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滬鐵路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2020年5月30日10時,一列C3816次動車組列車從上海站始發,沿著京滬、通滬鐵路,跨越長江,駛向南通方向。這是通滬鐵路試運營階段從上海站發出的首趟試運行列車。據悉,長三角鐵路部門計劃今年開通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湖州段、通滬、合安、連鎮南段等8個項目,力爭10個,並計劃開通新線裡程逾1000公裡。

鐵路建設一直是國民經濟增長源源動力,也是縮小區域經濟差距的有效舉措。通滬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海通道之一,通滬鐵路的修建運營,極大的拉近了江蘇南通與上海之間的距離,有助於上海大都市圈區域發展。因此,長三角鐵路新線的開通,將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旅遊業流的發展,對於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將更加深遠。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出行短板阻礙了南通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的進度,也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隨著鐵路網的進一步完善,將會使各大經濟帶串聯氣啦,增加經濟往來,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為了確保通滬鐵路施工建設高質量完成,鐵路建設者為此付出了許多心血,讓工程質量流淌著道德的血液;為了迎接通滬鐵路安全運營,鐵路部門精準實驗,提升線路安全性。

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共開行各類試驗列車700餘列,檢測總裡程達18393公裡,綜合檢測列車試驗最高時速達220公裡,完成各項聯調聯試檢測任務,順利轉入運行試驗階段,為於6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提供了可靠的條件。通滬鐵路的建設,助力「一帶一路」發展進程。世界上資源分布不同,各個地區所具有的產品優勢也不同,各國之間進行貨物交換,對於各國經濟發展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經濟發展很難離開國際運輸,能夠從多個國家之間進行貨物運輸方式並沒有多少,鐵路運輸剛好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再其發揮著重要作用。

通滬鐵路的建設,使人民的幸福感倍增。人民生活因鐵路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得到改善,一條條鐵路線的開通運營,是鐵路部門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林區百姓走出大山、購物、就醫、上學,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讓老百姓感受到了鐵路惠民舉措落地實施。

