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怎麼寫,才能讓用戶聽得懂記得住?

2021-01-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在時間與注意力都被網際網路切割成碎片的時代,如何寫出能讓用戶聽得懂記得住的文案,是一些營銷運營同學經常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本篇文章從用戶基模的角度,對這個問題展開了談論,與大家分享。

一、為什麼在營銷中,會出現大量不說人話的文案呢?

開門見山,一句話說清楚:因為你沒有喚醒用戶的基模(schema)。

什麼是基模?這個概念來自認知心理學,指我們大腦中預先儲存的海量信息、背景知識等,這構成了每個人不同的認知結構。你可以把基模想像成一個篩選器。每天我們一睜眼,來自外界的紛繁信息就湧過來,但有了基模這個篩選器,最終我們只會留意到少部分信息。

只有喚醒基模的信息,才能擁有心智的入場券。而傳遞失效的信息,通常都犯了這三個錯:

1. 用戶缺乏相關基模

出國旅遊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情況?有些人遇到語言不通時,會放慢語速,提高音量,並且不斷重複要說的話——好像這樣對方就能聽懂似的。就像很多時候,營銷人需要給用戶傳遞一個陌生的概念,但對於不具備相關背景知識的人,你越使勁描述,越容易讓人摸不到頭腦。由於對方欠缺你腦中的基模,很容易出現雞同鴨講、各說各話。

更詭異的是,你越了解產品,越容易喪失溝通能力。因為你每學會多一點知識,對沒有掌握這些知識的人,就失去一分理解。久而久之,你的同理心,會越來越弱。有個術語叫知識的詛咒。說的就是這個現象。

例如,這幅畫是什麼?

假如你看過小王子,你腦中相應的基模就會被喚醒,你會說:這還不簡單嗎,這是蛇吞象啊。可是對不了解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帽子。

營銷人怎麼檢驗知識的詛咒呢?很簡單,一句文案,讀給不識字的人能不能聽懂?一個產品,小白用戶能不能不看說明書就學會使用?一個app,新手能不能迅速上手而不會一頭霧水?如果答案都是不能 ,那就是陷入了知識的詛咒。

2. 無法調用用戶基模

下面是來自認知心理學家戴維·魯賓(David Rubin)的小測試,每一道題請你用5秒的時間快速做出反應。

想起歌曲《Hey, Jude》的第一句歌詞想起油畫《蒙娜麗莎》(Mona Lisa)的畫面想起公平的概念想起「西瓜」想起「真理」發現了嗎,每道題似乎都會觸發你大腦中不同的記憶活動。例如當你想起歌曲,你腦子裡面可能會縈繞一段旋律,當你想起《蒙娜麗莎》,會浮現出她那個著名的微笑;提到西瓜,會勾起你一連串的記憶,但是一旦遇到「真理」、「公平」這些抽象的概念,你很容易大腦一片空白。

魯賓測試說明一個道理,越具體的事物,越容易激發人們的大腦中豐富的活動。而越抽象複雜的概念,越無法喚醒基模。

3. 和用戶基模發生衝突

為什麼支付寶做不了社交?為什麼馬應龍口紅讓人排斥?為什麼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讓大多數人感到迷惑?

因為它們都違背了大多數人的共識。它們都試圖去挑戰用戶腦中已有的基模。

比如在用戶基模中,支付寶 =錢包,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的錢包需要社交?同樣,馬應龍的使用場景,和口紅的使用場景截然不同,那為什麼兩個部位要用一個牌子的東西?而星巴克違背我們公認的大小標準,足以讓任何一個普通人凌亂。

二、怎麼寫出用戶聽得懂、記得住的文案?

接下來的三個工具,熊貓老師帶你一一細分拆解、模擬運用。

1. 如何與90%的人溝通

想一想,如何用一句話,教會三歲小孩不要碰插座?

