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新聞官設置理念:「三傳一助"——傳思想,傳文明,傳文化,扶助村民致富
遙望茶山雲霧繞,茶香醉人心神往
巖背高山茶(巖霧尖)種植在海拔500-800米的丘陵山坡地,山上常有雲霧覆蓋,所生產的茶葉無汙染、品質好,馥鬱可口,回味甘濃。現在讓我們緊跟黃花鎮巖背村鄉村新聞官鄧偉霞的步伐,去巖背高山茶園,一探究竟。
黃花鎮巖背村鄉村新聞官鄧偉霞播報視頻
巖背村茶產業
2018年,巖背村茶葉產量43噸,產值達3000萬元,茶葉產值佔農業總產值80%,是巖背村的主導產業,經濟效益顯著。1983年,巖背已經開始種植高山茶,1988年成立巖背茶廠。巖背高山茶有「峰林頂」、「巖背高山紅」、「巖背巖霧尖」等品牌,主要產品有巖霧尖(綠茶)、烏龍茶、高山雲霧茶、高山八仙茶等。
巖背巖霧尖
「巖霧尖」,茶葉色澤墨綠,湯色呈淡黃色,尚明亮,香氣慄香,略有花香,較持久,三泡皆有香氣,滋味醇厚鮮爽,回甘濃鬱,縈繞在齒間。小抿一口,倍感心曠神怡,仿佛有一股仙氣搖曳在心頭。
「巖霧尖」色香味特徵:
1.聞茶幹:幹茶色澤墨綠無光澤,清香且慄香顯,條索捲曲較短,不規則,較為勻整。
2.湯色:湯色淡黃色,由於剛製作完畢茶葉水分較多所以稍欠明亮,密封存放半個月以上則湯色會逐步變得清亮。
3.氣味:香氣慄香,略有花香,較持久,三泡皆有香氣較持久。
4.滋味:滋味醇厚鮮爽,回甘濃鬱,微澀。
5.葉底:青綠尚明亮,較柔軟,較為勻整。
諮詢與選購
前往目的地
黃花鎮位於廣東省清遠市英德的西部,距離珠三角的主要城市,車程均在1-2小時內,距離英德市約60公裡,距清遠市約80公裡、距廣州市約160公裡、距深圳市約260公裡。
自駕車到達
1、從廣州市出發:
廣州市區--廣清高速--清連高速--九龍浸潭出口--左轉S348省道--九龍鎮--S366縣道--黃花鎮
2、從深圳市出發:
深圳、東莞市區--廣深高速/沿江高速--廣清高速--清連高速--九龍浸潭出口--左轉S348省道--九龍鎮--S366縣道--黃花鎮
公共運輸路線
高鐵:黃花鎮距京廣高鐵英德西站約60公裡,距清遠站約90公裡。
客運:廣州羅衝圍客運站,每天均有到達黃花鎮【明逕社區】的班車服務。
《神奇的巖背》
黃花鎮巖背(原巖背鎮)位於英德市西部,因地處巖口(地名,《英德縣誌》稱「穿巖」)北面而得名。巖背與清新的白灣、陽山的東山、樂昌的沙坪四個鄉鎮曾被稱作廣東生產生活條件最惡劣的「四大金剛」,意寓生存條件最為艱苦的地方。近十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巖背人民的艱苦創業,巖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然而歲月流轉,滄海桑田,那些不知何時開始的娓娓動聽的民間傳說不曾改變。壯麗的文婆山、茂密的森林、奇特的石灰巖地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動人故事,而太平軍在巖背留下的活動遺址,更為當地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神奇的巖背》全書共6章約3萬字,分「概況」、「風光」、「內涵」、「地貌」、「傳說」、「特產」等六大板塊,全方位展示了巖背的自然風貌、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內容涵蓋面比較廣。透過此書,讀者對巖背必將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掀開巖背的「神奇面紗」,讓更多的人認識巖背、了解巖背、走進巖背、開發巖背。
來源:黃偉興
編輯:英德市網絡輿情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