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電子所重磅發布矽光成套技術PDK2.0

2020-12-11 光纖在線

12/02/2020,光纖在線訊,今天,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主辦的2020矽光集成應用與技術生態研討會暨中科院微電子所矽光成套技術PDK2.0發布會於北京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隆重舉行。本次大會聚集了230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們,非常熱鬧。

中科院微電子所的王文武副所長主持上午活動並向支持單位和參會人員們表示感謝。專家們也對光子集成的應用和發展趨勢、矽光的封裝技術以及產業生態做了精彩的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矽光集成應用生態聯盟發起倡議後,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中科院微電子所發布了矽光成套技術PDK2.0和光子集成晶片系統級仿真驗證工具PDA1.0。

其實,早在2015年微電子所內部就啟動了矽光平臺技術開發項目並成立了矽光子平臺合作開發小組(中科院微電子所、中科院半導體所、中國電科38所、武漢郵電科學院)。經過努力,在2016年年底搭建了首版PDK平臺,初步建成和規範了矽光子平臺器件庫、設計規則和工藝規範。2017年5月PDK1.0正式發布,已經實現了PDK與商業軟體的集成。並且在2018年4月前就先後研製了無源和有源MPW流片。

而此刻的今天,由中科院微電子所先導中心的李志華老師作為代表正式發布了更新換代的矽光工藝PDK2.0平臺。他向我們介紹了矽光平臺目前的現狀是以微電子所8英寸CMOS工藝線為支撐,開發成套的矽光工藝模塊,建設了矽光設計仿真平臺、光電測試平臺和商業軟體集成的矽光PDK。中科院也對矽光平臺規範了其較為完整的設計指引。

矽光平臺PDK是連接矽光設計用戶(如Fabless、高校、科研機構等)、矽光平臺和PDA軟體的橋梁。對於矽光平臺發展的定位,李志華老師認為開發成套矽光技術和PDK,努力打造世界領先的矽光集成平臺,從而成為矽光共性技術的研發基地,成為連接科研單位和工業界的中間紐帶,支持我國矽光集成成果轉化。PDK2.0提供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新結構等更為先導的關鍵技術,有著更為專業的服務流程,其中在MPW流片服務中,每個單元可以提供25個晶片。

李老師說道:矽光平臺是以一個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的模式運行。對於用戶,平臺和用戶合作開發矽光器件,加入平臺器件庫,可免費提供給其它客戶使用;對於開發者,開發者與平臺協議共同擁有IP所有權,通過平臺服務有償開發給客戶使用或進行成果轉化;對於企業,企業可委託開發專用IP,用於企業產品研發和生產,並保密不對外公開,而PDA1.0軟體可對數據進行加密和IP保護;對於研究者,可以面向矽光前沿方向申請項目,合作發表論文,共享科研成果。

同時,中科院微電子所的趙復生老師作為代表也發布了設計自動化工具PDA1.0,它是代工廠與設計者溝通的橋梁,大大提升了設計的效率,從而降低了設計成本。

雖然國內矽光生態鏈與國外存在很多差距並且面臨很多挑戰,尤其是在晶片設計和封裝上國內所做的遠遠不夠,但矽光集成應用生態聯盟的成立以及中科院本次重磅發布的PDK2.0和PDA1.0都是致力於共同服務產業生態,促進協同發展,讓國內矽光生態鏈愈加健康和完善所做的努力。借用餘金中老師的一句話: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國內矽基光產業的發展一定是光明的。

