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大:天馬山下的支教青春記憶點滴

2021-01-20 中國青年網

  2002年8月,江西南昌青藍湖畔,有一份愛,整裝待發。2013年8月,貴州望謨天馬山下,有一份愛,紮根開花。今年是江西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在望謨開展支教服務的第十二個年頭,沒有勾指的約定,只有延續的默契。贛水源長,黔山俊秀,一篇篇日記、一張張畫面,這裡有我們初到望謨的觸動與震撼,有我們在下鄉走訪的思考與感悟,有我們在課堂教學後的沉澱與升華,更有我們青春支教路上關於付出與收穫、現實與夢想、個性與責任的書寫與詮釋…… ——題記

  2013年夏天,一個被賦予太多憧憬與嚮往的夢想啟航,走過梯田,翻越山梁,沿著九曲迴轉的山棧道,我們來了。從江西到貴州,幾千公裡的路程,帶著對即將開始的支教生活的暢想,十一張笑臉定格在了出徵那一天,一路西行,踏上望謨的土地,在這個屬於我們的第二故鄉的土地上,我們開始了第十二年的接力。

  下鄉走訪,捐贈資助,關愛貧困學子·····十一雙腳印開始烙印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天在黑板上寫下知識,每一次把溫暖送到需要幫助的人手上,每一次江西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旗幟在風中飛揚時,一種內心的幸福與快樂都會在每一個隊員的心中激蕩。日記,深深淺淺的腳印記錄我們忙忙碌碌的支教路,平平淡淡的故事留下浩浩蕩蕩的青春記憶。

  我們來了:望謨初印象

  南昌,經度115.89°,緯度28.68°。望謨,經度106.09°,緯度25.1°。兩地相隔1500公裡。望謨,一個從未聽說過的地方。

  因為「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我們在這裡駐足。想像,在那片水,我們體驗濃濃的布依風情,祝酒歌中顯露甜甜鄉音,美味餈粑中盡顯鬱郁鄉情,那是一幅用熱情和淳樸編織的感人之畫。

  張煥斌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晴

  我們望著車窗外一山連著一山、一山高過一山的喀斯特地貌,充滿了新鮮感,有說有笑,有的隊員興奮地唱起了歡快的歌謠。慢慢地,山越來越高、路越來越險、彎越來越急,接近山頂的路是一個又一個的「回頭彎兒」,坡陡路窄,中巴車一次拐不過去,要在半中間停下來倒車,再往前拐,路邊就是萬丈深淵,非常危險。當地流傳的故事說,卡車上的西瓜晚上顛出來掉下懸崖,第二天早上才聽到落地的聲音。路邊用紅字寫著「謹記血的教訓,小心駕駛」的石碑提示人們道路的危險。

  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經驗豐富的司機大哥非常謹慎,危險路段總會讓同伴下車幫忙看路,坐在車上的我們不免緊張了起來,車內一片寂靜。我和當地的幾位同志還比較適應,一路聊下來,對望謨有了初步的了解:望謨是一個「老、少、邊、窮」的國家級貧困縣,2002年,全縣有十九個少數民族27.3萬人,財政總收入2513萬元,極貧人口達3.6萬人,尚有1000多人口未解決生活用水問題。

  李雅晴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晴

  參加完全國大骨班的培訓,便馬不停蹄地踏上貴陽駛向望謨的列車,和越來越遠的家鄉說再見,和越來越近的未來說你好。一路上,我新奇看著路邊的風景,貴州的山不像江西的山連綿起伏,總是一座座高高聳立;貴州的土不像江西的土磚紅厚實,淡淡一層附在石面上;貴州的水不像江西的水四通八達,細流纏繞九曲十八彎;貴州的路不像江西的路四平八穩,每繞過一個山頭感覺還有更大的挑戰。

