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蘭(杭州)醫院正式啟用一周年 交出一張公眾滿意的成績單·都市快報

2020-12-12 杭州日報

鄭傑:患者和醫護人員都滿意才是最大的認可

記者 俞茜茜

2015年12月6日,樹蘭(杭州)醫院(浙大國際醫院)正式啟用。

這9個月內,在高峰期時,醫院512張床位幾乎滿員。——這是短短一年來,樹蘭(杭州)醫院交出的漂亮成績單。

「一年前,我們都沒有想到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床位就滿了。而且這一年來,也得到很多患者和業內專家的認可。」樹蘭醫療總裁鄭傑說,醫院的門診量、手術量、住院量以及患者滿意度等,都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天時地利人和讓醫院飛速發展

在鄭傑看來,這一年來,樹蘭(杭州)醫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飛速的發展,和「天時、地利、人和」分不開。

從事醫療行業的這幾年,鄭傑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變化,也感知到市場的需求。公立醫院無法完全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社會力量辦醫的呼聲越來越迫切。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社會辦醫,支持醫生多點執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更合理分布和流動。這樣的大環境,為醫院發展創造了「天時」。

「就全國而言,對於醫生多點執業,浙江、廣東兩省的政策最為寬鬆,政府的支持力度最大。而杭州又是一個非常創新的城市,對『網際網路+醫療』的嘗試和探索,也走在全國前列。這些地域特點,為我們創造了『地利』。」

鄭傑說,而所謂「人和」,則是早期的骨幹團隊,給予了醫院生長的種子基因。醫院由院士團隊發起創辦,打造了一支院士領銜的高水平醫學專家團隊。目前,醫院在職醫務人員有700餘位,此外還囊括了40多位籤約院士顧問、數百位籤約的多點執業名醫專家。他們在新環境下共同擁抱社會力量辦醫,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在政策、資本、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醫療產業大變革的窗口期已經來臨。而樹蘭(杭州)醫院走出的這一步,是對社會力量辦醫的跨界探索。

努力讓患者和醫護人員都滿意

從建院開始,樹蘭(杭州)醫院就以「患者滿意、員工滿意、政府滿意」三滿意為宗旨。

這一年來,醫院為很多疑難病患解決了疾病困擾。從今年3月開始,醫院把每個月的第二個周三上午,定為「院士門診日」,來自不同學科的院士到醫院坐診。每到院士門診日,院士號都是一號難求。

同時,醫院藉助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整合國際醫療資源,開設以院士為核心的「樹蘭國際疑難病多學科會診中心」,為疑難病、危重症病人提供多學科會診和診斷治療服務。

「幫助患者解決疑難重症,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服務老百姓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能收到患者的感謝信和錦旗,這也是患者對我們的認可。」

鄭傑說,院士領銜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直接參與醫院的診療服務,還體現在引領醫院科研、教學等多方面的發展。讓本院的醫務人員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高水平的院士專家,對自身的業務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

前不久,醫院還引入了醫生保險,建立保險小屋,給醫護人員更多保障,讓他們能勇於去解決疑難雜症,擁抱新技術。

「通過這些實踐,努力做到讓患者和醫護人員都滿意,這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2017年為「1」到「N」打基礎

計劃增設500—1000張床位

經過一年的努力,目前樹蘭(杭州)醫院已經打造出多個優勢學科,如肝膽胰外科、感染科、胃腸外科、腎臟病科、血液科等。

「作為三級綜合醫院,把每一個學科打造成優秀的學科,才能更具有競爭力。」鄭傑說,明年,醫院將再增加500—1000張床位,屆時醫院的總床位數將突破1000張,同時進一步優化學科建設。

此外,在醫療集團的架構建設上,也將進行新的探索。今年到目前為止,樹蘭醫療已經託管了5家醫院,還有2家分院也正在籌建當中,為明年進一步集團化建設打基礎。

接下來,樹蘭醫療在平臺化體系建設上要更上一個臺階。包括集團化的管理體系與產業的對接,新技術從科研到臨床的轉化速度也會加快。同時,信息化平臺要深化改造,再進一步提升。將樹蘭醫療真正打造成為管理、人才、技術的輸出基地。

