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紙藝——五花八門的紙(上)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說到紙,可能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我們平時寫字或畫畫用的紙,或者是生活用紙,其實,紙的大家族裡成員很多,而且,每一種紙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和功能,這期節目我們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臺灣五花八門的紙。

  臺灣的紙種類豐富,花樣繁多,而且,不同的紙張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比如,臺灣的綿紙色彩豐富、柔軟耐用,常被製作成各種各樣的撕貼畫,異彩紛呈;典具帖紙質地輕薄、兼具透明美感,是禮品包裝和櫥窗設計中的好選擇;西卡紙硬度高,常被製作成包裝紙盒和漂亮的小卡片,很受歡迎。

  說到臺灣的紙,還有幾位特殊的成員是不能不提到的,它們就是友禪紙、皺紋紙、落水紙、還有裝飾紙。

  友禪紙是臺灣紙大家族中最漂亮的一位成員。它是在製作過程中使用了特殊的技巧,而使紙張呈現出特別的圖案和花色,每一張友禪紙都像一幅精心繪製的畫作,讓人賞心悅目。友禪紙在臺灣同胞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是相當廣泛,比如用來製作筆記本的封面,非常特別;用來裝飾紙箱、紙櫃,或者是其他的生活用品,精緻美觀;

  皺紋紙也是臺灣紙大家族中比較特別的一位成員。它是在製作過程中多加入了一道過漿的程序,所以紙質柔韌耐用。皺紋紙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被反覆地搓揉,在重複使用後仍然花色如新,所以常被應用在物品的包裝上,是許多包裝設計師的寵兒。除了包裝以外,皺紋紙還可以被製作成各種各樣的紙花,色彩豐富、造型多樣,栩栩如生,很受消費者的喜愛。

  這種花色新穎的手工紙,被臺灣同胞稱為裝飾紙。裝飾紙的材料和製作過程與一般綿紙差不多,但不同的是,裝飾紙的紙漿中被加入一些植物纖維、葉片等特別的填加物,所以使素麵的抄紙,形成各種不同的花色和構圖,呈現出或精緻典雅、或自然古樸的風貌。

  這張表面帶有許多洞的手工紙,可不是造紙師傅失敗的瑕疵品,它是臺灣一種特殊的紙,叫落水紙。落水紙的製作比較繁複,通常造紙師傅完成抄紙的程序後,會在抄網上再加一層帶洞的網,然後用蓮蓬頭在網上灑水,把洞口處的紙漿衝掉,製作完成的紙張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許多的孔狀。

  落水紙的最大特色是紙質柔順、孔狀多變化、色彩濃淡不一,所以,臺灣的民間藝術家們通常把落水紙應用在撕貼畫上,用來表現畫面色彩的變化和明暗度的不同,此外,落水紙還可以用來做剪紙的材料,或禮品的包裝,效果也是非常不錯。 


  (來源:CCTV.com)

