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可可西裡

2020-12-26 影像中心

我眼中的可可西裡

www.zjol.com.cn 2004年11月13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可可西裡,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因為,可可西裡的故事難以訴說,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能體會!——陸川
  
  孫雲東(作者今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西溪校區,9月以自願者身份赴可可西裡保護區的志願者)前幾天,我看了陸川導演的《可可西裡》。

  我剛從可可西裡回來。在那裡便已聽說有這部電影,但一直沒有機會看。

  當已經離開那一片神秘的土地時,看到這部電影裡面熟悉的場景,心情激動。

  電影很好,除了其中兩個人的死是戲劇化處理,其他的都是記錄式的,幾乎是可可西裡衛士們生活工作的原生狀態。
  
  志願者王挺:押送盜獵者三十小時不敢合眼

  初到格爾木,我就聽說了很多關於反盜獵、關於巡山的種種事情。

  來自青島的首批志願者之一的王挺老師,幾乎每年都要去可可西裡。2002年他當志願者的時候,就在一次巡山中親歷了抓捕押送盜獵藏羚羊分子的全過程。講起這段經歷,王老師記憶猶新。

  在可可西裡腹地巡山一般要花15到20天時間才能完成。在無人區巡山,巡山路線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高寒缺氧。晚上的氣溫降到零下十幾度,大風加雪甚至可以壓歪簡易帳篷,帳篷內的氣溫也在零度以下。十幾天風餐露宿,經常是一天只能吃到一頓開水泡方便麵。

  一次,正當巡山隊在海拔4500米高度的一條河谷中顛簸前行時,一直在細心觀察的王周太隊長突然喊了一聲:「左前方有小車!」眨眼間,在後面的副隊長成林的槍「譁啦」一聲已經上了膛!司機扎西一個加速,剎那間兩車已經對頭,訓練有素的隊長和副隊長迅速下車用槍指住他們。盜獵者們事後表示「做夢也沒想到」:連這樣惡劣的天氣,巡山隊竟也在工作。

  這些盜獵者一共兩車四人,帶有一支改裝的半自動步槍,一支自製雙筒獵槍,數百發近距離殺傷力極大的霰彈和幾千枚用來更換的底火以及大量火藥、鐵砂和彈頭。如果他們的盜獵陰謀得逞,將會有少則幾百隻多則上千隻懷胎的母藏羚慘遭屠殺。

  巡山隊讓他們四人分乘巡山隊的兩輛車,隊員一人開車,一人持槍看守他們,趕往在格爾木的管理局。儘管盜獵分子都戴了手銬,但他們狡猾兇殘,意外隨時都可能發生。王老師乘坐的車車況最好,在整個車隊押後,王老師抱著槍不時扭頭看後排座上的盜獵分子,整整三十個小時不敢闔眼。
  
  公路邊也能看見藏羚羊了

  9月14日,經過簡單的出徵儀式,我們乘坐管理局的IVECO從格爾木向可可西裡進發。

  過了兩個小時,車到了崑崙山口。我對4476.7米的海拔充滿了敬畏,「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大家小心翼翼,因為都知道剛上高原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在格爾木曾聽說有一個志願者看到高原的美景,到處跑著拍照,拍完之後就腦袋脹痛,甚至頭都脹大了。

  這裡矗立著為保護藏羚羊而英勇犧牲的索南達傑烈士紀念碑和他的衣冠冢。傑桑·索南達傑,治多縣西部工委書記,是他最先關注可可西裡的環境保護。1994年1月18日,他一人與18名偷獵者進行激烈槍戰,中彈犧牲,成為為保護藏羚羊而犧牲的第一人。零下40度的低溫把他最後的形象凝固成一尊雕塑,身邊是偷獵者丟下的近2000張藏羚羊和其他野生動物的皮!

