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良有個譚家村:吃貨青睞「山東大餅」

2022-01-14 愛特閻良

8月20日,在閻良區譚家村譚建峰家的庭院裡,6位山東移民後裔,身著山東移民文化衫,架起鍋灶、放好案板、鏊子,揉面、擀麵、攤面、翻餅、烙餅,就像現代化企業生產線一樣,一氣呵成。不一會兒 ,餅薄如蟬翼,軟如綿綢,薄而不焦,軟而不裂,剛柔相濟,入口筋香的熱騰騰的山東大餅擺在了面前,食客們急不可耐地將山東大餅攤開在專用的大餅食墊上,拿起筷子,抹上秘制的面醬、剝開煮熟的雞蛋壓碎,掰折發甜的大蔥,折捲成長長桶狀的 「山東大餅」,狠狠地咬一口,仔細品味細嚼。

100多年前,山東青年焦雲龍高考中榜,出任三原知縣。他看見當地土地肥沃,人口稀少,鼓勵山東籍鄉親遷陝墾殖;動員遭受連年旱災山東籍鄉親遠走關中謀生,安家落戶、繁衍生息。現如今,陝西關中一帶約有400多個山東莊,移民後裔達到30萬人;僅閻良區就有97個山東莊,操山東口音的移民後裔近5萬人。

作為山東移民後裔最多一個村——譚家村,是以山東昌邑、高密移民為主的山東莊,村民4000多人。由於山東移民後裔至今保留著清明節烙大餅祭祀先人的習俗,每到清明節,山東大餅需要量劇增,僅一家常年經營山東大餅的直營店就要烙出上萬張山東大餅,25公斤的麵粉就超過18袋。

近年來,譚家村以山東大餅為主打美食的餐飲業迅速發展,成為當地的特色美食,吸引了西安、銅川、渭南等地遊客。這些山東移民後裔,他們不僅為三秦大地帶來了豐富多彩的齊魯文化,帶火山東特色美食,帶動當地旅遊經濟發展;其中,比如譚家村就已舉辦多屆的「印象譚家•喚您回家」文化活動,一周時間就吸引省內外遊客5萬餘人光顧,收入達102萬元。目前,閻良區城市文化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知曉閻良譚家村「大蔥卷山東大餅」人越來越多,打響「陝西山東移民第一村」的文化品牌。(記者 王向華 袁景智)