                                        編輯:輕晨

相關焦點

  • 臺灣紙藝——五花八門的紙(上)
    說到紙,可能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我們平時寫字或畫畫用的紙,或者是生活用紙,其實,紙的大家族裡成員很多,而且,每一種紙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和功能,這期節目我們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臺灣五花八門的紙。  臺灣的紙種類豐富,花樣繁多,而且,不同的紙張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比如,臺灣的綿紙色彩豐富、柔軟耐用,常被製作成各種各樣的撕貼畫,異彩紛呈;典具帖紙質地輕薄、兼具透明美感,是禮品包裝和櫥窗設計中的好選擇;西卡紙硬度高,常被製作成包裝紙盒和漂亮的小卡片,很受歡迎。   說到臺灣的紙,還有幾位特殊的成員是不能不提到的,它們就是友禪紙、皺紋紙、落水紙、還有裝飾紙。
  • 伸縮紙雕塑、翻筋鬥紙玩具!奇美博物館《紙上奇蹟 2》逾 200 件作品一展「活」紙藝(ML1015)
    奇美博物館全新特展《紙上奇蹟 2-無所不彈》於 10 月 1 日登場,展出國內外逾 200 件從 2D 平面到 3D 立體的紙藝作品,讓人們看見紙張如何動滋動滋「活」起來!紙藝無極限!展品動起來繼2016 年推出頗受好評的《紙上奇蹟》摺紙特展,奇美博物館再次延伸推出《紙上奇蹟 2-無所不彈》特展!在「折」的基礎上,加入「切割、黏貼、擠壓、翻轉、推拉」等紙上技藝,呈現出紙張從靜態到動態、平面到立體的神奇變化。
  • 以紙為馬 第三屆海峽兩岸紙藝產業博覽會在廈門「開跑」
    「本屆紙博會,我們將繼續秉持『以紙為馬』的理念,堅守『以紙為夢』的情懷,向著理想的藝術彼岸進發。」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廈門市當代紙藝文化館榮譽館長夏敏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希望並期待以海峽兩岸紙博會持續舉辦為契機,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傳承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實現兩岸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新的力量。
  • 臺灣紙藝——紙包裝藝術
    臺灣的紙包裝藝術,顧名思義,就是以紙張為材料進行包裝的藝術,與其他材料相比,紙張隨手可得,又可以回收再利用,用它包裝出的物品不但精緻美觀,而且也體現了現代人一種健康環保的新理念。   所謂紙的包裝藝術,就是人們依靠豐富的想像和靈巧的雙手,以紙為原材料對物品進行包裝的藝術。
  • 臺灣著名紙藝大師攜手國際總部廣場,舉辦廣州首屆紙藝陳列展!
    這個周末,除了颱風「山竹」猛勢捲來的還有一股強烈的紙藝藝術風——臺灣著名紙藝大師,紙夢創始人
  • 以紙為馬 第三屆海峽兩岸紙藝產業博覽會在廈門「開跑」
    「本屆紙博會,我們將繼續秉持『以紙為馬』的理念,堅守『以紙為夢』的情懷,向著理想的藝術彼岸進發。」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廈門市當代紙藝文化館榮譽館長夏敏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希望並期待以海峽兩岸紙博會持續舉辦為契機,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傳承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實現兩岸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新的力量。
  • 紙的百變形態之紙藝花
    紙你說,只不過是紙。是的,它只不過是紙,它只不過是四大發明之一而已;你說,畢竟是紙,是的,它畢竟是紙,它畢竟只能換取你的溫飽而已;紙藝玫瑰麋鹿掛畫——花痴創意手工紙,它只是紙,你看到的是它最廉價無用的一面;
  • 千年水道躍然「紙」上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開展
    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本次展覽展出了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產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也表現了大運河文化在不同時代留下的審美細節。
  • 紙做媽祖 看臺灣「廟口小孩」的紙藝人生
    【解說】可活動的手腳,可拆卸的鞋帽……很難想像這樣一尊媽祖像是用報紙糊出來的,創作這些作品的臺灣紙藝師蔡承哲稱之為紙糊的藝術。  今年49歲的蔡承哲自稱為廟口小孩,出生在臺灣嘉義樸子市的他常常把當地的宮廟作為遊樂園,因此對神像也有了特殊的感情。
  • 古鎮裡的紙藝王國,遇見「紙」屬於自己的創意生活