  歷時七個半小時的行程,我見到了期待夢寐已久的望謨小城。新城區街道寬敞,街邊房屋整齊,與我的家鄉婺源有點相似,但是這邊更寧靜更安詳。但之後的幾天,我才發現,望謨還是不辜負「地無三尺平」的名號,很多小路,上下坡不斷,也如同他們的生活水平,有人在高峰,有人在低谷。望謨是布依之鄉,隨處可以見背著背簍,綁著布依族頭巾,穿著布依民族服飾的人們,這邊的人熱情好客,樸實純潔,對我們江西師大支教團有一種特殊的情節,雖然不太聽得懂望謨話,雖然無法理解布依話,但是我依舊融入了,融入成為這個小城的一份子,為這個小城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千萬別小瞧江西師大人!
    支教篇 →2002年,師大組建了全省第一個研究生支教團赴貴州開展扶貧支教活動2013年又新增了贛州寧都縣對坊鄉服務點17年來,江西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項目先後獲得:「全國優秀組織獎」「鏡頭中最美支教團」「江西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優秀志願服務集體」、
  • 想把我唱給師大聽|志願服務|北京師範大學|支教
    ——玲或許是某個支教活動站在支教講臺上看著孩子們明亮的眼睛,蹲在敬老院輪椅邊聽著奶奶們過去的故事,以及作為基礎教育中心主任和支教團團長帶領幾百人奔赴各地踐行公益,這些時刻讓我感受到在和白鴿、和師大的同學們共同用愛和善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明亮。
  • 螺髻山下的支教老師: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95後支教老師付璐霞、楊蕾、徐嘉慧、高田蕊、張家豪在普格縣中學,有那麼一群支教老師,她們用青春書寫了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旅程,這段旅程註定是她們永遠抹不去的回憶,這段旅程也將會是普格學子永遠銘記在心
  • 江西師大研支團在望謨縣一中組建國旗護衛隊
    望謨縣第一中學校團委書記唐月岑任「國旗護衛隊」總指揮,江西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隊員、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退役女兵李玉潔任總負責人及動作指導老師,研支團其他隊員分別任思想政治、生活、宣傳指導老師。全隊共有正式旗手22名,標兵10名。他們以護衛國旗為使命,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己任,負責每周以及學校大型活動的升國旗儀式。
  • 江西師大開展為夢國際「慈善·感恩」心靈之旅資助活動
    江西師大開展為夢國際「慈善·感恩」心靈之旅資助活動發稿時間:2014-08-20 16:16: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0日電(記者 張建偉 通訊員 鍾偉)8月17日,江西師範大學第十三屆赴黔研究生支教團協同望謨縣民族中學開展了為夢國際「慈善·感恩」心靈之旅資助活動。
  • 告別師大路 西安還有這些老校區街區可找尋青春記憶
    近日,位於西安市長安南路的師大路二層違建商鋪即將拆除的消息席捲朋友圈,這條並不起眼的梧桐小道,有著無數人的青春記憶。拆去建築,千萬不要拆除記憶。曾經在西安讀大學,如今散落在全球各地的同學們,就曾在老校區周邊學習生活,那些你們魂牽夢繞的一條條街道,一家家小店,如今還好嗎?記者兵分幾路前去探訪。
  • 西安師大路,再見!青春,再見
    師大路,一個承載著時間流淌的地方,就是這裡,你曾和舍友在川菜館裡吹牛聊天,和對象在馬路邊吵完架不歡而散,在咖啡館趕論文焦頭爛額……一屆又一屆的「你」,從這裡進入校園,又離開這裡,踏入社會。而現在猝不及防,一紙通告,師大路、陝師大二層磚混違建門面房都將在9月被拆除……明日,這裡的美食、青春回憶通通都將煙消雲散,流川楓和蒼井空的故事再也不會上演……正如黑撒樂隊主唱曹石所說:時間本已飛馳而漸遠,地點如今也要灰飛煙滅,那回憶何以依附呢?
  • 再見,青春!師大路商鋪將拆 市民和網友拍照發文懷念
    囊括了學生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師大路旁邊的商鋪就要拆了。即使你不是陝西師範大學的學生,但只要你在西安上過學,那你的青春裡一定偶遇過師大路。一名懷抱著小孩的奶爸和妻子在師大路西口拍照。這名奶爸說,自己是陝西師範大學畢業的,對這條路充滿了感情,趁著兩旁的店鋪還沒拆的時候拍張照,讓孩子將來也能看到自己的青春。 劉大爺今年80多歲,今天他專程和老伴兒來到師大路。「以前通信手段有限,我十幾歲的時候開始常常在師大路郵局寄信,直到後來有了電話和手機,這一晃快七十年過去了。」
  • 視頻| 西安師大路商鋪將拆 千名網友懷念青春稱「太難捨」
    部分店鋪正在撤店。陝師大連發6條微博聊師大路 兩千餘名網友留言說難捨從昨天下午開始,陝西師範大學官方微博連續發布6條微博提及師大路。其中一條內容為「如果你呼籲保留師大路的既有風貌,請評論區+1或留言!」的微博迅速引發網友熱議,截至目前,已有兩千多名網友湧入該微博下,講述自己與師大路的難忘故事。
  • 湖南師大有個桃子湖,美得不可方物
    多年後,再次來到桃子湖,詫異於她竟然變得這麼美了,秋雨滴打著湖面,滿湖的荷花傲嬌地盛開著,紅的,白的,粉的,每朵都盈盈欲滴,擺弄著各種撩人的姿態,碧綠的荷葉悠閒地靜躺在湖面上,輕輕地託舉著嬌嫩的荷花,不禁讓人想起了湖師大的初戀
  • 還記得湖南師大的墮落街嗎?我們青春最美的樣子!
    連接湖南師大和湖南大學的那條街。曾經是那樣熙熙攘攘,轉身卻已消失無痕,似乎它從來不曾存在過,然而,青春的記憶又哪裡能夠少了它呢?我們多少人在那條街肆意揮灑著青春啊,那種亂糟糟的繁華街道,擠滿了小精品店,小旅館,影視廳,理髮店,小酒吧,各種小吃店,小吃攤,來往的大學生就像現在網紅景點一樣被人推著走。師大湖大的學生誰敢說沒在墮落街混過?沒在那裡看過通宵電視劇?