相關焦點

  • 2020矽光集成應用與技術生態研討會暨中科院微電子所矽光成套技術...
    2020矽光集成應用與技術生態研討會暨中科院微電子所矽光成套技術PDK2.0發布會會議介紹     2020矽光集成應用與技術生態研討會暨中科院微電子所矽光成套技術PDK2.0發布會將在北京隆重舉辦。
  • 中科院微電子所的FinFET專利,為何能讓英特爾忌憚三分
    除了加工製造的臺積電、三星、Intel、IBM、格羅方得、中芯國際之外,其它一些企業/機構只有中科院微電子所、AMD、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比利時IMEC等。 據美國專利諮詢公司LexInnova在2016年發布的全球FinFET專利調查報告顯示,中科院微電子所的FinFET專利數量排在第11位,也是中國大陸唯一進入前20位的企業。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中科院微電子所孵化企業——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智能物流系統運行演示。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中科院微電子所)立足科技創新,在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領域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產出系列重要創新成果,儲備大量優秀人才團隊,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奠定堅實基礎。
  • 中科院微電子所也能卡Intel的脖子?2億元的專利侵權訴訟將終結?
    兩年前,Intel被控侵犯中科院微電子所FinFET專利,預計將賠償2億元。而為了應對微電子所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Intel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專利無效申請,希望撤銷微電子所已獲得授權的專利。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覆審委員會口頭審理了英特爾的專利無效申請。
  • 微電子所與天津濱海海洋高新區、中環股份、北京海科建公司
    在5G、高速通信、物聯網等新興市場高速發展時期,通過「研、產、園、政」合作模式,圍繞中科院微電子所的技術優勢和專利布局,依託中環股份強大的產業化能力和優勢,充分發揮北京海科建公司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運營上所積累的經驗以及海洋高新區的政策、人才、產業環境等方面的優勢,四方共建天津高端半導體產業園區,同時設立中科院微電子所天津分所。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研布局集成電路產業鏈 累計授權專利超3100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作為我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近日亮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績單:經過數十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中科院微電子所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展科研布局,並產出不少關鍵性技術突破與成果,累計申請專利超過
  • 【芯視野】英特爾被控侵犯中科院微電子所FinFET專利,賠償或超2億元
    無效申請的請求人是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英特爾」),而專利權人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下稱「微電子所」)。這是英特爾為應對微電子所2018年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而採取的措施。在此之前,英特爾已經先後5次在中美兩地對涉案專利及其美國同族專利發起無效申請,均以失敗告終。覆審委最新的審查決定尚未發布,不過結果或許沒有太多懸念。
  •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攜手蘇州伊歐陸聯合發布矽光晶圓測試解決...
    ICC訊 矽光技術是指研究和利用矽材料中的光子、電子、及光電子器件的工作機理和光電特性,採用CMOS兼容的微納米加工工藝,在矽晶圓上開發製備光電子晶片的技術。矽光晶片既擁有集成電路技術的超大規模、超高精度製造的特性,還具有光子技術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優勢,是光電子與微電子融合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新一代通信、數據中心、超級計算機、消費電子、生物醫療、量子技術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在全球通信設備商、光器件廠商、半導體企業的共同推動下,矽光晶片已經在光通信和數據中心設備中實現商業應用,矽光產業鏈也日臻成熟。
  • 比科奇與中科院微電子所就5G晶片研發及人才培養等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7月2日,專注於新一代無線通信技術核心晶片及相關軟體研發和應用的創新企業比科奇宣布:公司日前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簡稱微電子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藉助各自優勢,共同促進新一代無線通信器件研發及產業化,並建立聯合實驗室以推進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信息交流等工作。
  • 廣東粵芯和中科院微電子所強強聯合,助力晶片行業發展
    不得不承認,美國新策略是成功的,讓華為一時難以翻身,但這同樣讓我們認識到了問題的所在,現在晶片製造是整個中國半導體所面臨的問題,但對於晶片製造我們也不是一點都不行,就拿華為海思來講,他擁有設計能力,無論是軟體架構還是晶片設計都不在話下。
