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的九架孤山的歷史,獨山,遮山,紫山,蒲山……你可知道?

2021-02-22 鎮平百事通

處處有史跡的山----紫山

紫山位於南陽市北15公裡,處臥龍區謝莊鄉、蒲山鎮、石橋鎮交匯之地。整個山體南北延伸,跨越面積25平方公裡,此山由玉皇頂等13座大小山頭組成。主峰玉皇頂,海拔325.9米,因山體秀麗,石呈紫色,且盛產中藥材紫柴胡,人稱紫山,古時也稱紫靈山。紫山自然風光優美,四面山勢巍峨、溝壑幽深、懸崖峭壁、怪石林立、風景宜人。紫靈峰與翔風崗兩峰相持的峽谷之間,層峰疊翠,雲遮霧繞。流經南陽市區的梅溪河發源於此。明清時的梅溪河兩岸紅梅似火,小橋橫架,河中波光瀲灩,舟楫穿梭往來。現在沒有了如霞的梅花列岸,舟楫往來,但那如許清流的梅溪河從紫山一路波笑浪歡奔向南陽市區。山下,人工築成的麒麟湖翠柳擁岸,泱泱湖水,照如鏡,綠如蘭,為紫山平添了不少靈氣。

紫山的名勝古蹟頗多,漢光武帝劉秀曾落腳此山避難,現留有劉秀床(是渾然天成的巨石床)、劉秀鍋臺、劉秀腳印。有三國蜀帝劉備高參龐統(字土元、號風雛)曾於此山隱居。龐統故居「風雛臺」其實是一座山峰,山頂原有建築頗具規模,前殿、大殿、山門、廊房,並有風雛祠,祠中石碑林立,晨鐘暮鼓,煙火嫋娜,古建築現在留有石井和殘垣斷壁的寨牆和風雛祠,其它已蕩然無存。三月三廟會卻留傳至今,香客依然川流不息,懷念著當年龐統與諸葛亮志同道合,分別隱居在紫山和臥龍崗,縱論天下大事的歷史故事。紫山的南山坡,據《嘉靖南陽府志》載,朱元璋坐天下後,二十三子朱檉封到南陽做世襲藩王,藩王看上紫山的風水,選為陵地。建有王陵12處,埋葬著明唐定王、靖王、唐世子並憲、莊、成、敬、順、端、裕諸王。有建造奇特的「朱王橋」、「白龍宮」等。可惜李自成起義攻南陽,佔紫山,先扒王墳,後毀祭祠的廟宇,使王陵成了一座廢墟。現在紫山仍有很多美麗傳說的地名,如「好漢坡」、「祖師廟」、「石頭寨」、「娘娘石」、「擂鼓石」、「紅豔潭」、「白馬寺」、「走馬崗」、「林馬坡」、「報恩莊」等。相傳黃巾軍曾擇紫山而居守,李自成盤踞紫山攻南陽;陳庚部隊為解放南陽激戰紫山等。縱觀古今,紫山處處有史跡,蘊藏著諸多古文化和神奇的傳說。