「2017年,我們在醫院文化建設上,也要注入新理念。在原先提出的NASH(自然、藝術、科學、人文)醫學理念的基礎上,進行更豐富的詮釋。」

鄭傑說,我們將繼續秉承回歸醫療本質的理念,讓醫療回歸自然;明年準備開設「醫生空間」,為醫務人員打造交流、學習、培訓的平臺;進一步提升院前院後的服務流程,促進醫患溝通;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醫院的標準化、國際化,準備JCI認證。

「如果說2016年是從『0』到『1』的突破,那麼2017年,更多的是為『1』到『N』打基礎。」鄭傑說,他的願望,是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健康醫療理念帶給更多的患者,為患者提供「全人全程」的醫療健康服務。

相關焦點

  • 樹蘭(杭州)醫院滿周歲了·都市快報
    本周日舉辦建院一周年慶典活動 6位院士、30多位專家現場坐診 普通專家號就能看名醫大咖 記者 俞茜茜 本報訊 截至昨天,樹蘭(杭州)醫院(浙大國際醫院)正好建院一周年。 12月11日(本周日)上午,浙大國際醫院將舉辦建院一周年慶典活動。
  • 樹蘭(杭州)醫院成立五周年 向社會公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2015年12月6日,以「創建一流國際化社會辦醫典範,探索醫療體制改革新模式」為使命的樹蘭(杭州)醫院正式啟用,這是一家在積極響應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大時代中,採用新機制新模式,集中社會力量創辦的一所大型高水平的綜合醫院。
  • 樹蘭(杭州)醫院建院5周年,在浙江創新大地上綻放醫改活力
    通訊員 鄒芸 謝晨 記者 吳朝香12月6日,樹蘭(杭州)醫院順利召開五周年醫療衛生改革發展高峰論壇。建院之初,樹蘭(杭州)醫院的目標是「創建一流國際化社會辦醫典範」,5年過去了,這家醫院不僅在醫療質量、醫療服務等方面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同樣也肩負起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救助有需要的危重疑難病人、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培養醫學人才……樹蘭(杭州)醫院在一步步成為「有品質、有特色、有溫度、有情懷、有夢想」的新型社會辦醫醫院。
  • 樹蘭醫院(浙大國際醫院)推出疑難皮膚病聯合門診·都市快報
    皮膚科院士聯手省內知名皮膚科專家 撥打快報健康熱線85051465 可預約報名 記者 俞茜茜 本報訊 夏季是各種皮膚病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對疑難皮膚病患者來說,到了夏季特別易復發或加重。 25日(下周一)上午,皮膚科知名專家陳洪鐸院士坐診樹蘭(杭州)醫院(以下稱「浙大國際醫院」),屆時將推出院士專家聯合門診,陳院士將聯同皮膚科專家方紅主任醫師共同會診,為疑難皮膚病患者量身定製個體化治療方案。 為保證就診質量,這次院士專家聯合門診限量推出10個號源。如您或家人有疑難皮膚病方面的困擾,不妨到現場找他們諮詢就診。
  • 樹蘭醫院的周年答卷_健康界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在致辭)一年前,這家由院士團隊發起創辦,社會力量參與,立志要做國際化、智能化、標準化、人性化醫院的醫療機構宣告成立,立即給醫療界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一年來,樹蘭醫院做了些什麼?在周歲生日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12月11日,樹蘭醫院院長葉再元給出了答案。設立院士門診日自建院以來,樹蘭醫院便堅持以"高水平的專家、高質量的醫療、高品質的服務",提供"國際化、智能化、標準化、人文化"以及"全人全程"的健康服務,立志創建"患者滿意、員工滿意、政府滿意"的一流國際化醫院。
  • 專訪:樹蘭醫院「社會辦醫」的特色之路
    樹蘭(杭州)醫院(浙江大學國際醫院)是浙江省「社會辦醫」的典範,2016年12月6日正式啟用一周年,樹蘭醫院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病床使用率超過95%、患者錦旗和感謝信達400多封、患者滿意度達98%以上。通常一家社會辦醫的醫院要達到如此漂亮的成績需要5-8年的時間,而樹蘭醫院為何能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取得如此飛速的發展?
