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不要隨意觸碰!海口新埠島海邊現大量水母 不少遊客仍在把玩

2020-12-15 南海網

  大量水母被海水衝到海口新埠島海邊

  大部分水母有毒 別碰它們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聶元劍 文/圖)每年夏季是水母的繁殖季節,近段時間,大量水母被海水衝到海口新埠島海邊,不少在海邊玩耍的遊客撿拾水母在手中把玩,引發雙手瘙癢等不適症狀。長期在新埠島從事海產品生產的漁民符先生提醒:大部分水母有毒,遊客不要隨意觸碰甚至把玩。

  據居住在海口新埠島的漁民符先生介紹,每年的5至7月是水母的繁殖季節,此時有不少水母被海水衝到海口的新埠島、海口灣和西海岸等海邊。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的傘。它們在運動時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前進,遠遠望去就像一頂頂圓傘在水中迅速漂遊。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裡,這些遊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

 

孩子在新埠島海邊摸玩水母。

  所有的漁民都知道,大部分水母是有毒的,不能隨意觸碰。水母一旦蜇人釋放出毒素會導致一些皮膚敏感的人過敏,會引起皮膚潰瘍。有些人遭受高劑量的水母毒素的攻擊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然而近段時間,有許多遊客來到新埠島海邊遊玩時,看到水中漂浮的漂亮水母后,當即下海打撈水母,並把這些水母拿在手中把玩……其後,這些遊客的雙手中了水母的毒,紅腫、瘙癢,引發全身不舒服。

  符先生說:「我希望借《南國都市報》向廣大遊客普及一下有關水母的知識,其實漂亮的水母大部分有毒。遊客千萬不要隨意觸碰,更不要隨意把玩。」

  5月26日下午,記者趕到海口新埠島金水門附近的海邊採訪時,正看到2名少年在海邊抓摸水中漂浮的水母。其中一位少年抓到一隻帶紅色斑點的水母,他把玩水母沒有多久後,雙手即瘙癢起來。

  在海南從事海洋研究20多年的陳先生稱:被水母咬傷後,傷口處會出現紅斑的血疹,癢且灼痛。可就地用海水(白醋也可以)衝洗蜇咬處,切記千萬不能用淡水(會加速刺胞釋放毒液)。初步處理後可將傷者送至醫院,不太嚴重者可口服一些抗過敏藥物。如出現傷口快速擴大,呼吸不暢或其他明顯不適症狀應迅速前往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危及生命。