被詩仙李白歌頌的山----豐山

豐山在南陽市偏東北方向15公裡處,屬臥龍區蒲山鎮,又與蒲山相峙,東臨白河之濱。九架孤山之中,豐山最低,海拔225米,面積最小,不足1平方公裡,但名氣絲毫不遜於其它孤山。豐山名勝古蹟由來已久,《呂氏春秋》有記載,張衡的《南都賦》也提到豐山,《山海經》與《水經注》更有描述。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五次遊南陽,多次登豐山暢遊,並留下膾炙人口的優美詩篇《遊清冷泉》:「惜彼落日暮,愛此寒泉清。西輝逐流水,蕩漾遊子情。空歌望明月,曲盡長松聲」。金代大詩人元好問也多次登臨豐山,他在《豐山懷古》詩中,寫道「豐山一何高,古木蒼煙重。開門望吳楚,鳥去天無窮」。這兩位大詩人的詩句中對豐山孤秀寄寓了深切的感情,今天讀起來仍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豐山腳下是白河,上世紀五十年代前的白河百艇接檣,桅杆林立,從南陽市  劃小舟直到山腳。清流繞山,平波疊翠,河中千帆爭渡,沙鷗翔集,山上綠瓦紅牆,怪石林立,天然的山景水色,恬靜宜人,清悠雅致。山上有泉,山下有潭,潭是白河水迴旋處形成的,深不見底。山的東麓攀崖石窟兩個,分別寫有「清冷泉」、「清冷淵」,字體五尺見方,書寫流暢,筆力蒼勁。清冷泉石窟上邊,原有很多摩崖石刻,多為歷代文人騷客題詞。每個窟內都供有石佛造像,窟處有石碑數座。豐山南麓有一千年古柏,虯枝龍鍾,挺拔魁梧,鐵骨錚錚,狀如爬山之龜,故世人稱之為龜柏。《南陽縣誌》記載,南陽八景有「豐山霜鍾」,即山內有一個九耳鍾,每年秋紅霜降期間,整個豐山嗡嗡作響,霜鍾自鳴。《山海經》注「豐山有鍾九耳,霜降則鳴」。唐代,宮廷以豐山霜鍾為題試士命賦,如《文苑英華》載有喬覃《霜鍾賦》一篇。其實霜鍾自鳴的謎底,在上世紀蒲山人開山炸石時已揭開。原來豐山外實內空,形成一個巨大的自然溶洞,長有八十米,自然形成四個大廳,洞內到處可見石筍、石鐘乳,或立或伏,千奇百怪。東北面有牛眼洞數個,後秋,東北風乍起,風吹山洞,洞內迎風共振,如人吹笛,發出轟鳴之聲。可惜這一自然奇觀,謎底揭開了,山也被毀了。

豐山美妙的傳說很多,其一,據《山海經》註:「古有北人無擇,清身潔己,疾世人濁,自投清冷之淵」。說的是上古時期,帝王選接班人不是世襲制,而是選賢接任。舜帝時選「北人無擇」為賢人,做掌管天下的領袖,可「北人無擇」認為還有更賢的人,不願承擔這一重任,就投清冷之淵而亡。其二,科聖張衡在南陽賦中寫道「耕父楊光於清冷之淵,遊女弄珠於漢皋之曲」,這也是一個神話傳說。據李善《文選》註:「耕父者,旱魃也」,即耕父楊光是個旱鬼。《山海經》註:「豐山,神耕父處之,常遊清冷之淵,出入有光」。古時人認為天下遭旱災是旱鬼在作怪。旱鬼耕父楊光住在豐山下深潭中,一旦出來,就有光放射,赤地千裡,五穀不收,為害百姓。人們求雨常跪拜在豐山的潭邊,後耕父楊光被上蒼囚禁在豐山深潭之中不讓他出來禍害百姓。

可惜豐山豐厚的文化、自然奇觀均毀在當地人挖山鑿石求一時之利上。昔日的廟宇戲樓,麒麟石獸,山泉石刻,古樹名木早已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是山坑痕跡,豐山在現代文明中消失了。

蘊藏南陽翡翠的山----獨山

獨山又名預山、序山,在臥龍區七裡園鄉境內。獨山是離南陽市區最近的孤山,城市的擴張已瀕臨山下。九架孤山獨山最高,海拔367.9米,是南陽市區的制高點,西北至東南走向跨越2.3平方公裡。獨山世界聞名,是因為隱藏在山體中的獨山玉。

