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3名高校生非法集資、吸收存款被判刑

2020-12-09 中國法院網

詐騙吸收公眾資金400餘萬元

廈門3名高校生非法集資、吸收存款被判刑

2020-10-22 08:45:09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安海濤 張海 馮元元

 

  「花唄」「借唄」等「先消費後還款」的新型電子支付方式越來越普及,這些支付方式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日前,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該類型的在校大學生非法集資案。

  黃某、施某、王某是廈門某高校的學生。2017年11月以來,黃某讓施某、王某等人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發布以下內容:「只要在『螞蟻花唄』『借唄』『任性付』『分期樂』等貸款平臺套現轉給我,就可以立即獲得10%的月利息,次月到期還款前歸還本金。」被害人在各類貸款平臺成功套現後,將款項轉給黃某、施某、王某,以獲取上述收益。施某、王某收到款項後,按黃某指示,將款項轉給黃某或者用於償還到期借款,並從中獲取手續費。而黃某並未將吸收的資金用於生產經營,而是肆意揮霍,並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歸本還息。截至案發,黃某非法集資達121萬餘元,施某累計非法吸收金額達152萬餘元,王某累計非法吸收金額達149萬餘元。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黃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被告人施某、王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向社會公開宣傳,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非法向社會不特定對象變相吸收資金,數額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三被告人犯罪後均能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施某、王某已退賠部分被害人經濟損失並取得諒解,且退繳個人所涉其餘贓款,可以酌情從輕處罰。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黃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10萬元;被告人施某、王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分別單處罰金2萬元。

  事後,黃某認為自己所犯行為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原判量刑過重,請求二審法院改判。

  廈門中院經審理認為,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準確,審判程序合法,原判對黃某量刑偏重,且考慮二審期間黃某親屬代為退贓,故對黃某從輕改判。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對被告人黃某的量刑部分,改判黃某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0萬元。


 

