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是傳統的「七夕節」,也被人們俗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傳說這一天,在天上的牛郎和織女,通過喜鵲搭橋,能夫妻團圓。在中國,象徵「團圓」的終歸是好事,尤其是那些熱戀中的男女。在現實世界裡,地處海南三亞的「天涯海角」,也是一處愛情的象徵地。
海南三亞,一直是人們熱衷的旅遊目的地,去三亞旅行,天涯海角景區是首選的。畢竟這裡是傳說中的陸地的盡頭,也是被賦予見證愛情的地方。從三亞市區,沿椰夢長廊濱海公路,一路到底,便是天涯海角景區了。因為是熱門旅遊點,從市區或者其它景點,都有公交車直達這裡,即便是打車,也相當方便。
天涯海角的歷史並不算長,它背依三亞馬嶺山,南臨浩渺的南海。在古代時,海南島人煙稀少,是朝廷流放「犯人」的場所。一旦人們翻越馬嶺山,面對大海時,就再也無路可行,類似到了「天盡頭」。清朝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當時的欽差大臣苗曹湯巡邊至此,在海邊的石崖上勒石鐫字「海判南天」,這也是史料中最早關於天涯海角的記載。
到了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27年),當時的崖州知州程哲,又在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兩字。抗戰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在相鄰的巨石上題寫了「海角」兩字。自此才有了「天涯」與「海角」的說法。最後把這四字合併起來的,是在上世紀六十年初,詩人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側題寫了「天涯海角遊覽區」。這才是現在人們稱之的「天涯海角」由來。
不過在海南民間,關於天涯海角卻有很多故事,最常見的說法是一對熱戀中的男女,因分別遭到各自家族的反對,被迫逃到這個地方雙雙跳進大海,兩人的愛情感化了上蒼,於是化成海邊的兩塊巨石,永遠面面相對。這兩塊巨石,一個叫「天涯」,另一個為「海角」,預示著兩人堅貞的愛情,後來也就有了男女戀愛以「天涯海角永遠相隨」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1988年時,海南正式建省,自此天涯海角景區一直是海南第一名勝旅遊點,到了三亞,不去天涯海角,就像是沒有到過海南島一樣。這裡碧水藍天一色,煙波浩瀚,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遊客除了感受大海的寬廣之外,更能被天涯海角的秀麗折服。1984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更是被廣為傳唱。
去天涯海角,「進步石」、「愛情石」、「財富石」、「幸運石」、「平安石」等標誌性景觀,遊客一般都會去摸一下,這些被賦予現代美好生活象徵的石頭,除了上面的石刻之外,更多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其中被稱之為「平安石」的石崖,便是刻有「天涯」兩字的,而「幸運石」,也就是刻有「海角」兩字的石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天涯海角成為青年男女拍攝婚紗照的地方,即便是內地的人,也常常會不遠萬裡,飛赴三亞,到天涯海角拍攝一組美美的婚紗照。於是現在去天涯海角景區,遇到最多的,便是一對對新人,在攝影師的前呼後擁之下,取景拍攝照片。這也是天涯海角的一道風景。
初期的天涯海角景區,門票價格為80元,2018年的國慶起,門票降至68元。不過從景區的大門口進到核心的天涯海角石刻處,大約有不到三公裡的路程,海南天氣的炎熱眾所周知,因此從景區入園處另外乘坐電瓶車,是最節省體力的,電瓶車票15元往返,價格還能接受。
整個天涯海角景區遊覽的時間約兩個小時左右,除了看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刻,其它的像婚紗拍攝場地,休閒步行道等,帶一下就可以了。不過在「天涯石」和「海角石」處拍照留念,最讓人感觸的就是遊客太多,照片上似乎永遠都是人頭。
三亞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長夏無冬,有「天然大溫室」之稱。七夕去天涯海角,氣溫還是有點高,須注意防曬。現在天涯海角景區開發了不少海上休閒運動項目,有時間的話可以在逛完後體驗一下,三亞的海水還是讓人舒服的。
三亞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長夏無冬,有「天然大溫室」之稱。七夕去天涯海角,氣溫還是有點高,須注意防曬。現在天涯海角景區開發了不少海上休閒運動項目,有時間的話可以在逛完後體驗一下,三亞的海水還是讓人舒服的。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