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個瞬間看株洲改革開放40年

2020-12-16 人民網湖南頻道

前言

改革開放如一聲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開啟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改革開放如奔湧的大潮,推動時代進步的巨輪,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

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株洲這座工業重鎮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市經濟實力穩步增強,40年間GDP和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190倍和147倍;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加速轉換,中國動力谷享譽全球;清水塘老工業區脫胎換骨,涅槃重生,曾經黑乎乎、灰濛濛的城市,變得綠油油、水靈靈;民生大幅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全國文明城市招牌越擦越亮,脫貧攻堅取得了整體脫貧的決定性勝利。今日之株洲,正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總戰略,加快建成「一谷三區」、加快實現基本現代化,凝聚澎湃動力,擘畫嶄新篇章。

滴水見太陽,讓我們跟隨光影,穿越時光,見證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座日新月異的新城。

 數據是枯燥的,

讓我們用二十組對比圖片

感受這四十年的時代脈動。

越來越「炫」的中心廣場 

 改革開放前的中心廣場以及建設路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心廣場「八菜一湯」

 本世紀初的中心廣場

 從一橋到七橋,數字的變化見證株洲河西繁華變遷

 改革開放初期,

株洲湘江兩岸沒有一座橋梁

圖為株洲湘江輪渡碼頭。

 八十年代末,

株洲大橋建成通車,

河西還是一片空白。

  如今株洲跨越湘江的橋梁,

已有7座之多。

圖為晨霧中的湘江六橋。

  三十年河東,

四十年河西。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河西已經成為株洲的中心。

沉舟側畔千帆過,湘江兩岸換新顏

 

  改革開放前的湘江兩岸  

 改革開放初期的湘江兩岸

  今日湘江兩岸

從株洲賓館到希爾頓大酒店,昭顯一個國際化的株洲

 在河東原株洲賓館的舊址上,

希爾頓大廈拔地而起!

《長高的株洲》

看病更方便了,是株洲這幾年最大的民生實事之一

 改革開放前的株洲市立一醫院

 今日株洲市中心醫院

 今日湖南省直中醫醫院

 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通用航空,立體快捷的交通助推株洲飛躍發展

 改革開放初期的株洲火車站

公共運輸,株洲一直引領風尚

 昔日株洲的公交汽車

 今日株洲公交車

兩種視角,兩片天地

  昔日車窗外的株洲

今日飛機舷窗外的株洲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產業升級再出發

 

 昔日的株洲工廠

 清水塘片區企業拆除

 株洲冶煉集團搬遷拆除

 清水塘片區最後一根煙囪倒下

 今日北汽株洲基地

 今日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

 今日廠房內的軌道交通裝備從株洲駛向世界

科技進步讓人工勞作變人工智慧

 昔日株洲工廠車間

圖為株洲薴麻紡織廠

 昔日中車株所電子工廠製造中心

 今日北汽株洲基地車間裡的機器人

 今日株洲的智能製造

 今日中車株機軌道交通車輛轉向架智能製造車間

 今日中車株洲所IGBT模塊生產線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汩汩清水造福百萬市民

 昔日株洲自來水廠

公園建設「節節高」 城市顏值「蹭蹭漲」

  昔日市區唯一的公園,

神農閣還不見蹤影。

 今日神農湖公園,景色優美,是市民休閒好去處。

 今日萬豐湖溼地公園,美不勝收。

 如今株洲的各種公園、遊樂園、

早已星羅棋布。

圖為方特歡樂世界

 從「憂其屋」到「有其屋」再到「優其屋」改變的不僅僅是面積

 過去,城裡的高檔住宅是這樣的。

圖為董家塅建設村

 過去,高端的家居是這樣的。

圖為洗煤廠職工住宅

 今日,株洲的高檔住宅是這樣的

 今日湘水灣小區

如今,高端的家居是這樣的。

圖為尚格名城小區。

從步行到兩輪再到四輪  出行不僅僅是便捷還有舒適

 

