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12月17日,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公布了《2020~2039年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下稱「年報」) ,《年報》預測,2024年之前,中國航空客運市場將以國內航線為主,並且短期內客運周轉量佔比將維持在90%以上,而國際航線和地區航線至2024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復至2019年正常水平。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每屆珠海航展期間公布對中國民用飛機市場的預測,並由集團下屬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主導研究。從社會經濟角度,中國航空運輸市場主要受經濟形勢、旅遊業形勢、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從監管來看,市場主要收到空中交通管制、航空運輸政策法規等影響。
根據《年報》,在航線數據方面,從上半年中國航空客運市場航線佔比看,1月份總體保持正常水平,2月份因為國內疫情爆發導致國內外航線都大幅收縮,而隨著3月疫情蔓延至全球,國際航線進一步收縮,佔比大幅下滑,並且從4月開始僅維持在10億人公裡以內的較低水平。
數據顯示,回顧過去20年間,中國內地航線增速為14.0%,國際航線增速為14.7%,地區航線增速為 6.4%。直到 2019 年,國際航線客運周轉量增速是領先國內航線的。
《年報》稱,但從未來一段時間看,新冠疫情對全球民航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因航班限制原因國際航線運力下降顯著,並且全球疫情防治情況未來一段時期內都難以恢復至正常水平。另一方面,美國主導的逆全球化浪潮也將對國際貿易和國際交流產生較大影響,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下,所以未來我國國際航線佔比將呈下降趨勢。
內地航線也有待恢復。年報顯示,從今年上半年我國航運輸市場發展情況看,內地航線運量預計在今年10月將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地區航線受香港地區局勢以及兩岸關係影響預 計將在2021年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在民航機型方面,雖然目前中國內地的航線網絡結構決定運營機型主要以窄體幹線飛機為主,而《年報》稱,在疫情時期,航空公司引進飛機意願大幅下降,並且由於 波音B737max的停飛,目前市場可用窄體飛機數量有限,並且隨著國內航空客運市場的快速復甦,航空公司可能安排更多的寬體飛機運營內地的大客流量航線。
因此《年報》預測,未來一段時期中國航空客運市場運力主要由窄體飛機提供,隨著市場的逐步恢復,寬體飛機運力佔比將出現快速增長。
疫情對民航業帶來巨大衝擊,運輸生產下降,經濟效益下滑。根據年報數據,2020 年上半年民航業共虧損740.7億元,其中大部分是航空公司虧損。而《年報》估算,民航局與財政部頒布相關扶持政策, 預計將為航空公司年減負約100億元。
《年報》預計我國航空運輸業的恢復將快於國外主要市場,特別是內地航線恢復速度會更快。預計未來20年(2020~2039年間)中國航空客運周轉量年均增長率為5.3%,預測期末將達到3.3萬億人公裡。中國航空貨運周轉量年均增長率在整個預測期間為7.0%,高於航空客運周轉量增長速度,預測期末將達到1019億噸公裡。
《年報》表示,為滿足運量增長的需要,到2039年末,中國航空公司客機機隊規模將達到8854架,其中貨機645架。考慮到機隊增長和替換老舊飛機,未來20年中國需要補充各型民用客機7576架,其中寬體客機1598架,窄體客機5080架,支線客機89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