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9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山體被採石破壞如何修復?
水體汙染怎麼整治提升?
金華城市生態修復規劃草案
目前正向社會公示,
提出要實施六大行動計劃,
補齊生態短板,
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
據了解,城市生態修復是通過一系列手段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有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的山體、河流、植被等。市區將以生態文明為統領,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做好「山川、水岸、棕地、公園」四大生態要素修復,全面改善市區生態環境質量、助力金華率先建成全省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美麗浙江先行區。
市區生態修復以中心城區280平方公裡為依託,構建「兩大郊野景區+三江六岸公園帶+百個活力城市公園+六個入城綠楔+三江城市綠道網絡」的生態格局。
其中,兩大郊野公園是指金華山及南山郊野景區,包含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礦山修復公園、動物園、文化節點等。「三江六岸公園帶」為金華江、義烏江、武義江沿江公園帶,分為現代活力體驗區、雙溪春景遊賞區、自然藝術遊賞區、生態田園體驗區。「百個活力城市公園」按類型分為城市級綜合公園、專類公園、街道級公園、社區級公園四個體系。「六個入城綠楔」為三大三小生態綠廊。「三級城市綠道網絡」包括郊野綠道、城市綠道主線和城市綠道支線。
規劃草案從山體、水體、棕地、綠地四大維度,提出實施山體礦坑修復行動、水體治理潔化行動、水系貫通增綠行動、棕地修復治理行動、綠地系統管控行動、口袋公園植入行動等六大行動計劃。
市區受損山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帶來的,另一類是開山採石留下的。規劃研究共有亟需修復廢棄礦坑17處,亟待關停礦坑14處。除保留有改造潛力的5處作為改造示範,其他進行生態復綠和建設用地整理。
水體治理潔化行動以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提升水安全為目標,構建金華江流域三級生態廊道系統,規劃近期恢復41公裡岸線;強化農業農村汙染防治,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率達100%;打造城市防洪閉合圈,規劃區內河道總長約34.8公裡,城市防洪堤總長69.4公裡。
水系貫通增綠行動以2019年「豎標杆」,2020年聚焦提升沿岸景觀,2021年「成體系」為目標,重點實施三江六岸優化提升工程。推動「五溪潤城」引綠入城工程,近期重點開展通園溪、回溪、長湖、玉泉溪、王坦溪等生態修復。推進「七星伴月」保護利用工程,按照活水、清水、親水的要求,對長嶺、郭力壟、清塘、馬塘壟、湖海塘、東湄塘、菱塘提出提升改造建議。
為讓市民進一步親近綠色、享受綠地,規劃建議新增老舊住宅區口袋公園20處,增補產業區公園綠地14處,增補商務辦公公園綠地2處。對現有城市綠地,規劃提檔升級公園3處,擴大新建公園22處,提升沿路、沿河景觀綠化帶品質7處。
據悉,規劃到2022年,市區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要達到90%以上,遠期至2035年達95%,居民步行不超過500米即可到達公園綠地。
來源|金華新聞客戶端
作者|徐朝暉
編輯|盧奕仿
原標題:《金華城市生態修復規劃草案公示!未來,居民步行不超過500米即可到達公園綠地》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