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塊土地,總是魂牽夢繞著許多人的情懷,這就是故鄉。每一個人的故鄉,都曾是無限的美好。我們誕生在綏寧這片土地上,我們暢飲過這裡明淨的山泉,我們赤腳踩過山坡上帶著露珠的草地,故鄉的山水大地、一草一木、風土人情和今昔變化,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些遠離我們而去的老屋、老街、古村、古橋,似乎還殘留著我們當年的體溫。應廣大網友的呼聲,【綏寧在線】微信公眾號將推出綏寧縣各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特色美食及歷史文化系列圖文,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見和建議,請與我們聯繫。微信:17773979123 郵箱:2363022566@qq.com 同時歡迎大家投稿。
茶泡:茶泡是茶子(果實)的變異體。色白,有的微紅,看起來肉呼呼的,形狀像不規則的桃子,果實外部光滑發亮,中空,果內側為纖維狀,有花柱連接果實根部和頂部,可以食之,果肉特別厚,味甜,鬆脆,很爽口。
冷飯糰 :黑老虎,別名:冷飯糰 、臭飯糰、糯飯糰、酒飯糰、過山龍藤、大鑽、萬丈紅、透地連珠、紫根藤、外紅消、紅過山、鑽骨風、大葉南五味,拉丁文名:Kadsuracoccinea.,是木蘭科、南五味子屬 藤本,全株無毛。黑老虎的葉革質,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其根部,可用以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經採集後將其切片,曬乾入藥。木質常綠藤本野生水果植物。它果形奇特,營養與藥用價值高,具有食用、觀賞、美化、綠化及藥用於一體,根藥用,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治胃病,風溼骨痛,跌打瘀痛,並為婦科常用藥。果成熟後味甜,可食。雞爪梨:學名枳椇,又叫拐椒、拐棗、林琴、萬字梨、萬壽果、萬韋果、金鉤子、雞距子、木蜜、梨棗、結肉子、枸等,屬薔薇科,枳屬木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0米多;嫩枝、幼葉背面、葉柄和花序軸初有短柔毛,後脫落。
山葡萄: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無毛,嫩枝疏被蛛絲狀絨毛。葉闊卵圓形,長6-24釐米,寬5-21釐米;葉柄長4-14釐米,初時被蛛絲狀絨毛,以後脫落無毛;託葉膜質,褐色;花梗長2-6毫米,無毛;花蕾倒卵圓形;萼碟形;花瓣呈帽狀粘合脫落;雄蕊5,花絲絲狀,花葯黃色,卵橢圓形;花盤發達,5裂,高;雌蕊1,子房錐形,花柱明顯,基部略粗,柱頭微擴大。種子倒卵圓形,頂端微凹,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橢圓形,兩側窪穴狹窄呈條形,向上達種子中部或近頂端。花期5-6月,果期7-9月。果可鮮食和釀酒。
羊奶果:為胡頹子科植物蜜花胡頹子。的成熟果實。多年生常綠攀援灌木,成熟果實鮮紅色至紫紅色,鮮果生食,可食部佔91 %,甜酸,適度可口,水分充足,顏色鮮豔,可做果汁、罐頭、蜜餞。 羊奶果一般用於水果食,有兩個品種,一個味甜些,另一個果型小一點,小果型的現在山上還有野生的。羊奶果酸甜味,一般吃法除生吃外,放上鹽巴、辣椒醃吃。如用糖製成果丹,就好吃了。羊奶果現已有人栽培的,過去大部分是野生的。羊奶果栽培可撒籽或扦插,比較容易種植。
商陸:商陸科、商陸屬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根肥厚,肉質,圓錐形。葉卵圓形,全緣。夏秋開花,花白色,總狀花序。心皮八個,離生。漿果扁球形,紫黑色。果序直立。藥用商陸的乾燥根。秋季至次春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切成塊或片,曬乾或陰乾。根入藥,以白色肥大者為佳,紅根有劇毒,僅供外用。通二便,逐水、散結,治水腫、脹滿、腳氣、喉痺,外敷治癰腫瘡毒。也可作獸藥及農藥。果實含鞣質,可提制栲膠。嫩莖葉可供蔬食。
牛卵坨:是木通科的一種藤本野果,學名鈍藥野木瓜。由於它的果實形似牛的生殖器,在湖南和江西等地叫做「牛卵坨」或"九月黃"福建地區也叫做「嗱藤包」(音譯)。牛卵坨的俗名有麻藤果子、牛卵坨、牛腰子果、麻藤包、黃臘瓜、黃狗腎、哪瓜、拿子、短藥野木瓜、香蜜果、野香蕉、青蕉蜜瓜等。牛卵坨無法人工種植,它對生長環境很苛刻。