中國四大名玉:和田玉、岫玉、雲南玉(實為緬甸玉)、南陽獨山玉。獨山玉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南陽翡翠」。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等30餘種色彩類型,在中國玉資源中一枝獨秀。獨山玉歷史悠久,1956年獨山附近的黃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玉鏟,安陽殷墟婦好墓中發現的獨山玉器,都證明了5000年前的人們已認識和使用獨山玉。建國以來南陽各地考古發掘中找到近千件獨山玉製品,證明了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亦曾有過獨山玉的輝煌。《漢書》記載:獨山腳下的沙崗店,當時是聞名全國的玉街寺,一街兩行,作坊林立,琢玉之聲不絕於耳。元代的「瀆山大玉海」由獨山玉製成。歷史記載數百名工匠夜以繼日精雕細刻了五年,玉料通體墨綠,周身浮雕是波濤洶湧的大海和眾多出沒於驚濤駭浪之中的海獸,以至被皇宮收藏。元代皇帝用此器盛酒,犒賞三軍。乾隆皇帝先後四次傳旨修琢,放到北海公園團城安家至今。清代南陽玉雕作坊有七八十家,而今的南陽玉雕街、玉雕城、玉雕大市場比比皆是,玉雕產業更是在全國有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顯赫。說起來似乎也讓人難以置信,全國做玉器生意的人近一半是南陽人,玉器的擺件、掛件50%以上是產自南陽。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河南省人民政府送的賀禮,就是一尊雕著九條形態各異的盤龍環繞著日晷的「九龍晷」,是用一塊完整的重500公斤的獨山玉雕刻而成的。

獨山玉出名,文化古蹟也很多,山上昔有「三賢祠」,內奉兩漢太守召信臣杜詩、及晉鎮南將軍杜預。敬奉的是對南陽貢獻最大的兩位父母官員,人稱召父杜母。山下名人墓葬很多,最早的記載,有黃權墓、龐林(即三國名士龐統之弟)墓等。豫山書院座落於獨山南側,明成化八年(1472年),知府段堅修建,有田二十頃,明唐藩王宗室子弟受業於此,南京戶部尚書王鴻儒曾在此修業,後來李自成起義軍攻打南陽被毀。

今日的獨山滿山翠綠,是南陽市區的後花園。獨山因人們愛護它、保護它、綠化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達到了平衡,每年成千上萬的市民進山植樹,蓊鬱的綠樹灌木遮蔽著山體,一行行的獨山茶樹和名貴花木包圍在獨山腳下,景色天成,姿態萬千,是名副其實的南陽植物園,天然「氧吧」。投資上百萬元改造的廢舊礦洞,修成了獨有特色的巧勝天然的「玉華洞」。洞深千米,洞內峭壁環立,巉巖崢嶸,曲折蜿蜒,迭宕幽邃,依山就勢,陡壁峭巖,多層洞穴重疊交錯,並塑有八仙、地神、觀音大士、道教聖祖等神話傳說人物,洞內展現了一派神活世界的勝景。南坡新修有祖師廟,紅牆綠瓦掩淹在翠竹松柏之中,香客絡繹不絕。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廟會,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2008年,南陽市政府在獨山半山腰,修建了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這在河南省是第一家,全國也僅有28家。佔地6000平方米的公園廣場,玉文化牆的浮雕介紹著玉的美麗傳說,展示著玉器製作的全過程。16米高的主碑體鑲嵌著玉壁,雕有龍鳳圖案,廣場豐厚的玉文化氛圍令人流連忘返。

救過皇帝的山----遮山

遮山位於南陽市20公裡的正西方向,是九架孤山唯一屬鎮平縣的管轄,現屬鎮平縣遮山鄉。曾名岱山、柘山、赭山。西北東南走向,長8公裡,寬5公裡,跨越面積40平方公裡,九架孤山中面積最大的山。主峰海拔360.5米。山體巖石系震旦紀大理巖。