相關焦點

  • 西安閻良有個「山東村」,清末遷移陝西,生產的'山東大餅'暢銷各地
    」 點選「設為星標 ★ 」或「置頂公眾號,每天為你推送閻良新鮮事在西安市閻良區,有一個譚家村,這裡都是山東籍的村民。8月20日上午,記者走進這個西安的「山東村」,了解了他們的生活。作為陝西最大的山東移民村,譚家村以山東大餅為主打品牌的餐飲業蔚然興起,這裡的山東籍村民們,他們將家鄉的特產做成產業,不但提高了村中經濟,也讓齊魯文化在三秦大地綻放。
  • 過清明吃大餅 山東移民文化彰顯閻良文旅融合新特色
    (閻良區振興街道譚家村) 一百多年前,眾多山東人自山東腹地遷徙入陝,也把這種清明節吃大餅的飲食習俗一併帶來,傳承至今,形成了閻良飲食文化的一道別樣風景線
  • 新春再續秦魯情——山東大餅
    譚家村孫建華(祖籍昌邑孫家上疃)家氣派的大門   新春秦川話遷徙,在閻良譚家村的採訪中,聊到兩地飲食習慣的差異,
  • 烙大餅、挑擔子、看「非遺」…… 閻良區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開幕
    小朋友巧手捏面花 記者 黃曉巍 攝烙大餅、挑擔子、看「非遺」、蕩鞦韆、推獨輪車……8月21日,為迎接「十四運」,強化「文化+旅遊+美食」融合發展,閻良區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在振興街道譚家村開幕。在開幕現場,秦腔折子戲、山東快書、盪氣迴腸的大合唱《關中山東人》等精彩的文藝節目博得現場陣陣掌聲;微型獨輪車等文創產品和周村燒餅、昌邑柳疃月餅、高密泥塑等山東特產吸引了不少遊客,市民群眾參觀了關中山東民俗文化館,了解了皮影、剪紙、線偶等閻良非遺項目
  • 春滿中國·醉西安l 2019閻良航空研學遊同春而至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春滿中國·醉西安l 2019閻良航空研學遊同春而至 來源:閻良文旅 時間:2019-03-17 15:46 字號:
  • 預告 | 西安市閻良區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明日開幕啦~
    西安市閻良區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將於明日上午9點30分開幕活動名稱百年關中齊魯風魅力中國航空城開幕地點關中最大的山東民俗村閻良區振興街道譚家村活動版塊文藝匯演,包含開幕式和開幕當晚的精彩文藝匯演山東特產、閻良農產品、山東民俗文化文創展銷閻良區非遺展示烙大餅、推獨輪車民俗文化體驗文藝匯演共24個精彩節目,有山東移民後裔的秦腔名家聯袂表演
  • 西安年·最中國|為閻良這些最具特色的新春文化活動點讚~
    >106號「富閻同城·文化先行」閻良2019年慶新春文化系列活動展演推薦理由:「富閻同城.文化先行」閻良2019年慶新春文化系列活動展演由閻良、富平兩地聯合聯合承辦,系列活動由鑼鼓大賽暨優秀傳統文化展演、「年味」非遺民俗文化節、「醉美航空城」新春音樂會、新春戲曲演唱會、「愛閻良唱祖國」快閃活動、「綠色家園.幸福閻良」攝影精品展、謎語有獎競猜等系列活動組成,活動時間為2019年2月17日-20日,活動地點在閻良千禧廣場,演職人員1500餘人,參與活動的閻良、富平群眾近5萬餘人次,唱響閻良富平文化品牌,推動富閻一體化發展。
  • 西安市閻良區舉行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 (全媒體記者 魏曉文)8月21日,西安市閻良區第六屆山東民俗文化旅遊節在陝西最大的山東移民村——閻良區振興街道譚家村隆重舉行。關中山東移民之父焦雲龍後裔及西安、鹹陽、渭南3市8區縣山東移民後裔代表500多人喜聚閻良,共同追思焦雲龍先生的崇高風範,品味在關中大地上傳承了百餘年的齊魯民俗,感受堅忍不拔、吃苦耐勞、勇於創新、崇文敬祖的移民精神。
  • 陝西閻良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乘坐點及其運行時間
    陝西閻良火車站陝西閻良火車站途經公交車路線:閻良102路;閻良603路;閻良901路;閻良903路;閻良k601路陝西閻良火車站102路公交車路線:06:30-18:30:相橋→相橋十字→相橋南→川上堡→楊新莊→老寨村→楊居村→南郭村→宏豐村→新民村→武屯→太平村→槐樹村→金佛寺→仁合村→屈家村→汽車站→質監閻良分局→農興村→農興小學→福源小區→華美小區→6*中學→6*家屬區→公園街→1*醫院舊址→新世紀→火車站→人民醫院→千禧廣場→四區轉盤→人人樂→人民小區
  • 省派樂陵第一書記|萬廣軍:「外來人」成了譚家村的貼心人
    萬廣軍(左二),男,1972年12月生,中共黨員,山東政法學院財務處副處長,2019年4月任樂陵市雲紅街道譚家村第一書記。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付彪 德州報導剛進入11月份,北方的氣溫直逼0℃。在北方的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有扎推打牌嘮閒的習慣,天氣一涼,留守老人們只能縮在家中,少有陪伴。在樂陵市東部一座叫譚家村的村莊,這裡的老人們卻不再擔心,因為譚家村今年建起了老年活動中心,有4間娛樂活動室,牌桌、書籍、電視一應俱全。室外冷了,他們就「轉戰」室內,數九寒冬裡依舊玩的熱火朝天。
