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好消息頻傳。全國多個省、區、市已允許旅遊企業恢復部分經營活動,冰封了近2個月的旅遊業出現了復甦跡象。馬蜂窩旅遊近日發布了《2020年春季旅遊回暖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於馬蜂窩的旅遊大數據,對比各目的地最近一周和疫情期間的旅遊熱度,對清明小長假前後的旅遊回暖趨勢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報告指出,3月18日開始,全國眾多旅遊目的地和景區熱度都出現明顯回升,全國城市熱門周邊遊景區旅遊熱度平均漲幅達到67%,很多遊客趁周末走出家門,自駕前往城市周邊。其中,東南部省市居民的旅遊消費水平較高,現階段人們的出遊都還集中在客源地周邊,因此旅遊回暖趨勢也最為顯著。國內熱門目的地中,揚州、福州、寧波、湖州、江門、上饒、合肥、無錫、樂山和杭州的旅遊回暖指數最高。
馬蜂窩旅遊研究院負責人馮饒介紹,3月14日,上海文旅局率先發布《關於本市旅遊企業恢復部分經營活動的通知》,隨後,陝西、江蘇、浙江、四川、雲南等多個省、區、市先後允許旅遊企業恢復部分經營。馬蜂窩也聯合平臺商家逐步上線了眾多目的地的景區門票、周邊遊、當地遊等符合地方政策的旅遊產品。
臨近清明小長假,逐步恢復營業的國內景區也在準備迎接踏青的客流,馬蜂窩大數據顯示,上海野生動物園是國內回暖指數最高的景區,太湖黿頭渚風景區、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慕田峪長城和朱家角古鎮緊隨其後。
馬蜂窩旅遊研究院負責人馮饒指出,「雲旅遊」對於景區景點的旅遊熱度增長具有顯著的帶動作用,馬蜂窩直播頻道推出的上海野生動物園踏青、無錫黿頭渚櫻花季、北京老炮兒帶你逛長城等直播,都為景區帶來了較高的旅遊熱度的提升。3月26日,在成都熊貓基地開園的第二天,馬蜂窩在基地中展開了一場直播。主播帶著屏幕另一端的「遊客」圍觀了大熊貓的日常生活,還帶著大家參觀了大熊貓的「月亮產房」,開播幾分鐘便已經有數萬人進入直播見,人氣爆棚。馬蜂窩此前推出的「挖掘福州小眾景點」、「環西湖徒步踏青」、「採摘西湖龍井」等直播內容也吸引了眾多遊客關注。
馮饒介紹,用戶通過直播進行「雲旅遊」的過程中,更關心「玩什麼」和「怎麼玩」。而當他們真正打算走出家門,開始關注預售產品以及周邊景點時,也非常關注「能否出去玩」的相關信息。因此,「安全」「隔離措施」等詞彙也是近期遊客討論最多的出遊問題。
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周邊的景區、度假酒店熱度也顯著上升。報告認為,清明小長假以後,遊客將從周邊遊開始,逐步重啟2020年的旅遊計劃。近日馬蜂窩旅遊也針對疫後遊客的出行需求開啟「暖春計劃」,推出了一批優質的旅遊產品,為遊客提供高性價比的旅遊產品和服務。
市民旅遊消費熱情逐漸恢復
「五一」假期旅遊市場或迎來復甦
位於橫坑的「彩虹村」吸引了不少周邊遊愛好者。
經歷疫情後,人們出遊意願如何?大家都有什麼樣的擔心或期待,希望在什麼時間用什麼方式去哪裡旅遊?旅遊行業又該如何做好準備?進入3月中旬以來,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好轉,我市部分文旅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市民的旅遊消費熱情逐漸恢復,旅遊市場逐步復甦。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15項發現和待啟動的旅遊:國人疫情後旅遊意願調查報告》(簡稱《調查報告》)顯示:有近一半(43%)被調查者表示會在上半年出遊,景區門票、門票+酒店套餐、周邊遊線路率先復甦,其中「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市場或迎來復甦。
周邊遊帶動區域旅遊復甦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旅遊業損失慘重,但如今隨著旅遊業逐步恢復,再加上市民被壓抑已久的出遊欲望,結合踏春的周邊遊漸漸升溫,帶動區域旅遊復甦。
