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視圈盛產一種土特產,叫名嘴。
所謂名嘴,就是每天出現在電視上,對當下的熱門議題進行評論分析的一群人。
這群人很有意思,他們看起來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任何議題都能侃侃而談。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議題,還是八卦案件,他們通通都能講得頭頭是道。一個名嘴,要談得動情,談得激烈;一個知名的名嘴,則要具備面對所有的話題都能談的能力,能談的話題越多,就越有名。
臺灣的名嘴,不僅什麼都可以講,而且什麼都敢講。他們的言論,早已超出了對新聞事件的事實分析。
他們談話時,大多少許事實,加以豐富想像,夾敘夾議中聲音抑揚頓挫,表情或誇張或神秘,時而一堂歡笑,時而振臂疾呼。如此熱鬧的畫面,當成是新聞類的綜藝節目來看,確實十分新鮮,好看又刺激。
臺灣有100多個電視頻道,絕大多數是私營,在如此競爭激烈的生存環境下,收視率掌管生殺大權。綜藝娛樂類節目為了節目效果,不惜使出百般招數。新聞談話類節目也不例外,為了收視率,也不惜製造「節目效果」。
名嘴們在製造「節目效果」上都很專業。他們在不同的話題中,配合著扮演不同的角色。詰問怒罵間,儼然議會大廳裡質詢官員的議員;他們講話的口氣,讓我覺得他們就是那個領域的專家;看著他們的肢體語言,仿佛他們是事件的目擊者。我想,這樣的表演功力,要在中央戲劇學院謀得客座教授一職,恐怕也不難。
名嘴是在臺灣特有的社會土壤下,因應各種需要而得以出產。也因為看起來實在特別,也就成了土特產。
傅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