 昔日,人們的出行工具主要是自行車

 人們騎著自行車去蘆淞路市場選購衣物

今日,人們的出行越來越離不開汽車。

今日,私家車的數量更是與日俱增。

 鄉村振興譜新篇  農村老鄉奔小康

 昔日的貧困村落

 今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

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昔日貧困村換了新容顏,

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炎陵神農生態茶葉萬陽紅茶園基地

 炎陵村級光伏電站

 攸縣貧困戶養殖麻鴨 

 醴陵市楓林鎮彰仙村風光 鍾海靈 攝

 山城炎陵 何品佐 攝

 文化芬芳溢 幸福滋味濃

 昔日,株洲的文化生活場館

 今日神農大劇院

今日株洲體育中心

 今日株洲文化園

 蘆淞市場,多少光榮與夢想

 過去,

株洲蘆淞市場是這樣的。

 今天,株洲的服裝市場群是這樣的。

 蘆淞服裝市場群航拍圖

 破桌子、黑屋子的蝶變只為花朵有片沃土

  過去,

我們是這樣去讀書的。

圖為樟樹坪小學學生

 從煙囪林立的工業城市到生態宜居的全國文明城市,株洲在不斷發展中化繭成蝶 

 昔日的清水塘煙囪林 張湘東攝

 志願者走進社區為老人理髮

 公益植樹活動

 市民參與無償獻血活動

 在文明建設的道路上,株洲全民參與

 文明創建,讓株洲越來越美

 春風化雨四十載 原野崛起一新城

 2005年,

神農塔西側這片在暴雨中洗禮的田野,

如今已經是株洲最高端的核心區。

 神農湖、大劇院、藝術中心、

湖南工大、株洲市二中、

高鐵站、動力谷、

各大高檔住宅區……

這二十組新舊對比圖片,

四十個時空交錯的瞬間,

只是四十年改革開放大潮裡的四十朵浪花。

 

(責編:羅帥、邢佳)

