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位只有10個月,卻創造了歷史

2020-12-10 騰訊網

大明皇帝朱棣死了,毫無徵兆。

這是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65歲的朱棣五徵漠北,帶著榮耀及滿心歡喜凱旋而歸,卻不料駕崩於榆木川。

隨行大臣楊榮、太監海壽等人,緊急趕回京師向正在監國的皇太子朱高熾稟報了這個不幸的消息。

身寬體胖的中年皇太子悲痛欲絕,哭到差點暈倒。但喘過氣來的他突然意識到,他是父親遺留下來的偌大帝國的第一主人,他不能跟著倒下去。

朱高熾隨即作出了兩項決策:第一,派兒子朱瞻基前往榆木川,迎朱棣的梓宮回京;第二,親自探視羈押獄中的原戶部尚書夏原吉。

此前,歷任20載戶部尚書的夏原吉,因反對朱棣出徵而被下獄。

朱高熾氣喘籲籲地跑到關押夏原吉的地方,告訴他噩耗,並與他商議如何安排喪禮事宜。

夏原吉哭倒在地,許久不能起來。想不到,那個不計較自己早年仕於建文朝,將自己一手提拔為戶部尚書,放心把國家的經濟命脈交託給自己的帝王,已經從「今上」變成了「先帝」。

但夏原吉明白,此時正是帝國權力交託的節點,若稍有不慎,將有負於先帝厚望。他建議皇太子要賑濟饑民,減省賦役,停罷下西洋行為,並停止向雲南、交趾地區派出採辦金銀的使團。

皇太子全聽從了,此次他親往探望,預示著一朝更替的開始。

這年,皇太子已經47歲了。

而他將在不久之後,坐上父親用血汗打回來的位置,開創被後世譽為「仁宣之治」的盛世。同時,他也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

▲明仁宗朱高熾畫像

1

縱觀朱高熾這一生,人生的無常在他身上反映得淋漓盡致。

大概朱高熾這輩子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坐在那座金碧輝煌的大殿上受文武百官三呼萬歲,更沒想到自己屁股剛坐熱乎龍椅,就匆匆讓給自己的兒子了。

按照既定的軌跡,他一出生,就是準備繼承他爹的爵位——燕王。要不是他那堂哥朱允炆上位後急著「削藩」,動了爺爺朱元璋分給他們家的蛋糕,他絕對是要做一世安樂王爺的。

有明一代,秉承祖訓,藩王這也不讓幹,那也不用幹,國家出錢養老,每天夥食那麼好,能不長肉嗎?所以,人家體重200斤真不值得被嘲笑。

終於,他爸沒忍住,決定以叔叔的身份進京(南京)好好教育允炆侄兒,靖難之役爆發。他爸帶著他倆弟弟出戰,準備返回離開了二十年的「原生家庭」。臨行前,交代他看好現在的家,防止賊人偷襲。

這個剛剛成年的胖子,大概已經意識到父親此去是要流血的,弟弟們此行能不能回來還兩說呢。

朱高熾望著父親騎上戰馬的背影,沉重地點了下頭。情景大概如下:

朱高熾:爹,你們放心去吧!家裡有我呢!兩位弟弟,你們也要多加小心,注意保護爹的安全,哥哥在家等著你們凱旋!

朱高煦:老大,回去吧!這次爹帶著我們兄弟肯定殺他個人仰馬翻!

朱棣:老大,回去吧,照顧好家裡,有空減減肥!

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雙方勢力,此消彼長。

朱棣援救永平,擊退遼東軍後,又攻陷了大寧(今內蒙古寧城以西),以事成後與王共治天下為條件換取駐紮在此地的寧王朱權的信任,將其手下掌控的朵顏三衛精兵收歸己有。

堂哥朱允炆手下大將李景隆也率領50萬大軍打到了自家門口,而城中此時僅餘朱棣留下看門的一萬多士兵。

面對1:50的敵人,戰爭一觸即發,原本一心想當好後勤部長的朱高熾不得已扛起武器,站在了城牆上指揮作戰。

事實證明,他雖然胖,但能打!

