交加地鐵往返7元,遊覽復旦和同濟大學~~圍牆
    來上海的第四天,昨晚百度發現幾所喜歡的高校就在附近,於是連夜查了不少相關資料,計劃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以及上海財經大學一條行程遊遍,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美美的。上海街頭。(遺憾的是下車就不會講了)因為用手機導航、還要刷乘車碼、拍照、同時語音記錄,手機的電可能不夠用一天,到時候一定要找充電的地方,另外一個還要留著導航和乘車刷卡。上海的街道很漂亮,公交穿梭在林蔭道中,這樣的感覺很好,其實出來走走,不管遇到什麼都有不同的開心。在公交車上就一 直在想,真希望同濟大學不一樣。
  • 想告訴高考考生:如果去上海,同濟大學華東師大到底哪家強?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上海大學的大概情況以及介紹了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大概信息,今天的文章給大家介紹一下上海的另外兩所比較偉大的大學,同濟和華東師範大學。雖然同樣在上海,但是他們的名氣卻被交通和復旦所掩蓋,對他們來說有點不公平。
  • 同濟、復旦、交大、華師大四校女教授聯誼活動舉行
    10月30日,由同濟大學婦女工作委員會和女教授聯誼會主辦的同濟、復旦、交大、華師大四校女教授聯誼活動在我校舉行。此次活動的主題為「建美麗上海,做優雅女性」,旨在加強上海高校間女教授的交流合作,豐富女教授的業餘生活,來自復旦、交大、華師大和同濟的50餘位女教授參加了活動。
  • 這兩天川大客廚在復旦成了網紅?同濟大排早就在慕尼黑大學賣瘋!
    這兩天,「復旦食堂來了兩位川大廚師」的消息刷爆了上海高校師生們的朋友圈。小新今天為你一探究竟!其實,下個禮拜復旦大廚也要給川大學生送去本幫菜啦!更厲害的是,之前我大魔都同濟的廚子,還把同濟大排帶進了德國慕尼黑大學的食堂裡!
  • 上海華東師大的羅宋湯
    說起華東師大,它的起源有廈大血液:1924年因學潮從廈大脫離出來的部分師生在上海發起建立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取名「大廈大學」。「大廈」即「廈大」之顛倒,後來取「光大華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學」。抗戰期間曾西遷貴陽,與復旦大學合併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聯合大學,光復後遷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