遮山的名字來源於傳奇故事。《嘉靖南陽府志校注》上說:「相傳光武被莽兵所逐之此,阻兵不得進,逐得遁去,固得名」。說的是劉秀當年在南陽求賢訪才,積蓄力量,起兵討伐王莽。白河灘一仗初戰不利,率兵向西逃奔。王莽帶兵在後緊緊追趕,劉秀逃到西邊的荒山內,王莽大軍也追到荒山中四處搜尋,劉秀沿山溝奔向西北的伏牛山深處躲過追討。大山遮掩了劉秀的行動,也遮擋了王莽的進攻,就這樣,劉秀稱帝後荒山也有新名字「遮山」。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遮山頂部有廟,叫「先亡廟」,也叫山神廟。廟內立有石碑,記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劉秀當年被王莽所追,逃到遮山內,一日走的又渴又餓,人困馬乏,這時,山腳下走上來一位老婆婆,手提一隻小瓦罐,是給半山腳刨地的老伴送飯。劉秀拖著睏乏的身子,向老婆婆深施一禮討飯吃。老婆婆看到劉秀挺可憐,就答應了。劉秀兩手捧起飯罐,一口氣把一罐麥仁湯喝完,和老婆婆一起走到老頭那裡,下跪拜謝,又掏出一錠銀子送給兩位老人,老兩口堅持不要。追兵又到,劉秀只好轉身向草木茂密的山溝奔去。後來,劉秀洛陽稱帝,派大臣到此山訪查二位老人,要厚賞封官,得知老兩口早已下世。為報答他們贈飯的恩惠,劉秀下旨封二位老人為山神,修廟祭祀。因為劉秀未能在他們活著時候報答他們,就把這座廟命名為「先亡廟」。

遮山上世紀六十年代,第二石油機械廠建於山中,並建有22萬伏大型變電站一座。312國道在山北,滬陝高速在山南,嶺南高速在山東。昔日的荒山,如今道路縱橫,車流如梭,隨著南陽市區的西移,鎮平縣城的東擴,遮山將遮擋不著兩個城市的相聯。

每每倘佯在九架孤山,都能觸摸到古老南陽最早的一圈年輪,都能撿拾到宛地先人們活動的片斷。山留有南陽不同歷史時期的印痕,山上的每一顆石礫都能發出歷史的聲息。九架孤山延續著南陽的歷史文脈,提升著歷史文化名城南陽的品位,更是南陽市區的後花園。九架孤山秀南陽,用它那樸素俊秀的山野之美,為市民提供了恬淡超逸的去處,如九顆寶石,點綴著中國優秀園林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的南陽桂冠,把南陽市這座盆地的寶珠妝扮得更加妖嬈。

即將消失的山----蒲山

蒲山位於南陽市區北十五公裡處,屬臥龍區蒲山鎮。東西延伸,蜿蜒數裡,跨越面積15平方公裡。主峰海拔319.6米,因形似臥牛,又俗稱牛山。晉代以前,蒲山叫「狐山」。可能此山多產狐狸而得名。晉代夏候湛給張衡撰寫的碑文「行次西鄂盼狐山而頌英缺,歷茲邑而懷夫子」。可見晉時稱狐山。現代叫蒲山可能時代變遷,音串所致。

蒲山整個山體屬地臺型淺海相石灰巖礦床,巖石是優質的燒制水泥、石灰及各種石材的建築原料。正是這些優質的石材毀了這座山。解放以後,水泥廠、石灰廠、石料廠、電石廠、磷肥廠等企業建有250餘家,僅大型水泥廠就有七家。30年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鐵路、公路修建等,使水泥、石灰等建築材料供不應求。城市高樓拔地而起,而蒲山卻日漸削低,甚至部分被夷為平地。「愚公移山」在蒲山得到了踐蹃,以後蒲山「橫絕南北、南陽屏障的風姿」因山被挖平將永遠消亡,只會留在人們的記憶裡了。

(南陽蒲山青石,獅子鬥寶。清代)