相關焦點

  • 廈門叮咚錢包:集資詐騙罪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饒金祥律師
    至此,今年以來大量在平臺投入真金白銀卻無法贖回的投資者等來了官方的定調,「官宣」了「叮咚錢包」暴雷後,綜合全國其他p2p暴雷的結局,投資者們也基本預知了接下來的後果,算是結束了惶惶,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者無法擺脫一種困惑:叮咚錢包到底是集資詐騙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6.4億元「華興」集團董事長被判刑十年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6.4億元「華興」集團董事長被判刑十年
  • 張強律師成功案例:集資詐騙案改定性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一、李某某非法集資行為構成集資詐騙罪證據不足且無法律依據(一)李某某沒有非法佔有集資款的目的集資詐騙罪是一種典型的目的犯,行為人必須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才可以構成集資詐騙罪。
  • 成都刑事辯護律師「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區別」
    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兩個不同的罪名,但是,還是有不少人不能很好的去區分他們,搞不清楚他們的區別有哪些,集資詐騙罪與詐騙罪有一定的聯繫,但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卻與詐騙罪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那麼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區別呢?
  • 聯璧金融和錢寶,目前定性到底是集資詐騙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集資詐騙?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正文:近日,聯壁金融投資者登記開始了。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專案組對案件性質的表述變化了,認定該案為「非法集資犯罪」,而此前警方在立案時和抓獲平臺負責人之一的儂錦時的對該案的定性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這兩個術語是有很大差別的。
  • 查閱近20年的文獻後,用15min解讀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的「概念」區別(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按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的「刑期」區別(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1、一般情況: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93餘億元 4人被廣州白雲法院判刑
    一次性收取十年租金,面向社會非法吸收存款,共吸收463人資金1.93餘億元。12月17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法院對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4名被告人被判刑。據白雲法院12月18日消息,2017年3月,伍某發、鄒某成立了儒商公司,由伍某堅擔任法人代表、王某擔任銷售總監,並以儒商公司名義承租白雲區某服飾中心的負一層。在未取得消防檢驗合格及相關報批手續下,將負一樓作為商鋪向不特定公眾招租,一次性收取租戶十年租金,再以支付高額租金引誘租戶向其返租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 【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披著農合社外衣的非法集資
    河北檢察 公眾號ID:hbsjcy 為進一步加大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力度,加強非法集資源頭治理,切實提升人民群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省檢察院決定於6-7月在全省檢察機關組織開展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
  • 臨沭縣人民法院公布3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所具備的核心條件進行了規定,具體為:1.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2.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3.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4.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93餘億元 4人被廣州白雲法院判刑
    一次性收取十年租金,面向社會非法吸收存款,共吸收463人資金1.93餘億元。12月17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法院對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4名被告人被判刑。據白雲法院12月18日消息,2017年3月,伍某發、鄒某成立了儒商公司,由伍某堅擔任法人代表、王某擔任銷售總監,並以儒商公司名義承租白雲區某服飾中心的負一層。在未取得消防檢驗合格及相關報批手續下,將負一樓作為商鋪向不特定公眾招租,一次性收取租戶十年租金,再以支付高額租金引誘租戶向其返租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 大慶警方公布40家非法吸收公共存款、集資詐騙「黑名單」
    東北網8月27日訊(記者 趙紅星)近日大慶市薩爾圖公安分局公布了一批非法吸收公共存款、集資詐騙「黑名單」,希望群眾們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非法吸收公共存款、集資詐騙「黑名單」:和基教育機構外匯投資浙江金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大慶孟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財創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北京時代首席投資有限公司
  • 3名市場監管人員因一公司「超越經營範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判...
    《又有3名市場監管人員因一公司「超越經營範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判玩忽職守罪,法院還勸3人「服判息訴」》一文引發市場監管人員關注。文中提及的山西省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的3份駁回申訴通知書,針對的是3名市場監管人員對長治市潞州區(原郊區)人民法院(2017)晉0411刑初229號刑事判決書不服提起的申訴而作出的。
  • 兩男子引誘數十人炒外匯 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
    聲稱「投資炒外匯可得1.5%的高額返利」,景某和馬某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誘惑46名投資者投資200餘萬元炒外匯,直至炒匯網站關閉事發。記者12月25日獲悉,景某、馬某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2014年7月至9月,在朝陽區建華南路長安驛公寓內,景某和馬某兩人以投資「英國CLD外匯基金公司」可獲高額返利為誘餌,非法吸收宗女士等46名投資人資金200餘萬元。兩人讓投資人看網站和報紙,還播放PPT介紹該外匯基金。兩人將會員投資分為7000元、21000元、35000元、70000元共4等,承諾每天按匯款錢數的1.5%返利。
  • 威海中院一審公開宣判一起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威海中院一審公開宣判一起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2020-12-08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男子引誘數十人炒外匯 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
    聲稱「投資炒外匯可得1.5%的高額返利」,景某和馬某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誘惑46名投資者投資200餘萬元炒外匯,直至炒匯網站關閉事發。記者12月25日獲悉,景某、馬某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2014年7月至9月,在朝陽區建華南路長安驛公寓內,景某和馬某兩人以投資「英國CLD外匯基金公司」可獲高額返利為誘餌,非法吸收宗女士等46名投資人資金200餘萬元。兩人讓投資人看網站和報紙,還播放PPT介紹該外匯基金。兩人將會員投資分為7000元、21000元、35000元、70000元共4等,承諾每天按匯款錢數的1.5%返利。
  • 律師解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條件及量刑處罰規定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
  • 如果把孫大午案放到現在,還會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嗎?
    (注意,是涉嫌,不是定罪)研究非法集資案件的大多聽過孫大午這個名字。因為十多年前,他被指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當時此案件在全國引起很大轟動,金融界對案件的定性爭論也相當激烈。孫大午以養雞起家,他的企業大午集團一度擁有16個廠和一所學校,年產值過億。
  • 名詞解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中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所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準確理解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關鍵在於首先要堅持該罪的行為主體的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體性的統一.
  • 「警示」這幾個典型非法集資案例,一定要看!
    9月28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包頭市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宋某。2015年9月,包頭市昆區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決宋某3年6個月有期徒刑。風險提示1、網貸又稱P2P網絡借款,指的是那些有資金並且想理財投資的個人,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牽線搭橋,以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有需求的人。作為網際網路金融最早發展的模式,網貸為很多急需資金的人提供了便捷通道。
  • 企業家刑事合規研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概述及其法律規範匯總
    目錄1、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含義及構成要件2、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1)罪與非罪的區分(2)此罪與彼罪的區分3、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立案追訴標準如果吸收公眾存款數額較小的,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依《刑法》第13條之規定,不構成犯罪。2. 是否出於故意。過失實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不構成本罪。3. 是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如果未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不構成犯罪。如行為人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幅度內提高利率吸收公眾存款的,不能認為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