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陘靜港省級溼地公園落戶井陘 面積373.8公頃

2020-12-23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3月26日消息:昨天,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一座省級溼地公園——河北井陘靜港省級溼地公園將落戶井陘,且已通過審批,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現存野生動物470種

河北井陘靜港省級溼地公園位於井陘縣孫莊鄉,面積373.8公頃,其中溼地面積264.21公頃。

據介紹,溼地內植物資源豐富,原生態植物資源保存較好。目前考證,溼地內存有野生動物470種,特別駐存著黑鸛、金雕、白鶴、大鴇四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和大天鵝、鴛鴦、蒼鷹、雀鷹、白枕鶴等3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溼地公園分五大區域

「溼地公園包括溼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綜合利用/休閒區和管理服務區。」河北靜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吳宇說,溼地公園內溼地生態系統完整性較好,生態敏感度較高的區域,是溼地公園內保護溼地生態系統的核心區域,除開展保護、檢測等必須的保護管理活動外,不得進行任何與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無關的其他活動。此外,溼地公園內曾經生態系統良好,但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並具有恢復潛力的區域。恢復重建區是以恢復和培育溼地為主要目的的區域。

吳宇告訴記者,宣教展示區將作為溼地保育區和綜合利用/休閒區之間的緩衝地帶,核心功能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允許遊客進入,但將嚴格控制進入量,綜合利用/休閒區在循環總體原則的基礎上,以滿足遊客心理、生理的休閒活動或不損壞溼地生態系統的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管理服務區將建於生態狀況不佳的區域。

不新建、擴建與溼地保護無關建築物

「根據溼地公園的遊覽活動與周邊區域內人類的生產活動密不可分的特點,我們提出各級保護區需共同循環的保護措施和要求。」吳宇說,公司將保護冶河水域水系和水源,嚴禁汙水的任意排放;保護溼地公園內植被和動植物資源,嚴禁在溼地公園內挖沙、砍伐花木、毀壞草坪、植被、保護溼地公園水域內的魚蝦、飛禽、蘆葦等水生動植物,禁止擅自捕釣和採摘。

同時,在溼地公園內禁止放牧、狩獵、打鳥等活動;在溼地公園內不得新建、擴建與溼地保護無關的建築物,與溼地保護及遊覽無關的單位和工廠要逐項清理,限期搬遷。 

推薦閱讀:

廣州:黃埔長洲島擬建1500畝溼地公園

深圳:聚龍山溼地公園年底開放

河北:冶河威州泉群將建省級溼地公園

廣東汕頭:蘇埃灣將建紅樹林溼地公園

(來源:燕趙晚報)