蒲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蒲山南麓蘊藏白色大理石,素有漢白玉之稱,潔白無瑕,細膩少紋。歷史上,蒲山腳下的村民早已用山石琢磨玉鐲,廣銷各地。南陽漢畫館藏的漢畫石和南陽各地發現的古代碑碣、浮雕也多產於蒲山。現代石刻藝人、石材加工更是遍布蒲山四周。蒲山北麓,泗水河畔,「萬祀千齡,令人敬仰」的科聖張衡長眠在這裡。肅穆靜謐的張衡陵園,從古至今,萬人憑弔。蒲山山頂昔有漢高祖廟,紀念劉邦屯兵駐紮於此山。山腳下有明唐藩王成王墓,這些古蹟也隨山一塊兒消失了。

書寫三國歷史的山----隱山

九架孤山最東的山是隱山,離南陽市區20公裡,屬宛城區新店鄉。西北—東南走向,跨越面積3平方公裡,海拔250米。隱山的名字是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大將夏候淳在此決戰,劉備火燒隱山北邊的博望後,佯裝兵敗逃遁而隱兵設伏在山後,從此人稱「隱山」。

隱山名字來源三國,而在隱山附近發生的很多故事,都有著厚重的三國文化。山頂原有「昭烈帝廟」一座,傳說劉備在博望之役登山觀察指揮的地方,後人為紀念劉備的仁人功德,修廟祭祀。可惜此古蹟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山的西邊有一個夏餉鋪村,名字由來出自三國故事,夏是當年曹操的大將夏候淳,餉是指糧餉。傳說是當年曹操佔宛城,夏候淳將軍隊的糧餉存放在此。就是這個夏餉鋪村,還是劉備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老將的故裡,村旁至今仍留有演武廳、飲馬池、灌花井等遺蹟,另立有「季漢後將軍剛候黃忠故裡」石碑一通。山東有個村莊叫大蘇莊,是三國時候劉備送徐庶到許昌,走馬薦諸葛的地方。山北有個梅林鋪村,則是三國時期曹操徵宛城時,道上短水,將士們長途跋涉、口渴難耐,找不到飲水,軍心渙散。曹操心生一計,用馬鞭指著前方一個地方大呼「喂,前邊有個梅林,梅子又酸又甜!」眾將士聽到酸梅,不由口流涎水,乾渴消去,士氣大振,隊伍又加快了行軍速度,火速向宛城進發。從此,曹操所指的地方建村就叫「梅林鋪」。成語故事「望梅止渴」,流傳至今。山下還有大軍帳、小軍帳的自然村名,可能皆源於三國曹操 或劉備軍隊駐紮的地方。

隱山當年,曹操、劉備故事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中,如今,人們開發山體蘊藏的鋁礦物藍晶石,為冶金、玻陶、宇航等工業提供重要礦物原料。

獨峰聳立的山----塔子山

塔子山位於南陽市西北15公裡處,古時稱精山。屬臥龍區謝莊鄉。跨越面積1平方公裡。山體為花崗巖風化石。海拔277米。獨峰聳立,拔地聳天,山貌如黑塔,又加之山頂有浮圖(佛塔),人們又稱此山為塔直山。《南陽縣誌》載,塔建於「宋元符三年」。史書還記載東漢未年,黃巾起義,此山為義軍根據地。當地統治者西候軍隊圍剿黃巾軍,激戰數日,義軍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上世紀六十年代,山上建有微波通訊大樓、無線載坡裝置,直徑丈許的碟形接收天線,摩雲捧日,為現代信息社會提供服務。

峰秀石奇的山----磨山

磨山位於南陽市區10公裡的西北方向,屬臥龍區的王村鄉和謝莊鄉。東北西南走向,長約2公裡,寬約1.5公裡,跨越面積3平方公裡。主峰海拔365.6米,九架孤山中,高度居第二,僅比獨山低2米。花崗巖山體,石青質堅,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人們吃麵粉全靠石磨,磨山石是製作石磨最好的石材,磨山的名字就因出磨而被命名。這山雖不重巒疊嶂,卻也峰秀石奇。山上土質肥厚,也曾青竹滴翠,藤蘿蔓掛,可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毀林和人們砍柴做飯,翠綠的山逐漸變成了裸露青石的山。省柞蠶研究所解放後在此山建有蠶場,培育優良蠶種,因山林的破壞,現蠶場規模也日益縮小。