  在西大灘,才嘎局長喊道:「快看,那裡有藏羚羊!」順著局長的指向,我第一次見到藏羚羊,離公路大約一千米遠的地方,一群藏羚羊在悠閒地吃草。

  局長說:「現在羊離公路很近,幾年以前,公路附近幾乎見不到羊。」
  
  盜獵旱獺者日益猖獗

  又過了近一個小時,我們到了距離格爾木最近的保護站——不凍泉保護站。在這裡,我遇到了盜獵分子,這夥人在沱沱河一帶偷獵旱獺,回來路上正好被森林公安幹警逮著。他們沒有槍,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兇神惡煞。相反,他們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盜獵旱獺,他們的投入就是一些套子和拖拉機。地上攤開的旱獺皮滿滿鋪了一地,將近300張。據說,旱獺皮市值60多元一張。

  他們說:「現在農忙已經結束,趁著農閒來山上打獵,可以補貼一些家用。」局長說:「這並不是單方面的盜獵問題,他們的貧困、法律意識淡薄等等都是原因。」在索南達傑保護站的時候。凌晨1點多,正在睡覺的我聽到了一陣陣腳步聲。然後,木瑪站長把我們叫起來,說又抓到一個盜獵旱獺的團夥。

  木瑪說,晚上12點左右的時候,已經睡覺躺在床上的他突然聽到陣陣拖拉機的「吐吐」聲。於是起來和站裡的隊員尕瑪一起追這個拖拉機。站裡那輛要我們推著才能發動的北京吉普已經嚴重老化,車跑不快,追了十多公裡才把他們追上。

  從拖拉機上搜出來很多夾旱獺的套子,足足有一百多個,還有幾隻還血淋淋的旱獺。至9月25日,可可西裡保護動物「排雷行動」最後一支行動組——第四行動組勝利返回基地,他們共清理非法捕獺人員133人,查獲旱獺皮1289張。排除750多斤毒藥和大量鐵夾、套子等危害各種野生動物安全的獵捕工具。

  大批人員進入保護區及周邊從事非法捕獵旱獺活動,是今年出現的新動向。其危害一是造成鼠疫流行;二是捕獺所用的毒藥、鐵夾、套子,會威脅其它動物的安全;三是所毒藥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使附近植被迅速枯死;四是破壞整個地區的生態平衡和食物鏈完整,大量旱獺被捕殺後,天敵動物的生存受到威脅,轉而襲擊藏羚羊等其它動物,使藏羚羊種群的自然恢復遇到新的障礙。
  
  勇敢、樂天的康巴漢子

  各個保護站遠離城市。站上的工作人員除了每一個月一次到格爾木採辦夥食,其餘時間幾乎都在站上。

  站上的生活很寂寞。因此很多隊員的「終生大事」還沒有解決。

  索南達傑保護站的「羊爸爸」旦正扎西已經整三十歲了,常年在高原孤閉環境照顧藏羚羊救治中心的十多隻羊,也曾談過對象,可因為常年在高原,後來都不了了之了。旦正說:「這樣也好,可以安心在這裡工作。」

  五道梁保護站的白瑪是一個很樂天的人,坐在他駕駛的車裡面,每每後面有「牛頭」之類的好車超過我們的北京吉普,他總要慢慢伸出正放在駕駛盤上的左手,豎起大拇子說:「您厲害!」他開車時嘴巴總不會停,要麼唱歌要麼抽菸,快樂的情緒溢於言表。

  康巴漢子能歌善舞,隨時隨地他們都會唱起來跳起來。勇敢、樂天是對他們最恰當的形容。

  藏族歌手亞東唱過一首歌《康巴漢子》,這首歌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粗獷和純淨,展現了康巴漢子們的魅力:

  我心中的康巴漢子/額上寫滿祖先的故事/雲彩託起幻想,託起幻想/胸膛是野性和愛的草原/血管裡響著馬蹄的聲音/當青稞酒在心裡歌唱的時候/世界就在手上,就在手上……
  
  震驚

  保護區300萬經費被截留!