相關焦點

  • 河北再添一個省級溼地公園 小編帶你去轉轉
    據了解,趙王新河溼地公園西起滄州市任丘市苟各莊鎮,東至文安縣大柳河鎮西碼頭蓄水閘,呈東西向帶狀分布,規劃面積2880.36公頃,承接著上遊來水,蓄水補水、地表徑流、下遊排澇等功能,為重要的水資源地,在維護區域水平衡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保護和恢復文安溼地的生態系統。
  • 河北井陘:喚醒千年古村落
    來源:經濟日報「大梁江村四面環山,猶如山間盆地,3000餘間房屋都是明清時期建築,162座古院落就地取材以石為主……」漫步在河北井陘縣南障城鎮大梁江村的石鋪小路上傳統村落「登記戶口」說起古村落保護,井陘縣文聯主席馬佶如數家珍,「全縣現存千年以上傳統村落73個,500年至1000年的傳統村落110個,300年至500年的傳統村落有70多個,這些古村落像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古老的井陘大地上」。
  • 杏花溝溼地公園,井陘的這個地方秋季美如童話
    井陘礦區——東距石家莊42公裡,扼晉冀咽喉,自古便有「晉冀通衢」之稱。礦區自古為「太行八陘」之一,歷史長達1300年上,自秦時井陘縣治所設於天護城,採煤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宋代,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中國和德國合作煤礦機械的歷史從這裡開始,井陘煤礦三中國著名的十大煤礦之一,史稱百年煤都。杏花溝溼地公園是礦區的綠肺,佔地1500畝。
  • 這個「新貴」有來頭,即將落戶井陘!
    這個「新貴」有來頭,即將落戶井陘!井陘發布5月26日上午,吳家窯「憨豆公社」項目規劃調度會在井陘縣委六樓會議室舉行。一是,要藉助擴大內需釋放的政策紅利,站位打造「省會後花園」高度,進一步明確受眾面,探索消費市場+鄉村振興模式,千方百計把符合井陘實際和產業規劃的項目從山前吸引到山中、山後,甚至全縣域,真正把井陘納入省會半小時生活圈、半小時工作圈。
  • 讀音難辨的河北井陘,雖獨攬太行風光,卻常被當成廢棄礦區
    井陘[jǐng xíng] ,河北石家莊市一個轄縣,位於河北西部邊陲,自古就被稱為通衢要衝。井陘常被人念成「jǐng,jìn」,這是受「徑」讀音影響,倆字看似差不多,結果鬧出笑話。井陘本是山名,太行山支脈。《呂氏春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阸、荊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 讀音難辨的河北井陘,雖獨攬太行風光,卻常被當成廢棄礦區
    井陘[jǐng xíng] ,河北石家莊市一個轄縣,位於河北西部邊陲,自古就被稱為通衢要衝。井陘常被人念成「jǐng,jìn」,這是受「徑」讀音影響,倆字看似差不多,結果鬧出笑話。井陘本是山名,太行山支脈。《呂氏春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阸、荊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 井陘「小江南」又出大手筆……
    1500畝「黃金水岸風情採摘園」項目緊鑼密鼓,600畝「靜港果玩田園綜合體項目」加快實施,200畝「藥田花海」項目落地生根……井陘「小江南」孫莊鄉依託十裡冶河黃金水面「大招」頻出,精心烹製農旅融合「套餐」。
  • 讀音難辨的河北井陘,雖獨攬太行風光,卻常被當成廢棄礦區
    井陘[jǐng xíng] ,河北石家莊市一個轄縣,位於河北西部邊陲,自古就被稱為通衢要衝。井陘常被人念成「jǐng,jìn」,這是受「徑」讀音影響,倆字看似差不多,結果鬧出笑話。井陘本是山名,太行山支脈。《呂氏春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阸、荊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 井陘這位農民攤上啥好事了?臉上笑出了「花兒」!
    說起村裡和河北靜港文化旅遊集團聯手舉辦的首屆「歲歲平安蘋果採摘節」,井陘縣孫莊鄉洛陽村果農潘俊科臉上笑出了「花兒」。今年41歲的潘俊科,經營著13畝果園。以往,蘋果豐收,他開始犯愁。為啥?自己賣,早出晚歸,到處趕集串村,辛辛苦苦一天下來賣不了多少,價錢也上不去。
  • 井陘是厚重、優美的地方,井陘人的幸福生活像花兒一樣綻放
    井陘,如同一位老者站立在歲月裡,述說歷史的風雲和變遷,厚重而深邃;井陘人的生活如同花兒一樣在陽光下燦爛,幸福而溫馨。在了解井陘之前, 先知道了蒼巖山和煤礦,以為蒼巖山下就是井陘,井陘就是煤礦。後來走進這座歷史悠久的縣城,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那樣膚淺,井陘的故事,分集點綴在井陘的風景裡。井陘的故事,精彩在井陘人的日子裡。
  • 河北:設立省級溼地公園面積至少20公頃
    中國園林網1月8日消息:日前,《河北省溼地保護規定》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的形式頒布,其中明確了六項禁止在溼地內從事的行為:擅自佔用、開墾、填埋、排乾溼地或者改變溼地用途;擅自採砂(石)、取土、採礦;過度放牧、捕撈;破壞水生動物洄遊通道或者野生動物棲息地;破壞或者移動溼地界標;其他破壞溼地及其生態功能的行為