責任編輯:許海若

相關焦點

  • 有毒別碰!海口新埠島海邊現大量水母
    新埠島海邊孩童赤手捕捉水母  醫師:切勿手抓水母,謹防蟄傷中毒  19日上午,一群孩子在無家長陪伴的情況下,結伴在新埠島海灘捕捉水母玩耍。省人民醫院專家表示,水母有毒,儘量不要用手觸摸,謹防被蟄傷中毒。
  • 有毒別碰!海口新埠島海邊現大量水母 謹防被蟄傷
    19日上午,一群孩子在無家長陪伴的情況下,結伴在新埠島海灘捕捉水母玩耍。省人民醫院專家表示,水母有毒,儘量不要用手觸摸,謹防被蟄傷中毒。  19日上午,有市民向本報反映:新埠島海邊海水中出現大量水母,但水母有毒,經常看到有一些遊客甚至小孩,使用工具或者直接赤手在海水中抓水母玩耍,如果被水母蟄傷,後果較為嚴重。
  • 北戴河現巨大水母擱淺海濱浴場 遊客不敢觸碰 (1/3)
    北戴河現巨大水母擱淺海濱浴場遊客不敢觸碰 (1/3) "← →"翻頁
  • 煙臺棧橋海域現萬隻水母 專家稱屬正常現象(圖)
    膠東在線8月10日訊(記者 侯嘉偉)10日清晨,有市民稱煙臺棧橋海域現成千上萬隻水母,場面奇妙又壯觀。水母美麗,但今年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水母,水母本身又是否有毒呢?就此,煙臺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年八月是黃海海域水母繁殖高峰期,水母的繁殖速度和數量與其所在環境有關,在適宜的環境下大量繁殖屬正常現象,但水母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皮膚敏感的人接觸水母觸手,可能會引起皮疹症狀。記者查詢相關資料得知,水母生命力極強,它幾乎不需要氧氣,構造簡單,沒有肌肉和骨骼,身體的98%都是水。
  • 到海邊遊玩 當心「活物」和「暗坑」
    ■海洋生物觀察已成為不少家長帶孩子親近自然的一種方式,但是有的海洋生物具有毒性,不要輕易觸碰。 陳鵬程 攝於海灣公園 陳今漢說:「五緣灣海邊的臺階上大都有海蠣殼,基本上每天都有被劃傷的遊客來尋求幫助,輕微的我們一般用雙氧水或者碘酒消毒包紮,嚴重的建議去醫院或者診所儘快處理。因此千萬不能直接跳水,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海灘走下去。」 一些市民在潮水退去後,會選擇到環島路海邊的灘涂地上「討海」,不少人更是認為灘涂上的水坑裡有「大貨」。
  • 海南省資訊|海口新埠島房產值得投資嗎?快戳戳看
    快戳戳看區別於行政劃分,房產界通常把海口購房地圖劃分為主城區、西海岸、東海岸、海甸島、新埠島和觀瀾湖。近期,由於江東新區價值外溢,新埠島一度成為購房者們爭先搶入的置業價值高地。整個新埠島,總用地9.09平方公裡。從區域上看,根據新埠島的規劃定位,是計劃建設成一個可以容納七萬人的創新凝聚、開放的自由的充滿時代活力和海島魅力的國際創新型島嶼。
  • 海邊遊玩遠離活物和暗坑 水救隊員每天都會接到求助
    -海洋生物觀察已成為不少家長帶孩子親近自然的一種方式,但是有的海洋生物具有毒性,不要輕易觸碰。陳今漢說:「五緣灣海邊的臺階上大都有海蠣殼,基本上每天都有被劃傷的遊客來尋求幫助,輕微的我們一般用雙氧水或者碘酒消毒包紮,嚴重的建議去醫院或者診所儘快處理。因此千萬不能直接跳水,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海灘走下去。」一些市民在潮水退去後,會選擇到環島路海邊的灘涂地上「討海」,不少人更是認為灘涂上的水坑裡有「大貨」。
  • 僧帽水母很可怕,但在福州海邊,你更應該小心的是這個……
    福州處於沿海,夏季一定不少市民喜歡到海邊遊玩。
  • 海口房價——新埠島篇
    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下關於海口新埠島這邊的海景房。海口、一個三線上遊的城市、卻總是被人家說工資低、物價高、房價也高。很多人都覺得海口甚至整個海南不適合拼搏,不是那種想要闖蕩的人該來的地方。海新大橋新埠島緊鄰海甸島、和海甸島是海口區域中的兩個島形區域。以海甸河相隔美蘭區其他地方。新埠島、這裡人流量還不是很多、現在正在屬於開發階段。
  • 這個周末廈門環島路海邊數百人聚集,都在幹這事……
    現在,小學生已經放暑假了不少市民和遊客會帶著孩子到海邊休閒遊玩趁著退潮時「趕小海」這個周末就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到環島路海邊挖花蛤、抓螃蟹「趕小海」樂趣多海域安全不能忘最近天氣炎熱不少人都到海邊遊玩專家提醒:在海邊遊玩,對水文海況不熟悉的不能隨意下水,還要與不熟悉的海洋生物保持距離,以免受傷。
  • 小心有毒!海口西海岸現6棵海芒果樹 路人不要隨意摘
    海口西海岸現6棵海芒果樹  小心有毒!路人不要隨意摘  位於長濱路上的海芒果樹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林師堂 文/圖)「我看到好幾個老人在撿掉落的果實,這些都是海芒果,很危險的。」
