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瑞
誠信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在事關食品安全問題上尤其是不能半點馬虎。任何一家企業以次充好、翻新陳貨的行徑都為人不齒,必須依法嚴懲。更何況,這種惡劣行徑,竟然牽涉到了百年老店——同仁堂!
這兩天媒體曝光同仁堂蜂蜜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將過期蜂蜜倒入「原料庫」。但其工作人員卻稱,這些「倒蜜」將退給蜂農餵蜜蜂。而且有關部門已經發現鹽城金蜂多次類似操作,該公司還曾出現隨意篡改同仁堂蜂蜜生產日期的行為。這兩個公司是什麼關係呢?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委託鹽城金蜂生產蜂蜜,而北京同仁堂蜂業直接持股前者(鹽城金蜂)51.29%的子公司。
針對這一蜂蜜事件,北京同仁堂蜂業發表聲明表示,相關產品已經全部封存,為流向市場,並向所有消費者致歉。同仁堂蜂業表示,經調查,由於公司監管不到位,存在對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確標識的問題,但尚未發現這些蜂蜜進入生產用原料庫的情形,對此同仁堂蜂業將繼續深入調查。
從1669年康熙8年,樂顯揚創辦同仁堂,到了1957年同仁堂中藥提煉廠正式成立,再到1992年北京同仁堂集團組建,2006年同仁堂中醫藥文化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仁堂已經走過了349年的風風雨雨。
輿論場上,消費者的痛心溢於言表。有網友說:「同仁堂如果都不能相信了,那麼還能信賴誰?也有網友會問,鹽城金峰是何方神聖,怎能任由這樣的「黑企業」混入產品生產鏈,咋了百年老店的牌子?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前半句有沒有很熟悉呢?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其實這就是北京同仁堂大門口懸掛的對聯,也是同仁堂的服務宗旨。也正是秉承這一古訓,同仁堂才能歷經349年的風雨走到現在。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本意是: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做事不要違背良心,不要見利忘義,因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這也是同仁堂的古訓,正所謂的人在做天在看。
作為知名老字號,臨近400年歷史的老店,同仁堂的產品價格往往略高於市場同類商品。人們之所認可同仁堂的高價,是認為高價背後的高品質,認可同仁堂的金字招牌。但現在,這個神話顯然破滅了,讓許多消費者有了上當受騙的感覺。2004年的「龍膽瀉肝丸」事件,一度震驚國人。國內大量出現因服用「龍膽瀉肝丸」導致腎損傷。2008年同仁堂飲片生產的瓜蔞,檢驗不合格被通報。2016年10月熟地黃含量不合格被通報。
有網友甚至認為,過期蜂蜜的醜聞或只是冰山一角。北京同仁堂蜂蜜這種將過期蜂蜜回收再使用的做法,到底持續了多長時間?這樣的違規操作,僅僅限於該公司的蜂蜜產品嗎?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