  • 井陘這個村你了解嗎?為啥說她是「潛力股」
    井陘縣孫莊鄉冶裡村肯定會認為 她是「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的「潛力股」為什麼這麼說呢,讓「井陘發布村東冶河蜿蜒流淌,水面開闊、水量充沛,千畝河灘水草豐茂、稼禾蔥蘢;村西井陘三大灌區之一的人民渠鬥折蛇行繞村而過,馬背峰、貓頭寨、龍頭寨等山勢險峻、植被茂密、蜿蜒起伏屏障此間。襟山帶河的旖旎風光,和3500多畝山場、上千畝灘地為冶裡村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生態空間和地理空間。
  • 千年井陘風景如畫 百年礦區心曠神怡
    千年井陘風景如畫 百年礦區心曠神怡9月11日石市第五屆旅發大會在井陘和井陘礦區舉辦8月14日,第五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在石家莊舉行。●千年井陘打造 「鄉村旅遊網紅基地」>>4個觀摩項目正在注入新業態在旅發大會主會場,目前,景觀綠化完成總工程量95%;施工單位安排230餘名施工人員晝夜施工,安全有序推進,確保礦坑劇場、服務中心、接待中心等主體建築如期完工,8月底全部具備接待能力。
  • 工業旅遊撲面而來 井陘礦區「長出」新風景
    人民網-河北頻道編者按:井陘礦區地處太行山東麓,晉冀咽喉之地,四面環山,距省會石家莊市50公裡,總面積69.98平方公裡。曾經的礦區,烏金遍地、井架林立,有「北方最良之煤田」美譽,是石家莊工業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全國十大煤炭基地之一。然而,上世紀70年代後,井陘礦區煤炭資源開始枯竭,同時採煤導致的採煤沉陷區面積達34.78平方公裡,佔全區總面積的近一半。
  • 井陘!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語言:北方方言晉語區張呼片性格:豁達、大方、仗義、厚道、熱情、大氣井陘震撼宣傳視頻,HOLD住了,別驚到您8月14日上午第五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本屆大會召開時間,既有中西建築藝術結合的珍品——段家樓建築群以及列入國家工業文化遺產名錄的井陘煤礦工業遺產建築群,供遊客觀賞,又注重增強遊客體驗,謀劃建設了汽車主題公園等全新業態,為遊客奉上精彩刺激的賽車表演。
  • 井陘往事 前言
    《環宇記》中稱:「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燕趙謂山脊曰陘,下視如井,故謂「井陘」。井,就是地形像口井一樣,地勢低緩,是太行山脈中的一個小盆地,漸漸人煙聚集,形成了城鎮。「陘」為古代燕趙之人對山脈中斷地方的稱謂,太行山脈在這裡有一個豁口,因此很早便有了井陘關,成為穿越太行山脈,溝通山西與河北的重要關口。
  • 井陘礦區變景區!還有很多好吃的,真是河北一塊寶地!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井陘礦區的特色農產品紅嘴香椿以及 井陘礦區特殊的地勢形成的得天獨厚的風景區。景區現存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龍鳳觀日亭、小姐樓、總辦樓、公子樓、警衛偏樓、高級職員住宅、煤師院等,這些建築設計科學合理、做工精細、結構巧妙,是華北地區不可多得的西洋建築風格與中國古典藝術完美結合的建築藝術珍品。
  • 從井陘境內發現的商代釉陶及白陶片探索井陘陶瓷之濫觴
    (許力揚)近年,隨著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井陘古瓷窯逐漸為人所知。尤其是境內十餘處隋至明清古窯的古窯址的發現,以及眾多井陘窯古代瓷器的被發現認證,井陘窯的輝煌歷史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並被專家認定為河北四大名窯之一。 以目前考古及考察探測發現,井陘古瓷窯瓷器的始燒年可確切地定為隋代。
  • 河北井陘:鄉村旅遊美如畫
    井陘天路   井陘的交通美,如畫卷。井陘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稱,自古以來扼燕晉之咽喉,是溝通山陝晉冀的交通要道。紅色的彩砂跑道,似彩虹在蜿蜒逶迤太行山上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人在景中,車在畫中,井陘「天路」已經成為網紅路,遊客的打卡地。  井陘的山水美,如織錦。該縣近年來加大了對山體的綠化,實施了太行山綠化工程,封山育林,沿路造景,進入井陘樹木蔥鬱,公園林立,各種景觀林,觀賞樹種讓人目不暇接。同時他們又進行了攔河截流,水景再造,進入縣城,水中橋樓倒影,美不勝收。
  • 縣域風採 | 井陘:喚醒千年古村落
    2016年獲批的全國首個傳統村落保護區規劃片區內村域面積9800.3公頃,傳統村落面積306.2公頃,總人口23542人。保護區內地貌類型豐富,綿河綿延120公裡,古建築以石頭窯洞和合院為主,傳統村落串聯在「井陘古驛道」發展脈絡上。「保護區內有豐富的歷史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桃林坪花臉社火、井陘晉劇以及井陘拉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