▲劇照:明仁宗朱高熾

時值農曆十月,北方的天氣入冬早,滴水成冰。

朱高熾在「黑衣宰相」姚廣孝的輔佐下,選拔勇士乘夜縋城,潛入敵營砍殺,又利用天氣因素,命人連夜往城牆上澆水,一澆即凍。

前來進攻的李景隆士兵看著白花花的琉璃世界,束手無策,只能坐等朱棣率領朵顏三衛精兵回師與城中的燕軍共同夾擊解圍。李景隆敗走德州。

可以說,此戰朱高熾居功至偉。

他替父親爭取到了戰略轉移時間,也間接促成了靖難之役攻守態勢的轉化,使勝利的天平開始傾向燕王。

2

但守城之功雖大,卻怎麼也不如直接上場衝殺更能造成直接的影響。

畢竟戰場拼殺都是以命搏命,須盡全力方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而坐鎮後方,指揮戰場,雖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但往往容易被人忽視其中的作用。

對父親朱棣而言,面對只有守城之功、身體肥胖的朱高熾,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常年跟著自己在外面衝殺,替自己擔下戰爭的兇險,早已是過命的父子。

後來,朱棣登基後,雖封胖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卻更加喜歡當年跟著自己南徵北戰的朱高煦和朱高燧,甚至還對朱高煦說出了「吾病矣,汝當努力,世子(朱高熾)多疾」這樣的話。

無形之中,顯得皇太子朱高熾更加懦弱無能,也讓朱高煦誤以為自己有機會學李世民,代兄稱帝。

朱高煦平時確實也經常自比李世民,處處流露出大哥無能,希望有朝一日取而代之的野心。

▲劇照:漢王朱高煦

但朱高煦有個致命的缺點。史載,「漢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兇悍。成祖以為類己,高煦亦以此自負,恃功驕恣,多有不法」。

也就是說,漢王朱高煦是個莽夫,除了能打,別的也沒什麼了。關鍵還喜歡將「我像我爹」這樣的話掛在嘴邊,恃寵而驕,無法無天。

久而久之,父親朱棣有些不爽了。

任何一個皇帝都喜歡唯我獨尊。況且,「汝當努力」之類的話,不知是否為朱棣有意試探朱高煦,抑或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鼓勵,希望他能夠成長起來,日後輔助大哥治理天下?

可如今自己的二兒子到處說他很像自己,貌似曲解了原意。

作為從馬背上搶得天下的朱棣,父子關係處得極像太原起兵的李淵父子。但,朱棣不是李淵,他不會讓玄武門之變發生在自己身上。

當然,大哥朱高熾也不會。

當朱棣發現自己太過於寵愛朱高煦,導致其變得無法無天后,當即下令褫奪他的一切賞賜,關起來,準備殺掉。

但此時朱高熾性格沉靜、溫和的一面顯露出來。他主動站出來,希望父親顧念親情,不要殘殺他的手足。

雖然不知此舉是否是朱棣故意為之,但朱棣看到自己的太子能顧念親情,救兄弟一命,想必心裡也盤算著,大明版「玄武門之變」應該不會上演吧?

3

永樂七年以後,因親徵蒙古、督造北京紫禁城等繁雜事宜,帝國頭號人物朱棣無暇逗留南京,統管大明政治事務。這讓太子朱高熾進入了長達十餘載的監國理政時期。

所謂監國,即皇帝外出時,由皇太子(重要人物)代行皇帝權力管理朝政事務。

在夏原吉、蹇義、楊榮、楊士奇等大臣的輔佐下,大明皇太子終於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明史》稱,這段時間「東宮監國,朝無廢事」