感覺這道題像是在問:假如你面對沒頭腦和不高興,如何用一句話讓他們聽懂?這不就是每個營銷人經常會遇到的難題嗎。

對三歲小孩說話,意味著你沒法講太複雜的概念、專業術語,因為他們聽不懂。同樣,你也不能長篇大論講道理,因為他們沒耐心,很任性。所以首先,信息必須極度精煉。例如告訴他們:插座=危險。

接著,你必須思考,三歲小孩已經有哪些相關基模?例如,他們知道大灰狼=壞人,老虎=危險等。

第三步,把訴求翻譯成三歲小孩能聽懂的語言。

我們經常覺得,有些人善於深入淺出,讓人一下就能聽明白。那是因為他們知道,在人們熟知的概念和陌生的概念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白懸崖。類比、比喻就是知識的跳板,可以幫助人們跨域空白,將熟悉的概念連接到陌生的概念上。

所以,我們可以把插座類比為他們熟悉的老虎,告訴他們:「電老虎會咬人,千萬不能碰。」

任何人都沒法憑空理解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新資訊會漂浮在我們的短期記憶中,直到我們找到了相關背景,把它嵌入到已有的知識網中,才能學會。所以,學習和理解的本質,就是讓陌生的事物,和熟悉的概念產生聯繫。

而我們在做營銷、寫文案時,真正能做的,是站在用戶的角度,把他們大腦中已經存在的事實,和我們要說的事情連接起來,這也是絕大部分新產品推廣的首要命題。

比如曾經有媒體報導某家著名連鎖快餐店的質量問題,用了非常具有衝擊力的寫法,讓人過目難忘。它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步 濃縮核心信息

從眾多現象中,以小見大,提煉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細節。例如報導中聚焦到了冰塊含菌量大幅超標上,因為冰塊是大多數顧客都會接觸飲用的,自然人人都會關心。

第二步 尋找類比物

如果直接說冰塊含菌量幾十億,大家理解起來會費力。所以需要找到一個大多數人熟知的類比物,例如馬桶代表著髒。而冰塊含菌量=馬桶含菌量。

第三步 用熟悉概念匹配新概念

精彩文案出爐:冰塊比馬桶還髒。

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到很多品類的產品文案上。例如腦白金把褪黑素這種冷門的成分,類比為如白金般的珍貴成分;老太太賣橘子時,把橘子很甜類比成「甜過初戀」;大疆無人機剛剛上市時,把產品類比為「會飛的照相機」。

那怎麼才能不斷提升類比的功力呢?看慣了太多套路太多技巧,有時候,我覺得,不妨像稻子一樣謙卑地低下頭,多向小孩子學習。很多時候,小孩隨口說的話、寫的詩,比成年人有意思多了。

晚上,我拿著手電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當拐杖

我拄著一束光

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

為什麼在小朋友眼中,光可以像摔碎的鏡子,可以像拐杖,可以像菸頭……而成年人卻如此無趣,下意識覺得光就是光呢?

因為成年人很容易陷入功能固著。功能固著其實就是思維定式的一種。意思是,當我們熟悉了某個事物,就會對它形成某種固定看法,認為它只能有某種功能和用途。

而小朋友腦中沒有太多定式和條條框框。對他們來說,世界就像積木。每碰到一個新事物,他們就會不斷地拿已知的積木,去重新組合,碰撞,樂此不疲地創造出多種組合。

所以,想提升創新能力,就要不斷打破功能固著,用發散性思維重新審視事物。例如突然下雨了,被困在路邊怎麼辦?有人拿荷葉做類比,發明了雨傘。有人希望音樂像雨水一樣輕柔落下,於是就有了音樂花灑。有人拿保險套類比防水鞋套,憑一條微博火遍全網。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素材,都可以試著把它們聯繫起來。打開思路保持開放,就是大腦最好的春藥。

2. 如何調動用戶聯想

什麼叫具體化?用行為心理學家丹·希思和奇普·希思的說法:如果你能憑感官去認知某樣東西,那就叫具體。

如果你擅長用具體的手法,你就是贏家。

比如,疫情期間,北野武的一句話流傳全網:「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其中,「死了兩萬人」就是抽象的,因為我們的大腦無法理解龐大的數據;而「死了一個人發生了兩萬次」就是非常具體的,你甚至能第一時間有畫面感。

「尊崇服務,以您為尊」的口號,是抽象宏大不說人話;「海底撈給我打包了一整個西瓜」,這種故事就是具體的。「讓人放心的黃金奶源」是抽象的, 「認養一頭牛」就是具體的。凡是能讓人看到、聽到、聞到、觸碰和感受到的描述,就叫具體。