刺泡子:是果蔬中的一種,刺泡子又名刺莓,別名刺莓果,屬薔薇科,落葉棘類植物。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山區多見,一般生長山腳或叢林稀疏的地方,屬向光性植物。鼠麴草:又名鼠麴草、佛耳草、鼠耳草、田艾、清明菜、水牛花和菠菠草,菊科鼠麴草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基部發出的枝下部斜升,葉無柄,匙狀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互生,頭狀花序較多或較少數,在枝頂密集成傘房花序,花黃色至淡黃色,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狀圓柱形,有乳頭狀突起,花期1-4月,8-11月。鼠麴草是溫性中生牧草,喜溼潤較肥沃的土地。常生於低海拔幹地或溼潤草地上。鼠麴草莖葉入藥,為鎮咳、祛痰、治氣喘和支氣管炎以及非傳染性潰瘍、創傷之尋常用藥,內服還有降血壓療效。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根系極發達。多生於荒蕪之地及道路旁。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也有分布。根系極發達,稈葉強韌,全株可作飼料,又為優良保土植物。全草煎水服,可防治乙型腦炎。
馬唐草:是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科,馬唐屬一年生。稈直立或下部傾斜,膝曲上升,無毛或節生柔毛。葉鞘短於節間,無毛或散生疣基柔毛;葉片線狀披針形,基部圓形,邊緣較厚,微粗糙,具柔毛或無毛。
狗尾巴草:狗尾巴草,別名狗尾草,屬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釐米,基部徑達3-7毫米。葉鞘鬆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邊緣具較長的密綿毛狀纖毛;有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的作用。生於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
鬼針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鈍四稜形。莖下部葉較小,很少為具小葉的羽狀複葉,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頭狀花序直徑8-9毫米。總苞基部被短柔毛,條狀匙形,上部稍寬。無舌狀花,盤花筒狀,冠簷5齒裂。瘦果黑色,條形,略扁,具稜,上部具稀疏瘤狀突起及剛毛,頂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生於村旁、路邊及荒地中。為中國民間常用草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胃腸炎、風溼關節疼痛、瘧疾,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跌打腫痛。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樓、雲母草、森蒂,為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夏季開花。其乾燥地上部分為常用中藥,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生於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長茂盛花未全開時採摘, 味辛苦、涼,活血、祛淤、調經、消水,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益母草有利尿消腫、收縮子宮作用的作用,是歷代醫家用來治療婦科病的要藥。益母草可全草入藥,有效成分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鹼、水蘇鹼、益母草定、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鹼及苯甲酸、氯化鉀等。益母草製劑有興奮動物子宮的作用,與腦垂體後葉素相似,益母草浸膏及煎劑對子宮有強而持久的興奮作用,不但能增強其收縮力,同時能提高其緊張度和收縮率。