山上自然奇觀很多,有一溶洞,當地人稱「狼洞」,村民多次入洞探險,終沒有走到盡頭,至今沒有開發利用,仍保留原始壯況。主峰下邊,曾有一石,裸露面積約有3平方米,人踏在石上,身體晃動幾下,石就隨人起舞,自然晃動。人們稱為「晃蕩石」。可惜這一奇石,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桐柏開山民工挖根問底,先用槓橇,石蚊絲不動。再用小劑量炸藥炸,仍然奇山未損。這夥人鬼迷心竅,用大劑量炸藥,把奇石炸的粉身碎骨才解了心頭之氣。人們把奇石與南陽名人相聯,民間傳說頗多。山南麓,懸崖處有一大青石板,石板凹處似馬槽形狀,儲一弘清水四季不幹,清水澄澈,透影見底。石板處還留有三個馬蹄深痕,傳說劉秀當年飲馬於此,人們就叫「飲馬槽」。山西,有一巨石高數丈,人攀巖可上下,石上留有兩個大腳印,並有一深縫,常年流水。傳說劉秀當年打完仗,躲在巨石上解手所留。山東麓,有一天然石橋,夏季橋下洪水轟鳴,橋上人可通行。傳說劉秀當年被王莽所追,山洪阻擋,情急之下,高呼:有橋就好了,只聽一聲巨響,一巨石歪倒,橫垮深溝兩邊,成了天然渡橋,劉秀踏橋而過,後人稱為劉秀橋。當然,這自然景觀不過是人們神化和懷念自己的故土上出了個皇帝而已。

山主峰上邊比較平坦,四周有寨牆,傳說南宋年間,南陽是金和宋的前沿陣地,兩軍對壘,此消彼長,百姓遭殃,為躲避戰亂,村民上山修石寨駐紮。清未,洪秀全造反,太平天國一度攻佔南陽,南陽府臺曾重修石寨,在寨內躲避。

狀如伏羊的山----羊山

羊山位於南陽市區西北方向,距市區12公裡,屬臥龍區安皋鎮和謝莊鄉。西北東南走向,跨越面積3平方公裡,主峰海拔299米。遍山皆為花崗巖風化石,荒山禿嶺。山形狀如一隻伏羊而得名羊山。羊山與磨山相峙而立,山腳相聯.兩座主峰相距不足1公裡,遠看如一山。羊山禿而無石,又不長樹木,山體發黃,而磨山奇石崢嶸,通體發青。有人把磨山比作一隻威武的雄獅,那麼羊山則如一隻文靜的雌獅,二獅並臥,飲水於潦河之畔。

