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博物館、線上資料庫:「雲模式」豐富「疫」外生活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解說】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為避免疫情擴散,各地圖書館、博物館、旅遊景區紛紛閉門謝客。雖場地關閉,但文化服務卻未缺席,文化單位紛紛開啟「雲模式」,為民眾提供線上服務,讓受眾足不出戶也能體會文化魅力。

  【解說】國家圖書館堅持「閉館不停服務」的原則,通過線上數字圖書館服務,為讀者提供精神給養。

  【電話採訪】國家圖書館業務管理處副處長 廖永霞

  一方面,我們積極擴大外購資料庫訪問權限,將中華醫學會學術期刊、中國醫學科普文獻、萬方學術期刊、新東方多媒體學習等30餘個涉及醫藥衛生、教育研究、知識服務的外購資料庫,由原來的區域網訪問放寬至了網際網路註冊使用,方便讀者遠程查詢和下載,為居家辦公、在線教學、學術科研提供了豐富的電子資源保障。另一方面,我們的國圖公開課平臺還專門推出了抗「疫」專題服務欄目,整合了疫情防護、心理健康、養生飲食、居家健身等專題資源。從1月24日閉館至2月25日,國圖公開課的點擊量已達到955萬次。

  【解說】此外,一些文化旅遊景區也將原定的線下主題活動改為在線上舉辦,通過線上平臺,讓遊客「宅」在家中也能身臨其境,感受暢遊景區的魅力。

  【電話採訪】圓明園管理處宣傳科科長 常華

  疫情發生以來,圓明園管理處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將一些活動從線下改到線上,例如2020年皇家燈會,原定於在元宵節期間開展,我們取消了線下活動,錄製了7分鐘的視頻,在圓明園官方微信微博上推出了「足不出戶網上看燈會」活動,共有4萬多人點擊觀看。此外我們還有圓明園大講堂、攝影月賽、歷史文化講座等活動都在線上推出。

  【解說】受疫情影響,自1月24日起,敦煌研究院轄下的莫高窟等石窟暫停開放,並隨即推出微信小程序「雲遊敦煌」,運用數位化技術將敦煌石窟內容進行分類呈現和深入解讀,讓用戶足不出戶就可暢遊敦煌,感受莫高窟文化。前不久,抖音平臺聯合九大博物館推出「在家雲遊博物館」活動,堪稱火爆。

  【電話採訪】抖音「在家雲遊博物館」項目負責人

  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抖音聯合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等國內九大一級博物館,將他們珍藏的一些音視頻、VR接入抖音,供廣大網友可以在線瀏覽,還開展了九場直播。我們希望將這些寶貴的文物可以視頻化、數位化,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可以讓更多的人能夠深入地接觸、了解博物館。我們9場直播共有幾十萬人次參與觀看。

  【解說】隨著科技的發展,線上服務為人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雲模式」打破了時空局限,以云為橋,見屏如面,在疫情的特殊時期,不僅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也讓暫遇困境的文化產業轉危為機,為其在疫情之後的復甦打下基礎。

