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好的修行:靜心、獨處、看淡,不為往事擾,只為餘生笑

2020-12-20 月光有情

作者:月光有情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佛說: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不注重內在的修養,只關心外在的東西,想要獲得幸福,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一個人能不能獲得幸福?和財色物質有一定的關係,但並非擁有外界的物質財富就一定能過得幸福。

如果過於執著於財色和身外之物,墜入物慾和感官享受,就會忘記沉澱內心,亂了心性,從而造成親情的冷淡,人際關係的疏遠,麻木不仁的內心,這樣的人,幸福能長久嗎?

那麼,我們每個人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就要求我們內外兼修。人生,說到底,就是一場修行。

一個人修行越深,格局越大,格局越大的人,幸福感越強。格局越大的人,越乾淨。 他們把目光從外部世界轉入到內心世界。注重內在品行的修煉和滋養。

其實,一個人的最好的修行就是:靜心、獨處、看淡。修行到了,福氣不請自來。

一、靜心。

靜心,是頂級的福氣,也是一個人頂級的智慧。一個人心越靜,福氣越深。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一個靜心的人,在萬丈紅塵中,能獨善其身,躍然物外。不為物喜,不為己悲。

因為他們懂得:心若簡單,生活就簡單;心若複雜,生活就充滿痛苦。

因為他們懂得:錢財乃是身外之物,唯有靜心才能看破。

因為他們懂得:修心當以淨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靜心的人,看似不言不語。實則,靜水流深,在個人或者家庭遇到意外之事和大是大非時,靜心的人,能保持頭腦的極度冷靜,經過反覆思考,做出智慧的抉擇。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不動聲色,其實,都是非常厲害的一群人。他們默默無聲,不傷害誰、不陷害誰,不斷地完善自我。

業餘,很少參與八卦,他們把時間都花費在讀書、養心、修身上,非常注重內在氣質的培養。

他們活得不慌不忙,遇事泰然處之。對自己的工作,認真積極;對於自己的家人,溫暖友愛;對世事浮華,看得很淡;對於個體生命,積極修為。

寫下深受世人喜愛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唐代詩人王維,9歲時,父親驟然離開人世;30時,自己深愛的崔小妹因為難產去世;40歲時,遭遇官場風雲變幻,讓他看透了世事,決定遠離俗世,歸隱鍾南山,吃齋念佛,頓悟人生。

詩人歸隱山林,心靜如空,過著獨來獨往的淡逸的生活,寫出多首流傳千古、讓人靜心、充滿禪意的詩句: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他把自己和自然萬物融洽地合為一體,用一顆博大的心,傾聽、欣賞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和冷雨風霜。

既然厭倦塵世,不如靜心,既然難能如願,不如釋然。人的一生,有得意的時刻,也有苦難的時候,有一顆釋然的心,便足以面對人世的滄桑和風雨。

二、獨處。

因為社會越來越複雜,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來獨往,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獨來獨往的隊伍之中。

有人說獨處有10大好處:

1、自己做自己的主人。2、一個人自動消化矛盾,不會傷害到無辜的人。3、減少對於外界的依賴性,少去許多失望。 4、激發出人的各種才華和潛能,督促自己進行獨立思考。5、促使人自身產生必要的自我保護和免疫力,從容面對各類問題。6、遠離愛情的困擾。擺脫欲望的陷阱。減少對生命的浪費。7、靜觀自我。避免靈魂浮躁,做出理性判斷。8、勇敢起來,無懼無畏。自信自立自強。9、做到自己對自己負責。10、隨心生活,自然而又隨意。少去了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說實在的,獨處,的確有其獨特的魅力。獨處,確實能讓一個人獲得成長,能讓人變得獨立堅強。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在滾滾紅塵中不容易迷失方向。