  • 快報聯合浙大國際醫院 開啟2016年度「樹蘭院士健康節」·都市快報
    報名人數超過1500人,9位院士將與大家面對面 今起進行篩查導診 篩查導診的專家也都是一號難求的名醫 記者 俞茜茜 本報訊 從5月9日開始,快報聯合樹蘭(杭州)醫院(以下稱「浙大國際醫院」),開啟2016年度「樹蘭院士健康節」。
  • 樹蘭(杭州)醫院新增床位1000張 增設兒科等門診 
    樹蘭醫院2號樓5樓住院區,感染科病房已搬遷至此。唐夢霞 攝樹蘭(杭州)醫院(浙大國際醫院)自正式啟用以來,短短一年時間裡,一期開放的512張床位已滿足不了日漸攀升的住院需求。7月16日上午,樹蘭醫院二號樓正式啟用。樹蘭醫院總院長鄭樹森院士介紹,二號樓以住院和檢查等功能為主,新設兒科、內分泌科、風溼免疫科和精神衛生科病區,感染科病房、美容整形科和口腔科已經從一號樓搬遷過來。據悉,新開啟的樹蘭醫院二號樓設置1000張床位,首批開放200張,到年底之前全部開放。此外,2號樓還將開設為病人服務的配套設施,例如咖啡館、書吧,都在下半年陸續開啟。
  • 樹蘭(杭州)醫院開展全院核酸及抗體檢測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樹蘭(杭州)醫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力投入到抗擊「新冠疫情」的戰鬥中,切實踐行白衣戰士守衛人民健康的誓言!
  • 樹蘭(杭州)醫院首例肺移植患者康復出院!鄭樹森院士:肺移植考驗的...
    一個多月前,張先生在樹蘭(杭州)醫院成功完成雙側肺移植,整個手術歷時4個多小時,術後14小時就成功撤下了呼吸機,不到48小時順利轉出ICU。張先生是北方人,他從十多年前開始間斷性咳嗽,漸漸感覺胸悶氣喘,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每到冬季或是受涼感冒後,病情都會加重。
  • 樹蘭醫院成全國首家通過JCI第六版評審的綜合民營醫院
    樹蘭(杭州)醫院(浙江大學國際醫院)在致力打造成為中國社會辦醫標杆的路上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樹蘭(杭州)醫院高分通過JCI國際標準認證,成為中國首家通過JCI第六版評審的大型社會辦綜合性醫院!「以高水平的專家、高質量的醫療、高品質的服務,提供國際化、智能化、標準化、人文化以及全人全程的健康服務,創建患者滿意、員工滿意、政府滿意的一流國際醫院」,醫院提出「三高四化三滿意」的辦院理念,與JCI的精神不謀而合。「樹蘭醫院開院沒多久就啟動JCI評審的準備工作,是樹蘭的一次自我加壓,自我淬鍊和相互融合的過程。」
  • 樹蘭醫療五周年暨未來醫療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杭州2020年12月7日 /美通社/ -- 匯聚國內醫療界、教育界頂尖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醫療發展以及未來醫療創新實踐。樹蘭醫療五周年暨未來醫療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12月6日是樹蘭(杭州)醫院建院五周年的日子。經過五年的發展,樹蘭(杭州)醫院已逐步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綜合型醫院。12月6日,樹蘭醫療五周年暨未來醫療發展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
  • 樹蘭醫院口腔醫學中心昨日成立
    昨天上午,樹蘭(杭州)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在樹蘭(杭州)醫院正式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浙江省口腔醫院和樹蘭(杭州)醫院三方共同打造樹蘭(杭州)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創造口腔診療新模式,不僅將更好的服務患者,同時年輕的口腔科醫生在專家老師的帶領下也會快速提升專業能力,培養更多口腔醫療人才。