與此同時,人民的生活幸福感與民族自信心隨之倍增,火車在動,民心共鳴,人民利益,至高無上,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眾志成城,砥礪前行。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蘭新高鐵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連接甘肅蘭州至新疆烏魯木齊的蘭新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通運營近六年來,蘭新高鐵已累計運輸旅客6760多萬人次,在推動地區協調發展、便捷旅客出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請聽央視記者發來的報導:(這裡是蘭新高鐵始發站的烏魯木齊站……乘坐蘭新高鐵從烏魯木齊出發一路向東,可以領略天山、沙漠、戈壁等極具新疆特色的地理風貌。新疆是旅遊資源富集區,高鐵的開通為新疆旅遊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2019年,新疆旅遊呈井噴式增長,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2億人次。
  • 大臨鐵路為雲南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12月5日,雲南大理至臨滄鐵路新民隧道施工現場,隨著最後一對500米長鋼軌準確落在道床上並成功與短軌合龍,標誌著大臨鐵路這條雲南「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中的重要通道全線軌通,為保證全線年底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 鐵路調圖為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
    鐵路交通始終是關係國力民生的「生命線」,在經濟流通、人員流動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無論是改革開放之前的「綠皮車」,還是現如今的「高鐵時代」,都是鐵路緊跟國家發展步伐、緊密對接人民出行需求的最好見證。這次新年調圖,則標誌著祖國的發展又將迎來新徵程。  鐵路調圖,滿足旅客多元化出行需求,彰顯為民服務的轉變與優化。對於人們出行而言,時間就是效率和金錢。
  • 「鐵水聯運」為長三角地區高速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國長三角地區首個鐵路班列和水運班輪聯運工程—安徽馬鞍山鄭蒲港鐵路專用線12月11日完工並通過驗收。建成後,從秦皇島和連雲港運來的煤炭上岸後通過無軌鐵路港場運到安徽等內陸省份,降低物流成本並有效緩解公路運輸帶來的揚塵等汙染。
  • 沿江高鐵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強動能
    作為連接沿江一帶重要交通樞紐,鐵路建設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交通網絡版圖質量,而且還可以有效促進鐵路沿線旅遊、經濟飛速發展。而今,國鐵集團與沿江六省市共同出資組建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讓沿江高鐵建設再次提速,為構建長江沿岸經濟交通綜合運輸體系,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了全新動能。沿江高鐵建設,為長江沿岸摁下「快進鍵」。
  • 蘭渝鐵路為山區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原標題:農特產品「走出去」 生活物資運進來    蘭渝鐵路為山區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隨著蘭渝鐵路的開通,讓岷縣當地的農牧業、種植戶也嘗到了「物暢其流,貨隨其通」的「甜頭」。  11月25日,「發現最美鐵路·絲路金腰帶 隴上蘭渝行」發現團抵達了享有「千年藥鄉」美稱的岷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麓與西秦嶺隴南山地接壤,境內海拔2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為5.7℃,日照充足,無汙染,為畜牧業提供了優質、綠色、無公害的牧草生長環境。
  • 「鋼鐵長龍」持續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發展潛力巨大,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鐵路部門始終關注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踐行國有企業責任、發揮交通基礎設施作用,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 通滬鐵路7月運營,寧啟——通滬路增開動車組!
    正線與通滬線對接,寧啟鐵路趙甸至啟東段外包通滬鐵路,沿通滬線至南通西站後跨越長江,向東設張家港站、常熟站、太倉站、太倉南站、安亭西站、至京滬鐵路黃渡站。 同時,為了滿足通滬線動車組列車上線配套,南通動車所也將於通滬鐵路同步運營,根據目前計劃,南通動車組將存放CRH2A與CRH2B兩種車型的動車組列車。將為通滬-寧啟動車組列車開行提供有效保障支撐。
  • 滬通鐵路!「通」啦!
    滬通鐵路一期(趙甸至黃渡段)20日開始聯調聯試!中午12時,首趟檢測列車從上海站發出駛向南通,途徑蘇州太倉、常熟、張家港!滬通鐵路,蘇州6個站!滬通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為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熱身,太倉爭當環滬創新活力第一城
    7月1日,蘇南地區的太倉市正式結束「土無寸鐵」的歷史。滬蘇通鐵路一線貫穿兩站,太倉城區內,科教新城南部的鐵路太倉南站,和婁江新城核心地塊的太倉站相繼開通。圍繞鐵路和太倉的共贏發展,太倉將繪就一篇「高鐵+」大文章。滬蘇通鐵路的開通,預示著太倉融滬時代更進一程。
  • 滬通公鐵大橋天生港航道橋合龍 滬通鐵路2019年建成
    【新聞背景】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橋   今天合龍的天生港航道橋是正在建設的滬通長江大橋的北岸工程;而作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大橋,滬通長江大橋更是催生了多項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和新裝備 。
  • 上海市長宣布滬通鐵路開工,將填補上海東部地區幹線鐵路空白
    為推進長三角綜合交通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滬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工程今天(15日)上午全面啟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宣布開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民致辭,上海市副市長湯志平講話。開工儀式後,應勇一行察看滬通鐵路示意圖、吳淞口長江隧道平面示意圖,詳細了解線路規劃、沿線車站設置及施工技術方案。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率先開工的項目為吳淞口長江隧道越江段及外高橋貨櫃作業站,其中吳淞口長江隧道下穿長江口及黃浦江,將成為國內第一條穿過長江和黃浦江的鐵路隧道、國內第一條全面採用封閉內襯的盾構法隧道。應勇指出,要高標準高水平建設,確保施工安全。
  • 「福平鐵路」為閩東北經濟發展注入了「催化劑」
    福平鐵路是中國國家「八縱八橫」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鐵路建成通車後,將結束平潭島不通鐵路的歷史,對閩東北經濟發展具有歷史性的重要意義。  「福平鐵路」建成將完善閩東北高速鐵路路網。要致富,先修路。鐵路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強大的鐵路網是盤活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 大臨鐵路為沿線地區帶來全新發展機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2月5日,雲南大理至臨滄鐵路新民隧道施工現場,隨著最後一對500米長鋼軌準確落在道床上並成功與短軌合龍,標誌著大臨鐵路這條雲南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中的重要通道全線軌通,為保證全線年底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 滬通鐵路一期、連淮揚鎮鐵路、連徐高鐵和鹽通鐵路2020年內通車!
    鐵路續建項目5項:滬通鐵路一期、連淮揚鎮鐵路、連徐高鐵、鹽通鐵路、南沿江鐵路。除南沿江高鐵以外,其他4項均計劃2020年底前竣工通車。換句話說,滬通鐵路一期、連淮揚鎮鐵路、連徐高鐵、鹽通鐵路將在今年內通車。
  • 滬通鐵路開始冷滑試驗,七月份具備開通條件!
    冷滑試驗車到達常熟站新建滬通鐵路南通至安亭段(滬通鐵路一期),其正線全長137.47公裡,從寧啟鐵路新設的趙甸(原平東)站引出,在安亭接入京滬鐵路並連接上海虹橋站。設計時速為200公裡,是國鐵一級客貨共線快速鐵路。線路開通後,有利於加強上海向蘇北乃至北部沿海地區的輻射功能,對於拓展上海市經濟發展空間,促進長三角地區產業布局調整,實現區域資源共享具有積極意義。
  • 滬通鐵路有進展!今年七月份具備開通條件
    4月11日,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承建的滬通鐵路接觸網工程開始冷滑試驗。接觸網冷滑是指接觸網在不帶電的情況下,通過機車受電弓的滑行,對接觸網進行動態試驗檢查,為接觸網送電、熱滑等工作消除安全隱患。據了解,接觸網冷滑試驗結束後,滬通鐵路將開始送電,接觸網熱滑和聯調聯試也將隨即展開。新建滬通鐵路南通至安亭段(滬通鐵路一期)正線全長137.47公裡,從寧啟鐵路新設的趙甸(原平東)站引出,在安亭接入京滬鐵路並連接上海虹橋站。
  • 滬蘇通鐵路,為啥在這裡建三個站點?
    滬蘇通一期工程從南通跨越長江,經張家港、常熟、太倉進入上海,時間空間上,將蘇中南通乃至蘇北地區通往上海的「距離」進一步縮短,通車後對完善長三角地區鐵路網布局和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均有重大意義。
  • 潮湧長三角|「大通州灣」打造江蘇新出海口,滬蘇通大橋助力長三角...
    眼前的這幅景象,源於2020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大通州灣」思維統籌推進全市域沿海開發、江海聯動發展,整合在南通206公里海岸線上的洋口港、通州灣、海門港和呂四港組建「大通州灣」。隨著「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交匯江蘇,長三角一體化和江蘇沿海開發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通州灣已經承擔起了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江蘇新出海口和南通未來發展新引擎的歷史重任。
  • 滬通鐵路、通蘇嘉甬、滬蘇湖...最新進展!
    通蘇嘉甬,滬通鐵路,滬蘇湖高鐵...通蘇嘉甬鐵路線路走向:起於滬通鐵路南通西站,利用滬通大橋日期張家港站,經常熟西接京滬高鐵蘇州北站,後線路折向南至吳江汾湖高新區附近設蘇州南站滬通鐵路一期工程計劃於4月中旬開始聯調聯試,並在6月底前存在通車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