寫出具體化的文案,有一個小技巧,你最好能甩開形容詞,比甩鍋還快;躲開陳腔濫調,比避開渣男還靈活。

試一試,只用動詞和名詞去寫出五種可感知的具體化文案。

如果形容味道清新,不要直接說出小清新,而是說「下過小雨後,森林裡的味道」。(嗅覺)

如果描述質地輕盈,不要直接說輕如空氣,而是說「一觸碰到臉,就變成水滲進了皮膚」。(觸覺)

當你形容滷雞爪好吃,千萬不要用「酥爛誘人、地道工藝、私廚秘方」這些陳詞濫調,試試換成一個吃貨的高光時刻,例如:「一抿就化了」。(味覺)

當你想說食物好吃,停止用香脆這種形容,換成聲音上的體驗。例如咔嚓一口咬下5層夾心,沙拉沙拉是勺子刮過芝士的聲音。擰開可樂會聽到泡沫咻咻地湧上來。

例如前段時間美的做了一套海報,都以夏天的聲音為主題。

3. 別試圖挑戰基模

有位美國老太太被麥當勞的咖啡燙傷了,於是把麥當勞告上了法庭。通常這種小案件的賠款金額也就幾萬到十幾萬。可神奇的是,老太太獲得了240萬美元的天價賠款。怎麼做到的?

原來,老太太請的律師特別牛逼。他知道,法官和陪審團做出裁決時,一定會參照類似案例,劃定一個賠付標準。

要想獲得數十倍的金額,必須先移除之前的參照。然後,設定一個新的標準。用什麼標準才合理呢?律師沒有提出具體金額,而是提出:麥當勞咖啡賠付一天的銷售額,作為懲罰。

這個新的要求,框定了人們的思考,鼓勵陪審員們的思路圍繞兩個問題展開:

律師所做的事情就是避開其它影響,設置新的參照框架。就像你購物或者點餐時,成熟的sales不會問你:要不要 A?而是問你:你要A還是B?讓你下意識地二選一。

網上有一道很出名的選擇題:你是要吃巧克力味的粑粑,還是要吃粑粑味的巧克力?然後大家分成兩派,吵成一團。其實這道題也是設置了一個參照框架,讓你從中選擇。

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疫情之下,速食產品迎來消費升級的機會。但為什麼成立只有兩三年的拉麵說,打敗了康師傅、統一等老品牌呢?

有人說,是因為康師傅、統一等品牌老化、反應遲鈍,給了新玩家空白機會。其實不是。他們幾年前就開始轉型高端化、健康化,接連推出20、30元高價位產品,卻屢屢受挫。為什麼消費者不買帳呢?

因為一提到康師傅、統一,用戶心中被喚醒的基模是什麼?泡麵。而泡麵,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負面認知,例如不健康 、不好吃、便宜、進城務工人士愛吃等等。自然,圍繞泡麵這個認知基模做的所有動作,例如包裝更精美、配料更多,都是無效的。

所以消費者對這樣的高價產品並不埋單,反而紛紛吐槽:

「都有這個錢了,為啥還要吃泡麵?」「30塊可以炒兩個菜來瓶啤酒了。」「貴得連泡麵都吃不起了。」掌握了認知基模這個概念,你就可以看懂,為什麼屢屢有成立時間很短的國貨精品迅速崛起,打敗那些曾經縱橫市場的主流大品牌。

因為在人們的基模中,當雀巢速溶咖啡=低價速溶,它很難再轉型「精品速溶」;當桂格=中老年麥片,它就成不了網紅級的健身纖體代餐。

所以,拋開老一代品牌的基模,成功設定更符合時代需求的新的參照框架,這才是拉麵說等小品牌逆襲的本質原因。

第一步:移除泡麵的認知基模

拉麵說在包裝、定價、渠道等每個環節,都刻意地和泡麵劃清界限。

例如方便麵在零食區貨架,而拉麵說在冷鮮區售賣。多年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按照貨架的分類來對產品進行分類。理所當然,在人們心中,拉麵說不是泡麵。

第二步建立新的基模:拉麵說 =健康+懂生活+便捷

例如方便麵用開水衝泡,而拉麵說需要小火煮3分鐘。可別小看這個充滿儀式感的動作,因為相比方便麵的食用場景,拉麵說試圖喚醒人們在家裡吃飯的基模。和泡麵比,在家裡做飯,當然更健康,也更懂生活。

運用重新設置參照框架的方法,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由你給一款空氣炸鍋寫產品文案,你會怎麼做?

