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桂林,大家肯定會想到大名鼎鼎的桂林山水。不過,隨著宋城在桂林落地生根,桂林千古情同樣成了一塊響噹噹的招牌,讓人魂牽夢縈。
千古情向來是宋城演藝的核心,緊扣地域文化,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真正做到了千城千面。而桂林千古情濃縮了桂林萬年的歷史與民俗,堪稱桂林文化的靈魂,一共分為《遠古的呼喚》、《大地飛歌》、《米粉傳情》、《靖江王府》、《劉三姐》五個篇章,再現了一段三生三世的桂林絕戀。
熟悉千古情的朋友,對「給我一天,還你千年」這句話肯定耳熟能詳。的確,景區以歷史為模板,文化為載體,通過先進的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和舞臺機械,300位演員360度全景演出,演繹著八桂大地的千古傳奇,令人嘆為觀止。
桂林不單單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更是具有萬年歷史的人類智慧聖地,可上溯到距今1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在序章《遠古的呼喚》中,桂林千古情便再現了這一段輝煌的歷史,瞬間讓所有觀眾穿過歷史的煙雲,聆聽來自遠古的呼喚。
桂林除了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亦是值得稱道,壯、回、苗、瑤、侗等28個少數民族濟濟一堂,和睦相處,流傳著許多優美的舞蹈和動聽的歌謠。每年的三月三,便是廣西最為隆重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人們聚在一塊,用歌聲和舞蹈來傳達對於愛情以及生活的美好嚮往。
第一場《大地飛歌》,便是對這一切的生動寫照。
說到桂林米粉,大家可能認為只是一道風味小吃而已,卻想不到,它竟然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滅六國,為了開拓嶺南,命屠睢率兵50萬大軍南徵百越,但由於嶺南瘴氣橫行,糧草轉運困難,以致秦軍遭受重創。
為了扭轉局勢,必須儘快打通連接湘江和灕江的運糧通道,秦始皇遂命令眾將士開鑿靈渠。大將軍臨危受命,風雨兼程,最後以身殉國。秦英千裡尋夫,得知此事後,自然是傷心欲絕,但為了丈夫未竟的事業,毅然決然地留在了靈渠,用米磨麵做成了米粉,使得秦軍士氣大振,靈渠得以築成,隨後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第二場《米粉傳情》,將桂林米粉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引人遐思。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閱盡王府知桂林。」
公元1370年,朱元璋為了鞏固明王朝的統治,封其重孫朱守謙為靖江王。朱守謙在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年才完工。
這一天,靖江王城落成,各友好鄰邦紛紛前來祝賀,一派近悅遠來,萬方輻輳的氣象。
第三場《靖江王府》,重現了靖江王城昔日的繁華。
來到廣西,必定會聽到劉三姐這個名字,雖說是傳說中的壯族人物,卻受到了所有人的愛戴。甚至於,每年的三月三,都是用來紀念她。
毫不誇張地說,劉三姐早已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一種精神象徵,深深地融入了這片土地。
如今,無數遊客來到這裡,參加盛大的歌圩節,試圖尋找心目中的劉三姐。但劉三姐真的存在嗎?其實,只要心中有情,我們都有可能是劉三姐,延續不朽的傳奇。
第四場《劉三姐》,堪稱點睛之筆,為整場演出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用一天的時間,穿梭千年,攬盡風月傳奇,將千山萬水藏進夢裡,恰似情深無痕,擁星光入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