羊山腳下,昔有明朝藩王新野王墓,現已毀。西南山麓露一巨石,壯如磨刀石,傳說三國時期,這裡曾是戰場,關雲長曾在此磨刀,當地人稱關爺磨刀石。

相關焦點

  • 九架孤山拱衛宛
    南陽,古稱宛,即可追憶,又為有靈,既古且秀,以市區為圓心,在半徑20公裡內,自西北向東北,錯落有致的鑲嵌著九架孤立的小山。這九架山突兀而立,互不相聯,古時人們稱為九架孤山。分別是:遮山、羊山、磨山、塔子山、紫山、獨山、蒲山、豐山、隱山。
  • 南陽九架孤山,你聽說過嗎?
    說時遲那時快,張果老來在南陽淯水北岸,從驢背上解下布袋,使動法力,順手把九個土石塊撒了過去,正北落下兩塊,乃獨山、蒲山。西邊落下一塊乃遮山。東邊撒去兩塊乃豐山、隱山。
  • 《宛別稱隆中 南陽就是宛城》
    所以,南陽古稱「宛」又別稱「隆中」。《爾雅·釋山·釋丘 》一語中的,說準了南陽臥龍崗的真實地貌。這裡的「隆中」顯然不是指巍峨嶙峋的高山峻岭,而是凹地中間隆起的崗丘。並不是隨便一個什麼地方都可以稱之為「隆中」的。《爾雅·釋山》是關於南陽古稱「宛」這種地形地貌最早最權威的解釋。 眾說周知,南陽是一個大盆地,從衛星圖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的。
  • 南陽臥龍崗別稱「隆中」考辯
    說的是「宛」這種地形,因中央隆起,四周低凹而稱「隆中」,這是至今發現的最早也是最權威的關於南陽地形地貌的解釋。這裡所說的「隆中」顯然不是指的高山,而是凹地中間隆起的崗丘。這個解釋真是一語中的,說準了南陽臥龍崗的真實地貌。 眾說周知,南陽是一個大盆地,從衛星圖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的。
  • 最後一天假……不妨來南陽這9座山玩,一般人不知道!
    已有數萬南陽家長關注這個公眾號「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上午,城區兩天大馬路上就開啟了超長堵車模式,對,你們知道我說的是長江路和孔明路。小編本來當天準備走孔明路上高速去縣裡,結果起床晚了堵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決定就近在鳥巢逛逛然後回家了。
  • 投資50億元,南陽蒲山要建文旅康養小鎮!
    9月14日上午,臥龍區人民政府與河南藍城集團舉行蒲山文旅康養小鎮籤約活動。臥龍區委副書記、區長杜勇,河南藍城集團執行總裁翁建江等出席。50億元,佔地1500畝,利用5年時間,以蒲山石雕石刻產業為基礎,以文化部旅遊為核心,打造一個集文化、旅遊、居住、產業等於一體的蒲山特色小鎮,從而帶動南陽市休閒度假、餐飲娛樂、頤養健康、觀光農業及現代服務業等進一步發展。
  • 南陽獨山玉國家標準在京發布
    「獨玉」是我國四大名玉之一,又稱「獨山玉」、「南陽玉」。相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倒騎毛驢路過南陽,掉下九顆石子,化成了九座山。
  • 「南陽訪古之406」遮山行(7)遮山,到底在遮掩什麼秘密?
    胡公斷然不會故地重遊,所以這些舉措,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姿態,以向世人傳達某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心事。但對歷史,就是對曾經的光武帝劉秀卻沒有同等的敬畏;更沒有多給後世子孫留一片藍天白雲、碧山秀水的責任與規劃。
  • 諸葛亮的南陽臥龍崗隆中躬耕史
    陳壽對於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是怎麼補充的呢?&34;&34;~這個南陽對於陳壽來說,當然知道它在什麼地方,這個南陽有&34;、有&34;。那麼,諸葛亮口中的&34;究竟是哪裡呢?它是&34;嗎?宛盆地周山而中平,有十座孤山互不相連隆在宛中~自湖陽隆山遠眺,有九架孤山隆在南陽城周邊。故博學家王隱置名隆中,劉弘將軍&34;,即是遠眺南陽城之隆中地區也。(南陽城周邊九架孤山之概況天下奇觀,蓋以古為勝;世上山川,多以秀為美。南陽既古且秀,以市區為圓心,在半徑20公裡內,自西北向東北,錯落有致的鑲嵌著九架五彩斑斕的小山。