相關焦點

  • 兩份舊報紙,記錄諸城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瞬間!
    12月11日,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共山東省委改革辦、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在全省聯合公示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群體)40個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40件。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濰坊模式」、「諸城模式」、「壽光模式」)、諸城市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入選最具影響力事件。齊魯大地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40年不過是短短一瞬,卻永久性地改變了山東的發展面貌。一股昂揚向上的精氣神,穿越40年的時空,推動著幾代山東人奮勇向前,創造出山東歷史上千年未有之變局。
  • 從5個少數民族人物故事看改革開放40年
    原標題:新疆拳王、藏醫加央……從5個少數民族人物故事看改革開放40年   改革開放40年,祖國的大地上每天都講述著「愛拼才會贏」的人生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下面五位少數民族主人公的故事。   新疆的第一個「中國拳王」
  • 改革開放40周年•十人談|從衣食住行4件小事看改革開放40年的...
    談到家庭與身體就自然而然地談到改革開放40年來,與人們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的巨大變化。這裡,從我經歷的衣食住行4件小事看國家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化。 第一件小事:這三個學生該不該處分? 改革開放初期的1981年5月的一天,當時在湘潭師專學生工作處工作的我,接到中文科關於三個學生的處分材料。
  • 40年,40本書—有書致敬改革開放40年
    導語:時光荏苒,日月如梭,從1978到2018,四十年芳華變遷,四十年物換星移,偉大祖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
  • 《貴州改革開放40年叢書》,40年發展的歷史記憶
    《貴州改革開放40年叢書》封面 在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貴州改革開放40年叢書》的編纂出版,不僅是對貴州改革開放歷史的全面回顧和紀念,同時也體現出以史為鑑的視野和期待。、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走過了40年的光輝歷程,為譜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貴州篇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馬克思主義研究與改革開放40年
    這輪紅日照亮了新中國70年的富強之路,照亮了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之路,也照耀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徵程。2018年在中國發展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這輪紅日照亮了新中國70年的富強之路,照亮了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之路,也照耀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徵程。2018年在中國發展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
  • ...的「火車頭」——改革開放40年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永做中國軌道交通裝備現代化的「火車頭」—— 改革開放40年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發展紀實中車株機公司今年發布的八款新產品。 今年6月13日,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1978年12月18日,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此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此越走越寬,直至將中華民族引向偉大的復興。 這個時間點,是巧合也是必然。對中車株機來說,一個舊時代走了。對中國來說,一個新時代來了。
  • 改革開放40年偉大成就的奧秘
    道路正確是40年創造歷史偉業的根本原因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道路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事物的成敗。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革在於我們探索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被實踐檢驗為正確的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黨40年來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 300張老報紙勾勒改革開放40年
    300張老報紙勾勒改革開放40年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舉辦報展,精選300餘份報紙向市民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各個領域的發展。本報記者 和冠欣 攝本報記者 於麗爽12月10日至12日,以「尋跡·傳承·展望」為主題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報展,在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開展。展覽從四塊玉社區居民李鐵光10萬餘份藏報中,精選出300份老報紙,分改革、經濟、社會、科技、文化、體育六個專題,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重大事件。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改革開放與中國市場經濟模式
    經濟運行不是只有「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也不是只有「看得見的手」的作用,而是「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共同作用的,市場和政府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40年來,中國通過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市場與政府作用相結合的道路,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這是一條創新之路,標誌著中國市場經濟模式的初步形成。
  • 改革開放40年 | 40年高考作文濃縮改革開放故事:緊貼時代脈搏,反映...
    6月7日,2018年高考將拉開大幕。和往年一樣,高考作文題目備受社會關注,因為它貼近當年社會熱點或生活熱點。而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四十年高考作文題目的衍進,它已成為整個國家和時代發展的一面鏡子,濃縮著不少改革開放的故事。今天我們就跟隨三位專家,從作文題目來看看改革開放進程。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改革開放與我們的生活
    從以前的5個月到現在僅5天,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審批改革,讓中國人的「美麗消費」直追國際潮流。今年全國兩會後,這項改革迅速在廣東、重慶、四川等10個自貿區推開,從審批改備案,企業節省了可觀成本,消費者享受到更好體驗。這則消息沒有引起多大關注。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的消費者早已適應了充斥市場、琳琅滿目的進口消費品。
  • 繼往開來 邁向復興——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未來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題:繼往開來 邁向復興——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未來  新華社記者王敏、王希、王炳坤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這是風雲激蕩的40年——中國人民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智慧,寫下光輝精彩的篇章,創造出改變中國和影響世界的偉績。  這是奠定未來的40年——輝煌和奇蹟既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奪目的一頁,更為未來開啟了新的章節。  新起點,新出發。  堅持改革開放,中國巨輪以更加無畏的勇氣和決心,揚帆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徵程!
  • 【圖說央企40年①】從改革開放第一炮到港珠澳大橋,看央企40年改革...
    奮進新時代,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同樣影響著世界。 從今天起,小新帶大家走進《中央企業改革開放40周年成果圖片展》, 改革奮進、開放共贏、國之重器、責任央企、時代英才、強根固魂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特刊 卷首語
    原標題:慶祝改革開放40年特刊 卷首語1978年至2017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36.2倍,年均增長10.0%人均GDP增長150.4倍,年均增長8.7%工業增加值增長,40年,卻是熔鑄了改革開放壯闊歷程的不朽史詩。
  • 改革開放40年,「衣食住行」篇
    改革開放是1978年11月召開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中鄧小平提出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紀念改革開放40年,SMG推出《激蕩四十年》等大型紀錄片
    40年前,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在這一特殊的年份,作為廣電主流媒體,上海廣播電視臺全力打造了包括紀錄片、影視劇、全媒體實景黨課、系列報導、音樂會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開放重大主題項目,將與觀眾、聽眾們一起,回顧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隆重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 從城中村看福田改革開放40年巨變
    這部濃縮福田區15個城中村800年芳華的紀錄片,也是獻給改革開放40周年最形象的畫卷。 本片由福田文體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提供資助,福田區委宣傳部(文體局)、深圳晚報社聯合出品,深圳晚報影像團隊歷經兩年創作完成。從策劃、拍攝、後期製作到試播、宣傳推廣,四易其名,《福田之根》《蛻變》《時間的風景》,最後經過專家的意見定名《都市村莊》。
  • 金少卿用郵票見證改革開放40年
    5個篇章、80張貼片、320枚郵票,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就躍然眼前。5月28日,85歲的金少卿忙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強國富民的必由之路」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郵展的準備工作。郵票見證改革開放40年成就金少卿有著30餘年的郵票收藏經歷,也是梨城郵品收藏界的「翹楚」。每逢重大的歷史節點,他都會通過郵展的形式,開展紀念活動。而每次活動都是金少卿自費籌辦,市民免費觀展。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稱之為「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 改革開放40年與當代中國文化自信
    今天,回顧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總結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展望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前景,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堅定文化自信,既是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成果與經驗,也必將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至關重要的歷史性支撐。 走向文化自信: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成果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徵程。