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接班 讓航空公司六年內倒閉

2021-02-15 財富傳承管理師聯盟

編者按:復興航空還沒等來復興,卻迎來了臺灣航空史上最年輕董事長,在「拼命三郎」的帶領下,2次墜機最終導致臺灣第三大航空公司黯然倒閉。。。。。。


2016年11月22日,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民營航空公司——復興航空宣布解散。

復興航空過去曾經是臺灣首屈一指的優秀航空公司,服務好,而且從沒出過問題。那麼這麼優秀的航空界資優生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狀況的?

請先注意一個大事件,2010年11月的「訂購多架大型客機」。復興航空在當時作出一個重大的策略轉彎,就是要開始想飛一些主流國際航線。過去復興航空的主力是國內線,一直到2009年切入兩岸航線,發展策略都還算是穩紮穩打;然而,從國內線、兩岸線到國際航線,中間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飛國內線、兩岸線,都不需要大型飛機,但是國際航線非得用大型飛機才行。臺灣飛國際線的兩大航空公司,就是華航跟長榮,復興航空那時候就是打算要跟這兩大公司競爭。

航空業,基本上就是個資本遊戲,資本不大,基本上玩不起。為什麼呢?沒為什麼,就飛機很貴,而且貴到爆。從資本額看來,復興航空資本額約70億,長榮約380億,華航約540億;與復興航空同集團的國產實業資本額是140億,中興保全則是45億。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復興航空搞啥啊!整個集團資本額這麼小也敢跟人家玩國際線?但在這裡請先冷靜一下。「轉向國際線」這個策略不一定就是「錯」的。

策略沒有什麼對錯,大家要問的是:「打算花多少時間、用什麼方式達成目標?」換言之,組織目標往往關乎信念,沒有對錯;但當決定了目標之後,設定如何達到目標的過程,那就有合理不合理之分。

這樣舉例吧,一個從不運動的人想爬喜馬拉雅山絕對不是個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他不打算作任何訓練就上山,而且還打算活著回來。那麼,是誰打算讓復興航空爬上喜馬拉雅山,又沒作訓練?

答案就是,國產實業前老闆林孝信的兒子,2010年6月接班董座的林明升;林明升現在也同時是國產的董事長。

林明升一上任就大刀闊斧決定要讓復興航空組織轉型,在這裡沒什麼問題。但問題來了,復興航空一口氣訂了八臺飛機,2架大型A330-300客機以及6架A321客機。A330-300一臺價格大約2.5億美金,我們暫且不看一臺才幾千萬美金的A321,光看這兩臺A330-300就好,這兩臺要價5億美金,相當於150億新臺幣。

當然,復興航空拿不出這麼多現金,所以他只好得借錢來買飛機。但大家可以想像,這個150億的債加上利息,對於財務報表而言是很沉重的負擔。復興航空原本的如意算盤是:我借錢買了新飛機,新飛機會有很多乘客來搭,所以我就可以賺到好多錢,這些錢就可以用來償還債務,然後我就可以跟華航、長榮航並駕齊驅了,好棒棒!

但要是錢這麼好賺,華航跟長榮還需要苦哈哈這麼多年嗎?

航空業,特別是飛國際線,是非常辛苦的生意。國際線是大飛機,所以飛一趟就要用掉很多燃料,成本很高,所以必須要賣出比國內線更高比例的機票才能損平;其次,飛國際線熱門航線的航空公司不是只有臺灣這幾家,還有許多國外的競爭對手,競爭激烈,也時常得面臨砍價的問題。而這些事情,都跟復興航空過去面對的經營環境不同。

復興航空過去的競爭力,來自於精準經營冷門航線,同時用良好的管理控制飛安。然而,林明升上任之後半年就一口氣買這麼多飛機,飛機交貨就很快開始飛熱門國際航線,組織結構、人才、流程,全部都跟不上策略,再加上競爭環境一口氣變得險峻,這家公司的體質就迅速惡化了。