  11月1日,國家審計署發布的「2004年第5號」審計報告披露,審計部門在對國家林業局2003年度預算執行審計時發現,2001年11月,原國家計委追加西藏林芝原始生態自然保護區經費500萬元,但截至2003年底國家林業局只劃撥200萬元,其餘300萬元均被截留!
  這是審計報告首次曝光自然保護區專項經費問題。與此相關的消息是,今年7月,非政府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啟動「中國保護地公眾評估項目」,向全國15個保護區派出7個調查小組。從目前陸續發布的調查結果來看,現行體制下,即使下撥經費正常到位,各自然保護區資金鍊仍十分吃緊。
  
  連結

  將目光投向下一個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當地意為「美麗的少女」,位於青海省西部青、新、藏三省區交界處。這裡是世界上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態環境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無人區」。

  可可西裡上生活著世界獨有的藏羚羊。用藏羚羊絨做成的披肩「沙圖什」,能從一枚戒指中穿過,其價貴比黃金。在國際非法貿易的暴利驅使下,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羚羊遭到了無情的屠殺。

  1996年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的巡山隊,正式承擔起保護珍稀動物藏羚羊的職責,這些勇士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與盜獵分子展開無數次的交鋒,打擊了盜獵的囂張氣焰。

  眼下,隨著可可西裡保護的加強,盜獵分子將目光又盯住了另一個「可可西裡」——地處藏北的羌塘保護區。這裡藏羚羊的種群數佔世界總種群數的70%。

  在羌塘保護區轄區尼瑪縣面積達15萬平方公裡,管理分局配備的專職工作人員僅6人,政府每年能下撥的巡邏經費不足3萬元,「只夠一次大巡邏的開支」。

  偷獵現象不可避免地出現。偷獵者「既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甚至本地官員」。如不立即採取強有力措施,羌塘可能會重演可可西裡的悲劇。
  
  解讀影片《可可西裡》場景

  
  ●場景1:在巡山途中的一個夜晚,巡山隊員和北京來的記者在野外聊天時,滿天的繁星異常璀璨,似乎用手就可以採擷。

  解讀:這是在青藏高原上十分常見的景觀。在可可西裡,由於海拔較高,又是廣袤的無人區,周圍沒有燈光,因此夜晚的天空顯得離地面特別近,只要沒有月亮,天上的星星都看得清清楚楚,仿佛伸手可摘。
  
  ●場景2:巡山隊員劉棟身體陷進了流沙,並越陷越深,最終被流沙吞噬。

  解讀:在可可西裡地區,流沙吞噬人的現象時有發生。像影片中車子碾過冰河時,隊員們先去試探一下冰的硬度,還有車輪陷進沙地,一群人奮力把車推上來,這樣的情景是經常有的。
  
  ●場景3:巡山隊員中有人得了肺水腫,但隊裡的經費不夠治病,只好賣掉一些繳獲的藏羚羊的「皮子」,換錢來給隊員治療。

  解讀:電影中的巡山隊原型是當年的「野犛牛隊」,他們當時是「三少」:少錢,少槍,少車。在「人權」與「羊權」衝突中,「人權」應該是第一位的。雖然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但人們應能理解。
  
  ●場景4:巡山隊員進山前,每人都會擁抱著,如生離死別。

  解讀:是的,巡山隊進山前,都是這樣擁抱著告別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比電影裡樂觀許多。在路上,他們還會唱流行歌曲《小薇》。他們還是有他們自己的快樂。


來源:新民生報 作者:

相關焦點

  • 我眼中的人間禁地——可可西裡
    2014年和我的小夥伴們用2個小時的時間決定了去青海,打包好行李說走就走。青海湖、油菜花、察爾汗鹽湖、格爾木、可可西裡一路美不勝收,隨手一拍,讓人心儀。早年觀看那部以烈士索南達傑為原型的電影《可可西裡》,對於一睹這個世界屋脊上最神秘的生命禁區,憧憬多年。現在我也踏上了這條路。我們駕車從格爾木向可可西裡保護站出發,出發時,風很大,漫天的沙塵,我們懷這忐忑不安的心情一路前行。
  • 我與可可西裡的緣分
    從格爾木沿著青藏公路向可可西裡出發,途經崑崙山上青藏公路邊名為青藏綠色驛站「崑崙山驛」休息時,想起了我與籌集資金修建驛站的民間環保公益人士楊欣的一段往事。 1995年年底,在深圳市環保局任職的我接到了國家環保局的電話,說介紹一位名叫楊欣的民間環保人士到深圳來找我,請我們協助解決有關自然環境保護的問題。
  •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兩個可可西裡
    說起可可西裡,好像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可可西裡是位於青海省西部的一大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起可可西裡你會想起什麼?大冰的歌,陸川的電影,藏羚羊還是青藏鐵路?這可能是國人對於可可西裡最多的認知了,至於可可西裡還有什麼?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可可西裡
    寫下這個題目時,我們剛剛完成對可可西裡巡山隊的報導。孟克、達才、扎西桑周、文秀、尕瑪土旦、趙新錄……這些名字走馬燈似地在我眼前一一閃過。  不知道看到這個標題的你會從「可可西裡」聯想到什麼?是淨土,是神秘,還是偉大?只是,踏上這片土地之後,我發現這些美好的形容詞背後都有著與之對應的一種描繪,那就是荒涼、未知和危險。
  • 走過可可西裡
    從看過電影《可可西裡》後,便有了對這個艽野荒原的嚮往。影片中充滿血腥的殺害讓人深感痛心和憤怒!對那些誓死保護野生動物的勇士們不由得肅然起敬!或許,這並不是一片可以輕易踏足的地方,但我一直都相信,這個願望,一定可以實現。8月21日,我們從曲麻萊前往格爾木,沿著215國道穿越了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
  • 「可可西裡」青色的山梁
    可可西裡雪山因為這部電影讓我第一次認識了人類最後一片淨土的「可可西裡青色山梁「可可西裡」並不是藏族詞彙,藏族把這裡叫「阿欽公加」,官方出於提升該地區的旅遊價值更把這翻譯為「美麗的少女」,很多人都認為「可可西裡」是藏族地區。
  • 可可西裡在哪裡 可可西裡在哪個省份
    一直以來,可可西裡在不少人心中,都是一種是聖潔而神聖的存在,甚至是不少人夢中的西藏,而其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也吸引著人想要去探索和徵服,但可可西裡究竟在哪裡呢,請繼續往下看。  可可西裡位於我國青海省和西藏北部,從地理概念上來說,「可可西裡(地區)」(23.5萬平方公裡)和「(青海)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8.4萬平方公裡)並不是同一個地點,「可可西裡(地區)」是可可西裡山脈及其附近盆地和丘陵地帶
  • 我在可可西裡遇到了犛牛,它差點要了我的命
    「美麗少女」之意的可可西裡是如此的危機四伏,更不會想到這裡的野犛牛與青藏高原上再常見不過的犛牛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甚至會給我帶來致命的威脅。2017年,我作為可可西裡科考隊的隨行攝影師看上去一馬平川的可可西裡,其實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地方。
  • 你堅守可可西裡,我來守護你
    在從玉樹州府行駛近6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可可西裡不凍泉保護站,這是進入可可西裡五個保護站的第一站。保護站坐落在109國道沿線,海拔4601米。從不動泉保護站向前走大約100米,有幾家寫著扎西客棧、扎西超市的板房建築與保護站依偎而建。
  • 可可西裡|生命的禁區
    喜歡可可西裡的,可以觀看陸川導演的《可可西裡》,該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可可西裡的藏羚羊自1997年的不到兩萬隻回升為六萬隻。當火車的汽笛響徹可可西裡的廣袤空曠的土地,不知是藏羚羊的自由,不知是心臟的跳動,我腦海裡已是漫天的星空和路邊奔跑的藏羚羊。你還會想起我嗎?想起我們曾經的約定嗎?
  • 可可西裡,不可逾越的生命禁區