  範思憶 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劉羨】

相關焦點

  • 線上「雲遊」,線下互動——徐匯「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
    線上「雲遊」,線下互動——徐匯「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0-05-24 0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上博物館奇妙夜:線上博物館生態一覽
    可你是否關注到,在過去疫情最嚴峻之時,「網際網路+」打造的「雲文化」已加速走進我們的生活。春節期間,各地博物館雖相繼被迫閉館,但其推出的2000餘項線上展覽,使得我們能夠通過網際網路,足不出戶地走進各大博物館,徜徉歷史星河,探尋文化瑰寶。
  • 疫情下「雲賞櫻、雲遊重慶、雲遊江西……」:雲旅遊:概念還是出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委員會推出在線文化和旅遊服務,在線圖書館,在線博物館,在線鄉村旅遊,在線收聽評論,足不出戶可以「雲遊重慶」。以「重慶小哥哥王源喊你雲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為主題的在線旅遊活動。江西省文化與旅遊部聯合推出「雲遊江西待花開」主題,用手機展示江西旅遊目錄,領略鄱的江西的山川水泉,當春暖花開時,我們將再次見面暢遊江西。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8個博物館等八大博物館在直播平臺上迎來1000萬人次的在線客流,相當於法國羅浮宮一年的線下客流。
  • 疫情下的新經濟:開啟「雲遊」模式 直播、VR將成在線旅遊標配
    高德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超過500萬用戶參與了「雲遊聽天下」活動,收聽馬未都等文化大咖們的景點講解。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雲遊的心,飛豬還上線了「宅家玩轉博物館」等活動,在客廳和臥室間來回踱步的人們,眼睛和心早已飛到了世界各地。
  • 雲遊博物館
    隨著博物館數位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線上展覽、線上直播等形成熱潮,這種形式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的同時,也滿足了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雲遊」博物館成了新亮點,南海多家博物館都推出線上展覽,讓市民足不出戶盡賞藝術之美。 被疫情催生的「雲看展」,帶給觀眾怎樣的體驗,會否開啟博物館業態 新的變革?
  • 湖北省各博物館春節期間舉辦線上展覽活動,邀您一起「雲過年」
    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2021年春節期間,湖北省各博物館展開了豐富精彩的線上活動,以滿足就地過年的人們文化需求。助力河北等地抗疫作品《山河無恙》作者:湖北省博物館志願者楊菲湖北省博物館舉辦社會教育活動「開往湖北省博物館的地鐵秘密線上微課堂9期」、「傳統節日節氣微課堂」、「十大鎮館之寶」線上徵文和繪畫、助力河北等地抗疫
  • 博物館發「聲」進行時,線上「雲遊」也能「聲」入人心!
    一場疫情,讓「閉館」成為博物館的開年關鍵詞。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今天,仍有許多博物館還在等待重啟。為迎來曙光,一些博物館率先發「聲」,通過直播和在線「雲遊」等方式保持與遊客的聯繫。4月5號,故宮博物院首次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向全國人民展示閉館期間安靜、美好的故宮。這一場「雲上」故宮之約,既讓線上遊客感受到了故宮的春意之美,也讓更多閉館中的博物館看到了疫情後的希望和轉機。現階段,博物館內人流不再,但藝術還在。盡最大可能體現藝術價值,讓博物館在線發「聲」,鹿寶能做些什麼?
  • 漢陽雲遊博物館活動為網友打造線上文博盛宴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王傳江)5月18日正值「國際博物館日」,依託今年「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的節日主題,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政府推出「博物薈萃、魅力漢陽」雲遊博物館線上主題活動,通過「雲導覽」的方式為網友打造了一場時長100分鐘的線上文博盛宴。
  • 線上看展也能直播「帶貨」,雲觀展「解鎖」博物館運營新思路
    疫情波及各行各業,卻也讓借力網際網路的「雲文化」迅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春節期間,作為公共文化機構的全國各大博物館一度閉館,但其後推出的2000餘項豐富多樣的線上展覽,架起了大眾和博物館之間的橋梁,實現了身臨其境的觀賞效果。如今,隨著各大博物館的重新開放,疫情中火爆的「雲觀展」能否延續?如何將線上流量「導流」至線下?
  • 讓「雲上博物館」走得更遠