在朱高熾的統籌下,帝國一批新的職能部門如河南衛河提舉司、陝西茶馬司等相繼被設立,為在前線打仗的大明軍隊提供了持續的、強有力的後勤儲備。

朱高熾還下令,批准當時正遭遇經濟危機的四川等地開煎井鹽,改善民生。

此外,他派人出巡河道、督運物資、修繕倉庫、疏浚河道,開放渡口以及接受少數民族朝貢,代天巡狩等。

▲劇照:明成祖朱棣

但可惜,他遇到的是猜疑成性的朱棣——雖然委任永樂盛世的治世能臣輔佐太子,卻堅決不讓太子過多染指軍隊方面事務以及人事安排事務。

也許,一開始,朱棣這麼安排就是為了保證自己在離開首都時,權力不至於中空。同時利用朱高熾、朱高煦兄弟不合的現狀,來牽制兩派勢力,從而達到永樂中後期政治生態的平衡。

這也是古代皇帝慣用的一種管理朝局的權衡手段。歷史上使用這種牽制兩派勢力而高居其上的皇帝,諸如後世之嘉靖、康熙、乾隆,莫不如是。

在不少於5次的監國時段裡,對於朱高熾而言,既是登基前的一段磨練時期,也是此生最危險的時期。

面對著日漸老去的父親,朱高熾已從當初只需要面對二弟、三弟的奪權攻訐,轉變成除了需要面對二弟、三弟的攻訐,還需要提防多疑的父親為了權力平衡以及對帝國至高無上的掌控,不斷地限制自己,懷疑自己,利用兩個弟弟的勢力打壓自己的行徑。

我太難了!我要回北平!

好在朱高熾憑著自己對父親的了解,以及監國期間對朝政態勢的把握,終於在波詭雲譎的永樂後期政治中涉險過關,脫穎而出。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只知道做好自己的本分,當個孝子就行。若說事事令人滿意,估計也做不到,只求一個問心無愧就好。

4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英武一世的朱棣在北徵返京途中突然病逝。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擔心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乘機作亂,決定秘不發喪。軍中每日還是向皇帝進餐、請安,一切如故。

與此同時,楊榮與太監海壽趕緊回京報告皇太子朱高熾。

由於大臣們的精心安排,一個多月後,當朱棣駕崩的消息傳開時,朱高熾已經拖著肥胖的身軀穩穩地坐在了龍椅上。

昭告中外,鹹使聞之。改元「洪熙」,開創後世稱讚的治世——「仁宣之治」

屬於他的時光,雖然只有短短十個月,可謂「十月天子」,但比那些在位數十年而無所作為或胡作非為的皇帝強出百倍。

十個月,對他而言,彌足珍貴;於大明而言,不可或缺。

登基後,朱高熾一改父親好大喜功的做派,針對父親伐漠北,徵安南,導致十室九空,民苦徭役的現狀,頒布了「寬恤之令」。進行賑災,蠲免賦稅,與民同利。

在政治上,朱高熾改變了永樂朝內閣「只備顧問」的權限,賦予閣臣參贊機要、票擬等權力。

此前被關押入獄的原戶部尚書夏原吉,與楊榮、楊溥、楊士奇、金幼孜等太子監國時期的輔弼重臣,一同進入新朝的內閣,把握帝國的整體成長方向。

▲夏原吉畫像

但此時不僅是永樂帝朱棣的喪期,亦恰逢夏原吉喪母。

作為一個兢兢業業輔佐兩代帝王20年的老臣,母親去世了,自己卻不能守在身邊,這不僅是人生的不幸,也是大不孝。因此,年逾花甲的夏原吉,萌生了退意。

剛繼承帝國的朱高熾並非不明白夏原吉所想,但他實在太需要老臣們的輔佐了,只能駁回夏原吉丁憂的奏摺,同時命令有關部門即刻成立治喪委員會,盡心辦好老夫人喪事,一應費用全由朝廷承擔。喪事結束後,由夏原吉親屬護送老夫人遺體回鄉。

這樣,一方面極力補償在監國時期與自己共患難的老臣們,以安朝野之心。另一方面,由專業人士處理政務,避免不必要的政治方針失誤,可以讓本來已經內耗過度的大明帝國平穩發展下去。

