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日10時,一列C3816次動車組列車從上海站始發,沿著京滬、通滬鐵路,跨越長江,駛向南通方向。這是通滬鐵路試運營階段從上海站發出的首趟試運行列車。據悉,長三角鐵路部門計劃今年開通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湖州段、通滬、合安、連鎮南段等8個項目,力爭10個,並計劃開通新線裡程逾1000公裡。
鐵路建設一直是國民經濟增長源源動力,也是縮小區域經濟差距的有效舉措。通滬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海通道之一,通滬鐵路的修建運營,極大的拉近了江蘇南通與上海之間的距離,有助於上海大都市圈區域發展。因此,長三角鐵路新線的開通,將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旅遊業流的發展,對於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將更加深遠。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出行短板阻礙了南通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的進度,也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隨著鐵路網的進一步完善,將會使各大經濟帶串聯氣啦,增加經濟往來,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為了確保通滬鐵路施工建設高質量完成,鐵路建設者為此付出了許多心血,讓工程質量流淌著道德的血液;為了迎接通滬鐵路安全運營,鐵路部門精準實驗,提升線路安全性。
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共開行各類試驗列車700餘列,檢測總裡程達18393公裡,綜合檢測列車試驗最高時速達220公裡,完成各項聯調聯試檢測任務,順利轉入運行試驗階段,為於6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提供了可靠的條件。通滬鐵路的建設,助力「一帶一路」發展進程。世界上資源分布不同,各個地區所具有的產品優勢也不同,各國之間進行貨物交換,對於各國經濟發展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經濟發展很難離開國際運輸,能夠從多個國家之間進行貨物運輸方式並沒有多少,鐵路運輸剛好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再其發揮著重要作用。
通滬鐵路的建設,使人民的幸福感倍增。人民生活因鐵路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得到改善,一條條鐵路線的開通運營,是鐵路部門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林區百姓走出大山、購物、就醫、上學,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讓老百姓感受到了鐵路惠民舉措落地實施。
與此同時,人民的生活幸福感與民族自信心隨之倍增,火車在動,民心共鳴,人民利益,至高無上,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眾志成城,砥礪前行。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