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十百千萬」新風行動作為移風易俗工作的核心內容在我市全面實施,即婚喪事只辦1場酒,喪事酒席不超過10桌100人,婚事單方酒席不超過20桌200人,雙方合辦不超過40桌400人,不發香菸;倡導酒水單價不超過100元,自辦酒席單桌菜品成本不超過1000元,婚慶禮儀不超過3萬元,婚車數量不超過6輛,訂婚彩禮不超過10萬元,不隨禮、不收禮。該行動旨在嚴控婚喪喜慶事宜操辦規模,為民減負,摒棄金錢至上炫富比排場的價值觀,倡樹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新風尚。
幾個月下來,高價宴席少了,豪華車隊少了,菸酒人情少了……婚喪事宜鋪張浪費現象明顯好轉,新風行動也從起初的應者寥寥受到了眾人的擁護。由於「一十百千萬」新風行動的實施,平均每戶減輕經濟負擔5萬—10萬元,年節約社會資金6億元以上。
破除「面子」每人心中都有本明白帳
聊起前幾天兒子的婚禮,老李頗有感慨,當初定下婚期,準備給兒子辦個熱熱鬧鬧的婚禮,新風行動後,原計劃的酒席減到了18桌,沒想到又經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婚宴又不得不一減再減。起初全家人都不理解,覺得這樣的婚禮太不像樣,村委會和街道工作人員再三溝通,終於做通了這家人的工作。「這次娶媳婦雖然簡單了點,但沒想到親朋好友一起動手,反倒比去酒店熱鬧多了。兒子兒媳也想開了,說正好省下一筆錢作為他們的旅行基金。」交談中,老李道出,其實不辦酒,最放不下的還是「面子」,還有累積了多年的「人情債」。
被「面子」所礙的又何止老李一人。在溫嶺,結婚宴請,酒席無黃魚龍蝦不成,菸酒非中華茅臺不上,稍微上檔次的酒店婚宴起步價都在每桌三四千元,多則近萬元,一場婚禮下來,起碼要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尤其是在大溪鎮,喜煙發到一條以上都是出了名的。這樣的大操大辦早已讓許多家庭不堪重負,可為了面子,有些人甚至借款也要辦,傳統習俗早已走樣變異。
為破除陳規陋習、剎住這股盲目攀比的不良之風,大溪鎮痛下決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19年9月,一篇名為《致大溪人民的一封文明信》的推文在網上引起共鳴,吹響了大溪鎮婚喪禮俗整治的號角。隨後,「深入婚喪禮俗整治·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開啟,獎懲制度、新時代文明指數測評(鄉風文明積分制)、紅黑榜等措施相繼出臺,以「鏈式工作法」,環環緊扣,環環落實,環環發力。如今,全鎮婚喪酒宴操辦風氣已煥然一新,「一條煙」也成為了歷史。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現場巡查。
今年1月2日辦完喜酒的大溪鎮興宇村村民孫哲武給記者算了一筆帳:20桌酒席,婚宴以往辦三場如今只辦一場,酒席節省了2.8萬—3萬元;普通酒代替高檔酒,節省3.8萬—4萬元;取消喜煙,節省了近8萬元……光婚宴花費就至少省下了15萬元左右。「確實比以前省了很大一筆錢,我們老百姓壓力也沒那麼大了。」
有了「官方標準」,既保住了錢袋子,又撐住了面子,大家心裡漸漸有了本明白帳,支持婚喪禮俗改革的人也越來越多。
組織引領 黨員幹部走前頭
2019年10月,大溪鎮一則《婚喪禮俗通報》引起了當地幹群的熱議,除了列明違規情況,通報中還特別列出了操辦者身份,其中不乏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這顯示了該鎮推進婚喪禮俗整治的決心和信心。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婚喪禮俗整治工作是破舊立新的鄉風革命,需要觸及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發揮黨員示範帶頭作用是突破的關鍵。大溪鎮堅持首先抓牢這些「關鍵少數」對象,要求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等當好除陋習、樹新風的領路人,嚴格實行「十不準」「兩報告」「兩嚴控」,如不準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中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等。並通過他們管好身邊的親屬,以實際行動把移風易俗引向深入,真正使文明新風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大溪鎮婚喪整治巡查隊現場檢查。
不僅在大溪,全市黨員幹部在這場行動中都積極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在「潤物細無聲」中推動移風易俗。
2019年9月,對太平街道幹部應聰華來說,是最為糾結的一個月,兒子原定於10月1日的婚禮計劃被這場新出臺的婚喪禮俗整治徹底打亂。從酒席人數、桌數、價位到香菸分發、酒水規格、婚車數量等,都有了新的標準,這表示原來好不容易籌備好的一切都要從頭再來,最關鍵的是喜帖已經發出,這請誰不請誰,讓老應一家很是頭疼。
「原來的賓客名單上有400多人,這新規一出,一下子要砍掉一半,確實很難開口。」老應告訴記者,家裡份頭多,以往也參加過很多酒宴,欠下不少人情,這輪到自己,不請人家說不過去。不過在他為難之際,街道的同事首先找到了他,表示理解他的難處,老同事就別請了。同事們的舉動感動了老應,他也跟家人再三溝通,重新籌備婚宴。「後來我們以邀請孩子的同事朋友為主,畢竟是孩子結婚。雖然要還的人情很多,對親戚朋友也難為情,但作為黨員幹部,這規矩必須帶頭遵守。」
文明「蛻變」 婚喪禮俗揚新風
婚喪禮俗整治,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民心工程。移風易俗,涉及千家萬戶,無法一蹴而就。可喜的是,經過大半年的努力,陳規陋習正在逐步破解。
除舊布新,一張「文明網」逐漸在我市鋪開。婚喪禮俗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推行婚事新辦「三項制度」、喪事簡辦「三項服務」;建立實施婚喪事「一戶一檔」制度,事前告知、事中介入、事後回訪,做好全程跟蹤式服務;婚喪整治寫進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級鄉風文明促進會和紅白理事會的服務、引導和約束作用;新時代文明指數測評(鄉風文明積分制),以「講勤儉、講衛生、講和睦、講奉獻、講規矩」為評價內容,月月評分,月月公示,並將積分與村集體經濟利益分配掛鈎,提升村民自我約束的能力。
與此同時,酒店行業在移風易俗大整治的背景下,也開始了「自我革命」。2019年10月,23家餐飲企業率先推出了菜品總成本控制在3000元以內的「簡約」菜單,不久,這個「簡約」菜單便在全市餐飲企業實現了全覆蓋。酒水、菜品趨於「平民化」,傳統婚宴的「喜宴禮包」不再發放,全市形成崇尚勤儉節約社會風尚的濃厚氛圍。城南鎮更是推出獨具當地特色的「十全宴」,用山地雞、湖漫胖頭魚、竹坑湖鰻魚等菜餚代替婚喪宴席上必備的鮑魚、龍蝦,將每桌菜品成本降到了1000元以下,對於開創地方特色婚喪宴請方式有了新的啟發。
城南十全宴。
紅白喜事大瘦身,為群眾帶來便利之餘,更帶來實打實的優惠。如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已漸成共識,民風鄉風持續改善,文明新風拂面而來。
-END-
文字丨溫嶺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瑩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編輯丨鄭黎明 審核丨王妙德 校對丨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