2011年,復興航空風光上市,EPS(每股收益)做得有夠漂亮,創歷年新高。這是當然,因為營收上來,債又還沒到期,EPS當然漂亮。放完煙火之後,EPS開始殞落。復興航空在這時候開始出售飛機再回租,以償還債務。

復興航空原本就可以跟租賃公司租飛機,在這個模式之下,租賃公司會花錢買下飛機,然後用出租的方式「借」給復興航空。在這個模式之下,復興航空等於是用成本的方式去認列這筆帳,反正每個月就把錢還出去,不會有負債。這是一個相對保守但是更合理的模式:爬上喜馬拉雅山之前的訓練。

有人可能會問,復興航空後來也把飛機賣給租賃公司了啊,這樣不就沒事了?這當中就更有趣了。請想像一下,新車跟二手車的價錢是不是很大?是的,問題就出在這裡。租賃公司評估這臺飛機值多少錢,跟評估復興航空每個月應該要付多少錢的時候,一定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復興航空先有折舊問題,又有還債壓力,在談判桌上一定相對不利。因此,一開始就租賃,跟買飛機回來之後再賣掉回租,這當中一定有價差,但價差多少,沒人知道,這太難計算。

2014年1月,成立威航。才剛切入國際線之後的復興航空,又馬上切入廉航,這更是一口氣拉高管理難度,包含機組人員調度都變得更加緊迫

2014年7月,澎湖空難,復興航空第一次掉飛機:緊接著2015年2月,基隆河空難,復興航空第二次掉飛機

圖片來自網絡

必須說,一個正常有腦的董事會,在迅速擴張導致EPS不振、財務報表迅速惡化、買了飛機又賣掉回租之後,不可能不換掉決策者,但復興航空沒換。一個正常有腦的董事會,在掉飛機之後,不可能不換掉決策者,但復興航空沒換。一個正常有腦的董事會,在半年內連掉兩臺飛機之後,不可能不換掉決策者,但復興航空沒換。

為什麼沒換,因為他是前老闆的兒子啊。

對復興航空倒閉的評價,很簡單,就是一個二代接班造成的問題。策略有誤,可以放棄;管理出錯,可以檢討;危機發生,可以止血。但是復興航空在這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有力的防火牆阻擋火勢蔓延,只因為決策者是老闆的兒子。

真心建議大家可以多多觀察這類二代接班的故事。血淋淋的故事,也可能發生在大家身邊。。。

來源:臺灣傳程企管

陳凱律師著作《守富與傳富》一書已經正式出版,購買本書請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二維碼。批量客戶,更可定製企業LOGO,請與財富傳承管理師聯盟公共號後臺聯繫,或撥打電話010-52451865。