朱高熾的身體很差。面對自己日趨沉重的身軀,蹉跎大半生的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繼位後,他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行政改革上面。

將那些可有可無的官員解職,規定70歲以上的官員退隱,失職的官員降職,有突出才能的官員則升任更重要的職務。

同時,在京城建弘文館,常駐此處,與儒臣談論經史。

在逐漸重視科舉的前提下,他發現,進士中南北分布的比例極其不均衡,因此規定了取中比例為「南六十、北四十」,使北方學子也有機會進入朝堂一展身手。在他死後不久,宣德二年丁未科,大明歷史上首次誕生了一名北方籍貫的狀元——正統(明英宗年號)朝帝師馬愉。

朱高熾繼位時,靖難之役雖已過去20多年,但由於政治需要,一直沒人敢觸碰大明的這道「傷疤」。

而朱高熾很快意識到,如果繼續實行父親遺留下來的高壓政策,馴化萬民,似乎已變得不合時宜。這本身也與他所崇尚的儒家道德相悖。再則,遺留了20多年的歷史問題,確實也需要後世為它重新定性了。

靖難之殤,本是同室操戈,但牽連甚廣,對經歷過它的人而言,都太過沉重了。在僅餘的歲月裡,朱高熾兩次下詔赦免諸如齊泰、黃子澄等官員的家屬,讓他們返回京城,過正常人的生活。

朱高熾死前不久,還頒布一份詔令,進一步告誡司法當局要依法判決案件。對於所有的判決,特別是對死刑犯的裁決,更要做到程序上的反覆核查,驗明正身。

此外,他禁止對犯人屈打成招,禁止懲處犯人時連坐其親屬(重大的叛逆罪除外)。

這些舉措,進一步鞏固了大明的統治,也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明朝前期遺留下來的社會矛盾,為後來之君掃除了統治障礙。

5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蹉跎大半生的「胖子」朱高熾咽氣了。

儘管還有很多政治抱負未曾實現,但總算留給下一任皇帝一個「撫平」過戰爭傷痕的國家。

天若假年,這位「十月天子」也許能創造出比其父親更加輝煌的大明盛世。可惜老天最終阻止他去實現這一切,儘管如此,他留下來的遺產仍是一清二楚的。

除了人道主義的社會活動,他對儒家的政治理想——一個道德上堅毅的皇帝採納學識淵博的大臣們的忠告統治天下——也作出了貢獻。

▲劇照:明仁宗朱高熾駕崩

在他統治時期,他十分信任自永樂以來一直幫助和輔佐他的夏原吉、「三楊」等文官,與他們亦師亦友,親密無間。

雖然後世之君將他發明的這套管理方法逐漸變成了帝國「長期運轉的機器」,引得黨爭不斷,大明的政治生態系統逐漸變成一個無解的死局。但在他的時代,這套制度其實並沒有那麼糟,它只是被慢慢用壞了。

朱高熾留下來的內閣輔政重臣——比如「三楊」,在他死後的若干年中繼續保持權力穩定,甚至間接保證了當大明在遭遇「土木堡之變」這種國家突發性大問題時,依然能及時作出相對正確的反應,從而確保大明這架龐大的政治機器有條不紊地運轉下去。

僅就這一點而言,朱高熾短暫的洪熙朝,對整個大明朝都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縱觀中國歷史,皇帝廟號眾多,除了值得歌功頌德的高祖(太祖)、太宗之外,大概所有王朝的君主們,都想獲得「仁宗」的廟號——「慈民愛物,功施於民曰仁」。

這個廟號實在是太難得了,以至於在將近500位帝王候選人中,也不過僅有四個人(特指統一王朝)曾經榮膺此銜: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和清仁宗。

朱高熾,便是明仁宗。

歷史終究未曾虧待,這位默默付出的皇帝。

參考文獻: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2015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中華書局,1980年

