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臺灣「中時電子報」剛剛傳來的消息稱,臺防務部門一架黑鷹直升機在1月2日上午突然失聯,目前傳出的消息是這架黑鷹直升機在2日上午9時因為不明原因迫降在宜蘭跟烏來山區,目前臺防務部門以及「消防署」正派員搜救中。此次墜機很不尋常,因為包括臺軍「參謀總長」沈一鳴(軍銜為陸軍上將)、「政戰局長」簡士偉(軍銜為陸軍中將)、「空軍總司令」熊厚基(軍銜為空軍上將)等多名高級軍官都在機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的消息,這架美制黑鷹直升機是早上從臺北軍民合用的松山機場起飛,機上除沈一鳴、簡士偉和熊厚基以外,還有等多名高級軍官共9人。到8時6分確認最後一次聯絡,隨即該機失聯。目前掌握到的消息是迫降在宜蘭西北方的山區,這個迫降地點,和2018年6月漢光演習時一架F-16戰鬥機撞山墜毀的地點很相近。臺軍這架黑鷹直升機是發生故障後迫降,墜落地點大約在桶後溪上遊。目前臺宜蘭特搜大隊已接到救援命令,準備集結出發救援。
通常情況下,直升機發生空中故障,失去動力,或旋翼系統事故,會導致高速墜地,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硬著陸」。直升機的「硬著陸」。硬著陸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硬扛,直升機成員在直升機將要墜毀時,利用直升機本身的抗墜毀能力獲得倖存的機會。目前很多軍用直升機特別是軍用武裝直升機在設計之初就非常注重抗墜毀能力,通過對機體各結構進行吸能抗墜設計,能夠讓機上成員受到的衝擊力明顯降低,極大提升了生存概率。
例如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抗墜毀能力,是要求以12.8米/秒的垂直速度墜地時,乘員的生存概率為95%。黑鷹直升機採用整體緩衝設計,半硬殼式輕合金抗墜毀結構。機身由4條縱向龍骨和4個主要承力框連接在一起。黑鷹直升機可承受的垂直墜毀速度11.5米/秒,機身能同時承受向前20g和向下10g的碰撞,確保生存率不低於85%。
臺軍的直升機目前已經完成換代,在陸軍服役數十年的美制UH-1H已經退役,接班人是從美國進口的UH-60黑鷹直升機。臺軍在2014年向美國訂購了60架UH-60M黑鷹直升機,這批直升機的訂單最早於2010年被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公布,單價為4990萬美元,總金額高達31億美元。這些直升機已經過改裝,能夠滿足臺軍方與傘降部隊在裝備方面的需求。此外臺空軍還有36架比較老式的S-70C黑鷹,於1990年進口,目前的飛行狀態較差。臺海軍還有21架S-70C(M)-1海鷹反潛型直升機。
臺軍各型美制黑鷹直升機的總數量為111架。好多大陸網友開玩笑:這些黑鷹是大陸人民早已經預訂了的博物館展品,你們一定要小心謹慎的使用,可不敢隨便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