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故事,長蟲山盤龍江,龍身龍脈,滇池是個大龍潭

2020-10-04 探尋者老梁


在雲南昆明的古代,古人認為昆明的長蟲山有靈氣,長蟲山自北向南延綿而來,宛如一條巨龍,到了下馬村,龍身下潛右轉,經虹山左旋,經青雲街、雲大,經北門街圓通山至五華山。如果把長蟲山比作一條巨龍,五華山就如同龍首一般。龍首對著城池,城池南邊就是浩瀚的滇池。古人認為五華山就是一個風水寶地,所以歷朝歷代都把最高行政機構設在五華山。


昆明長蟲山景


古人還認為從昆明北部松華壩向南流經城池匯入滇池的盤龍江也是龍脈,自北向南,一山一水。滇池是一個巨大的龍潭。昆明市民享有「浩蕩龍恩」。



古代雲南第一任省長賽典赤·贍思丁葬於盤龍江的源頭松華壩,可見人們非常看重盤龍江,對龍脈的說法也深信不疑。

昆明市衛星圖樣


昆明五華山前正義路


明末皇帝朱由榔認為昆明城池如龜,長蟲山如龍,昆明就是「歸龍福地」,永曆帝從廣東到雲南昆明是天意,永曆帝自稱好比歸龍,他建朝於龍頭五華山,建貢院於「龍頸」(今雲南大學),祈禱重振大明江山,只可惜最後他懼怕吳三桂的鐵蹄,逃往緬甸,不是「歸龍」,是真「龜龍」,最終被吳三桂逮回昆明,逼死於五華山旁邊的篦子坡。


昆明滇池


其實昆明市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城市,周邊到處是山連綿不絕,滇池的水源也本非獨源於盤龍江,除了盤龍江外,還有昆陽河、海源河、寶象河、東大河、西白沙等等,不過就盤龍江水流量確屬最大。

昆明盤龍江


盤龍江水源於松華壩,松華壩的水源於雲南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間,其中最大水源源於嵩明縣西北部的梁王山的黃龍潭地下暗河。