    內蒙古博物院推出線上展覽解讀精品館藏背後的故事, 5G文旅直播走進昭君博物院、將軍衙署等文博場館和景區……疫情防控期間,我區開展一系列博物館雲上展覽活動,讓廣大群眾足不出戶便可「雲遊」文博場館、盡享文化盛宴。
  • 2020國際博物館日:線上線下看"多元與包容"
    此外,南京博物院聯合八家單位推出「融·合:從春秋到秦漢」展覽,各大「鎮館之寶」齊聚南京,並通過5G技術「雲上」開展,展示從內容到方式的「多元與包容」。              海陸絲綢之路聯合辦展 線上線下述「多元與包容」                重慶百餘項活動迎國際博物館日 突出「線上直播」               迎接國際博物館日 浙江文博界啟動系列雲直播              甘肅省博「線上線下」述絲路文明 預約制「疫」外升溫
  • 2020年,這些線上博物館資料庫剛剛對公眾開放
    2020年,這些線上博物館資料庫剛剛對公眾開放正倉院作為亞洲最著名的古代文物寶庫之一,正倉院建於公元八世紀中期的奈良時代,用來保管東大寺的財產,其收藏以聖武天皇的遺物為基礎構成,有服飾、家具、樂器、玩具、兵器等各式各樣的寶物,總數約達9000件之多。
  • 博物館線上服務:防疫展覽兩不誤
    浙江博物館在官網推出《雲觀展》欄目,包括數字展廳、數字文物、數字展覽等板塊。藉助線上模式,博物館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穿越時空」觀看以往的臨展。微博成為「雲觀展」重要陣地,各級博物館官微高頻推送線上展覽,已生成7個「雲觀展」相關微博話題,有139個文博官微發布「線上雲觀展」相關微博,推送線上展覽博文2320餘條。
  • 湖南湘繡博物館「線上復工」 足不出戶「雲遊博物館」
    華聲在線3月2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文聰玲)今天19時,湖南湘繡博物館在拼多多開啟直播,上線銷售數十種博物館特色文創產品,近兩萬名網友進入直播間了解湘繡傳承,圍觀刺繡大師現場演示雙面全異繡等高難度技法,足不出戶「雲遊博物館」。
  • 史上首次將線上雲展列為藏品!它為何能被貴州省博物館永久性收藏?
    「疫」中人·「疫」中情 線上雲展收藏證書不是古董珍玩,也不是名家的絕世佳作,甚至「看得見卻摸不著」,這個從「雲端」而來的線上雲展,為何能被省級博物館永久性收藏?「這是貴州省博物館歷史上,首次將線上雲展的配套資料列為藏品。」貴州省博物館副館長李甫告訴記者,經過60餘年的發展,貴博館藏文物總數已有數萬件,而這次被收入的548件(套)文藝作品,是貴博歷史上首次收藏「線上雲展」。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 5G慢直播 + 自貢恐龍 | 國慶宅家,線上雲遊模式體驗一下!
    」……一系列依託 5G、VR、AR等新技術開展的線上雲遊慢直播活動在網上掀起陣陣熱潮的同時也開啟了另一種全新的旅遊體驗模式!自貢電信攜手自貢恐龍博物館,在國慶期間,向廣大網民朋友推出主題為「雲上翼龍」的5G+VR、5G+慢直播和5G+無人機航拍等一系列新興觀光體驗,大家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侏羅紀」遠古恐龍時代的生活面貌。
  • 100分鐘看完12座博物館,漢陽舉辦線上「雲遊」
    長江網5月18日訊(記者史強 通訊員王傳江)5月18日正值「國際博物館日」,漢陽區推出「博物薈萃、魅力漢陽」雲遊博物館線上主題活動,通過「雲導覽」的方式帶網友體驗在雲端逛博物館的樂趣,讓網友在100分鐘內盡覽漢陽12座博物館的魅力。
  • 「雲博物館」正流行 遠古文物也可具有鮮活氣息
    「雲」上蹦迪、健身、學成語、賞古樂、看國寶直播,成為了許多城鄉居民娛樂解壓的重要方式。其中,雲賞花、雲遊博物館十分火爆,一些網友也坦言自己在「雲博物館」中收穫良多,大開眼界。在我國一些地方,博物館儼然扮演著「文物倉庫」的角色。學術味太重、展覽缺乏變化等,都讓許多觀眾高呼沒興趣也看不懂,這讓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博物館顯得有些曲高和寡。
  • 旅遊景點搭配線上資源 「雲旅遊」讓人「腦洞大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文旅近於停擺,很多旅遊景點利用起線上資源。在陝西,騰訊攜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等四大博物館傾力打造文物故事《文物的時空漫遊》,用音頻形式呈現,王源以「故事推薦官」小源哥哥的身份講解文物背後的故事。另外在敦煌,4月21日,現象級文旅產品「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兩個月,遊覽量累計突破1200萬人次,相當於甘肅2019年國慶假期全省接待量的一半以上,也成為業內借鑑的經驗。
  • 馬蜂窩的「雲上戰疫」
    在保證退改工作的基礎上,從疫情中找到新的增長點,是能夠讓平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隨著疫情持續發酵,用戶對於視頻、直播等線上旅遊的關注度正在快速增加,"雲旅遊"已經成為疫情期間旅遊市場新的增長點。據媒體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8日,國內至少有20個城市、1000多家景區開通了線上遊覽服務。"雲旅遊"是宅家抗"疫"的人們與世界連接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