蛇莓:別名:蛇泡草、龍吐珠、三爪風、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雞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蠶莓等。薔薇科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莖長。多野生於山坡、草地上、路旁、溝邊或田埂雜草中;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傷,敷治疔瘡等;並用於殺滅蠅蛆。
小蓬草:嫩莖、葉可作豬飼料。全草入藥消炎止血、祛風溼,治血尿、水腫、肝炎、膽囊炎、小兒頭瘡等症。北美用作治痢疾、腹瀉、創傷及驅蠕蟲;中歐常用鮮植株作止血藥。牽牛花:別名喇叭花,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纏繞草本。葉寬卵形或近圖形,基部圓,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側裂片枚短,三角形。花腋生,單一或通常2朵著生於花序梗頂,花冠漏鬥狀,藍紫色或紫紅色,花冠管色淡。開花期為夏、秋季。牽牛花繞籬縈架,一朵朵喇叭似的花點綴於綠葉叢中,別有一番情趣。
腎蕨:又稱蜈蚣草。根莖直立,被鱗片。匍匐莖的短枝上易生出塊莖。葉叢生,1回羽狀複葉,長60釐米,寬1~7釐米,斜上伸,淺綠色;小羽片長3釐米,緣具尖齒,幹後脫落。水芹菜:中藥。分布於廣東、四川、雲南、河北等地。一般在春、夏季採收,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水芹菜主要功效:具有清熱透疹,平肝安神之功效。用於麻疹初期,肝陽上亢,失眠多夢。天麻:中藥材名。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的根莖。冬、春兩季採挖,冬採者名冬麻,質量優良;春採者名春麻,質量不如冬麻好。挖出後,除去地上莖及鬚根,洗淨泥土,用清水泡,及時擦去粗皮,隨即放入清水或白礬水浸泡,再水煮或蒸透,至中心無白點時為度,取出晾乾,曬乾或烘乾。功能主治為: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
七葉一枝花:蒴果紫色,直徑1.5-2.5cm,3-6瓣裂開。種子多數,具鮮紅色多漿汁的外種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七葉一枝花生於山坡林下及灌叢陰溼處。生於海拔1,800-3,200m的林下。 喜溫,喜溼、喜蔭蔽,但也抗寒、耐旱,懼怕霜凍和陽光。年均氣溫13-18℃,有機質、腐殖質含量較高的砂土和壤土種植,尤以河邊、箐邊和背蔭山種植為宜。
杉樹:屬松科,常綠喬木,生長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山區寒帶上。高可達30米,胸徑3米,樹幹端直,樹形整齊。杉木的品種較多,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嫩枝新葉均為黃綠色、有光澤的油杉,又名黃杉、鐵杉;另一類是枝葉藍綠色、無光澤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還有一類是葉片薄而柔軟,枝條下垂的線杉,又名柔葉杉。被稱為「萬能之木」。
鐵杉:是一種常綠喬木,通常樹高25~30米,胸徑40~80釐米。樹皮片狀剝落,褐灰色,大枝平展,枝梢下垂。樹冠塔形,直立高大,樹幹下部之大枝通常不脫落。側枝展開,線型的葉在枝上螺旋狀排列,基部扭轉排成二列,條形,先端純圓,有凹缺,全緣。葉面綠色有光,葉背淡綠,有2條氣孔帶。鐵杉於每年的4~5月開花,10月間球果成熟。鐵杉為耐陰樹種,幼樹畏懼強烈日照,成年樹可在林緣生長。它根系發達,能夠抗風、抗雪壓,壽命長,但生長較慢。
楠竹:在中國300多種木本竹類植物引屬中,楠竹是生長最快,材質最好,用途最多,經濟價值最大,種植面積最大的竹種,楠竹生長快,適應性強,恢復一棵60英尺高的樹木需要60年的時間,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只需59天即可再生,楠竹大面積的種植推廣能防止水土流失,調節局部小氣候,淨化空氣,美化環境,並且成林時間較木材而言大為縮短。
漆樹:屬漆樹科,落葉喬木,高達20米,有乳汁。中國漆樹分布廣泛,大體在北緯25°~42°,東經95°~125°之間的山區。漆樹是中國重要的特用經濟林。漆樹可取蠟,籽可榨油,木材堅實,生長迅速,為天然塗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在樹的汁液。