  • Intel被控侵犯中科院微電子所FinFET專利 預計將賠償2億元
    無效申請的請求人是Intel(中國)有限公司,而專利權人為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下稱「微電子所」)。據悉,這是Intel為應對微電子所2018年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而採取的措施。在此之前,英特爾已經先後5次在中美兩地對涉案專利及其美國同族專利發起無效申請,均以失敗告終。
  • 中科院微電子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副...
    《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微電子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周玉梅,探討新基建將為集成電路產業提供哪些新的發展機遇。集成電路支撐新基建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基建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三是創新基礎設施。
  • 聯合中科院微電子所、電子科大等單位,成都打造集成電路工藝研發...
    據了解,此次共建的成都集成電路工藝研發創新中心,將依託成都高真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集成電路工藝試驗線,聯合中科院微電子所、電子科大等國內優勢單位,圍繞產線工藝提升、國產設備驗證、核心器件研究及代工服務、專業人才培育進行合作創新。
  • 中科院迎來技術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圓登場
    如今二十世紀早已過去了,但矽基晶片卻仍然是主流,全球各大科技公司或國家都想要掌握頂尖的矽基材料和相應的晶片技術。 不過,雖然矽材料在大自然中很常見,但是想要製備矽基晶片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各種工藝技術和核心設備的支持。目前,全球能生產晶片的廠商只有那麼幾家,而達到高端水平的就更少了,臺積電和三星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 人工智慧+矽基新材料製造合作夥伴計劃正式發布
    近日,在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矽基新材料」科技論壇上,「人工智慧+矽基新材料製造合作夥伴計劃」正式發布。本次論壇是第十屆中科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談會的五個分會場之一,藉此契機發布的「人工智慧+矽基新材料製造合作夥伴計劃」,旨在以這種合作模式,助力矽基新材料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 ...華創、南大光電等聯合成立新公司;福建安芯半導體光刻機再次出貨
    ICRD、矽產業集團、北方華創、南大光電等聯合成立新公司2.繼交付海康威視後,福建安芯半導體光刻機再次出貨3.寧波南大光電光刻機已進入車間,預計安裝調試需4-5個月時間4.固定資產投資約2億元,中科院半導體所氮化鎵材料與器件項目落戶海南5.國內首款用於前裝車載ETC晶片,長電科技提供封裝服務6.我國學者合成有機納米聚合物,或將影響柔性電子器件等技術發展
  • 葉甜春出席儀式,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發中心項目主體結構封頂
    集微網消息,2020年6月9日,新興建築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發中心項目主體結構封頂儀式舉行。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黨委書記戴博偉等共計50餘人參加了封頂儀式。圖片來源:新興建築新興建築官方消息顯示,葉甜春表示,微電子研發中心項目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具有重大的建設意義。通過前期研發平臺、換熱站項目的合作,充分印證了新興建築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和良好的口碑。在後續的工作中,微電子研究所將繼續全力支持項目建設,為中科院發展和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譜寫華麗篇章。
  • 助推粵芯先進光刻工藝研發,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將與粵芯開展產學研...
    集微網消息,近日,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計算光刻研發中心主任、國家級高端技術人才專家、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韋亞一與研究員粟雅娟調研粵芯半導體,並商議了在「先進光刻工藝研發」等方面的產學研合作。
  • 上海微電子即將量產22nm光刻機,進一步縮小與荷蘭ASML的差距
    上海微電子目前最新研發出的是28nm㓎沒式光刻機,28nm節點的光刻機是十三五規劃項目,在研製28nm光刻機前,我國在2009年時就上馬了02專項來解決高端光刻機所需要的核心子系統,在過去的10年中全國各大研發團隊分別解決光源、準分子雷射系統(中科院光電所)、雙工件臺(清華團隊)、㓎液系統(浙大團隊)、透鏡及曝光系統(長春、上海等光機所
  • 一臺售價7億的光刻機,製造的晶片才值幾千塊錢,我們真的需要嗎
    ,其中關鍵零部件多產自美國,而這些對技術工藝要求極高的零部件,有不少是個別企業獨有的技術,別人根本無法複製和模仿,甚至就像ASML總裁所說的那樣:「即使公開圖紙,也不怕被山寨」。一臺ASML光刻機,圖片來自網絡晶圓是指製作矽半導體積體電路所用的矽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矽。高純度的多晶矽溶解後摻入矽晶體晶種,然後慢慢拉出,形成圓柱形的單晶矽。矽晶棒在經過研磨,拋光,切片後,形成矽晶圓片,也就是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