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水母被海水衝到海口新埠島海邊
大部分水母有毒 別碰它們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聶元劍 文/圖)每年夏季是水母的繁殖季節,近段時間,大量水母被海水衝到海口新埠島海邊,不少在海邊玩耍的遊客撿拾水母在手中把玩,引發雙手瘙癢等不適症狀。長期在新埠島從事海產品生產的漁民符先生提醒:大部分水母有毒,遊客不要隨意觸碰甚至把玩。
據居住在海口新埠島的漁民符先生介紹,每年的5至7月是水母的繁殖季節,此時有不少水母被海水衝到海口的新埠島、海口灣和西海岸等海邊。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的傘。它們在運動時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前進,遠遠望去就像一頂頂圓傘在水中迅速漂遊。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裡,這些遊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
孩子在新埠島海邊摸玩水母。
所有的漁民都知道,大部分水母是有毒的,不能隨意觸碰。水母一旦蜇人釋放出毒素會導致一些皮膚敏感的人過敏,會引起皮膚潰瘍。有些人遭受高劑量的水母毒素的攻擊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然而近段時間,有許多遊客來到新埠島海邊遊玩時,看到水中漂浮的漂亮水母后,當即下海打撈水母,並把這些水母拿在手中把玩……其後,這些遊客的雙手中了水母的毒,紅腫、瘙癢,引發全身不舒服。
符先生說:「我希望借《南國都市報》向廣大遊客普及一下有關水母的知識,其實漂亮的水母大部分有毒。遊客千萬不要隨意觸碰,更不要隨意把玩。」
5月26日下午,記者趕到海口新埠島金水門附近的海邊採訪時,正看到2名少年在海邊抓摸水中漂浮的水母。其中一位少年抓到一隻帶紅色斑點的水母,他把玩水母沒有多久後,雙手即瘙癢起來。
在海南從事海洋研究20多年的陳先生稱:被水母咬傷後,傷口處會出現紅斑的血疹,癢且灼痛。可就地用海水(白醋也可以)衝洗蜇咬處,切記千萬不能用淡水(會加速刺胞釋放毒液)。初步處理後可將傷者送至醫院,不太嚴重者可口服一些抗過敏藥物。如出現傷口快速擴大,呼吸不暢或其他明顯不適症狀應迅速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危及生命。
責任編輯:許海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