我在來城裡工作之前,在鄉下老家,有過一段獨處的時間。那時,我在鄉下工作,順便照顧我的奶奶,父母在城裡帶孩子讀書。

我陪伴90高齡的奶奶7年,晚上,偌大的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的左鄰右舍都搬遷到別的地方居住了。在那些獨處的日子裡,我自修了漢語言的本科課程,閱讀了大量中外經典名著,這為我現在的自媒體寫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現在我的朋友經常調侃我,說我不害怕孤獨,即便把我放在深山老林,也能養活。因為我已經學會了獨處,學會在獨處中享受人生的樂趣。

相信有過獨處經驗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喜歡獨處,不容易給自己惹麻煩,能遠離是非。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由自在,安然自得。

三、看淡。

有人說: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塵,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美麗看破了不過是軀殼,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財富看破了不過是虛無。

人生一世,萬事要想得開,隨時隨地保持心裡平衡,守住平常心,處變不驚,笑口常開,瀟灑走一回,方能快快樂樂過一生。

看淡,並不是讓自己停止不前,只不過讓自己在失敗之後,有一顆恬淡的心靈。看淡,並不是讓自己無欲無求,只不過是讓自己在繁華浮躁的塵世,守著內心的一朵青蓮。

看淡,並不是甘於落後,只不過在人潮洶湧的街頭,讓自己不迷失本心。看淡,並不是不懂得追求想要的詩和遠方,只不過在疲憊的時刻,讓自己在青山秀水旁憩息心靈而已。

看淡,很多時候,能讓自己免受傷害。看淡,才不會讓自己活得太累太苦。

看淡,才不會把自己逼入死路。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看淡了,才不會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看淡了,才會讓自己的內心恬淡歡喜。看淡了,風清月朗,看淡了,四季花開。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短短幾十年,轉瞬即逝,再多的財富生不帶來死帶不走。

握緊拳頭,你的手裡空空;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用豁達和智慧的心面對潮起潮落、聚散無常、榮辱悲歡。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面對不能改變的。

笑看得失才能海闊天空,心境透明才會春暖花開。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知足常樂。不為往事擾,只願餘生笑。

