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首席科學家在首都德黑蘭近郊遇害後,伊朗外長扎裡夫在推特上用中文發推稱,恐怖分子,暗殺了又一名伊朗傑出科學家。
懦弱的暗殺是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的公然挑戰,是對人道和道德原則的踐踏,國際社會有責任阻止這樣的行徑。
有分析人士認為,之所以這次伊朗外長用中文發布這樣的信息,是想尋求中國方面的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也是伊朗核協議的六個籤約方之一。因此,對於伊朗突發的科學家被暗殺事件,理論上,中國的確有介入的權利。
伊核協議的六方分別是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以及伊朗該協議於二零一五年七月籤訂。隨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支持該協議。
這也標誌著,關於伊朗核問題持續十三年之久的國際終端,最終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然而,2018年5月,美國又單方面退出了伊朗核協議,並開始重新對伊朗實施嚴厲的制裁。
此舉不但否定了歐巴馬政府在外交方面的主要政治遺產,更遭到了英國、法國、德國等美國傳統盟國的激烈反對。
筆者認為,伊朗外長用中文發推充分說明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正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