本文由探尋者老梁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這座山據說是古昆明城的龍脈所在之地,你知道嗎?
    長蟲山是昆明北市區東北——西南走向山脈的總稱,據說是昆明城的龍脈所在。長蟲山半山腰森林茂密,而山頂就只有大片草地,怪石嶙峋,視線很開闊。在長蟲山頂上,向東可以望北市區和金馬山,向西可以望西翥街道,向南可以望滇池和太華山,實為昆明登高望遠的好去處,特別是觀賞昆明夜景的最佳之地;也有健身步行道,也有荒山小徑,風景絕佳。長蟲山山勢綿延幾百公裡,東北起於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向西南一直延伸到昆明市區的文廟,與滇池、盤龍江、太華山、碧雞山、梁王山共同組成了昆明「山水城市」的城市格局。
  • 周末徒步活動日,穿越昆明長蟲山,遇見一個關於「長蟲山的傳說」
    在昆明城區,南北走向的長蟲山是比較有名的一座山,著名的大觀樓長聯中有一句「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指的就是滇池周圍的四座山:金馬山、碧雞山(西山)、長蟲山、白鶴山,其中的「北走蜿蜒」即指長蟲山。如今 長蟲山上,有植物種植排列寫成的「北走蜿蜒」四個大字,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
  • 初秋,徒步昆明長蟲山、小空山、茨壩環線,風光很不錯
    昆明城周邊的山很多,很多人長期生活在昆明城裡,可能不太清楚。有人對昆明郊區的著名山峰進行了統計,大概有六十峰。長蟲山、小空山也是六十峰當中的兩峰,不過,有的人也認為小空山不在六十峰之列,具體就要看你怎麼看了。喜歡戶外的昆明人,沒有爬過長蟲山的人可能會很少,應該說每年都會去爬的。
  • 來昆明城北的長蟲山
    長蟲山,又叫蛇山,位於昆明市北市區龍泉鎮,大觀樓長聯「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滇池周圍的四座山金馬山、碧雞山—西山、長蟲山、白鶴山)中的「北走蜿蜒」即指長蟲山。山上原來有一個寶珠寺,長蟲山是昆明市區最重要的龍脈之地。
  • 「五百年後,雲南勝江南」——盤龍江的見證
    一股清泉從滇源鎮青龍潭汩汩流出,涓涓細流匯成松花壩,流進昆明母親河盤龍江,一路向南,奔向母親湖——滇池懷抱。他以盤龍江為東護城河的外河,請來風水大師汪湛海勘測設計,把新昆明城建築成周圍九裡三分的「龜城」,頭對著滇池,尾對著蛇山,大東門,小東門,大西門,小西門為龜的四足,建了整整八年時間,昆明歷史上首座磚城巍然屹立。據說磚城建成,沐英埋下一塊石碑,刻有「五百年後,雲南勝江南」的願望。為了表彰前朝賽典赤的忠君愛民,沐英在南城門外建了一座「忠愛坊」,同時也是鼓勵自己和後人。
  • 雲南昆明滇池!最全面的滇池旅遊攻略,想來滇池看這裡就夠了!
    景區簡介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澤、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盤龍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積330平方千米,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稱。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雲南昆明滇池雲南昆明滇池成千上萬的海鷗從西伯利亞飛來這裡度過寒冬,他們每年的12月初飛來,次年3月初便離開,每年的如期而至,就像是一場美好的約定。
  • 下班後,沿昆明滇池海埂公園與盤龍江快步走,傍晚的風景更宜人
    傍晚的滇池、睡美人,顯得更加靜謐與安寧。海埂公園位於滇池東岸,與西山睡美人隔湖相望。海埂公園靠滇池一側修建了2.5公裡的棧道,憑欄遠眺,欣賞滇池、西山美景,體驗「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的情景。盤龍江滇池入海口,修建了一座漂亮的石拱橋,也是盤龍江上的最後一座橋。該橋橫跨盤龍江,氣吞滇池,遠銜西山,氣勢如虹。
  • 昆明供奉龍王的道觀,延續千年香火保雨水充沛,民間傳言龍脈所在
    昆明的長蟲山和黑龍潭在民間流傳就是當地的龍脈所在地,長蟲山和龍泉山的交界處,漢史記載在這一處就有一座古老的道觀,在歷史的演變中已經過多次重建,相傳這裡就是為了供奉龍王祈求風調雨順的古道觀,在這座道觀前有兩個湖,一濁一清從未乾枯過,這座道觀就是「黑龍宮」,猶如昆明地區的「龍宮」!
  • 自6月16日起,昆明長蟲山已開放,我們又有了一個爬山的好去處
    ,今年昆明的雨季來得有些晚,加上2020特殊時期的原因,感覺上,地處城區的長蟲山已封閉了很久,我們對它都有些陌生了。7月夏日裡,我們開啟了2020第一次長蟲山行程。如何去長蟲山?開車前往是最便捷的方式,在紅雲路與龍泉路交叉口處向西有一條上山的道路,那是開車前往長蟲山最好的道路選擇。去年爬長蟲山時,我們遇見這條路正在整修,再往前數幾年,這條路是路面很差、很難行的道路,現在路已修好,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泉溪路」。
  • 老照片:滇池西山夜月,雲南昆明1928年
    「昆明」一詞的出現,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寫道:「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由此可見,「昆明」一詞是古代雲南一個少數民族的族稱。「昆明」作為地名出現,則是在唐代。「武德二年,於鎮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
  • 昆明旅遊,滇池,雲南民族村,攻略,滇池的景觀之最在於它的雲彩
    滇池是雲南最大的高原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稱。雖然目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汙染,但依舊是昆明最熱門的景觀之一。每年的11月份都會有紅嘴鷗來這裡過冬,吹吹風,喂喂鳥是很有情趣的。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澤、滇海。
  • 本周活動預覽--長蟲山開山首爬
    上周夜爬西山周六:昆明長蟲山開山首爬時間:09:00-12:00(集合時間09:00)活動難度:一般活動內容:周六上午9點在半山七哩溪集合,往返6公裡,線路較陡,慢慢爬即可昆明長蟲山簡介長蟲山 ,又叫蛇山,位於昆明市北市區龍泉鎮,大觀樓長聯"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中的"北走蜿蜒"即指長蟲山。
  • 登昆明北部長蟲山——昆明城、滇池及西山睡美人盡收眼底
    很早以前就聽說,昆明北部的長蟲山上不但可以看到昆明城的全貌,還可以看到西山睡美人,夜景尤其漂亮。 對於「長蟲山」我們並不陌生,大觀樓長聯上說的:「北走蜿蜒」就是這座山,我中專時候就讀的學校就在這座山下面, 那時不知道去爬過多少次,但從來沒有晚上去過。
  • 雲南滇池風光欣賞
    雲南省昆明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澤、滇海。滇池滇池在昆明市西南,有盤龍江等河流注入,是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稱。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稱螳螂川,為長江上遊幹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 光明日報點讚昆明「滇池衛士」陳嘉佳:「寧願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滇池」
    光明日報點讚昆明「滇池衛士」陳嘉佳:「寧願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滇池」 2019-12-03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昆明最具靈氣的風水寶地,被認為「龍脈」所在,山中鎮著千年道觀
    「長蟲山」有史以來在昆明人心中比較神聖,民間流傳著就是所謂的「龍脈」所在地,認為這裡就是昆明的風水寶地,不管是真是假,山脈中匯聚著多座古墓,說明這種民間說法由來已久,而在長蟲山和龍泉山交匯處就有一處已有數千年的風水寶地,這裡現在已是滇中第一古祠的所在地,名曰「黑龍潭」,此處緊緊挨著長蟲山
  • 17輛共享單車被扔昆明盤龍江 「母親河」不堪「重負」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可惜了,好好的車都被水泡壞了。」7月10日,雲南省昆明市滇池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會同盤龍區、五華區滇管執法部門、河道保潔人員對盤龍江進行綜合執法整治,打撈人員一天之內從河道內撈起17輛被水草裹纏的共享單車。
  • 昆明市資訊|周末徒步活動日,穿越昆明長蟲山,遇見一個關於「長蟲山...
    昆明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周末徒步活動日,穿越昆明長蟲山,遇見一個關於「長蟲山的傳說」在昆明城區,南北走向的長蟲山是比較有名的一座山,著名的大觀樓長聯中有一句「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指的就是滇池周圍的四座山:金馬山
  • 距昆明北市區最近的野外公園,昆明長蟲山森林公園,6月16日開放
    雲南昆明長蟲山將於6月16日向市民開放。昆明長蟲山森林公園由紅雲紅河公司投資建造,以前只是從山腳下修了一條路通往山頂,在山上種了一些樹,建了一些木房子。由於山上缺水樹木長勢並不是很好,最近兩三年山上一直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