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春天的腳步,舉國按下了「暫停鍵」,潮州柑農們也經歷了一場「滯銷災難」。原來,去年由於氣候適宜,潮州柑大獲豐收,可惜的是,今年疫情期間物流不暢,銷量銳減,大量成熟的潮州柑無法採摘,全市滯銷潮州柑約3萬噸,看著自己一年的心血只能爛在果園裡,農戶們一籌莫展……就在此時,平安普惠廣東省分公司了解到「愛心助農,分柑同味」活動並第一時間參與,下單採購潮州柑逾5000斤,助力潮州農民走出農產品滯銷困境。
事實上,這只是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構建全員扶貧大格局的縮影之一,平安普惠廣東省分公司作為扶貧攻堅的一份子,近年來一直堅持探索著金融盤活小微、農民經濟這個深遠的課題。
以購代捐,激發扶貧的內生動力
「有公司支持買我們的柑,我非常歡喜。現在柑基本賣光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化肥款也都有了。」看著一車車的潮州柑被搬上卡車,運送到廣州,果農陳先生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今年初春,潮州柑滯銷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緊急開展愛心助農行動,下單採購逾5000斤,既解決柑農的燃眉之急也傳遞了愛心和正能量。
過去,送錢送物是多數地方扶貧的主要方式,然而,「輸血式」的扶貧不僅沒有達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導致了「年年幫、年年貧」的怪象。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過去這些年,消費扶貧作為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日漸成為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也多次通過「以購代捐」的模式,助力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促使貧困戶早日實現增收致富。像這次幫扶潮州柑這種「以購代捐」模式,既實現了潮州果農和消費者雙方各取所需的可持續良性互動,也為果農們後續的種植保障了資金。
今年1月14日,該公司黨委深入清遠市連州市豐陽鎮湖江村,了解到該村盛產砂糖 桔,但2019年冬天的日照數創歷年最低,沙糖 桔的糖分稍有下降,價格比去年下滑,銷情也不太穩定,當即與湖江村村委達成砂糖 桔認購合作,購入沙糖 桔超4000斤,不僅解決了當地的農產品銷售難題,也打通了農民與市場對接的「最後一公裡」。
帶著問題調研,針對問題精準幫扶,是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開展扶貧工作的方法之一。今年6月,該公司隨廣州天河區黨政代表團赴貴州考察調研,並現場向大方縣工信局認購了20萬元扶貧產品,將農戶的辛勤勞動轉化為收益,增強了農戶們種植的信心和積極性。
以購代捐是一種幫扶義務,要實現長久良性循環,還必須幫助貧困戶與市場對接,通過市場擴大產品效益。當前,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正通過一系列調研與分析,想方設法幫助農戶們用產品叩開大市場的門,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
熱心公益,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今年年初,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勢洶洶。抗疫路上,災難面前,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在保障好自身辦公場所以及員工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密切關注疫情發展的具體情況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安排,積極承擔起了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
疫情發生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委員會發出了《關于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動員令》,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黨委積極響應,在做好自身防疫和復工復產兩不誤的同時,積極開展「春暖花開,平安有你」系列抗疫慰問捐贈活動,向廣東地區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英雄們捐贈物資。 截至今年5月15日,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黨委聯合所屬的10個黨支部共完成了7個地區、10個不同性質單位的愛心慰問捐贈活動,總計捐贈價值15萬餘元的愛心物資(包括甘肅臨夏州永靖縣蘋果、甘肅臨夏州伊爾薩菜籽油、貴州畢節黑木耳幹品等扶貧產品)。
一直以來,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深刻理解企業健康發展與承擔社會責任的意義,始終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的發展計劃中:2018年,該公司黨委向梅州市貧困縣泗水鎮村衛生站捐贈20萬,助力泗水鎮改善醫療條件;去年六月,公司在廣州市金融局帶領下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2019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為困難戶送去慰問物資;今年5月,更是攜手佛山市金融局共同走進雲浮市鬱南縣寶珠村,與金融局領導及當地脫貧幹部共同探討扶貧工作,並精準捐贈防疫物資一批,全面助力學校復學……在該公司看來,企業是經濟活動的組織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應該是社會責任的履行者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助力公益事業,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一直在行動。
助力小微,解決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它的味道,在廣州,最正宗的老廣味道就藏在煙火氣極為旺盛的老城區裡。每天清晨,張大叔就為自己的粥店開始忙活了,在廣州,粥粉面是大部分市民們每天早上必備的早點之一,也是老西關的一道飲食風景和一種文化名片。
張大叔的粥粉麵店已經開了好幾個年頭,這個小店早已成為了一家人穩定的收入來源,可是年初一場疫情突然而至,小店遭受重創,停工就停了2個月,也流失了不少客人。如何開拓客源,重新恢復人氣,也成了小店面臨的一大難題。 「
還好有平安普惠的年輕人,他們來店裡幫助拍攝製作腸粉、粥等各種早餐的短視頻,把我們店帶上了短視頻的平臺,最近多了不少新顧客!」張大叔非常開心。
事實上,像張大叔這樣的店主不在少數,我國小店以個體工商戶和微型企業為主。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註冊小店已達8000多萬戶,帶動就業約2億人,企業規模數量最大,吸納就業最多。8000多萬戶的小店,承載2億人的夢想,他們為城市的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提供著巨大的支持。
如何激活小店自身發展的動力,平安惠普聰明地借用了短視頻這種「流量利器」,在抖音上線「828人氣小店」活動,實實在在地為小店經營提供支持。包括張大叔在內的許多小店,正是通過這個活動,成功實現了引流。數據顯示,「828人氣小店」話題收穫了超20萬個投稿視頻,超15億播放量;在微博上,平安普惠發起的#了不起的中國小店#話題的閱讀量已經達到3.5億。
如此大手筆為小微店主著想的背後,平安普惠謀劃已久。此前,平安普惠通過廣泛的市場研究和調研,把服務群體瞄準了真正的「長尾小微」經營者身上:年收入1000萬以下,僱員50人以下。平安普惠相關負責人談到:「疫情期間小微企業面臨短期困難,金融機構在輸出金融服務的同時,必須擔任起賦能者的角色。」這也是平安普惠的初衷。
小微信貸存在「三無」「三高」問題是導致小微融資難的根本原因,為幫助緩解小微融資供需缺口,平安普惠推出了五大舉措,其中平安普惠針對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客戶,提供息費減免、延期還款、徵信保護等支持。考慮到小微企業主分布分散的客觀現狀,平安普惠還建立起線上+線下的立體網絡,全觸點智能服務小微。在線上,通過平安普惠官方微信、官方APP等渠道7*24小時不間斷響應,順暢光速對接,讓更多微營家能便捷地得到普惠金融的幫助。
未來,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將持續動員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發揮金融助力脫貧攻堅的特有優勢,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