提到空氣炸鍋,大多數人會從字面意思上理解,似乎是用某種和空氣相關的黑科技完成油炸。有些人甚至會聯想到爆米花那種空氣炸鍋。它調用的記憶是油炸式烹飪道具。

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利用油炸食品不健康的認知呢?例如可以寫成:無油無煙,保護家人健康,告別傳統油炸。或者找到空氣炸鍋的使用場景,例如:無油炸鍋,在家也能做出kfc。

有場景,有聯想,有優勢,似乎非常合理。事實上,大多數空氣炸鍋都是這麼推廣的。但是我看的時候,始終覺得哪裡怪怪的。

於是我又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文案中提到油炸食物,大多數人的第一聯想是什麼呢?可能是薯條、烤翅、蛋撻甚至油條之類的食物。那麼這些食物通常出現在哪些情境中?可能是做給家裡小朋友的小吃;可能是年輕人餐前飯後的零食。

發現了嗎?油炸類食物關聯的人群和場景非常有限。調動起這樣的基模聯想,對產品來說絕不是好事。

第一步:移除油炸食品的場景關聯

事實上,我一直覺得空氣炸鍋是一個壞名字。因為它原理上更類似於烤的原理,利用熱風對流來實現烹飪。但它的名字卻把自己限定在了油炸品類中。所以要想破除這種限定,空氣炸鍋也許可以考慮從名字開始改變,轉換到無油烹飪廚具的賽道。

第二步:關聯主流中式烹飪

熱風對流的原理,其實可以做到很多事,例如無油煎炸烘烤炒,樣樣全能。但我們真正要做的,是設置一個新的參照框架,讓用戶關聯到大多數中國家庭一日三餐的主流情景。

例如提到炒菜鍋,你能想到一家人吃飯的場景,提到麵包爐、微波爐,你能想到吃早餐,睡前熱牛奶等典型場景。在這樣的參照框架下,重新定義空氣炸鍋。

例如:一臺空氣炸鍋= 炸鍋+微波爐+烤箱+麵包機+牛排鍋+ 炒鍋。

結語

文字很長,看到這裡的人,恭喜你,因為你又完成了一次高密度思考,掌握了一個營銷的底層概念:基模。我們在做營銷、寫文案時,真正能做的,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不斷思考:如何把我們想要傳遞的信息,和用戶基模緊密連接起來?這是絕大部分產品推廣的首要命題,也是營銷人最稀缺的能力。

1. 當用戶心中沒有對應基模,用類比

遵循營銷鐵律:你要說什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方會接收到什麼。所以,隨時學會預判對方的知識盲區,用類比手法,把陌生概念嵌入用戶熟悉的基模中。

2. 當用戶大腦一片空白,用具體化

第二個鐵律:抽象是基模的天敵,具象化才是營銷的魚餌。學會把抽象概念,轉化為大腦可以感知的基模。

3. 當用戶已有認知,用新的參照重新歸類

第三個鐵律:不要動搖用戶腦海中固有的基模,而是順勢去引導它,導向你所希望的路徑。

接下來,和你分享我心目中排名前十的神文案。來自紐西蘭軍隊的招募廣告。

是不是感覺文案能聽到你心裡的每個嘀咕、每個遲疑?你的所思所想,完全被文案牢牢牽引?

太可怕了!

怎麼才能擁有這種強大到可怕的能力呢?