進入3月中旬以來,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好轉,市文廣旅體局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市民的文旅消費熱情不斷恢復,旅遊市場復甦明顯加快。截至3月23日,我市18家A級景區對外開放15家,開放率83.3%;11家星級飯店客房業務復工率100%,餐飲業務復工率90.9%;民宿正逐步開放。景區陸續開放後,市民近期去景區旅遊的意願逐漸高漲。
白水帶的橫坑村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打卡拍照 羅志群攝
鮮豔的木棉花、豔紫的紫荊花、金黃的黃花風鈴木……三月的江門滿城春色,休閒便捷的周邊遊成為市民短期出遊的最佳選擇。記者了解到,我市多條旅遊路線結合時令,以踏青親近自然的休閒遊為主;旅遊形態以家庭度假、親友結伴為主,不跟陌生人同遊,遊客賞春觀花、踏青遊玩,旅遊體驗感較強。比如在潮連島上,黃水杉與綠草坪相映成趣,盡顯春光無限;在江海區橫坑村,白水帶公園鬱鬱蔥蔥,而山腳下色彩斑斕的橫坑村宛如童話世界,讓人流連忘返;在新會石板沙,遊客在民宿陽臺上靜賞日落西江的美景……
市民出遊 周華東攝
「隨著旅遊市場逐步恢復,機票、酒店、景區門票等單項產品已開始銷售。預計省內周邊遊、短途遊也將迅速恢復,自由行產品、團隊旅遊業務的恢復也將啟動。」攜程旅遊華南地區相關負責人楊輝表示。
安全和優惠成為旅遊業重啟的關鍵詞
「儘管疫情對旅遊業造成了一定衝擊,但我相信這只是短期挑戰,疫情後旅遊業勢必重歸繁華。」飛揚旅遊總經理許展敏表達了對行業復甦的看法:「對國內許多人來說,旅行已成為必需品,新冠肺炎疫情並未破壞中國旅遊市場的基礎,相反,它將加速行業整合以及傳統旅行社線下門店銷售方式轉移到線上營銷、推廣。」
疫情也使得遊客和旅遊企業對安全、安心出遊越來越重視。《調查報告》顯示,旅遊企業的安全保障措施成為刺激遊客的最大因素,在調查的7項要素中,佔比達20%。記者發現,目前我市不少景區也更加注重園區內公共衛生安全問題,不僅要求員工上崗前進行體溫測量、健康檢查,而且還為遊客免費提供口罩、酒精、一次性洗手液,溼巾等用品。一些景區的飲食上優先考慮分餐制、公筷設施等要求。出行方面,旅遊企業提供的司乘服務也會對車輛進行嚴格消毒,隨車人員包括導遊、遊客等人員需要測量體溫。同時,疫情後,購買旅遊保險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此外,節假日和優惠措施也成為旅遊行業重啟的關鍵詞,不僅受到遊客的關注,也催生著文旅部門制定促進旅遊發展優惠政策和文旅企業旅遊產品的價格優化。記者從市文廣旅體局了解到,疫情後,我市將繼續加大對文旅業的扶持,組織文旅企業對外推介和旅遊特賣會活動。另外,文旅企業也通過大量預售活動,讓利遊客,搶佔文旅市場,激活文旅春水。「疫情停工停產期間,大方旅遊一直致力於優化旅遊路線,期待覆產後性價比更高的旅遊產品能與遊客見面。」大方旅遊副董事長林超表示。
5月後部分國內遊線路將復甦
如果疫情能夠完全控制,旅遊市場有哪些變化?此前,林超預測,疫後旅遊市場預計有三波趨勢:第一波,3月底到4月初省內遊、周邊遊復甦;第二波,5月後,視不同省份疫情程度,部分國內遊線路將復甦;第三波,出境遊的不確定因素較大,因疫情全球蔓延,可能會到明年春節後迎來復甦。
這與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的《調查報告》不謀而合,該報告顯示,有近一半(43%)被調查者表示會在上半年出遊,其中選擇5月旅遊的比例達到16%,預計「五一」假期旅遊市場或迎來復甦;其次是6、7、8三個月,各有15%的選擇率;國慶假期的10月預計也是旅遊旺季,有14%的選擇比例。
疫情結束後,市民會考慮哪些出遊方式?90%以上的被調查者選擇國內遊。城市周邊遊、國內中短線遊、國內長線遊三項是主要選擇,佔比分別為24%、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