    ——《可可西裡》我是通過這部2004年上映的電影初次認識了可可西裡的名字,但它一直是我電影清單裡尚未播放的保留項目,直到今年在要動身去可可西裡之前,我才看完了影片。「可可西裡」。我終於可以在「活生生」的地方將這四個字脫口而出。視線遠方是京藏鐵路,一輛火車無聲駛過,勻速分割了天邊的山與雲。
  • 《可可西裡》上映16年了,它曾帶給我極大的震撼
    小夥伴們好,我是「熊貓胖不胖」。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一部由陸川執導,多布傑、張壘、奇道等主演,於2004年上映的劇情片——《可可西裡》。感興趣的快來關注收藏吧!《可可西裡》上映16年了,我依然記得它當初帶給我的震撼!我不是16年前看的《可可西裡》,不記得是在哪一天,偶然在電腦裡看的《可可西裡》,從此就忘不了它帶給我的震撼,時至今日、記憶猶新。
  • 行走大美青海之九:我來到了可可西裡
    可是我心中還有一個最大的願望,還有一個我最想去的地方:可可西裡。,去年曾單車歷時七十七天行走西部這片土地,可是他為自己居然不知格爾木還有如此美麗的地方而自責,決定近日就來找我,還問我能否去可可西裡,我說你也想去那裡?
  • 「可可西裡的堅守」我在家等你們平安歸來
    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車隊隊長尕瑪土旦在保護站工作時的照片。尕瑪土旦供圖認真做好每一次的出入車檢查,就是對每一位巡護隊員的安全負責。黃靈燕攝「我在家等你們平平安安歸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車隊隊長尕瑪土旦。
  • 可可西裡是很美,但是一定要記得,它也很危險
    在最近這段時間,已經發生了兩起獨自一人進入可可西裡無人區,然後不幸遇難的案例了,上一個女生剛找到遺骸,懷疑是遇到了狼群,最近又出現一個騎著單車就獨身進入無人區的男生,屍體被發現在了積水潭中。受到電影和一些無良的旅行媒體人的過度宣傳美化,可可西裡在很多人眼中變成了自由神秘而美麗的天堂。
  • 可可西裡的傳說「不美麗」
    在我國的西北,有著四大無人區,它們分別是羅布泊、阿爾金、西藏羌塘,以及可可西裡。他們都地處高原,氣候變化多端,自然條件也十分惡劣。其中,人們聽到最多的無人區,應該就是可可西裡了。可可西裡位於我國青海省的西部,是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當地的野生動物種類也十分豐富,生存著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2017年被評選為世界遺產。
  • 美麗的可可西裡,實際卻十分危險,看了你還會去嗎?
    對於美麗的大自然,相當一大部分人都懷揣著夢想,在人們的眼中,大自然猶如一位和藹可親的母親,回歸自然在一些人看來,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事實上,大自然也有危險的一面,美麗的可可西裡,潛藏著許多危險。可可西裡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無人區」,當地的面積達到了450萬公頃,除了幾十名管理人員以外,在這裡根本不會出現外人的身影,同時這也是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 一路向西,可可西裡
    關於可可西裡,是因為陸川的電影《可可西裡》,電影拍得有些粗糙,但給人的衝擊卻很強烈。寂寞蕭索的青藏高原,荒涼神秘的無人區,天葬慘烈的儀式,藏羚羊血腥的屍骸... ...人之渺小,自然之宏大。《可可西裡》劇照當終於有機會走上了這個神秘的土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祖國真有這麼遼闊壯美的景色。雖然只是走在邊緣地帶匆匆一瞥,嚴格來說,可可西裡根本不能算是觀光地,它的美不是走馬觀花就能領略。
  • 可可西裡怎麼就成了文青的精神家園?
    所以他在歌詞裡寫道:「還記得你答應過我/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可你跟隨那南歸的候鳥飛得那麼遠/愛像風箏斷了線。」刀郎蒼涼又大氣的嗓音中間,符合了人們可可西裡呼嘯風聲的所有悽美想像。還有知乎網友評價:它必定是被我帶進墳塋的一首。
  • 可可西裡藏羚羊遷徙,見證生命未知之謎,但:可可西裡不歡迎你
    藏羚羊,被稱為"可可西裡的驕傲",我國特有物種,群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嚴禁貿易的瀕危動物。說到藏羚羊大家可能很陌生,推薦大家觀看電影《可可西裡》,尕玉(張磊 飾)本來是個警察,為了調查藏羚羊獵殺狀況,他假扮記者身份,隨考察團來到可可西裡——那裡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含氧量極低。就在這個人類生存的「禁區」,尕玉目睹了一幕幕人性的貪婪以及人類與環境的狂暴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