王天有:《明朝十六帝》,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費正清、崔瑞德主編:《劍橋中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相關焦點

  • 這位皇帝在位僅有10個月,其進行的改革,卻改變了明朝歷史
    不過,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明朝皇帝並不是朱元璋,而是明仁宗朱高熾,他在位時間只有10個月,卻改變了中國後400年的歷史。為何這麼說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由於他自幼喜靜厭動,體態一直都很肥胖,行動不便,需要兩個下人攙扶著他行動,這讓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 這位皇帝在位僅有10個月,其進行的改革,卻改變了明朝歷史
    不過,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明朝皇帝並不是朱元璋,而是明仁宗朱高熾,他在位時間只有10個月,卻改變了中國後400年的歷史。為何這麼說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由於他自幼喜靜厭動,體態一直都很肥胖,行動不便,需要兩個下人攙扶著他行動,這讓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 2019年創造歷史的5位跨性別者
    在美國,川普政府已收回跨性別者權利,其中包括禁止跨性別者入軍服役,此項禁令於今年4月生效。 但跨性別者已經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裡程碑,包括女演員Nicole Maines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出演首位跨性別超級英雄。 以下為2019年的5位英雄。
  • 只比2018年最高位高出1.03點,但上證指數昨創造了5年歷史新紀錄
    從2019年以來的本輪牛市來,上證指數是跑得最慢的一個,昨天A股三大指數收盤都微跌,雖然漲勢有所收斂,但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上證指數盤中卻創了一個5年歷史新記錄,昨天10:45,上證指數到了當日最高位3588.06,這不僅是日內新高,更是相對2018年1月29日最高位3587.03高1.03個點
  • 第四套人民幣創造了9個「歷史第一」
    第四套人民幣退出流通距今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四版幣給了太多人美好的回憶,也創造了很多個「歷史第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四版幣創造的「歷史第一」。01、首張正面採用開國功勳的頭像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形象放在正面。
  • 阿根廷足球歷史的輝煌,馬拉度納創造,並由他延續著
    阿根廷足球歷史的輝煌,馬拉度納創造,並由他延續著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大事,驚動了阿根廷足壇,甚至是整個足球界。那就是阿根廷的一代巨星馬拉度納隕落了,只有60歲的他,因為心臟問題意外離世,聽到這個消息是非常遺憾的,馬拉度納對阿根廷足球有很大的意義,毫不誇張地說他甚至是阿根廷足球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詹姆斯10次打總決賽,他總共得了多少分?現役只有1人進入前10
    再過一天,詹姆斯將10次站在總決賽舞臺上為總冠軍而奮鬥,漫長的17個賽季,他先後帶領兩支不同的球隊登頂,這次將是他再一次創造歷史的時刻,如果湖人最終奪冠,詹姆斯的歷史地位有位逼近喬丹!9次總決賽之旅,你知道詹姆斯一共得到多少分嗎?
  • 他10天10夜跑28個全馬,創中國超馬賽事史上第一個千公裡成績!
    1月10日上午,廈門10天10夜跨年超級馬拉松上,來自福建三明的李榮華以1200KM,用時239小時40分47秒的成績,創造了國內首個千公裡成績紀錄。看完這個紀錄,不少跑友發出了感嘆:01· 10天10夜讓國人超馬跨入千公裡時代!
  • 洛杉磯國際藝術節,特邀世界10位藝術家,亞洲只有他一人並居首位
    陳洪標|文 洛杉磯國際藝術節,特邀世界10位藝術家,亞洲只有他一人並居首位。這是為什麼?最後誰將獲得「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標誌獎」的殊榮?
  • 自動擋都發展到10個檔位了,為什麼手動擋還是只有5個檔位?
    但是手動擋還是只有5個前進檔位,而自動擋都發展到8、9個檔位,甚至還有10個檔位的。飯不是這麼吃的,話不是這麼說的,就像老司機說的:手動擋給你10個檔位,你也沒有三頭六臂。手動擋和自動擋的區別在於變速箱,而變速箱作為汽車三大件之一,直接影響車主的駕駛體驗。其實汽車最早的還是手動變速箱,但是時代在發展,自動擋的優勢更明顯了。
  • 只有寬容的文明,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歷史