下篇文章,我們接著聊。

部分資料來源:

本文由 @熊貓文案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文案怎麼寫,才能讓你的產品「鶴立雞群」?
    很多營銷人寫的文案經常都會都沉沒在眾多廣告文案中了,無人注意。因為在在眾多廣告文案中,用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廣告文案都會看完,只會有選擇地看,或看了也可能不會記住。假如讓你來寫文案,你該怎麼寫,才能寫出不一樣的、吸引用戶注意的文案呢?今天就推薦一個文案方法給你——「逆向刺激」,讓你寫出不一樣的文案。
  • 信息流廣告文案怎麼寫、帳戶才能起量?
    無疑,素材是信息流的核心,一條文案也能體現其價值。 言歸正傳,其實我認為信息流文案不見得要寫多麼好的文案,因為在你認為好的文案,系統不認為,照樣不放量或者是點擊率差。
  • 微信怎麼發朋友圈文案才能讓你的微友著迷得不能自拔?
    發朋友圈的三個原則你還記得嗎?今天大賺師來繼續跟你解密:微信怎麼發朋友圈文案才能讓用戶著迷得不能自拔?如果你學會了這個絕招,你的產品就會天天有人諮詢,天天有人下單,下單到你都感覺不習慣!其實想學會讓用戶著迷得不能自拔的朋友圈文案,只要你記住一個公式,每次就像填空題那樣填充就好,非常的簡單,人人都能學會。
  • 如何寫短視頻文案才能抓人眼球?
    那麼,抖音視頻的文案要怎麼寫,才能給視頻添彩呢?新誠君今天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一、抖音文案的作用文字一直都有著它神奇的魔力,是最為質樸的情感載體,能讓人們產生共情,在抖音短視頻中也是如此。那麼抖音文案都有什麼作用呢?
  • 產品文案怎麼寫?這有11條準則
    產品的開發與製作,是「輸入」,產品文案的撰寫與推廣,則是「輸出」。所以,我們要錨定產品本身的核心,並站在用戶的視角,去思考去製造更具吸收性的「輸出文案」,才能幫助產品在市場上收穫認可與成功。好的產品文案一定是具有顆粒感以及符合受眾審美的,今天我們就歸納一下撰寫產品文案的幾條通用準則。
  • 文案怎麼寫?為什麼寫不出好的文案?
    新手如何寫文案?看過數萬文案範例,總結了以下幾點文案的基本格式:人物+現狀+做了什麼+結果。下面看一下簡單的目錄:1、新手如何寫文案2、經典文案範例格式3、文案的基本格式一、新手如何寫文案很多新手在寫文案的時候,通常不知道如何下筆,不知道如何寫的原因只有兩個
  • 文案小白如何寫好文案
    百度標題:吸引注意力要:快速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不要:詳細介紹、怎麼購買、怎麼使用、產品怎麼好...只有確定了目標用戶,我們才能知道寫什麼,這個文案才能擊中他們,這個文案才能賣出產品。所以,我們在寫文案時,要思考以下幾點:1)我的產品有什麼特點?哪些人對這個特點有需求?2)我的目標用戶買得起我的產品嗎啊?3)我的渠道,能覆蓋到這些人嗎?
  • 怎麼寫一篇優質的品牌文案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產品複製好呢? 在我看來,在寫產品拷貝以前,你需要問自己四個問題: 1。 首先,一本好書的基本特徵 如果你想寫一本好書,你還需要知道一本好書的特徵是什麼,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目標,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 抖音旅遊熱門文案怎麼寫 抖音旅遊熱門文案如何寫
    大家都知道,一個抖音爆款視頻,離不開一個熱門文案,那麼熱門文案真的那麼難嗎?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抖音小夥伴為找不到抖音熱門文案而頭疼呢!抖音旅遊熱門文案怎麼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抖音旅遊熱門文案如何寫的吧。
  • 抖音熱門沙雕文案怎麼寫 抖音熱門沙雕文案如何寫
    大家都知道,一個抖音爆款視頻,離不開一個熱門文案,那麼熱門文案真的那麼難嗎?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抖音小夥伴為找不到抖音熱門文案而頭疼呢!抖音熱門沙雕文案怎麼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抖音熱門沙雕文案如何寫的吧。
  • 如何寫好產品文案和活動文案