相關焦點

  • 臺商二代訓練營建言:融入了解大陸能更好接班
    原標題:臺商二代訓練營建言:融入了解大陸能更好接班  中新網杭州8月30日電(見習記者 施佳秀)「臺商二代如何接棒一代?」在浙江的臺灣健峰企管集團的管理技術培訓學校,就有一批批臺商二代尋找著答案。   家族企業接班,不僅關乎企業自身能否持續發展,還關乎一個地區社會的穩定和經濟長久發展。
  • 全球宣布倒閉的航空公司達43家 日本也出現首例航空公司破產案
    相較於其它行業,交通航空業受到的衝擊更甚,由於持續性沒有客源,一些小型航空公司在苦撐許久之後,還是走入了破產的泥沼。據媒體報導,今年前十個月,全世界宣布倒閉的航空公司多達43家,接近去年全年的倒閉數量。
  • 2020創二代力量|賴建堯:接班半路去創業
    近幾年中國民企逐步進入新舊交替的傳承期:老一代企業家輝煌依舊,但不容忽視的是,創二代群體逐漸崛起,登上時代舞臺。創二代如何引領企業再創輝煌?打江山者與守江山者,孰易孰難?接班到底是不是一個必選項?面對時代環境變遷,二代們又如何闖關?深入了解創二代,在當下具有重大社會意義。
  • 創一代企業一半「少東家」不願接班 地產二代最愛折騰
    2015年,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家族企業委員會發布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報告》,根據報告顯示,在抽樣的839家家族控股企業中,絕大多數仍然處於第一代創始人的管理控制之下,這就意味著,中國大部分家族企業需要尋找接班人。而在這之中,明確表示願意接班的二代僅佔調查樣本的 40% ,而有 15% 的二代明確表示不願意接班,另有 45% 的二代對於接班的態度尚不明確。
  • 超70%家族企業死於第二代,中國企二代該如何接班
    我們從三個最有名的企二代接班故事講起。 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是曾被雪藏十年的新希望公主劉暢。 她的成長路徑是典型的家族企業二代乖乖女風格:出國留學,回國後進入父親公司,在父親的安排下輪崗工作。 只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暢並不為外人所知。
  • 閩系地產迎來二代接班時代,個個「兇猛」,表現不凡
    當下,有很多的家族企業都在經歷著「子承父業」的關鍵時期,同樣,閩系地產也進入二代接班時代,其權力更迭,特別在財富求索路上的表現如何,備受矚目。進入2018年,創始人、董事長許健康加快了二代接班布局,其子許華芳在接棒寶龍地產總裁的基礎上,還接受另一個重要職務,接替王壽慶,出任寶龍商業集團總經理。
  • 劉永好談二代接班:傳承的是體系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劉永好談接班:傳承的是體系時代周報記者 章遇 發自成都、上海中國第一代知名民營企業家劉永好對女兒劉暢的誇讚毫不吝嗇。近年來,劉暢越來越多地走向臺前,被外界視為中國民營企業二代接班人中的代表性人物。自出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長以來,劉暢在內部不斷推行新的戰略布局與組織變革,推動新希望從「飼料大王」向「養豬大王」和「食品王國」轉型,從飼料向產業鏈兩端的養殖及食品消費領域不斷延伸。如今已是劉暢執掌新希望六和的第八個年頭。
  • 「臺商二代」正逐步接班?要學會善用協會平臺
    20日在廈門市臺商協會的21周年慶典上,記者發現有很多的「臺商二代」參加,幫忙招待來賓,也忙著交換名片,認識朋友。隨著老一輩臺商面臨退休,「臺商二代」逐步活躍在臺商各類活動上。  據了解,在廈門的老臺資企業,完成「二代」接班的有百分之五六十,還沒完成的也在運作接班。廈門市臺商協會專門成立「青年委員會」,作為培養「臺商二代」的平臺。這個「臺商二代培訓學校」,不僅教授他們管理企業的經驗,還傳承給他們人脈等各方面的資源,讓「臺商二代」逐漸熟悉臺商協會的事務,在協會中互相協助。  實際上,比起「一代」喜歡在臺商圈子活動,「臺商二代」有更寬的視野。
  • 半年業績觀察丨合生創展:二代朱桔榕接班之後
    合生創展這份半年報還有一個「Title」,即是二代朱桔榕接班之後的首份半年報。朱桔榕的接班能否改變合生創展的「困局」?這家「華南五虎」之一又將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從這份半年報透露出的信息看,合生創展已經出現變化,而這種變化也展露出目前大部分二代的偏好。
  • 臺塑集團由七人小組接班 老臣和二代和平共治(圖)
    據報導,臺塑集團也強調,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三年前已經交棒,七人小組接班全面啟動。二○○六年,由臺塑行政中心正式接手運作,由「七人決策小組」繼續經營企業。信函中強調,為確保永續經營,七位資深領導幹部擔任委員,擔負起企業經營的督導責任,運作兩年多來已經能承接重責大任。
  • 二代「接班」:合生創展的關鍵一棒