  • 「支教青春」守護山村未來——記貴州大山裡的研究生支教團
    新華社貴陽5月3日電 題:「支教青春」守護山村未來——記貴州大山裡的研究生支教團新華社記者駱飛還有約兩個月,程嘉寧在貴州烏蒙山區的支教「接力棒」就要遞交給學弟學妹們了。在去年陽光燦爛的5月,她和另外15名同學被選作華中農業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延續著學校自2005年以來、連續13年在貴州畢節山區不間斷的「支教接力」,用「支教青春」守護著山村未來。程嘉寧所支教的學校名叫「華農大石希望小學」,位於畢節市百裡杜鵑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的大水鄉大石村。
  • 為了51名學生,西華師大專門跑涼山辦了一場畢業典禮
    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7月8日上午,在涼山州喜德縣思源實驗學校報告廳,在全校後,西華師範大學又為51名在大涼山頂崗實習支教的大學生單獨舉辦一場小型的畢業典禮和授位儀式。畢業典禮現場。因受疫情影響以及堅守教育幫扶一線的需要,西華師大在涼山頂崗實習支教的2020屆畢業生們未能參加6月校內舉行的畢業典禮。為了不給他們留下遺憾,西華師範大學決定,要在脫貧攻堅前線,為2020屆支教畢業生舉行簡約而隆重的畢業典禮,讓他們真切體會人生重要時刻的儀式感。「本以為自己就要錯過人生中這一重要的典禮,沒想到又補回來了!」
  • 師大路!
    這兩天 朋友圈不少人 發文告別師大路 揮別青春 還紛紛趕到師大路口合影留念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山大(威海)翻譯學子支教古城蘭陵,助力鄉村振興
    【憧憬之至——青春奉獻「新長徵」】「銀杏果」實踐服務團由山東大學(威海)翻譯學院的四名教師和十八名學生組成,營員是來自蘭陵縣下村鄉的近100名學生。團隊以「助力鄉村振興,踐行青年擔當」為宗旨,致力於用腳步丈量山東鄉村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支農支教和田野調查活動,他們帶著播撒愛的憧憬,開啟了一場青春奉獻的「新長徵」。團隊成立了「銀杏果」支教活動臨時黨支部,以「建國七十年,永遠跟黨走」為主題,領悟沂蒙精神、重溫紅色記憶,在實踐中淬鍊當代大學生的信仰底色。
  • 陝師大歷史文化學院「彩虹橋」支教活動圓滿結束(圖)
    大合照-離別  (人民網  鄧楠)人民網西安8月29日電(記者 鄧楠)為積極響應團中央、團省委、校團委有關大學生開展2012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圍繞「青春九十年,報國永爭先」這一主題,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江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做健身氣功的「母雞」
    近10年來,江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作為我國健身氣功推廣普及的典型,將高校在健身氣功發展中的這些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近年來,在體育學院程其練、杜少武、黃文英幾位教授領銜下,江西師大完成了總局健身氣功中心多項重要課題——從易筋經功法療效到當下正在做的功法推廣研究;在為江西省培養大量健身氣功推廣普及人才的同時,江西師大也為國家輸送了多名優秀隊員;從2008年開始,在每年全國健身氣功的各種比賽中,「江西師範大學」逐漸成為一等獎、第一名名單中的常客,8年來獲得各種獎項「無數」;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推出
  • 江西師大圖書館一電風扇著火 自習室暫時關閉(圖)
    江西師大圖書館電風扇著火,自習室暫時關閉。  大江網訊 記者秦海峰報導:6月21日,江西師範大學圖書館一自習室電風扇意外著火,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該校圖書館自習室暫時不對外開放。  6月21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江西師範大學一網友在江西微博上爆料稱,師大圖書館四樓自習室電風扇著火了。校長,再不裝空調就真的要出事故了。隨後,記者聯繫到這個發微博的網友,據其介紹,電風扇著火之後,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馬上趕到,將火撲滅。  「著火的位置是圖書館四樓靠西南角的大自習室,因為最近天氣炎熱,來上自習的人少了很多,估計只有平時的三分之一。
  • G319天馬山隧道5月起擴孔改造,將緩解往大瑤及江西方向擁堵現象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顏開雲 通訊員 胡南 陳雪完)今天,在319國道天馬山隧道南入口附近的德盛畜禽批發市場,倒房騰地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開展以來,瀏陽市荷花街道正全力為天馬山隧道進洞施工掃清障礙,預計將在5月正式開挖。
  • 浙師大試水網際網路+支教
    7月12日,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東安鄉雙棒希望小學的28位學生上了一堂特殊的奧數課,浙江師範大學支教志願者陳熠舟提問之後,教室的投影屏幕上開始播放特級教師對「一筆畫」奧數問題的講解。下課後,學生甘珍霞一個勁兒地回味,「這是我上過的最好玩的數學課」。  線上線下「雙師」教學,正是浙師大教師教育學院「同在一片星空下」支教實踐隊正在嘗試的遠程支教新模式——「在線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