    紙藝王國 周莊裡有一個號稱紙上王國的紙箱王,是一個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地方,特別適合帶孩子來玩哦~ 紙箱故事館出售富有創意的紙藝品,比如紙燈、風車、紙模型、還有文具用品;蜜蜂故事館出售蜂蜜製品,紙做的展示櫃呈蜂巢的形狀......
  • 純粹的紙,不純粹的紙藝
    紙,在初造之時,一般只追求達到書寫功能即可。直到剪紙與摺紙藝術的誕生,其功能則獲得升華,不再純粹是為了達到書寫功能。在造紙成了夕陽工業的今日,紙藝是否也會受到影響?在首爾大林美術館(Daelim Museum)的《紙藝展示》(Paper, Present)中,我們看到了紙與紙藝,純粹與不純粹之間的交流,找到成為一種獨特的體驗。
  • 臺紙藝家葉昌玉"紙"愛客家文創展 將現3D立體紙雕術
    華夏經緯網11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電影做成3D立體特效,已不是稀奇事,將一張平面照片,轉製成一幅3D立體紙雕畫,恐怕鮮少有人能辦到;近日在三峽區客家文化園區展出「紙」愛客家-葉昌玉文創紙藝個展中,作者葉昌玉巧妙透過雙手溫度,用精緻細膩紙浮雕法
  • 「以紙築夢」廈門再添文化新坐標 當代紙藝文化館開館
    作為國臺辦對臺交流重點項目——「2020年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意文化節」的重要配套活動,開館儀式當天吸引了兩岸近120位文化業者、超200名高校師生和來自兩岸的亞太青年學院聯盟、臺灣文化創意交流協會、臺灣摺紙協會、福建省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廈門市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廈門市青少年文化創意協會等近30家文化機構代表、近60位紙藝師及紙藝工作室代表出席了開館儀式。
  • 臺灣紙藝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獨特創意成亮點
    近日,臺灣紙箱王創意園區落戶福州三坊七巷,結合的水榭戲臺、古巷以及世界名景打造出的「紙藝世界」 為景區增添了新亮點,令許多遊客流連忘返。據介紹,「紙箱王」是臺灣知名的連鎖企業,在臺灣已有13個主題園區與門市。目前,已有3000多種創意產品,超過百項專利設計。坐落在三坊七巷內的「紙箱王」創意園區,是其在大陸的第二家家門店。
  • 臺灣紙藝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獨特創意成亮點
    近日,臺灣紙箱王創意園區落戶福州三坊七巷,結合的水榭戲臺、古巷以及世界名景打造出的「紙藝世界」 為景區增添了新亮點,令許多遊客流連忘返。   據介紹,「紙箱王」是臺灣知名的連鎖企業,在臺灣已有13個主題園區與門市。目前,已有3000多種創意產品,超過百項專利設計。坐落在三坊七巷內的「紙箱王」創意園區,是其在大陸的第二家家門店。
  • 臺商樂在「紙上周莊」過奇妙年
    原標題:(新春見聞)臺商樂在「紙上周莊」過奇妙年   中新社蘇州2月4日電 (黃瑩)小到憨態可掬手指長的動物,大到實物比例的紙屋拱橋……融合江南水鄉元素與臺灣紙藝的周莊紙箱王,打造了一個奇妙的「紙上周莊」。而心心念念這紙藝世界的臺商陳維林今年仍選擇在大陸周莊過年,這已是第七個年頭。
  • 將童心留在烏村的臺灣紙藝大師洪新富
    7月15日,烏村迎來了臺灣紙藝大師洪新富老師。圓溜溜的大眼睛裡流淌著清澈的目光,臉頰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燦爛笑容,保留著一顆童心。這是洪老師給大家的第一眼印象。因為興趣濃厚,所以專注力強,從最初的一張紙,5個簡單的步驟摺疊開始,不停研究越來越難的招式。
  • 奇美博物館《紙上奇蹟2》開展!展出8組藝術家的紙創作
    奇美博物館10月再次推出《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在眾人引頸期盼下盛大開展!展出逾200件作品,邀請海內外8組參展藝術家,包括美國立體書大師大衛.卡特、日本紙藝達人中村開己、臺灣紙藝界翹楚洪新富、改寫雕塑語彙的大陸藝術家李洪波、法國立體書人氣新銳阿努克&路易斯、德國紙藝工程師彼得.達門、丹麥塗鴉鬼才「記住我的名字」、臺灣潛力新秀「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
  • 創意手工紙藝作品教程,5分鐘教您學會製作皺紋紙黃金麥穗
    創意手工紙藝作品教程,只需5分鐘教您學會製作皺紋紙黃金麥穗。最近有網友反饋,大眼文章中提到的皺紋紙紙藝作品用到的紙其實叫褶皺紙,首先謝謝這位網友的關注和提醒,其實皺紋紙是一類紙的統稱,可分為生活用、包裝用、裝飾用皺紙三類。
  • 從「紙」開始,我要與眾不同。《臻功夫》之紙藝博物館
    紙,是文明的傳承載體。文明文字需要有載體記錄下來,在載體的選擇上古人做了諸多探索,最後得到的最優解是「紙」,很難想像為了記錄一個人高達百萬字的研究成果,把一個城邦的羊全部殺掉也無法滿足,即便是刻到竹子木頭上,集體創作的《呂氏春秋》也才湊了二十幾萬字。所以紙的出現,才讓文字的表述變得豐富起來,並且變得易於留存和分發,自從有了紙之後,文明的丟失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