    昔日「地產航母」二代繼承終於落下帷幕。  近日,合生創展(00754.HK)發布公告披露,朱孟依辭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朱桔榕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自2020年1月10日起生效。  根據公告稱,此次董事會的重要變更是因朱孟依對合生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認為公司的管理系統已經成熟穩定,現在是其退出董事會的適當時機。
  • 閩系地產迎來二代接班時代,個個「兇猛」,表現不凡
    當下,有很多的家族企業都在經歷著「子承父業」的關鍵時期,同樣,閩系地產也進入二代接班時代,其權力更迭,特別在財富求索路上的表現如何,備受矚目。進入2018年,創始人、董事長許健康加快了二代接班布局,其子許華芳在接棒寶龍地產總裁的基礎上,還接受另一個重要職務,接替王壽慶,出任寶龍商業集團總經理。
  • 挖地球、揉湯圓,三全二代接班十年,陳氏父子上演反轉劇
    通常,接班的二代更會做出陳澤民的那種離經叛道的舉動。現在反過來了,已經交權的、70多歲的父親要拿幾千萬去打一口井,作為自己所謂的地熱新能源發電的二次創業。大兒子陳南和二兒子陳希覺得「想起一出是一出的不靠譜」,竭力往回拉。按陳澤民的話說,他考慮得已經很周全了。他年輕時對半導體無線電專業的熱愛讓他對溫差發電半導體發電潮汐發電十分痴迷。
  • 全球航空公司已倒閉23家 全部倒閉航空公司名單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航空最新資訊 > 正文 全球航空公司已倒閉23家 全部倒閉航空公司名單
  • 桔子財經|「創二代」的接班考卷:年輕化和網際網路化
    山東「創二代」看重資本和傳承當下,第一代企業家正在老去,甚至已經逝去。接班的兒女,似乎更願意被稱「創二代」,而不是外界喜歡叫的「富二代」。眾多二代企業家開始接班,他們的成長關乎企業發展方向,備受關注。兩個年代的人和思維,必定經過碰撞和交融形成一個全新的思路,引導企業繼續前行。然而,能否做好傳承,直接決定了未來的發展。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沉浮,掌舵人需要創新,更需要穩中求進。中國是世界上白手起家富豪最多的國家,九成多的中國企業家是真正的「富一代」。
  • 長榮接班啟示錄:能賺錢的是生意,能傳承的才是真事業
    張榮發過世後一個月,遺囑曝光,也讓家族二代接班爭議白熱化。那份張榮發在2014年12月所立遺囑,除安排存款、股票及不動產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之外,還指定張國煒頂替其本人,接任長榮集團總裁。可是,對於該遺囑內容,大房子女卻不認,隨即發出聲明,表達質疑。
  • 神秘接班人大盤點!廣東36大地產家族二代,誰最低調,誰最能幹……
    不過,新財富統計顯示,粵系「地二代」接班成績總體平淡,鮮有亮眼表現。選擇自立門戶的幾位豪門少帥,其生意也不同程度受益於父輩的關照。「地二代」接班的表現,或一度程度上反映出家族傳承中「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的客觀現實與挑戰。來源:新財富(ID:newfortune)作者:杜冬東地產商,是「92派」企業家中的一個重要群體。
  • 人工授精、婚變、內鬥,金融圈「話題女王」接班記
    吳桂蘭指定長子吳東進接班,也是事出急迫的安排。吳東進(右 2)和吳東亮(左 2)兄弟(2)二代接班人、吳火獅長子吳東進,事前已有很好的接班歷練,其出任接班人,事實上僅差吳火獅一個 " 交棒 " 指令而已,此外,傳統上也是長子交棒。
  • 全球航空公司倒閉23家 全球航企因疫情到底承受了什麼?
    英媒稱,在全球一些地區,航空旅行可能已經恢復,但對於一些航空公司來說,為時已晚。為遏制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國際旅行限制,已經導致全球23家航空公司倒閉。其中損失最嚴重的包括英國弗萊比航空公司和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  報導注意到,其他一些大公司也表現出掙扎的跡象。阿聯航空公司表示,該公司因疫情將裁員30%。英國航空公司的數千名員工也面臨裁員風險。
  • 美國大批航空公司倒閉,抱怨大國拒絕伸出援手,白宮後悔不該報復
    據紐約時報本月12號發布的報導稱,波音公司CEO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美國航空業的情況非常不樂觀,若是疫情在接下來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美國將會有一家主要航空公司倒閉,而這種可能性正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