  • 南陽臥龍區:鍾靈毓秀話紫山
    還在南陽城東門外架起三口大鍋,將採摘來的柴胡熬成柴胡湯讓百姓喝下,救治了許多被瘟疫折磨的人們。紫山歷史積澱豐厚紫山不僅風景秀美,它蘊涵的歷史文化資源更是難得。據明《嘉靖南陽府志》載:「紫山,有漢末龐士元隱居處,遺蹟有鳳雛臺。」現今,紫山上仍留有鳳雛臺遺址。
  • 我要投稿南陽諸葛亮《草廬對》徵文比賽,爭取拿到第一名!
    時南郡北界漢水,襄陽歸屬南郡居其北部,漢水以北為南陽。諸葛亮又說:&34;,這是諸葛亮對於曹操在宛城淯陽之戰的描繪。陳壽對於諸葛亮自謂躬耕於南陽,是怎麼補充的呢?&34;,又說&34;。這個南陽對於陳壽來說,他當然知道它在什麼地方,但這個南陽有&34;、亦有&34;。
  • 內鄉硬協書寫南陽 本期書寫內容:月溶溶「浣溪沙 詠月季花」其三
    作品鑑賞南陽是中國月季之鄉。南陽月季栽培歷史悠久,始於漢唐,興於明清,發展於當代。1995年,月季成為南陽市花載入史冊,2000年南陽市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月季之鄉」。2019年,月季洲際大會在南陽隆重召開,2020年,「花開南陽,雲賞月季」即將拉開帷幕。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南陽
    從中國有國家雛形的夏禹時代(公元前122世紀末—前17世紀初),南陽就被視為重要的統治中心所在地,從那時起南陽這塊地方就已經與國家政治命運連繫在一起了。  神話傳說同樣見證南陽歷史。有不少神話傳說都產生於南陽地區,是南陽早起文明的傳承和南陽人文歷史地位的見證。  在中國歷史的神話傳說時代裡,有很多神話傳說都山生育南陽。
  • 《草廬對》徵稿論文:三點辨析諸葛亮躬耕地之歷史真偽
    這個南陽對於陳壽來說,他當然知道它在什麼地方,這個南陽有&34;、亦有&34;。那麼,諸葛亮自謂&34;究竟是在哪裡呢?下面我們解析當時&34;地理坐標及相關歷史記載。 三國時代的南陽郡,更無可能轄治漢江北岸一帶。魏黃初公元222年置義陽郡,鄧縣南部鄧城置縣、同鄾縣、山都縣歸屬襄陽郡,鄧縣北部劃治給義陽郡。南陽郡居義陽郡以北(新野縣邊界以北),已無法隔著義陽郡、隔著鄧城縣去轄至漢水。陳壽和諸葛亮了解曹魏置襄陽郡、義陽郡、南鄉郡這些行政區變化嗎?當然知道。
  • 他山之石,都不如「豫」|和你聊聊南陽獨山玉
    文/本報記者 李錚 通訊員 吳曼迪   有專家稱名動天下的和氏璧採用的就是南陽玉   要講上兩個和玉有關的故事的話,想必「完璧歸趙」你定是聽說過的。在對一代名相藺相如的勇敢機智點讚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這名動天下的和氏璧採用的是什麼玉料?
  • 獨山風景獨好--河南南陽獨山風景區隨拍
    獨山也是南陽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獨山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白水纏繞,蒼翠碧綠,環境宜人,恰似一顆明珠鑲嵌在南陽盆地之上。
  • 南陽田漢茶社裡的大調曲子,醉了北京來客的心
    因此,此次到南陽後聞聽這裡的一個鎮子居然有以「田漢」命名的茶社,乜書傑感到驚訝又好奇,遂前來一探究竟。76歲的曲友郝延文彈得一手好古箏,但見他手指纏上膠布,端坐古錚前彈得自如。80歲的楊付志在他右側嫻熟地彈著三弦,74歲的周朝眾精神矍鑠、唱腔有力,一邊唱還一邊打著檀板。他們表演的是大調曲子《雄黃陣》,內容就是白蛇與許仙的故事。
  • 流傳千古的和氏璧是南陽獨山玉
    獨山玉通常是由兩種或大於兩種的顏色構成,其鮮豔的顏色,硬度與翡翠有著些許相似,因產地主要集中在我國河南南陽的獨山,又有著 「南陽玉」的稱謂。一般呈現不透明至半透明的分布狀態,無裂無瑕,這才是獨山玉的平衡之美,好的獨山玉以綠色為準,和翡翠非常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