    人類文明自寬容始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了上百萬年,但真正進入文明的歷史卻非常短。就中國歷史而言,人們最熟悉的是五千年文明史。但是,在這五千年充滿血腥和殺戮的歷史很難稱為文明史。在房龍看來,真正的人類文明史開始於古希臘,因為從那裡最先產生寬容的社會體制和政治制度,也只有寬容的文明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歷史。在古希臘人開始創造發明的時候,其他處於野蠻和殺戮的民族還生活於恐懼之中呢!在古希臘,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來追求幸福,沒有誰能夠強迫他,沒有定於一尊的權威。
  • 中國歷史上的6位建築大師,第3位僅用9個月就建成當時世界第一城
    中國歷史很長,所以,文化也源遠流長。而文化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建築。雕梁畫棟,亭臺樓閣,多姿多彩的建築,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氣度。跟吃一樣,建築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大特色,所以,建築大師不得不說。比如下面這六位。第一位是魯班。
  • 15歲新星大爆冷門,中國小將創造歷史
    北京時間7月23日,斯諾克世錦賽結束資格賽第一輪爭奪,3大神童橫空出世,分別是中國小將吳宜澤、比利時天才少年梅爾滕斯、烏克蘭新星博伊科。吳宜澤持外卡參賽,6-4淘汰強敵,創造歷史。年僅15歲的梅爾滕斯淘汰了卡希爾,爆出大冷門。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為何這10位入選?
    文翁在成都創辦第一所地方官學「文翁石室」常璩撰寫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志《華陽國志》「辭賦之宗」司馬相如留下駟馬橋的傳說望江樓紀念的唐代詩人薛濤發明「薛濤箋」……第二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出爐省社科院研究員譚繼和表示,歷史名人對文明的綿延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把這10位歷史名人放在整個中國歷史名人甚至世界歷史名人星空當中來看,都有其不可忽略的一面。
  • 1955年懷仁堂10大元帥授銜,為何出席的只有7位?
    1955年9月27日的懷仁堂顯得格外莊嚴,毛主席在懷仁堂親授朱德、彭德懷、林彪等10位同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周總理親授粟裕等10位同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  這一天必將載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的史冊,因為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終於有了自己的元帥和將軍。
  • 我國歷史上有559位皇帝!為何只有三位被稱為「千古一帝」呢?
    在我國歷史上經常會出現皇帝因莫須有罪名屠殺大臣的悲劇,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皇帝把國家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企圖帶帶相傳。如明朝的朱元璋屠殺功臣人數之多,歷史上實屬罕見。僅胡惟庸一案就屠殺人數高達30000人之多。
  •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文/老張在路上01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熾死後諡號為
  • 創造營3隻有7個成團位,網友腦洞這是要打造七仙女彩虹少女嗎?
    文/王建彪4月21日,《創造營2020》雲發布會中公開全新賽制,節目最終將以7人成團,成團位的減少也就意味著賽制會更加嚴格,門檻的提高代表著分數線的提高,而官方給出解釋說創1是從無到有,創3是從有到優,這競爭也太激烈了,期待小姐姐們的表現。
  • 只因他創造了這3個世界第一
    有人稱帝,有人稱王,有人稱侯,但歷史上只有一個人擔得起霸的頭銜,那就是項羽。他是秦末的一大猛將,也是全國人民心目中最有可能稱霸的人物,在他不朽的一生中,真正達到了千古無二的地位,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甚至在此後漫長的歷史中,很少有人能超越他。
  • 鮑勃·迪倫又創造了歷史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作者 | 新仔鮑勃·迪倫(Bob Dylan)的新專輯《Rough and Rowdy Ways》首周銷量排名美國公告牌排行榜(Billboard)主榜Billboard200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