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超車?晶片架構RISC-V新勢力迅速崛起 睿思芯科產品今年底量產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彎道超車?晶片架構RISC-V新勢力迅速崛起 睿思芯科產品今年底量產

  晶片設計的新格局將如何變化?

  今年以來,晶片架構RISC-V這股新勢力正在快速崛起。面對著異構計算的趨勢、以及中美科技摩擦的持續,甚至有業內專家預測,未來X86、ARM、RISC-V有機會三分天下。

  發展至今,CPU主要有兩大指令集,複雜指令集(CISC)架構x86,精簡指令集(RISC)架構陣營有ARM、MIPS和RISC-V。而RISC-V正是基於「精簡指令集」原則的第五代指令集架構,並且對外開源,由於開源、中立、精簡的屬性,且不太受美國政策的影響,因此被不少國家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

  參與其中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不僅有阿里巴巴、華為這樣的巨頭,也有睿思芯科、SiFive、芯來科技等創業公司。其中,睿思芯科成立於2018年,創始人兼CEO譚章熹,師從提出精簡指令集的David Patterson教授。

  在近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的「觸摸智造——2020中國製造業價值發現之旅」活動中,睿思芯科副總裁李軼向記者表示,雖然現在RISC-V生態還是早期,但是目前生態的發展速度很快,正日新月異地推進著。

  睿思芯科主打產品為基於RISC-V開源指令集的低功耗、高效能的核心處理器晶片,其Pygmy平臺是面向AIOT的RISC-V多核異構AI SOC,可應用於智能語音、智能玩具、機器人工業視覺、可穿戴等應用場景,睿思芯科的晶片將在今年年底量產。

  李軼告訴記者,在支持的作業系統方面,Linux沒有問題,Linux生態本身就很成熟,也有用戶,同時,睿思芯科面向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也有一些計劃和溝通,但是現在鴻蒙生態才剛開始。

  面對RISC-V的逐步崛起,終端廠商們、晶片客戶們基本都保持開放的心態來積極布局。

  李軼向記者介紹道,第一類就是在中國有很強業務需求的國際終端廠商,他們是最急迫地想要切換。比如他們之前用的是ARM架構,但是70%-80%的銷售在中國,或者比如它的大客戶就是華為,就願意快速地擁抱RISC-V,即使目前主流產品還是ARM架構,也會籌謀RISC-V;

  第二類是國內的公司,包括華為、字節跳動等,都已經在RISC-V上進行投入,大公司需要進行長遠布局,而不僅僅是看當前的出貨量;第三類是中間的集成商、方案商,他們的動力並不大,因為本身沒有太多核心技術,主要看哪一類架構的產品銷量更好。

  對於RISC-V的計劃,紫光展銳產品規劃總裁夏曉菲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曾談道:「我們在處理器的合作上是比較開放的態度,要在手機類的處理器上面還是無法替代的,因為它的生態跟安卓綁定得比較緊,但是對RISC-V我們也在密切關注,我們也會在RISC-V後續有更大的動作,希望在MCU類晶片去嘗試一些RISC-V的方案。」

  在紫光展銳高級副總裁黃宇寧看來,RISC-V在工業電子領域有比較好的契機,「5G可能會帶來一個更大的市場,就是當傳統的MCU加上5G工業的應用,不管是在低延時或者高可靠的場景,特別適合工業的場景,存在一種新的可能性,工業的控制器和基礎連接的功能連在一塊,有這樣一個新形態的工業控制器,在這個控制器上有很多新的機會,這是一個新的品類,不管是新的品類還是新的技術,並沒有一個比較重的歷史包袱。」

  在國內的RISC-V賽道上,參與者也不少,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天微已經推出支持RISC-V第三代指令系統架構處理器 CK902,平頭哥推出了運用12納米工藝,搭載16個核心的RISC-V處理器玄鐵910;芯來科技已經推出通用MUC產品,並在今年獲得新一輪戰略融資,由小米集團領投,12月1日,芯來科技發布了芯芯來900系列IP;華米科技2017年啟動RISC-V晶片研發計劃,2018年發布了基於RISC-V開源指令集打造的可穿戴處理器黃山1號。

  但是目前RISC-V還在發展初期,這股新興力量的商業化仍在探索階段,睿思芯科副總裁王衛認為:「主要的挑戰在於,CPU領域不是靠自己單打獨鬥,還需要更多生態環境的配合,包括編譯器、工具鏈等,需要更多的夥伴參與生態的建設,RISC-V早期產生和發展都是在國外,發展節奏裡,國際協作是非常關鍵的。作為新的指令集,RISC-V現在在早期階段,生態環境不夠完整。在發展初期,主要是一些軟體生態環境的成熟性和豐富性,需要一定時間發展,但是在特定的邊緣應用領域對這個依賴度沒有那麼高,發展的會更好一些。」

