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020,光纖在線訊,今天,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主辦的2020矽光集成應用與技術生態研討會暨中科院微電子所矽光成套技術PDK2.0發布會於北京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隆重舉行。本次大會聚集了230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們,非常熱鬧。
中科院微電子所的王文武副所長主持上午活動並向支持單位和參會人員們表示感謝。專家們也對光子集成的應用和發展趨勢、矽光的封裝技術以及產業生態做了精彩的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矽光集成應用生態聯盟發起倡議後,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中科院微電子所發布了矽光成套技術PDK2.0和光子集成晶片系統級仿真驗證工具PDA1.0。
其實,早在2015年微電子所內部就啟動了矽光平臺技術開發項目並成立了矽光子平臺合作開發小組(中科院微電子所、中科院半導體所、中國電科38所、武漢郵電科學院)。經過努力,在2016年年底搭建了首版PDK平臺,初步建成和規範了矽光子平臺器件庫、設計規則和工藝規範。2017年5月PDK1.0正式發布,已經實現了PDK與商業軟體的集成。並且在2018年4月前就先後研製了無源和有源MPW流片。
而此刻的今天,由中科院微電子所先導中心的李志華老師作為代表正式發布了更新換代的矽光工藝PDK2.0平臺。他向我們介紹了矽光平臺目前的現狀是以微電子所8英寸CMOS工藝線為支撐,開發成套的矽光工藝模塊,建設了矽光設計仿真平臺、光電測試平臺和商業軟體集成的矽光PDK。中科院也對矽光平臺規範了其較為完整的設計指引。
矽光平臺PDK是連接矽光設計用戶(如Fabless、高校、科研機構等)、矽光平臺和PDA軟體的橋梁。對於矽光平臺發展的定位,李志華老師認為開發成套矽光技術和PDK,努力打造世界領先的矽光集成平臺,從而成為矽光共性技術的研發基地,成為連接科研單位和工業界的中間紐帶,支持我國矽光集成成果轉化。PDK2.0提供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新結構等更為先導的關鍵技術,有著更為專業的服務流程,其中在MPW流片服務中,每個單元可以提供25個晶片。
李老師說道:矽光平臺是以一個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的模式運行。對於用戶,平臺和用戶合作開發矽光器件,加入平臺器件庫,可免費提供給其它客戶使用;對於開發者,開發者與平臺協議共同擁有IP所有權,通過平臺服務有償開發給客戶使用或進行成果轉化;對於企業,企業可委託開發專用IP,用於企業產品研發和生產,並保密不對外公開,而PDA1.0軟體可對數據進行加密和IP保護;對於研究者,可以面向矽光前沿方向申請項目,合作發表論文,共享科研成果。
同時,中科院微電子所的趙復生老師作為代表也發布了設計自動化工具PDA1.0,它是代工廠與設計者溝通的橋梁,大大提升了設計的效率,從而降低了設計成本。
雖然國內矽光生態鏈與國外存在很多差距並且面臨很多挑戰,尤其是在晶片設計和封裝上國內所做的遠遠不夠,但矽光集成應用生態聯盟的成立以及中科院本次重磅發布的PDK2.0和PDA1.0都是致力於共同服務產業生態,促進協同發展,讓國內矽光生態鏈愈加健康和完善所做的努力。借用餘金中老師的一句話: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國內矽基光產業的發展一定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