  • 樹蘭(杭州)醫院獲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關於公布第三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名錄的通知》,樹蘭(杭州)醫院正式成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 1600餘件錦旗和感謝信,記錄著每一個溫暖的瞬間樹蘭(杭州)醫院:用...
    患者到醫院看病,最幸運的就是能遇到好醫生為他們解除病痛,讓他們重獲健康。一封感謝信或是一面錦旗,或許是他們表達對醫護人員感謝的最好方式。自樹蘭(杭州)醫院正式啟用三年多來,累計收到錦旗和感謝信1600餘件,幾乎每天都有1—2面錦旗和感謝信。每一封質樸的信件和錦旗背後,都有著一個有溫度的故事。
  • 樹蘭(杭州)醫院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患者今日出院,她的新年願望是...
    兩個月多前,郭女士發現自己整個人都是「腫」的,臉部腫到皮膚發亮,再到醫院檢查,發現腎積水伴腎結石,腎囊腫,嚴重的腎功能不全。開始接受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治療,由於心功能不全,每次透析都使她走在死亡的邊緣。移植手術不能再等了!然而郭女士本身心臟功能也已到了終末期,已無法單獨接受腎移植手術治療。一個月前,一家人慕名來到樹蘭(杭州)醫院。
  • 同心攜手 共謀發展 | 樹蘭醫療集團與鄒城市人民醫院合作滿周年
    5月23日上午,鄒城市人民醫院與樹蘭醫療管理集團戰略合作一周年總結大會在鄒城市人民醫院召開。  2019年1月,鄒城市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貫徹開放發展戰略,與樹蘭醫療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借智借力補齊高端醫療短缺的民生短板,正式開啟了鄒城市人民醫院和樹蘭醫療管理集團雙方深化合作、互利互惠、共謀發展的新篇章。
  • 樹蘭(杭州)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上線 動動手指即可登記 
    5月25日,「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對接儀式在樹蘭(杭州)醫院平臺上線。樹蘭(杭州)醫院也成為中國首家接入該系統的社會辦醫醫院。在我們的身邊,每年約有30萬人等待著器官移植,但每年卻僅有1萬餘人能夠完成器官移植,每一分鐘都有人在逝去。對於這些等待的人群而言,是否有公民願意捐獻器官,決定著他們的生死,一念生,一念死。
  • 堅守初心逐夢行 | 樹蘭醫院 2020 年年中工作會議順利舉行
    鄭樹森院士、李蘭娟院士,樹蘭醫療總裁鄭傑,樹蘭(杭州)醫院葉再元院長、壽張飛副院長、馮志仙副院長、李啟勇副院長、湯靈玲副院長,以及各科室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大會由黨委書記吳章穆主持。據第三方機構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醫院門急診患者滿意率 99.7%,住院患者滿意率達到 98.6%,同時共收到錦旗、感謝信 357 件次,樹蘭人被譽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團體。葉再元院長表示,2020 年是樹蘭(杭州)醫院建院五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
  • 樹蘭(杭州)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上線 動動手指即可登記
    5月25日,「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對接儀式在樹蘭(杭州)醫院平臺上線。樹蘭(杭州)醫院也成為中國首家接入該系統的社會辦醫醫院。 在我們的身邊,每年約有30萬人等待著器官移植,但每年卻僅有1萬餘人能夠完成器官移植,每一分鐘都有人在逝去。對於這些等待的人群而言,是否有公民願意捐獻器官,決定著他們的生死,一念生,一念死。雖然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發展迅速,但與巨大的需求相比,中國器官捐贈數量仍遠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