  西南證券報告指出, 在半導體的歷史上,X86、ARM作為主流架構一直都佔有著很大的市場。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而RISC-V作為新興架構,以其精簡的體量,或許在未來的IoT領域中能取得絕對的優勢,其他的應用場景還包括手機、伺服器、存儲等市場。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師從圖靈獎得主,自研高端RISC-V晶片,對話睿思芯科創始人
    ,晶片也在年底順利量產。結合技術與行業追求,譚章熹於2018年8月在深圳創立睿思芯科,目標是完全立足於國內自研,打造高端RISC-V晶片。▲睿思芯科超低功耗32位MCU Pygmy-E睿思芯科擅長軟硬體一體化設計,在指令集架構和低功耗微架構設計方面均有先進的技術積累。譚章熹的求學經歷,也使其深得最正統RISC-V技術的精髓。
  • RISC-V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彎道超車的機遇?
    打開APP RISC-V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彎道超車的機遇? 智芯融 發表於 2020-12-14 10:57:16 集成電路是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而在集成電路的產業鏈中,處理器晶片(CPU)毫無疑問是一座必須攀越的高峰
  • 睿思芯科新推出基於RISC-V的64位可編程晶片
    打開APP 睿思芯科新推出基於RISC-V的64位可編程晶片 36氪 發表於 2020-01-08 15:40:24 (文章來源:36氪) 前身為矽谷OURS公司的中資RISC-V技術公司睿思芯科已於近期推出基於RISC-V的64位可編程終端AI晶片——Pygmy。
  • 耐能、睿思芯科、潤和軟體、江行智能獲2019 AI+邊緣計算最佳成長...
    AI 最佳成長榜從四個維度對AI+邊緣計算領域的企業進行最佳成長獎評選,榮獲「AI+邊緣計算」最佳壁壘成長獎的是耐能,榮獲「AI+邊緣計算」最佳產品成長獎的是睿思芯科,榮獲「AI+邊緣計算」最佳商用成長獎的是潤和軟體,榮獲「AI+邊緣計算」最佳未來成長獎的是江行智能。
  • 睿思芯科創始人譚章熹:中國不缺錢和決心 最缺人才和耐心
    來源:新浪財經主辦方供圖12月12日,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RISC-V國際基金會董事、RIOS圖靈獎實驗室聯合主任、睿思芯科(RiVAI)創始人兼CEO譚章熹參與並發表講話。對搞技術的人來講,不存在彎道超車,中國必須要創造一個模式,包括終端的消費者和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對整個晶片設計的影響都有不一樣的變化,所以新的機會下會有新的模式出現。
  • RISC-V國際基金會董事譚章熹:中國發展半導體最缺的是人才
    「中國發展半導體,不缺錢,不缺決心,也不缺經驗,中國最缺的是人才」,12月12日,RISC-V國際基金會董事、RIOS圖靈獎實驗室聯合主任、睿思芯科(RiVAI)創始人兼CEO譚章熹在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如是說。
  • 餘鵬鯤:中國發展半導體能「彎道超車」?誤會有點太多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鵬鯤】 談到中國半導體產業,「彎道超車」一詞頻繁見諸媒體。在不同語境下,「彎道超車」也有不同的含義。 有的是指中國半導體產業必須經過驚險的努力,才能超越美國領導構建的半導體產業體系,創造世界半導體的新一極。而另一些指的是通過某些特殊的技術或者機緣,中國半導體靠巧力完成超越。
  • 5個大學生4個月造出晶片再遭質疑,64位RISC-V晶片設計知多少
    yADednc「一生一芯」計劃是國科大計算機學院教授包雲崗提出,他認為在開源時代,將晶片設計門檻降下來是可能的。該指令集還具有眾多支持的軟體,這解決了新指令集通常的弱點。yADedncRISC-V指令集的設計考慮了小型、快速、低功耗的現實情況來實做,但並沒有對特定的微架構做過度的設計。截至2017年5月RISC-V已經確立了版本2.22的用戶空間的指令集(userspace ISA),而特權指令集(privileged ISA)也處在草案版本。
  • 中國芯的新機會:AI晶片如何實現彎道超車?|CCF-GAIR 2018
    就「中國芯的新機會:AI晶片如何實現彎道超車」這一話題展開交流。多樣化的需求能否通過一顆晶片架構來滿足,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很難的。我們不說峰值計算能力,這是虛的,我做了十幾年算法優化,知道架構能用到10%就很好了。真正的關注度點應該客戶願意花多大的成本和代價買多大的成果,這依賴於核心架構能提供多少性能指標。我們對於行業用戶、消費級客戶定義不同的產品線,每個產品線擁有的產品特徵和關注性能指標不一樣。
  • 臺積電先進位程+封裝雙引擎,不怕三星彎道超車
    也因為長期專注創新,其5納米製程已搶先全球於今年第二季量產,成為蘋果A14仿生晶片、M1處理器的重要產能。 近兩年,向臺積電先進位程下單的超微(AMD)、聯發科等,產品性能都有跳躍式進步,前者無疑成為加速科技巨頭增長、搶攻市場佔有的關鍵推手。 同一時間,臺積電也聲明最先進的2納米製程研發中心,將在2021年於新竹設立。