  • 讀睡詩歌|初秋,有風吹過譚家村
    《初秋,有風吹過譚家村初秋,有風吹過譚家村一行人把山路抬得老高一串佛珠懸掛轎子頂,緋紅的面頰在遠眺裡呼喚愛情。一脈山嶺把村莊擱在大坨、施家坳風吹龍口埡,留下一縷縷桂花的清香觸手可及的金子巖哺養一代又一代譚家村人
  • 聽說可泡製偏方治孫子咳嗽 閻良農戶自家後院種罌粟被處罰
    「  5月10日,公安閻良分局振興派出所民警在轄區譚家村入戶走訪時,發現譚家村一農戶家後院地裡種植了若干株罌粟。民警立即將該農田地種植人60歲的女村民裴某叫至農田地裡詢問情況。隨後將其帶到派出所。
  • 【一個五山吃貨的心聲】哥吃的不是山東大餅,是情懷!
    山東大餅在五山生活的華農學子深知山東大餅是一種普通而又神奇的食物。阿叔的巧手將粉團攤平,當香氣剛剛散發便加入了看似普通的雞蛋,就這兩樣樣看似尋常的食材在鐵盤中發生著奇妙的變化,待雞蛋五分熟後撒上蔥花、生菜備用。這時精心料理的脆餅也已經下鍋,香脆的大餅配上蘿蔔乾便是五山人離不開的美味!
  • 走訪關中最大山東移民村:孝禮傳承故事多
    4200餘名村民分成11個組,西安市閻良區的譚家村,是目前關中地區最大的山東移民村。上個世紀,他們的祖先推著獨輪車,拖家帶口,徒步走到了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從此便留了下來。100年的辛勞付出,幾代人的繁衍生息,善良的村民們用樸實和勤勞創造著自己的生活。近日,三秦都市報記者走進譚家村,感受這裡樸實的家風家訓。4個與老人有關的孝禮傳承故事,演繹並傳遞出祥和與感動。
  • 閻良羊乳又傳來好消息~
    圖丨博覽會上的閻良展示區11月27日-30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此次東博會,閻良區籤約項目5個,總投資額2.9億元。圖丨閻良展區贏得外商青睞11月27日,在第十七屆東協博覽會閻良區的展位上,來自國內外的客商絡繹不絕,紛紛駐足洽談合作事宜,閻良區工作人員正在熱情的給各位客商介紹閻良羊乳產品情況。
  • 【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巫溪譚家村冬桃「錯峰」上市 村民甜在...
    重慶巫溪縣峰靈鎮譚家村,冬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天傑顧不上享受一年中難得的農閒時節,一大早就帶領幾十名村民進入桃林,搶收碩大的「映霞紅」冬桃,忙得大汗淋漓。「這個紅寶貝,是我們脫貧致富的希望。」李天傑說,「映霜紅」是從山東引進的晚熟桃新品種,雖然和夏桃一樣都是3月開花,但生長周期卻比普通桃子長得多,需要220天左右,成熟期約在10月中旬,正好趕上了冬季水果淡季,能「錯峰」賣個好價錢。
  • 閻良旅遊推介走進北京,航空城之旅等你來~
    歡迎大家到中國航空城--西安閻良做客,領略航空科技的獨特魅力,感受壯志凌雲的報國之情,體驗新鮮有趣的飛行駕駛;探秘秦漢櫟陽城,暢遊生態石川河,相約千年相棗林,感受山東民俗文化,參加炫酷刺激的極限運動……」推介會現場,閻良區向首都人民發出誠摯邀請。
  • 來一波閻良「文化沙漠」
    」再點關注 ,每天為你推送閻良新鮮事今天和幾個朋友聊天,聊到了西安市閻良區的文化旅遊,他們竟然都不知道閻良區有什麼文化旅遊資源,能想到的就只有「造飛機的地方」這麼一個印象。其實閻良區不僅不是文化沙漠,更是文化寶地,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工業文化、民俗文化比較具有特色和發達。別人不知道,或許只能說明閻良區在文化品牌打造和宣傳方面還需要更加努力才是。今天我就給大家梳理一下閻良區的文化IP。
  • 山東大餅的另一種吃法——炒餅,懶人吃法,一鍋燴飯和菜都有了
    餅是山東人常吃的一種麵食。山東的餅以山東濰坊的馬宋餅最為著名。馬宋餅的做法看起來非常的簡單,但是實際上上手做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為什麼呢?擀餅用的面非常的軟,軟的幾乎能夠淌了。擀餅的時候,把兩個或者三個麵團中間抹油,然後擀成一張直徑大約50釐米的大餅。把麵團擀成直徑50釐米、厚薄均勻的圓形大餅可不是一般人都夠做到的。
  • 【今日頭條】《六代人 一張餅》蒲城六合山東大餅視頻專題片
    家家桌上都有山東大餅,大餅依舊,是一抹揮之不去的鄉愁。故鄉的美味佳餚如同一壺陳年的老酒,醇香可口,總是有品不完的味道。把鄉愁展開鋪平,大餅就在其中。六合村黨總支書記朱寬亮:「六合村在陝西蒲城已建村一百餘年,經歷六代人了,每年我們都要過幾個其傳統的節日。清明節吃大餅活動,雖然只是一張小餅,但也警示著我們的後人們,不要忘記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