看淡、放下,你便輕鬆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夜讀|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陳道明淡然一笑:「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聲?不汲汲於名利,靜下心來做一些無用卻靜謐美好的事,何嘗不是一種修行?」是啊,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一個人安靜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心才能靜下來,回歸真實的自我。
  •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比如他們會一個人安靜地學習,他們會一個人安靜地鍛鍊,會一個人提升自己,從不會總是和他人在一起去玩。對他們來說重要的社會,才會去,剩餘的社交,都不會去參加。因為他們明白有些社交是「無效社交」,他們只會捨棄。
  • 看淡一切,善待自己,跟往事乾杯!
    生活猶如萬花筒,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相依相隨,無須過於在意,人生如夢看淡一切,看淡曾經的傷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珍惜上帝賜予的點點滴滴;善待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永遠有一片陽光照耀的晴空;善待自己,把眼前的痛苦看淡,或許痛苦之後就是幸福的…沒有人不想幸福快樂地活著,然在現實生活中盡不如人意。我們卻經常不能左右幸福,因為痛苦煩惱往往不期而至。面對痛苦煩惱我們也許無法逃避,但我們可以選擇善待自己。  或許生活中你因事業無成,愛情失敗;或許生活中的你覺得人情冷漠、金錢至上。
  • 2019讓往事隨風,2020把得失看淡
    或許是歡喜,或許是惆悵,更多的是放也放不下,趕也趕不走的無奈。人生在世,最無奈:拿不起,放不下。最可悲:看不清人走茶涼,理不清煩亂心緒。我們總是急吼吼地往前走,顧不得看看沿途的風景;恨不得所有人都為自己讓路,得不到,糾結痛苦,得到了又患得患失。於是,一次次迷失了方向,一次次被現實打敗。其實,仔細想想有什麼放不下呢?
  • 詩詞丨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獨處,是「採菊東籬下」的坦蕩從容;獨處,是「夜靜春山空」的靜謐空靈;獨處,是「孤雲獨去閒」的悠然自在;年華起伏,唯有心靈安定,獨處而不孤寂,才能隨遇而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碎碎念:獨處,並不是寂寞;喧囂,並不是熱鬧。在這鬧騰的世界,給心靈留一片淨地,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寧靜,不為外物所擾。都說「人走茶涼」,也許,習慣獨處的人才不會因為聚散離合而多愁善感吧。
  • 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往後餘生做一個心靜如水的人
    認為一個人必須恬淡寡慾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這幾句話充滿著道家思想,意思就是說,德才兼備的人品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由此可見,我們做事不宜過於浮躁,心躁往往更容易出錯。靜能生慧。清朝三代帝師翁同龢說過,「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古往今來的聖賢都是大氣之人,他們遇到重大事件時,沉著淡定,舉重若輕,應對自如。
  •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能看清他的品行
    堅定自己的內心,不輕易被周遭的煩雜世俗打擾和改變。最終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周國平曾說:「獨處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和最美好的體驗。」確實如此。人在什麼時候更能夠看清自己,那就是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因為只有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總結。思考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總結自己過去的不足和失敗。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更喜歡一個人去旅行,喜歡的景色就拍照,不喜歡的轉身就走,不用畏首畏腳去照顧別人的感受,總之獨處是一個人內在的最好升華。叔本華說:「低質量的與人交際,不如選擇高質量的獨處。」選擇獨處,是我們對抗未知世界最好的探索。獨處,可以成為真正的自己。獨處,是最重要的內在升華。獨處,精神不依附別人。
  • 看淡放下,善待自己
    作者:醉紅塵生活中,很多人是不需要再見的,因為她們只不過是從你的世界路過而已,因此,相忘於江湖,也就是給彼此最好的紀念。所以,學會看淡、放下吧,有些事情如果一直糾纏不休下去,到頭來苦的還是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在成長的途中最好的進步就是努力做優於昨天的自己,學會讓自己安靜下來,漸漸把思維沉寂下來,慢慢學會讓自我歸零,然後把每一天都當作是一個新的起點,閒時閉上眼睛一點點回味身邊所有的人和事,慢慢梳理出屬於自己的新的未來,這樣既是一種休息,其實也算得上是一種修行。因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何嘗又不是一場修行。