  • RISC-V基金會宣布徵集RISC-V臺灣地區研討會演講嘉賓
    開放、廣闊、國際化的亞洲RISC-V生態系統將聚焦當前和未來的RISC-V項目及其實施,影響RISC-V指令集架構(ISA)的長期發展。  重要日期:  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1月11日(周五) 演講者通知:1月下旬  欲註冊參加本次活動,請訪問:https://tmt.knect365.com/risc-v-workshop-taiwan/purchase/select-package。
  • 產經|武漢新芯50納米代碼型快閃記憶體晶片量產,存儲單元面積和密度達...
    6月4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透露,其自主研發的50納米浮柵式代碼型快閃記憶體(SPI NOR Flash)晶片已全線量產。目前,在全球NOR Flash存儲晶片領域,業界通用技術為65納米。武漢新芯新一代50納米技術,已逼近此類晶片的物理極限,無論是存儲單元面積還是存儲密度,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據了解,武漢新芯50納米快閃記憶體技術於2019年12月取得突破,隨後投入量產準備。從65納米到50納米的躍升,武漢新芯用了18個月。Flash指非易失性存儲介質。此次量產產品為寬電源電壓產品系列XM25QWxxC,容量覆蓋16兆到256兆。
  • RISC-V基金會宣布徵集RISC-V臺灣地區研討會演講嘉賓
    開放、廣闊、國際化的亞洲RISC-V生態系統將聚焦當前和未來的RISC-V項目及其實施,影響RISC-V指令集架構(ISA)的長期發展。  重要日期:  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1月11日(周五) 演講者通知:1月下旬  欲註冊參加本次活動,請訪問:https://tmt.knect365.com/risc-v-workshop-taiwan/purchase/select-package。
  • 進擊的2019:AI晶片十大新勢力
    原創: 韋世瑋 智東西看點:動蕩2019:365天落地戰博弈,AI晶片創企十大新勢力角逐。回望2019,是中國AI晶片創企發展較為關鍵的一年。隨著中國AI晶片創業迎來熱潮,智東西發現過去一年中有10家企業表現得異常活躍。它們之中,有的拿下了數億美元的大額融資,或一舉推出重磅級產品,或潛心研發創新架構……這批活躍的玩家,不僅成為了我們觀察2019年AI晶片產業走向的一個窗口,也成為了2019年中國AI晶片的創新勢力。
  • 國內首家RISC-V IP供應商芯來科技完成新一...
    國內首家RISC-VIP供應商芯來科技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老股東藍馳創投和新微資本追投。作者|吳優雷鋒網消息,近日,RISC-V代表企業芯來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老股東藍馳創投和新微資本追投。
  • ...星米磊:半導體晶片只能換道超車,但一些「卡脖子」問題正迎刃而解
    據清科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PE/VC市場共計有548億資金流向半導體領域,涉及項目322個,該行業也首次超越網際網路成為中國第一投資賽道。資本與創業者空前的熱情一方面拉動了國產晶片產業的快速增長。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與此同時,部分「卡脖子」的問題也正在迎刃而解。
  • 1瓦功耗,5GHz頻率:全球最快Risc-V晶片出世,效率超越蘋果M1
    新的 5GHz 處理器僅僅是一個原型,而不是一個車庫起家的初創公司的產物。它是由矽谷晶片智慧財產權設計公司 Micro Magic Inc 製造的,該公司為矽谷所有的大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已有 25 年。一小隊經驗豐富的晶片設計師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這意味著一場設計復興可能即將到來。
  • 國科大本科生帶「芯」畢業!9個月設計出64位RISC-V處理器晶片
    五位2016級國科大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果殼(NutShell)」,與「國科」發音相同,並基於中芯國際 110nm工藝四個月實現流片。這顆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1瓦功耗5GHz頻率:全球最快Risc-V晶片出世,效率超越蘋果M1
    新的 5GHz 處理器僅僅是一個原型,而不是一個車庫起家的初創公司的產物。它是由矽谷晶片智慧財產權設計公司 Micro Magic Inc 製造的,該公司為矽谷所有的大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已有 25 年。一小隊經驗豐富的晶片設計師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這意味著一場設計復興可能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