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 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召開,吹響了向脫貧攻堅發起最後總攻的衝鋒號。石場鄉鹿崽樓村積極響應,開展全排全查,抓實產業發展,與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
「三線排查」,補齊脫貧短板。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通過組織結對幫扶幹部入戶核查,村主體攻堅隊員包村民組排查,第一書記、支書、主任重點訪查的方式,對全村農戶全面排查,對排查出的問題短板及時研判,整合資源資金,及時補齊短板,經過近20天的努力,排查出的短板問題已全面補齊。
以點帶面,抓實茶葉產業。鹿崽樓村現有茶園746.99畝。為紮實抓好茶葉管護工作,促進因疫情影響未能外出務工人員就近就業,村集體社將茶葉管護返包到戶,還園於民,同時在涉茶村民組組建茶葉管護小分隊,對無力管護或無人在家管護的農戶茶葉地塊管護,鼓勵農戶及管護小分隊在茶葉地套種辣椒、花生、黃豆等矮杆經濟作物,套種農作物的收益歸農戶和管護小分隊所有,進一步激發群眾對茶葉管護的積極性,目前茶園已基本管護完成。老茶園的管護費400元每畝每年,新茶園的管護費是500元每畝每年,預計全村746.99畝茶葉管護今年將為群眾創造30多萬元的務工收入。農戶通過茶葉地套種,既有效的管護了茶園,又額外增加了農戶的收入,實現了土地價值的最大化。
因地制宜,發展精品水果。鹿崽樓村大部分土地海拔在850米以下,應群眾意願和需求,邀請農業專家到村對土壤和氣候條件進行檢測可行後,以「縣金麗投資有限公司+鄉鎮+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根據土地存量情況、土壤、氣候及海拔要求,發展庭院經濟、菜園子副業等,目前發展柑橘種植130餘畝,在柑橘未掛果前,發展林下種植(種植蔬菜、辣椒、小麥、早熟馬鈴薯等),以短養長、長短結合,讓每一戶農戶都有增收產業。
內外聯動,做足壩區文章。去年冬季,鹿崽樓村通過黨支部引領,村集體社在核心壩區規模化種植小麥200畝,邀請農業專家到村實地指導病蟲害防治,兩次協調無人機為小麥施農藥,通過規模化種植,真正讓「新技術」飛進了「小山村」。村支兩委牢牢把握農業產業調整「八要素」,與遵義貴三紅集團籤訂產銷合同,在小麥收割後,在核心壩區發展辣椒。從小麥收割到辣椒苗移栽,約需人工1000餘個,可以為本村群眾創造8萬餘元的務工收入。
作 者:喻常軍
編 輯:楊浩平
責 編:李資葦
審 核:劉禹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