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看了《姜子牙》,沒有那麼好,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不堪,感覺就是故事沒有講得很完整,人物動機會顯得突兀。比如,天尊統領三界的動機,而天尊上面既然還有師祖的話,師祖對此事是否知情呢?
還有姜子牙枯坐十年,就此消沉,就為了一個不曾謀面的女子,似乎來得過於突然,前面鋪墊得不是很夠。之後天尊說讓姜子牙殺妲己是為了殺掉自己心中的善,這有點故弄玄虛了,也不解釋為什麼非得讓人類和狐妖綁上宿命鎖,有點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的感覺。
不過,《姜子牙》本身的內核還是好的,它說出了一直以來很多人對「封神榜」的爭議,尤其是女蝸派妲己魅惑紂王那段,怎麼看怎麼像是一個過河拆橋的故事。
紂王褻瀆女蝸
小說裡交代了,紂王因為力氣大而被立為太子,文有聞太師輔佐,武有黃飛虎鎮國,在這兩人的約束下,紂王還能坐享太平,享受風調雨順。可自從聞太師奉命前去平亂後,紂王的花花腸子又出來了。
他來到女媧殿,見到女媧芳容,居然寫下詩句「取回長樂侍君王」;這麼一來,紂王可算是得罪了女媧娘娘。如果這個事情放到今天,被人稱讚貌美,姑娘開心還來不及,可是女媧畢竟是上古正神,哪能被一個人間帝王調戲,這事兒讓女媧怒不可揭,女媧發誓要讓紂王得到報應,但算到紂王還有二十八年的氣運,只得招來三個妖精,要她們魅惑紂王,助武王伐紂。
小說寫到這裡,我只看見一個私仇公報的女媧娘娘,哪裡還是義正言辭的神仙呢?為了報復紂王,還要派幾個妖精下去惑亂君心,還說得冠冕堂皇,為了伐紂大業,既然都算準了紂王的天命,又何必多此一舉?
而最後,三個妖精被追殺遇到女媧娘娘,女媧說,我只是要你們魅惑君主,沒讓你們幹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這真是打官腔和推脫責任了,找的人是什麼德行自己不清楚麼,出了事情把自己撇得一乾二淨,那當初殘害群眾的時候也沒見到女媧出手規勸啊。
封神榜的圈套
小時候看封神榜,一直認為元始天尊那一門就代表著正義的一方,而通天教主那一派非得幫紂王,就是邪惡的;就像那時候看劉備和曹操,一個偉光正,一個包藏禍心。現在回想起來,元始天尊門下弟子大多長得比較端正,而通天教主門下儘是些非人類的生靈,這就在主觀上有了偏見。
事後發現封神榜上,通天教主一派的弟子大多被封了神位,甚至紂王都被封了神,這讓我很疑惑,壞人也能被封神嗎?現在回過頭來看,整個封神榜的用意,不就是需要一場戰事來招募一些戰死的人替天庭打工嗎?
封神演義之初,還沒有那麼多的神位,也不像孫悟空那個時代有那麼嚴格的秩序。昊天上帝想招募十二金仙稱臣,但元始天尊不肯,這才與其他兩教商定編制365位成神。當神仙並不是什麼好差事,處處受制於人,哪能有閒散仙人好,所以通天教主才在一開始規勸門下弟子不要輕易出山,不然死後就要封神了。而元始天尊的弟子本就犯了紅塵之厄,理應出山相助,這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仔細看通天教主的弟子,有被申公豹蠱惑出山的,但大多還是為了同門情誼,再加上這本就是天庭選拔臣子的把戲,所以他們死後被封了神位。說白了,封神榜根本不是什么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是妥妥的套路,這本就是高層的遊戲,說什麼天命不可違,也都是說出來糊弄人的吧!
再說回《姜子牙》這部電影,這本就是一部給成人看的電影,它的主旨是在揭破封神榜的真相,它的立意是很不錯的,但就是人物動機鋪墊不夠,導致觀眾代入情緒不強,這也是它的敗筆。不過還是期待有更多好的動畫出現,不止有適合小朋友看的,還有適合大人看的,能引發更多思考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