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傳說原是九頭十八臂的兇惡煞神,後被蓮花生大師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領乃制敵寶珠雄師大王格薩爾麾下一員神將,從此統領邊地,福蔭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壇之上,他身騎白馬,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儼然一位保護神。
卡瓦格博和其周圍諸峰,雖稱「十三峰」,但語意是取「十三」這個藏語裡的吉祥數,其實不是準確的十三個雪峰,而是較多山峰的統稱。諸峰中較有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階吾學峰、瑪兵扎拉旺堆峰、粗歸臘卡峰、說拉贊歸面布峰。其中線條優美的面茨姆峰,意為大海神女,位於卡瓦格博峰南側。
梅裡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裡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m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千米,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千米,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我國緯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梅裡雪山在藏民心中是一座聖山,藏語中稱為「絨贊卡瓦格博」。主峰說拉曾歸面峰,其左(北)邊的山峰有布窮松吉吾學、再北為扎堆吾學,被稱為無敵降魔戰神;其右(南)依次為帕巴乃丁吉著、巴烏八蒙、吉娃仁安(五佛冠峰),再往南就是身姿優美的女神峰緬茨姆,緬茨姆是卡瓦格博峰之妃,大海女神,藥王的侄女,又有傳說為麗江玉龍雪山之女。藏區稱卡瓦格博峰為「絨贊卡瓦格博」,絨:指河谷地帶;贊:屬於很厲害的神;卡瓦格博:白色的大雪山;整個意思為:聖神的白雪山峰。
卡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牽羊扶拐口念佛經繞山焚香朝拜(轉經)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藏族人在不同的屬相年都要朝拜以座特定的神山,羊年特地要轉山朝拜的就是梅裡雪山。梅裡雪山屬羊,若逢藏曆羊年,「轉經者更是增至百十倍。
卡瓦格博的高聳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聖的地位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旅遊者和登山者。然而,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的歷次大規模登山活動無不是以失敗告終。人類登上地球上海拔8000米高度的歷史已經有五十多年了,在半個世紀中,儘管登山家們一座連一座地徵服了世界上十多座海拔8000千米以上的山峰,在一次又一次的衝擊中付出了一條又一條的性命,然而,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至今仍是人類未能徵服的「處女峰」。1902年至今,人類十多次攀登卡瓦格博峰,都以失敗而告終。許多專業的登山者全副武裝的高昂著頭而來,下山時無不低垂著頭默默離去,而最後的登山者們,卻再也沒有下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