    寫好文案不容易,那麼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案呢?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關於文案。關於文案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男廁所曾經火爆一時的文案:「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謝謝合作!」後來改進版就更絕了:「帥帥的歐巴們,看得清這排字麼?近一點,再近一點!
  • 抖音上熱門的化妝文案怎麼寫 抖音上熱門的化妝文案如何寫
    大家都知道,一個抖音爆款視頻,離不開一個熱門文案,那麼熱門文案真的那麼難嗎?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抖音小夥伴為找不到抖音熱門文案而頭疼呢!抖音上熱門的化妝文案怎麼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抖音上熱門的化妝文案如何寫的吧。
  • 中秋佳節文案該怎麼寫,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
    每年慶中秋之時,各行各業又開始絞盡腦汁寫文案了,中秋文案要結合節氣特點,習俗以及情感寄託等幾個方面開考慮,抓取關鍵詞,達到宣傳和營銷的目的,那麼,2020中秋節文案怎麼寫?下面小編就來說說。抓住每個關鍵詞去發掘主訴題材,去找到切入點,去激發情感共鳴,才能打造完整的借勢營銷方案。中秋前策劃營銷方案的步驟:步驟一:明確目標受眾,你要傳播給誰?如今的營銷已經很難達到全民覆蓋的地步,很多時候能吸引某個群體就已經足夠了。
  • 新手主播直播文案要怎麼寫 抖音新人直播文案如何寫
    人氣對於網絡主播來說是很重要的,人氣高 直播間互動氛圍好 大哥多禮物多,因此獲得高人氣是很多主播的追求,主播應朝好的直播內容+粉絲積累方面下功夫,那麼新手主播直播文案要怎麼寫?抖音新人直播文案如何寫?這裡小編簡單說說一個可以促成直播間長久高人氣的直播方案,一起來看看吧。
  • 如何寫推廣文案,一篇讀懂推廣文案清晰邏輯
    一 寫在前面 1.我不認為入行不久的人就等於小白,也相信我們之前寫的是自己所想所感,進入公司自然知道文章是寫給用戶看的,即「以用戶為中心」,你也知道用戶的基本特徵是怎樣的?用戶的痛點和需求是什麼?
  • 怎麼寫好文案,如何才能擁有正確的措辭和準確表達的能力?
    因此從文案人的角度來說,你想要做一個資深的能夠覆蓋絕大多數情況的文案,你就要在某種意義上做一個老人,你要讓自己的認知和經歷豐富的像個老人一樣。而做一個老人好像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就是你怎麼能夠做一個優秀的老人呢,你怎麼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老人花費一生世間所積累的全部變成自己的所積累的。
  • 活動文案怎麼寫?哪些說法是胡扯?
    首先,我特別想強調,這其實絕不單純是一個文案的問題,回顧我自己做過的許多東西,比如僅僅是用戶看到的一篇文案,非活動類的文案,也是有隱藏的條件限制。 把企業做活動的產品寫出來?確實有很多從業者是那樣做的,也是那樣用的,但這樣做的致命傷就是用戶沒有條件打開感知,什麼意思呢?許多年前我在杭州西湖邊,一個人拿著布袋子湊過來問我要不要龍井茶,價格很便宜;後來又在路邊看到一個正在炒茶的人,手在滾燙的鐵鍋裡翻茶葉,茶香飄蕩。
  • 如何寫小紅書推廣文案?把握住這些點讓你點讚加倍
    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優質的小紅書文案,現在我說一下小紅書文案到底怎麼寫,才能吸引更多流量。就拿小紅書中常見的護膚品種草文舉例,寫作手法一定要站在女性的角度,敏銳的把握時下一些熱門詞彙,例如敲可愛、炒雞好、精緻的豬豬女孩等。這些詞有很強的代入感。
  • 魔獸世界懷舊服要開了,有哪些梗是只有老玩家才能聽得懂的?
    有些梗可能真的只有玩過十年的玩家才能聽得懂吧?上馬不喊話三開戰獵薩,滿城都是上馬宏「上馬不說話,三開戰獵薩」,絕對是60年代魔獸世界中最毒的詛咒,這個詛咒曾經讓無數團長因為手黑留下屈辱的淚水。當然,這句順口溜還有後半段:喊話不合格,三開賊法德;合格沒深度,三開騎牧術。滿城都是上馬宏,不解釋。
  • 整木文案:老闆讓你把企業推廣文案「寫好點」 你能怎麼辦
    至於那些並不熟悉企業「寫好點」是需要做什麼的,更需要依據以上幾點、首先確認出企業本次的文案推廣訴求來。第二,吸睛的標題方向確定好了,我們接下來需要確定內容,而確定內容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定標題」,注意本次定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確定你要寫的文案內容是什麼」,不是為了吸睛。比如「如何寫出符合品牌定位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