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周東航向美國交通部提交了最新的中美航線計劃後,國航也提交了最新的中美航線計劃。
與東航分別提交了每周一班、獲得獎勵後新增每周第二班、全面恢復三個階段的計劃不同,國航暫時沒有全面恢復中美航線的計劃。以下計劃均有待批准,並非一定會執行:
①:申請5/31-10/18期間執行北京-洛杉磯-天津-北京航線CA987/988航班每周一班(班期與目前一致);
②:根據民航局國際航班「獎勵和熔斷機制」,申請7/2-10/22期間北京-洛杉磯-天津-北京航線CA987/988航班每周第二班,每周四執行;
目前國航、東航、南航、廈航每周總共運營4個往返美國的定期客運航班。美國交通部在6月5日宣布,僅允許中國的航司每周總共運營兩個往返美國的定期客運航班。這一規定最晚會在6月16日生效。
2
新加坡航空宣布,6月11日起,新航旅客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指定城市出發,經新加坡樟宜機場,可到達新航、勝安航空或酷航目前航線網絡中的任何目的地。
指定城市為,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布裡斯班、墨爾本、珀斯(酷航)、雪梨紐西蘭:奧克蘭市、基督城
旅客需保證符合最終目的地的入境要求。從其他城市出發,或轉機行程包含新航集團以外的航司,將無法在新加坡過境中轉。
新航集團是新加坡恢復過境轉機後,首家提供過境轉機服務的公司。目前新航集團共有執行新加坡-上海(新航)、新加坡-廣州(酷航)、新加坡-重慶(勝安)三條往返中國內地的航線。
3
6月10日,東航與廈門翔業集團在廈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東航在廈門機場設立基地公司,進一步加強雙方在航空客運、航空物流、飛機租賃等各領域合作。
根據協議,東航將把廈門作為重點開發市場,在廈門新機場通航前後,持續加大運力投入。境外以發展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優質航線為主,適時開拓歐美重點城市航線;境內以加密東航其他運營樞紐、基地的幹線為主,打造廈滬、廈京、廈昆、廈陝快線。
2019年,東航(含上航和中聯航)在廈門機場的市場份額達10.7%,是廈門市場份額佔比第三航空公司。
早在東航2020年度工作會上,董事長劉紹勇就提出要關注人才集聚、資本集聚、創新集聚的地區,關注人口淨增長、人口年輕化的地區,其中提到深圳和廈門就是很符合的城市,工作會後的半年內,東航就已先後落子深圳和廈門。
在此之前,春秋航空也與廈門翔業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春秋航空在廈門機場設立基地公司,同時在航空器和航材融資租賃、城市觀光巴士項目等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合作探討。
4
6月11日,成都東部新區與川航集團、川航股份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投資總金額約370億元的航空項目將落戶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川航將投入300億元註冊成立四川航空天府分公司,專門負責天府國際機場基地的運營。
此外,川航集團計劃在成都東部新區投資7.6億元建設四川航空國際中心項目,用於未來川航集團及部分成員企業入駐辦公;投資52億元設立四川航空培訓中心;投資10.6億元建設川航金蘋果K12(幼兒園至高中)教育項目。雙方還將在通航領域加強合作,並建立高層協商會議機制。
5
國際航協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即平均每天損失2.3億美元(約為一架787-8或A330-200的目錄價格,實際價格比目錄價格低)。淨利潤率下降20.1%。收入預計只有4190億美元,較2019年收入減少50%。
國際航協理事長表示,從財務表現來看,2020年將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國際航協同時預測,2021年,全球航空公司收入或可增至5980億美元,受單位成本下降、貨運收入增長、燃油價格仍處於低位等因素影響,虧損亦將減少至158億美元。
6
本周,南航和東航先後恢復武漢-北京大興航線,武漢-北京客運航班在中斷130多天後終於恢復。目前,東航和南航各執行武漢-北京大興航線每日一班,並計劃增加班次。
東航還計劃恢復武漢-北京首都航線,屆時,東航將成為唯一一家武漢直飛北京大興、首都兩場的航空公司。
南航則表示,根據各地防疫政策調整情況,6月還計劃恢復武漢至烏魯木齊航線,加密武漢至北京大興、上海、昆明、杭州、海口等地航班。
此外,6月11日上午,一架滿載貨物的順豐航空757全貨機在大興機場平穩降落,標誌著大興機場投運以來首條貨運航線正式通航,順豐航空也成為首家飛入大興機場的國內貨運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