  • 一個人總要學會享受獨處
    獨處是一種生活態度,獨處是屬於一個人的時間,獨處是一種愛好,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獨處不是一個人骨子裡的冷酷,而是一個人自由的孤獨。如果可以應該沒有人選擇獨處,可能有些人會說:「我就是喜歡獨處,這樣可以擁有自己全部的時間,」但也難保獨處久了,就不會害怕孤單和寂寞呢?也有些時候,會對周圍的人、事、物感到無比的厭倦和乏力,會想要一個人獨處。那麼該如何獨處呢?人生來就是孤獨的,誰都不可以永遠陪伴走完人生這條路。
  • 往後餘生,一切看淡,一切隨緣,絕不糾纏
    文|凌小麥往後餘生,一切看淡,一切隨緣,絕不糾纏人生不會事事如意,生活不會樣樣順心,如果一切如你所期,那就感激,如果一切不如人意,那就看淡點,隨緣吧。人活得累,是因為想得多,生活,一半是跟自己過不去,一半是跟別人過不去。
  • 願你歲月波瀾有人陪,餘生悲歡有人聽
    願你歲月波瀾有人陪,餘生悲歡有人聽這一輩子,人與人之間的相識相遇,本就是緣分一場。人生何苦讓自己過分的糾結,何苦讓自己過分的鬱悶。此生看淡世間所有的往事,逐漸明白,這一輩子,此生的相遇,也不過是一場緣分罷了。人海之中,人與人之間都是聚散,本是人間常態。這輩子,很多時候,一個人總是會在黑夜當中感覺到無盡的彷徨,感覺到無盡的迷茫,感覺到人生似乎總是與自己在開玩笑。
  • 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重蹈覆轍的星座,往事不回頭,餘生不將就
    摩羯人不願意讓自己在愛情裡太過狼狽,也害怕分手後讓你以為他們看得太重,一蹶不振。他們會很好地隱藏起自己的情緒,不洩露一絲一毫,對於摩羯來說,與其歇斯底裡的嘶吼,不如冷漠對待,更有「報復感」,因為這樣看來,你已經一點都不重要了。
  • 靜,是一個人最深的歷練,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安靜,是一個人對待社會最優雅的姿態,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也許是一座安靜宅院,也許是一本無字經書,也許是一條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驛站,為了將來起程不再那麼迷惘。」
  • 靈魂只能獨自前行,總有一杯茶陪你度過一個人的時光
    品茶而靜心,靜心而自省,自省而能悟,悟而能重新發現,在茶中尋找生活的真諦,在茶中尋覓另一種超脫世俗的境界。富貴與潦倒,得意與失意,歡喜與悵惘,小小的一把紫砂壺,浸泡了多少人的時光。生活如茶,或濃烈或清淡都需要去細品,人生在世總要分個高低、爭個對錯,箇中酸甜便是人生的滋味。
  •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獨處為你帶來開掛人生
    深以為然,在現在的這個時代,我們一生中能空出來的時間並不多,而且還要用那些時間陪伴家人、朋友、同事,所以獨處的時間更少了。但是獨處,是我們不可或缺的能力。1、獨處是最好的增值期顏如晶:「獨居對我而言,是一個很療愈的過程,因為你有個人思考的時間,你幹的是個人喜歡的東西。」
  • 餘生,學會和自己獨處
    你想起古往今來,先聖名賢,你才明白崇尚著孤獨,也崇尚著獨處。但獨處不等於孤獨,兩者是絕不能劃上等號的,一個人若是很孤獨,那麼即使他身邊有很多人,將他置身於熱鬧的環境中,他還是會感到孤獨。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很豐富,即使將他放入荒無人煙的沙漠,他也能苦中作樂,與另一個「我「進行精神上的交流所以,獨處是一種生活方式,獨處代表了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有太多的壓力,有太多的雜音,而你內心渴望獨處的聲音很小,小到可以忽略,小到被雜音所覆蓋。
  • 一個人的跑步是一個人的修行,雖孤獨,但無比自由!
    早晨不太涼,傍晚不過熱,這樣的天氣最適合跑步了。穿上跑鞋,找個景色怡人的公園,遠離城市的喧囂,去感受微風輕拂,去享受一個人的孤獨與自由。一個人的跑步是一個人的修行,快慢隨心,沒有拘束,時而一曲曼妙的音樂隔離世界,時而聆聽自己的呼吸與心跳,這是難得的一次屬於自己的獨處。有人說:正因為一個人,所以沒有動力去跑步。
  • 一路上,誰沒有跌跌撞撞,有喜也有悲,學會看淡,釋然;心不累
    人生在世,是一種修行,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把心歸零,驅散陰霾,儲存陽光,然後,漫漫人生路,收穫美好,一路芬芳。堅定你的信念,守住你的第一心。別為自己高興,也別傷心。這樣的人生,最終不會落空。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遇到許多坎坷,經歷許多事,學會了看淡,釋然;心不會累。沒有任何糾結,生命中有時會有,生命中無時莫強求。
  • 我就喜歡一個人旅行
    「不被時間和空間束縛, 幸福地開始旅行, 短時間內變得隨心所欲,重獲自由。▴鎌倉明月院 抄經靜心、古寺宿坊 ••• 沒錯,這是在日本年輕人中也非常流行的「修行」。 也許能夠享受一個人旅行,也就掌握了與自己相處的最好方式。 你喜歡一個人旅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