  • 注意:大家去海邊遊玩要小心,以免被有毒的魚刺傷!
    自從立了秋竟有了一絲絲涼意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再熱了我只想好好感覺這得來不易的涼意最近不少小夥伴為了抓住夏天的尾巴去海邊玩上周末有遊客在大亞灣黃金海岸遊玩時突然被不明生物刺到腳或手後疼痛難忍小編從黃金海岸學雷鋒志願服務站了解到
  • 淡黃的長裙很魔性,蛋黃水母的「長裙」卻有毒!
    不僅直接觸碰有身中劇毒的危險,每年夏末和初秋,蛋黃水母在海灘附近聚集形成大片集團時,還會給當地的人類出行和漁業帶來更大的麻煩。因此,當地人習慣用希臘神話中,一種致命的蛇髮女妖來稱呼這種外貌可愛,看似人畜無害的水母:「美杜莎」。
  • 僧帽水母有劇毒是真的 專家:青島海域極少見
        最近,微信朋友圈熱傳一條「遊客因誤碰劇毒僧帽水母被蜇傷」的消息,甚至有68%的致死率。那麼,僧帽水母會不會出現在青島的海邊呢?僧帽水母的毒性是否如文中所說的這麼大?昨日,記者採訪多位專家得知,青島非僧帽水母的分布海域,出現的可能很小,但遊客下海仍需躲避海蜇,一旦蜇傷需用明礬水衝洗並緊急送醫。
  • 新埠島世界灣區潛質 主領海口未來發展
    近十年來,新埠島從小海島的夢境中甦醒,迎頭趕上,融入海口城市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來。新埠島地理位置優越,距海口市中心僅10分鐘車程,具有極高的區位價值,並且作為海口「十二五」規劃的「北拓」重區,將以新的基點、新的價值觀、新的理論方法來創造跨世紀的新城市中心,從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居住等方面提升區域功能,為海口的城市發展帶來質的飛躍。
  • 海口市長:新埠島開發具備絕對區位優勢
    海口晚報網12月1日訊  據南國都市報報導:「海口是海南的省會城市海口市市長陳辭在昨天新埠島開發的設計構想探討會上說。要建設和諧海口,生態需要保護,新埠島一帶原來還有些木麻黃,現在已經沒有了。優聯公司來開發這裡,我完全同意,因為這裡是海南的省會城市,有依託,空港、海港、市場等,有絕對的醫療、教育等優勢,而新埠島就在海口市中心,開發這裡具備了絕對的區位優勢。但我有個感覺,一個小島裡面,東西是否太多了,尤其是漁村的問題。我覺得引進一些國際概念比較好,比如高爾夫、遊艇、康復中心、高檔住所等。
  • 大水母擱淺廈門珍珠灣 中年男子竟想帶回食用
    ­  男子在清理擱淺的水母,準備帶回去食用。記者 郭欽轉 攝­  「水母是有毒的,不能碰啊!」昨日下午2時許,在廈門環島路珍珠灣,一隻大水母擱淺,引來許多市民、遊客圍觀。不想,一名中年男子不顧風險,徒手拖拽水母,甚至打算帶回去食用,任周圍群眾如何勸阻都不聽。­  現場一名目擊者擔心中年男子的安全,於是撥打了海西晨報新聞熱線0592-8080000求助。­  晨報記者到現場時,該中年男子已經將水母抱到了海邊的木棧道上。這真是一隻大水母,展開後直徑達一米左右,如同一把大傘。它通體透明,重量有七八十斤,人們在沙灘上發現它時,它已經死亡。
  • 北戴河現巨大水母擱淺海濱浴場
    2013年8月5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在北戴河淺水灣浴場內,擱淺在沙灘上的巨大水母吸引遊客的注意。河北省秦皇島市,巨大的水母躺在沙灘上。河北省秦皇島市,巨大的水母躺在沙灘上。
  • 泰國普吉毒水母「橫行」 提醒遊客謹慎下水
    (泰國《世界日報》) 中國僑網9月21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泰國普吉直轄縣拉威區長阿倫指出,近日連續接到奈漢海灘救生人員的報告,稱發現大量水母被海浪捲入奈漢海灘和附近海域 據悉,有多名外籍遊客被水母蜇傷,用醋清洗後現不適症狀。目前工作人員已在奈漢海灘和附近海域插上警示牌,提醒遊客下水多加小心,建議這段時間最好不要下水活動。 拉威區長隨後與相關政府單位人員親赴現場調查,初步猜測海灘上出現的是遊水母(Pelagia)品種,雖毒不致死,但遊客觸碰到會出現疼痛、灼燒等症狀,可及時取用放置在海灘救助站內的酸醋消毒。
  •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發稿時間:2017-05-11 14:07:1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專業人員正在現場觀察確認 仁壽廣電 供圖  仁壽縣水務局技術顧問蘭中祥說,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約6.5億年前,又稱「桃花魚」,多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珍稀的腔腸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