金錢柳:是青錢柳別名,每當陽春三月,開出綠色的花兒,花單性,有趣的是雌雄同株。更有趣的是果莢成扁圓形帶盤狀翅,乍看似花瓣,瓣瓣疊加,仰望樹上極似一串串古銅錢垂掛。近年發現的新優珍稀樹種和具有強大的醫療作用。主要用來製造茶葉泡茶當茶飲。
石櫟:又名柯、紅椆、椆木、櫪木等,屬山毛櫸目,殼鬥科喬木,全世界有300種,除1種產於北美西部外,其餘均產於亞洲,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約北緯30°~南緯10°的地區。中國有110餘種。心材紅褐色,堅硬耐腐,是優良的建築、家具、車船、農具等用材,同時燃燒時火力強,是很好的薪炭材。
佛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丈餘,莖葉基有長約6釐米的硬銳刺,新枝三稜形。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花多在葉腋間生出,常數朵成束,其中雄花較多,部分為兩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帶紫暈,春分至清明第一次開花,常多雄花,結的果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後,9-10月成熟,果大供藥用,皮鮮黃色,皺而有光澤,頂端分歧,常張開如手指狀,故名佛手,肉白,無種子。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佛手柑被大量製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
毛慄子:又稱板慄、毛慄、鳳慄、慄果等,是殼鬥科慄屬的植物,生長於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於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綏寧一帶都盛產毛慄子.個大、肉厚、味甜,是慄中上品。毛慄子營養豐富,有健脾補肝的功效。
洋荷:別名野薑、茗荷、陽霍,為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南部,栽培歷史悠久,大多為房前屋後零星種植。洋荷可菜食和藥用,洋荷的營養價值較高,每100g嫩芽、花軸中含蛋白質12.4g,脂肪2.2g,纖維28.1g,維生素C和維生素A共95.85g。地下莖風味似姜,根還可以入藥。經常食用,具有強身健體,防病祛病之功效。採食嫩芽、嫩莖和花穗,可涼拌或炒食.
馬尾松: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45米,胸徑1.5米;樹皮紅褐色,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寬塔形或傘形,枝條每年生長一輪(廣東兩輪),冬芽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針葉,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葉鞘宿存。主要供建築、枕木、礦柱、制板、包裝箱、家具及木纖維工業(人造絲漿及造紙)原料等用。樹幹可割取松脂,為醫藥、化工原料。根部樹脂含量豐富;樹幹及根部可培養茯苓、蕈類,供中藥及食用,樹皮可提取栲膠。
石蒜:鱗莖近球形,直徑1-3釐米。秋季出葉,葉狹帶狀,長約15釐米,寬約0.5釐米,頂端鈍,深綠色,中間有粉綠色帶。花莖高約30釐米;總苞片2枚,披針形,長約35釐米,寬約05釐米;傘形花序有花4-7朵,花鮮紅色;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長約3釐米,寬約05釐米,強度皺縮和反卷,花被簡綠色,長約05釐米;雄蕊顯著伸出於花被外,比花被長1倍左右。花期8-9月,果期10月。野生於陰溼山坡和溪溝邊。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矮麥冬:常綠多年生草本,一種蒿類,植株生長慢。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條件。需半陰到陰生環境。抗旱,在氣候比較乾燥的北方地區也可種植。耐低溫,南到廣州,北到石家莊,北京也可以適應。水分要求低到中等。生性強健,成活率較高,對土壤的適宜性極強,不需要特殊的管理。
以上都是家鄉常見的部分植物,老鄉們,大家理解它們嗎?時間有限,編寫的粗糙,以供娛樂。
以上內容由賀劍整理
賀劍,苗族,綏寧縣水口鄉羅沙村高坡組,大專文憑,2003年畢業於邵陽學院,一直從事園林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